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9045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

《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docx

蒙氏课程教案6呀呀班1012个月

呀呀班

(一)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拨珠(精细动作)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拨的动作及食指的独立性,培养空间知觉和视觉追踪能力。

准备:

绕珠

过程:

1、教师出示绕珠架,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2、教师出示食指,拨动珠子,强调“拨”。

四、翻越障碍物(大运动)

目的:

1、锻炼宝宝翻越障碍物的能力;2、锻炼宝宝学会扶着妈妈的腿站立起握住球;3、手脚大肌肉的运动与协调能力。

准备:

彩色接龙、碟片、球

过程:

1、伴随音乐,妈妈把宝宝放在一边的彩色接龙里。

2、妈妈蹲在另一边叫宝宝的名字,要求宝宝爬出彩色接龙。

3、找到妈妈的宝宝发放球,让宝宝玩一会儿,感觉他的质地;

4、妈妈拿着球站起身来叫宝宝来抓球。

5、教师帮助宝宝抓住球,并让宝宝们在一起玩球。

注:

可以让宝宝们比赛看谁最快。

五、亲亲我(语言能力)

目的:

促进妈妈和宝宝的交融性,并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过程:

1、教师带着妈妈和宝宝一起说儿歌。

2、宝宝坐在妈妈的两腿上,妈妈有节奏的说儿歌并配合两腿抬高放低。

儿歌:

我的小脸像苹果,妈妈你快亲亲我,亲呀亲亲我。

六、

目的:

1、欣赏音乐、感知节奏;2、感知乐器发出的声音。

准备:

碟片、手铃

过程:

1、发放手铃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发现能摇出声音。

2、妈妈和宝宝各拿一支手铃,配合音乐和教师一起摇手铃。

七、宝宝足球

目的:

增强眼脚协调能力及大动作技能,培养社交行为能力。

准备:

过程:

教师给每个宝宝发一个球,请家长双手抱住宝宝腋下,在家长动力的帮助下,宝宝身体和腿的运动能够让球在地上滚动。

让其从起点线开始,看谁最快到达终点处。

注:

摇动宝宝的腿可以增强宝宝腹部和腿部肌肉的力量,用脚和腿感知球可以让宝宝更好地认知身体。

呀呀班

(二)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推车(精细动作)

目的:

发展手眼协调性和空间知觉。

准备:

翻翻乐

过程:

教师出示五指将小车来回推

注意:

尽量让宝宝独立完成。

四、扶物行走(大运动)

目的:

发展走的能力,锻炼胆量。

准备:

大龙球

过程:

1、教师先将大龙球摆成一排。

2、将宝宝放在大龙球旁边,让妈妈协助宝宝将大龙球推到另一边。

五、毛毛虫

目的:

愿意与妈妈游戏。

准备:

碟片(轻音乐)、娃娃

过程:

1、教师先带妈妈和宝宝说一遍儿歌。

2、教师将娃娃放在腿上演示一遍。

3、把宝宝放在妈妈腿上,妈妈像虫子似的爬行一起一伏。

儿歌:

毛毛虫,毛毛虫,清早起来找小虫,见到面后招招手,小虫小虫在哪里?

爬到树上望一望呀望一望。

六、合拢放开

目的:

促进宝宝理解话语,锻炼精细动作,有愉悦感。

过程:

1、教师演示分解动作(合拢、张开、手指爬,指点眼睛、嘴的动作)。

2、教师边唱边带妈妈和宝宝做一遍动作。

3、跟着音乐一起做一遍。

七、探照灯

目的:

增强平衡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大动作能力。

准备:

手电筒、彩纸、橡皮筋

过程:

家长用手电筒照在地上,让宝宝去“抓”手电筒光束时,宝宝就成了追逐者。

注:

无论宝宝是爬着还是走着去抓彩色的光点,都能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增强灵活性。

呀呀班(三)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套塔(精细动作)

目的:

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认识颜色及大小。

准备:

套环

过程:

1、教师出示彩色塔环,从大到小套一遍。

2、妈妈指导去做一遍,再让宝宝自己做一遍。

四、翻山越岭(大运动)

目的:

