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8783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docx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

安全环境管理职责

2:

安全环保检查制度

3:

安全生产责任制

4:

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5:

废弃物管理制度

6:

化学品管理制度

7:

禁火区安全管理制度

8:

外来人员及车辆管理办法

安全环境管理职责

1目的

明确各部门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安全环境管理职责。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各相关部门。

3职责

3.1总经理

(1)制定质量、安全、环境方针。

(2)确认批准重大环境及危险因素。

(3)确认批准安全/环境管理方案。

(4)为体系运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任命管理者代表。

(5)了解体系运作状况,主持管理评审。

3.2管理者代表

(1)审核公司重大环境及危害因素。

(2)审核获取的适用法律法规。

(3)审核公司安全环境管理方案。

(4)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运作状况,与其沟通。

(5)掌握及监督体系运行控制及监测测量事项。

(6)组织人员进行内审,完成对管理评审的输入。

3.3管理部

(1)识别环境、危害因素,评价重大因素,发放《环境因素识别表》、《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清单》、《环境因素汇总表》、《重要环境因素登记表》、《重要危害因素登记表》。

(2)收集适用法规,发放到各部门。

《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一览表》

(3)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安全/环境管理方案》

(4)收集信息沟通内容按《信息交流记录表》

(5)组织并建立义务消防队,制定应急计划、组织演习。

《演习计划》、《演习报告》

(7)法规符合性评价。

(8)《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3.4生产部门

(1)化学品、原料储存及生产过程管理按《化学品管理制度》执行。

(2)现场废弃物分类投放。

(3)生产过程中设备安全问题按《安全环境设施管理制度》执行。

(4)生产过程安全用电,按《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3.5管理部

(1)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a)方针;基本环境、安全法规;目标;安全环保消防知识培训(新员工进厂、全员)。

b)环境安全标准;体系文件培训(全员)。

c)重要岗位培训(内审员、化学品管理及现场使用人员、废弃物分类投放人员、义务消防人员、特殊工种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等)。

d)其它相关培训。

3.6生产部门

(1)对更新设备或新安装设备要进行环境、危害因素识别。

(2)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按规定的周期保养。

(3)工程承包方管理:

《相关方安全、环境管理办法》、《信息交流记录表》

3.7采购部门

(1)及时与供应商交流环境安全信息,对供应商的环境安全保障能力进行调查或评审。

(2)运输承包方的管理。

《相关方安全、环境管理办法》进行。

 

安全环境检查月报

部门: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备注

 

环境方面

 

 

 

 

安全消防方面

 

 

 

健康方面

 

 

建议事项

 

综合管理部:

检查日期:

安全环保检查制度

1.目的

落实安全环保检查工作,确保本公司生产正常运转。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各项安全环保检查工作

3.职责

3.1厂安全防火第一责任人每月对全厂进行一次安全环保检查。

3.2部门安全防火责任人每天对本班组工作岗位进行日常安全环保检查。

3.3安全主任及安全执勤员每天进行安全环保巡查。

4.工作程序

4.1各级安全环保责任人签定责任合约书。

4.2安全环保检查范围主要是厂区内重点部位:

原料仓、车间、成品仓、办公区。

4.3检查类别:

(1)周期性检查:

厂部、各部门安全环保责任人。

(2)检查可包括如下内容:

a)安全环保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b)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环保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c)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d)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e)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f)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掌握安全环保知识的情况;

g)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h)易然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安全防火情况;

i)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j)安全环保巡查情况;

k)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3)检查人员填写《安全环保检查记录》

(4)日常巡检由安全执勤小组/综合管理部负责。

(5)巡查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b)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c)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d)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e)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f)其他安全环保情况;

(6)巡查人员填写《安全环保巡查表》

5记录

5.1《安全环保检查记录》

5.2《安全环保巡查表》

安全生产责任制

1.目的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消防意识,并明确各级安全消防责任人职责,本制度规定了各岗位的防火安全责任。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岗位生产过程及其活动。

3.管理规定

3.1安全防火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防火工作搞好。

3.2总经理是公司的安全消防责任人,全面领导公司的安全消防工作。

3.3部门主管安全消防责任

(1)领导本部门的消防工作,认真执行公司有关消防规定,贯彻实施防火安全措施。

(2)负责所辖区域及员工的安全消防宣传教育及消防设施的管理等工作。

(3)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部门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险隐患。