锻炼宝宝全身动作的协调性,促进“爬”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激发孩子参与身体活动的积极性。

准备:

彩色接龙、碟片、带响的溜溜球

过程:

1、先让宝宝玩一会儿溜溜球。

2、妈妈和教师引导宝宝爬过小山。

3、宝宝要穿过隧道、翻过小山,爬到妈妈身边取玩具。

注意:

引导宝宝完成每一项活动过程。

五、敲手鼓(艺术能力)

目的:

培养宝宝的乐感与节奏感,愿意敲鼓。

准备:

手鼓、碟片

过程:

1、教师演示敲手鼓的动作。

2、播放音乐,前半段妈妈帮助宝宝敲,后半段让宝宝自己敲。

六、荡小船

目的:

培养宝宝的空间感及平衡能力。

准备:

浴巾、音乐

过程:

1、先选一个胆子比较大的宝宝做示范。

2、宝宝们轮流荡小船。

儿歌: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我给外婆行个礼,外婆夸我是好宝宝。

七、骑着我的小白马

目的:

感知音乐节奏,增强亲子关系。

准备:

娃娃、音乐碟片

过程:

将家长伸直腿,让宝宝坐在家长膝关节处,通过肢体的上下抖动,增强宝宝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呀呀班(四)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对应(精细动作)

目的:

训练三指捏的动作,学习一一对应。

准备:

家禽嵌板

过程:

1、教师出示嵌板,介绍上面的名称。

2、教师出示三指,将嵌板取下,再将嵌板依次对应镶嵌回去。

四、我的手指(认知)

目的:

培养宝宝认识手指,发展自我意识。

过程:

1、教师示范每个手指的运动。

2、一只手两只手握成两个小拳头,小拳头,伸开来,变成十个好朋友。

3、提问手在哪?

脚在哪?

宝宝跟教师做一遍。

4、大拇指见面点点头,二拇指见面弯弯腰,三弟四弟碰一碰,小小弟拉拉勾。

5、妈妈帮助宝宝做一遍。

五、小手拍拍

目的:

培养宝宝认识五官,并能指出来。

过程:

1、教师边唱儿歌边做示范。

2、先让宝宝指认妈妈的五官。

儿歌: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哪里?

眼睛在哪里?

用手指出来。

六、蹲一蹲、站一站

目的:

培养宝宝腿部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发展孩子平衡能力。

准备:

音乐碟片

过程:

家长用两只手分别拉着孩子的手,引导孩子学习屈膝,蹲下来的动作,稍作停留之后,家长再拉着孩子的双手,使其再跟着家长一同站起来,使孩子熟悉这一活动后,家长鼓励宝宝独立蹲和站起来的动作。

七、妮娜娜娜(摇篮曲)

目的:

刺激内侧耳的音乐发育。

准备:

音乐碟片

过程:

妈妈将宝宝抱在怀里,跟随教师一起哼唱,左右摇晃宝宝。

呀呀班(五)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敲球(精细动作)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及手腕的灵活性,培养专注力。

准备:

敲球台

过程:

教师出示五指,握住锤利用手腕的力量敲击敲球台上的球。

左右手均做练习。

四、鸭子和鸡(认知)

目的:

认识鸭子和鸡并了解其特征,嘴、脚、毛色及走路的姿势。

准备:

小鸭小鸡的卡片

过程:

1、教师出示鸭子和鸡的卡片,介绍他他的特征。

2、妈妈抱宝宝学鸭子和鸡走路。

五、小鸭小鸡(语言)

目的:

促进宝宝语言发展,学习发单字音。

准备:

小鸭小鸡头饰

过程:

1、教师边唱儿歌边做示范。

2、教师唱儿歌让妈妈带着宝宝发呷呷和叽叽的音。

3、分成两组,分别站在两边,边唱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

小鸭小鸡碰在一起,小鸭呷呷呷,小鸡叽叽叽,呷呷呷,叽叽叽,呷呷呷,叽叽叽,一同唱歌,一同游戏。

六、跨越障碍(大运动)

目的:

锻炼宝宝膝关节的灵活性,发展平衡能力。

准备:

高矮不同的物体、音乐碟片

过程:

妈妈用手扶着宝宝向前走,遇到障碍物时,让宝宝抬脚跨过障碍物。

可以让几个宝宝比较,看谁最快跨过障碍物,走到终点。

注:

这种训练有助于增加宝宝的平衡能力,培养手眼协调性。

学会跨越障碍,掌握的简单技能可以增强宝宝的自尊心,锻炼他的行走能力。

呀呀班(六)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开纸包(精细动作)

目的:

培养宝宝探索思考能力,与手指的控制力。

准备:

纸、玩具

过程:

1、教师出示玩具与纸告诉宝宝颜色。

2、将玩具一个一个包起来,再将纸包打开。

3、让妈妈包,宝宝开纸包。

四、过街鼠(大运动)

目的:

培养观察力及大肌肉运动。

准备:

手绢、绳(或用其他物品扎成老鼠)

过程:

1、教师出示手绢并告诉宝宝是正方形。

2、教师将手绢叠成一只老鼠用绳系住尾巴拿手去拍打。

3、妈妈在前拉着小老鼠宝宝在后追打。

五、小老鼠上灯台

目的:

培养宝宝的语言发展。

准备:

碟片

过程:

1、教师带着妈妈和宝宝一起念儿歌。

2、教师带着妈妈和宝宝一起边唱儿歌边做动作。

3、放音乐一起做一遍。

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六、拍气泡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性,培养好奇心。

准备:

彩虹伞、音乐碟片

过程:

让宝宝们由一位教师陪同围坐在彩虹上,妈妈们和老师拿着彩虹伞,随着音乐将彩虹伞轻轻摆动,彩虹伞中间的位置由于空气的流动,会鼓起一些泡泡,教师引导宝宝去拍鼓起来的泡泡。

呀呀班(七)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扭扭虫(精细动作)

目的:

训练双手配合能力,培养身体的协调性。

准备:

扭扭虫

过程:

教师出示绿色的扭扭虫介绍,双手抓握住扭扭虫的两端,进行转动,使扭扭虫扭动起来。

四、藏猫猫

目的:

培养宝宝视觉追踪能力。

准备:

机动玩具

过程:

1、教师用大布将自己起来,跟宝宝躲猫猫。

2、将机动玩具从布里放出来,让宝宝爬着去抓。

五、骑大马(语言)

目的:

培养宝宝语言节奏感和语言能力。

准备:

响板

过程:

1、教师先说一遍儿歌。

2、将响板发给宝宝,一起说一遍儿歌,边说边摇响板。

3、妈妈把宝宝放在肩上,一边说儿歌一边走。

儿歌:

小娃娃,骑大马,呱嗒呱嗒呱嗒呱,一跑跑到外婆家,见了外婆问声好,外婆对我笑哈哈。

六、匍行运动(大运动)

目的:

学会匍行,训练手骨肌肉,促进脑发育。

准备:

欢快音乐

过程:

1、抓住宝宝的脚,让他匍行前进,两手抓住球。

2、终点放置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入一个筐。

3、每个宝宝最少做四遍。

呀呀班(八)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推翻大金塔(精细动作)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感知事物的变化,培养观察力。

准备:

百变金塔

过程:

1、教师出示塔,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2、教师将他从小到大搭起,出示五指用手掌将其推倒,金塔散落且分散。

在从大到小搭建,出示五指推倒塔,金塔散落但很紧密。

四、小汽车(语言)

目的:

练习发音并了解初步的交通规则。

准备:

汽车、音乐,红、绿指示牌,呼拉圈

过程:

1、教师先说一遍儿歌。

2、将响板发给宝宝,一起说一遍儿歌,边说边摇响板。

3、妈妈把宝宝放在肩上,一边说儿歌一边走。

五、摸五官(社会行为)  

目的:

学会匍行,训练手骨肌肉,促进脑发育。

准备:

欢快音乐

过程:

1、教师做示范,边念儿歌边按口令摸五官。

2、教师和家长念儿歌,让宝宝听着口令摸自己的五官。

3、让宝宝独立完成。

儿歌:

宝宝宝宝,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找找鼻子,摸一摸。

六、找图片(认知)

目的:

学习将词语和图片形象对应的能力。

准备:

彩色图片(如:

水果、动物)5张

过程:

取出彩色的图片,指着相应的图片告诉宝宝图片的名称。

将所有的图片散放在宝宝面前,问宝宝:

“苹果在哪里?

宝宝找一找。

”在宝宝找出以后,可以亲亲他表示鼓励。

游戏刚开始时,可以用两种图片,逐渐将图片数量增加。

呀呀班(九)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小棒够玩具(精细动作)

目的:

学习使用工具,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准备:

小棒、玩具

过程:

1、教师出示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2、教师将玩具倒在工作毯上,伸手去取摇摇头表示取不到。

3、拿起小棒将其拨过来拿起,强调“够”。

四、推车走(大运动)

目的:

练习推物走,掌握平衡。

准备:

箱子、音乐碟片

过程:

1、教师示范推车动作。

2、宝宝推给妈妈再由妈妈推给宝宝。

3、还可以做宝宝推车比赛。

五、请你跟我这样做(认知)

目的:

学习认识自己的身体或五官,增强本体意识。

过程:

1、教师示范拍手、拍腿、碰脚等动作。

2、请妈妈跟着教师一起念儿歌。

3、妈妈和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

注:

变换拍手这个动作,可拍腿、碰脚等认知身体。

还可以带宝宝来摸鼻子、嘴巴等认识五官。

六、抛球

目的:

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及精细动作技能,练习抓与放。

准备:

球(大小不一的球,或质地不同的球)、盆(或塑料篮子)

过程:

请宝宝拿着球,由妈妈扶着走到盆附近,将球扔进去。

每个球落下来的时候都会出发不同的声音,非常有趣,这简单的游戏一下子就能够吸引住宝宝,便于他们理解因果关系,还有助于宝宝手眼协调的发展。

七、新年好(音乐)

目的:

培养节奏感与肌肉运动、方向感。

准备:

腕铃、娃娃

过程:

1、教师牵着娃娃的手边走边转圈,给宝宝做示范。

2、将腕铃系在宝宝的脚上,让家长牵着宝宝的手听着音乐随节奏走。

3、妈妈拉着宝宝的手,向左走、向右走、向前走、向后走。

呀呀班(十)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找朋友(精细动作)

目的:

感知物体之间的关系性,学习区分大小并进行归类。

准备:

乌龟驮蛋

过程:

教师将两只乌龟取出,请宝宝观察乌龟的大小不同,并介绍“大的小的”。

取下蛋后,再介绍大乌龟,示意寻找大的蛋放上,介绍小乌龟,找小的蛋放上。

四、不见了(认知)

目的:

注视成人的表情和动作,喜欢与成人做游戏,感知明暗差异和空间感。

准备:

纱巾

过程:

1、教师示范摊开一条纱巾将自己的脸盖住,再将纱巾扯下。

2、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坐着,用纱巾将自己盖住,说“不见了”。

3、妈妈把纱巾扯下来,再盖住自己引导宝宝去扯下纱巾。

4、妈妈可试着将宝宝盖住,再扯下纱巾,发出“哗”的声音。

注:

教师先让妈妈拿着纱巾贴在宝宝的脸,再迅速拿开,然后再试着将纱巾盖住宝宝的头,以免宝宝害怕。

五、移动毯(大运动)

目的:

锻炼平衡能力和躯干肌肉的力量。

准备:

浴巾

过程:

1、请一位胆子较大的宝宝做示范,让宝宝平稳地坐在浴巾上。

2、妈妈用手平稳地拉动浴巾,速度适宜。

3、妈妈拉浴巾的方向可改变,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均可。

六、滑滑梯(社会)

目的:

体验与父母亲密接触的快乐,学习听儿歌做游戏。

准备:

椅子、娃娃、音乐

过程:

1、家长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往前伸直,让宝宝从脚背爬到大腿。

2、帮助宝宝从腿上滑到脚背上,同时念儿歌。

儿歌:

爬呀爬呀,爬上去,呼噜一下,滑下来。

呀呀班(十一)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敲琴(精细动作)

目的:

培养好奇心,发展听觉,学习使用乐器。

准备:

迷你乐器

过程:

1、教师先用手敲,摇头示意不对。

2、再拿起小锤敲一下琴,强调“敲”。

3、还可以敲首儿歌来激发宝宝的兴趣。

四、蝴蝶(认知+语言)

目的:

认识蝴蝶的彩色、大小

准备:

蝴蝶卡片(大小各一张)

过程:

1、教师示范一只大蝴蝶说出它的颜色、头、翅膀、脚、眼睛。

2、教师念儿歌,介绍蝴蝶是怎么飞的。

3、教师拿着蝴蝶在前面飞,让妈妈领宝宝在后面追。

儿歌:

蝴蝶蝴蝶飞飞,宝宝宝宝追追追追。

五、搂搂抱抱(社会)

目的:

愿意与别的宝宝亲近,喜欢抱别人与拥抱。

准备:

彩色蝴蝶(相同色的蝴蝶两只)、音乐碟片

过程:

1、教师示范拿一种颜色的蝴蝶,让相同色的蝴蝶宝宝拥抱一下。

2、让妈妈带宝宝去找相同色的蝴蝶宝宝,然后相互抱一抱。

六、拔河(大运动)

目的:

锻炼手的抓握能力,以及手臂、肩、背部的肌肉力量。

准备:

毛巾

过程:

1、宝宝和妈妈面对面地坐在地上,用双手抓住毛巾的各一端。

2、妈妈和宝宝互相拉扯毛巾,妈妈嘴里发出“嗨哟、嗨哟”的声音,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3、妈妈用少许的力量,使拉扯多保持一会儿平衡。

注:

游戏时,在宝宝的背后放置一个软垫,以防宝宝向后倒时碰痛头部。

呀呀班(十二)

一、Hello时间

目的:

学会与人问好,从小培养社交礼仪。

二、唱名游戏(社会能力)

目的:

培养自信心;激发表现欲,增强本体意识,在与同伴交往中感知尊重和被尊重。

过程:

教师先作试范自我介绍:

叫什么名字?

几岁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家长帮宝宝做自我介绍并表示年龄。

请其他的宝宝拍手欢迎。

词谱:

345/345/5432/1-

×××/×××/我们欢迎/你

三、塞物(精细动作)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及塞物的能力,感知形状的立体差异。

准备:

形状对对看

过程:

1、教师介绍教具,并将形状散放。

2、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塞入与其相同的洞孔里。

3、宝宝在做时,可以先让他进行圆形的塞物练习。

四、宝宝睡着了(语言)

目的:

培养宝宝理解睡着了的意思。

过程:

1、教师示范,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语言加动作,教师和家长、宝宝一起做。

儿歌:

小树不摇了,小鸟不叫了,小手放好了,小眼闭上了,宝宝睡着了。

五、(音乐)

目的:

培养宝宝与成人游戏的交融性。

准备:

《小兔儿乖乖》碟片、呼啦圈

过程:

1、教师随儿歌与辅课教师面对面做推拉的运动。

2、站起身来,请宝宝和妈妈拉着呼啦圈转个圆圈。

3、放音乐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走。

六、钻“山洞”

目的:

增强本体意识及大动作技能,促进空间意识的发展。

准备:

彩色接龙

过程:

将球从洞里滚过去,教师和父母鼓励宝宝去拿球,教师还可在另一洞口处放一些小玩具,让宝宝从彩色接龙的一端爬进去,从彩色接龙的另一端爬出来。

从较小的空间爬过有助于宝宝理解自己身体大小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促进其空间意识和身体意识的发展。

这些游戏还能够开发视觉技能,比如对于深度的认识、对明暗度的认识,同时宝宝在钻“山洞”的时候无法依靠自己的周围视觉做出判断,还能增强其自信心。

七、翘翘板(社会)

目的:

体验与父母亲密接触的快乐,学习听儿歌做游戏。

准备:

椅子、娃娃、音乐

过程:

1、教师示范将娃娃放在脚面上做动作。

2、妈妈翘腿坐在椅子上。

3、让宝宝坐在妈妈翘起的脚背上,双手拉住妈妈的手。

4、妈妈翘起的腿一上一下地抬起落下。

5、妈妈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