(4)在所辖区域内发现违反安全消防规定或其它不安全行为,应立即制止。

(5)协助追查火灾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3.4安全消防责任人安全消防责任

(1)贯彻执行安全消防法规,保障单位安全消防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2)为本单位的安全消防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计划;

(3)将安全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4)组织安全防火检查,督促落实安全火险隐患整改,及时处理安全消防的重大问题;

(5)按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

(6)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3.5公司安全主任安全消防职责

(1)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的安全消防管理工作。

(2)组织制订安全消防制度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组织实施安全消防检查和安全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4)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安全消防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5)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3.6各岗位员工消防安全责任

(1)清楚本岗位的安全消防注意事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发现安全消防隐患立即报告。

(3)会报火警和使用消防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1.目的

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的发生,避免因火灾造成的人员、财产、环境的影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各项消防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

3.职责

3.1总经理总体负责消防安全的各事项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配备,职责权限的分工及监督执行情况。

3.2管理部负责对厂区内消防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3各级部门负责部门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

3.3管理部负责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

3.4安全值勤小组负责在全厂范围内进行日常消防安全巡查。

4.工作程序

4.1综合管理部协助行政部对新进员工、在职员工进行安全方面培训。

4.2综合管理部对消防设施的保养、维护管理按《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中的规定进行。

4.3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火意识,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消除隐患。

4.4安全值勤小组进行日常消防安全巡查,并做好记录。

4.5在公司内施工动火时,具体操作应按照《动火安全管理制度》中规定执行。

4.6在禁火区施工应按《禁火区安全管理制度》中具体规定执行。

4.7外来人员及进厂车辆的消防安全管理详见《外来人员及车辆管理办法》。

5.相关文件

5.1《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5.2《禁火区安全管理制度》

5.3《安全环境设施管理制度》

5.4《外来人员及车辆管理办法》

 

废弃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废弃物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公司所排放、废弃的各种废弃物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环保要求,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办公、生产、运输、库存等运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

3定义

3.1废弃物

指在生产、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也包括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

3.2危险废弃物

生产、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

4职责

4.1生产供应部负责车间、原料仓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存放及日常清运,并负责负责危险废弃物堆场的日常管理。

4.2管理部负责日常办公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及少量电池、灯管、墨盒、硒鼓、色带等危险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存放及日常清理,负责所有废弃物最终的委外处理,对外来废弃物处理单位的资质审核,并与其签定相关处理协议。

4.3管理部负责本部门产生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及日常清理,监督在公司施工的单位产生废弃物的规范处理。

4.4仓库负责成品仓、堆放区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存放、及日常清理、清运。

4.5部门领班负责实验或设计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并集中清理至生产部指定区域。

4.6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并依据本制度进行处理。

4.7合管理部负责对废弃物管理的监督。

5工作内容

5.1废弃物的分类说明:

(1)危险废弃物:

a)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b)废电池、c)废硒鼓、色带、d)废灯管、

(2)可回收废弃物:

a)废弃金属、b)废纸张.

5.2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1)各部门根据分类在本部门现场放置废弃物收集点,并作好明确标识;并根据废弃物的种类、数量,配置三种颜色的收集桶(绿色标识:

可回收废弃物;黄色标识:

一般废弃物;红色标识:

危险废弃物);管理部负责确定最后废弃物的全公司集中存放位置,作好明确标识.

(2)公司全体员工应按分类,将废弃物分别放置在规定的收集容器内;各部门根据废弃物的种类、性质,规定相应的收集桶和存放位置,并负责收集、搬运集中至指定地点;在废弃物搬运过程中要防止废弃物的散落、污水滴漏,如有散落滴漏等现象,应即时处理干净。

(3)危险废弃物堆场同样分为三大类标识,各废弃物产生部门按规定将已分好类的废弃物清运至指定地点,分类投放,由生产部门负责管理。

5.3废弃物的处理

(1)各废弃物产生部门将本部门各岗位设置废物存放区,分三类标识,投放时按“5.1.1-5.1.3”分类正确投放,并定时清运至堆场。

(2)堆场负责人将各部门移交的已分类好的废弃物按要求投放到堆场的三大类投放区中,保证投放准确无误。

5.4废弃物堆放点的管理

(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废弃物存放点的日常检查、清理。

(2)废弃物存放点必须作好防止污水外流、暴雨时的异常污水外流的防护措施;

(3)废弃物投入收集桶后必须将桶盖盖好,应防止桶内的废弃物过满、漫溢.

(4)危险废弃物堆场附近20米范围内必须放置消防器材,防止意外火灾;

(5)各废弃物堆放点都需有清晰的标识,标明废弃物类别。

5.5废弃物处置

(1)综合管理部负责废弃物的委外最终处理,并向危险废弃物处理商提供相关MSDS资料。

(2)可回收废弃物可由废品回收公司回收或内部回收利用,以达到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

(3)危险废弃物应由环保局认可的废弃物处理相关方处理,必要时由综合管理部组织人员跟踪了解其处理过程,评估其处理能力。

5.6对于危险废弃物的清运、处理应作好记录,记录由生产部填写和保存。

每月统计全厂废弃物产生量,记录保存。

综合管理部填写并留存《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5.7异常处理

(1)发生废弃化学品外泄时可按照参照《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2)对于废弃物散落、漫溢等应及时处理,以避免对环境的影响。

(3)定期检查发现不符规定事项,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中规定进行整改。

(4)遇雨季、自然灾害等情况应加强检查,增加废弃物清运频率。

6相关文件

6.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2《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

7相关记录

7.1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化学品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化学品的运输、装卸、贮存、使用、废弃及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和对人员造成伤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经营活动中使用的所有化学品的管理。

3定义

化学品:

在本体系中是指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性质的物质。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品等。

4职责

4.1技术部门负责收集、编制MSDS和“化学品清单”,并负责本部门化学品的使用、贮存管理。

4.2采购部门负责采购、运输化学品及与相关方的沟通。

4.3生产部门负责本部门化学品的使用、贮存管理。

4.4管理部负责对外委托服务承包商处理化学品废弃物。

4.5其他有化学品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化学品的管理。

4.6管理部负责对有关化学品的各环节情况进行监督。

5.工作程序

5.1分类

(1)易燃液体闪点较低的有机试剂。

(2)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3)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或其混合物、强腐蚀性酸、碱等。

(4)毒害品中防污漆的毒料有毒药品。

(5)技术部门应制定目前本公司所使用的化学品的分类明细表,该表每年修订一次。

5.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采购部门在签定化学品购买协议时,须向供应商索取原料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供应商无法提供原料安全技术说明书,则须提供该化学物质的成分、化学名称及其危险特性。

(2)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及生产部门均有责任通过其他可能的渠道,获取化学品的原料安全技术说明书。

(3)技术部门负责确认各部门收集的原料安全技术说明书及相关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用格式,并统一存档管理。

(4)综合管理部应组织对化学品使用及保管人员进行化学品的原料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培训。

5.3化学品的标识

(1)根据化学品的原料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其危险特性,综合管理部应制定包括化学品的名称、危险特性、防护措施、急救、储运、泄露处置等内容在内的化学品标牌内容草稿,并制定相应标牌。

(2)主要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场所都应设置有效的并经综合管理部批准的化学品标牌。

5.4化学品管理

(1)易燃液体在生产储存时,应杜绝一切火源,严禁烟火。

电器设备、照明等应采用防爆装置,不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做好防静电措施,不能与氧化剂及氧化性酸类混存,通风要良好。

(2)易燃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在生产和储存,应杜绝一切火源,严禁烟火,严防有水渗入,生产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摩擦等。

储存地方必须干燥,不准露天堆放,不能和含水的液体及其它化学品混存,特别是要与酸类物品隔存,灭火时严禁用水扑救。

(3)化学品使用部门的人员应按照相关作业规程要求,使用时须注意个人防护。

参照各岗位操作规程。

5.5化学品的运输和装卸

(1)由供应商或委托外方提供运输的化学品,采购部门必须确认其具有资质,须检查其是否三证齐全。

(3)运输、装卸参照《运输管理规定》及《成品仓操作规程》。

5.6化学品的废弃物必须按照《废弃物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不得任意抛弃废弃物,污染环境。

5.7化学品的异常、紧急事件处理

(1)泄漏或渗漏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如发生人员受到伤害或环境受到污染的事件时;发生严重环境污染或起火、爆炸等严重事件时,应按照《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的规定实施。

(2)对化学品的异常、紧急事件后必须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纠正,并作出预防措施。

6.相关文件

6.1各岗位操作规程

6.2《运输管理规定》

6.3《废弃物管理制度》

6.4《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

6.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7.1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7.2原料到货进仓单

7.3生产记录表

禁火区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重点消防部位管理,保证厂区安全,消除火灾隐患。

2.适应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禁火区(车间、仓库、厂区运输通道、办公室)的安全管理。

3.职责

3.1门卫应在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厂区前告之相关注意事项。

3.2生产部门应遵守本制度。

3.3公司员工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执行。

4.注意事项

4.1.厂内所有通道和场地、车间、仓库、厂区运输通道、办公室范围内一律严禁吸烟,严防携带火种进入上述禁火区。

4.2严禁工作人员穿钉鞋进入生产场所,以免产生火花。

4.3生产过程中不能用铁器相互撞击,如要敲击物体,则必须使用胶锤或铜棒。

4.4凡洒落在地面上的油漆或溶剂,必须立刻清理,所用过的沾有油漆、树脂或溶剂的碎布、废丝或纸团都必须放置在专用废料桶内,并要加盖。

严禁将上述杂物随意弃置在任何角落,以免引起自燃。

4.5禁火区内电源线接头不能裸露,如遇有电线破损或脱落,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机,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更换或处理,所有插头与插座均应采用防爆类型,不得随意使用电钻电锯或砂轮等工具。

4.6凡遇有扩建工程或重大维修工作在生产区内进行时,一切要动火的工作(如电焊、打磨、电锯、气割等等)都必须通知综合管理部,维修负责人应填写《动火作业审批表》,详见《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4.7禁止叉车停在车间内利用外接电池打火起动,空置蓄电池不准放置车间或仓库内以免因意外短路而打火花。

4.8进出生产场所的叉车必须装妥废气排出口的防火罩,如遇脱落应及时重装,叉车驾驶人员需经常检查。

4.9一切遇水有反应的原料和物料一律不得放置露天场地上,放置室内也应有防水浸的措施。

4.10对温度日光照射敏感的物料,不允许被放置于露天场地,以免发生危险。

4.11绝不允许任何人将废溶剂、废漆或其他易燃和有毒物料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下水道燃烧或爆炸,波及邻近企业,违者必究,当事人要负法律责任。

外来人员及车辆管理办法

1.目的

维护厂区安全,完善对出入厂的外来人员、车辆及物品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日常进出厂区的外来人员、车辆及物品。

3.职责

3.1门卫负责外来人员进厂的通知、检查、登记等手续的办理。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外来人员接待。

4.工作程序

4.1外来人员的出入管理

(1)门卫了解来访客人的来意,并征得受访人员的同意,由来访客人填写《来访登记单》后,门卫应告知来访客人注意事项,再由受访人到门卫处接待。

会客结束由受访员工在《来访登记单》上签字确认,来访客人出厂时将《来访登记单》交于门卫。

(2)外来人员注意事项

a)禁火区内严禁烟火和禁止吸烟;

b)进入生产车间、原料仓、成品仓时,必须有我厂专人陪同,直到来访客人离厂。

(3)外来施工人员出入管理,参照《相关方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4.2外来车辆的出入管理

(1)外来车辆进入厂区,需接受门卫安全检查,司机在门卫处办理登记手续、填写《外来机动车辆出厂条》,由门卫指定车辆停放处。

(2)废旧物资运输车辆在厂里行驶必须防泄露、防粉尘飞扬、防散落。

(3)车辆出厂,需将被访人签字的《外来机动车辆出厂条》交于门卫。

(4)外来车辆来本厂提货,需凭“验货单”交门卫核准后放行,车辆出入管理参照《运输管理规定》。

(5)外来车辆来本厂送货,车辆出入管理参照《运输管理规定》。

(6)外来施工车辆管理,参照《相关方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5.相关文件

5.1《运输管理规定》

5.2《相关方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6、记录

6.1《来访登记单》

6.2《外来机动车辆出厂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