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8094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

《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训练一.docx

山东省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一

【山东省2022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

(一)

【山东省2022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

(一)

17.高三二轮综合模拟训练

(一)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题3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下载(zǎi)揖拿(jī)名角儿(ju233;)稳操胜券(qu224;n)....

B.大腕(w224;n)熨帖(y249;)轧车道(y224;)泠泠作响(l237;ng)....

C.粘贴(ni225;n)戏谑(xu232;)软棉棉(mi225;n)义薄云天(b243;)....

D.眩目(xu224;n)渔樵(qi225;o)翘尾巴(qi224;o)春风骀荡(d224;i)....

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湛金鸾殿顺藤摸瓜竹篮打水一场空

B.聚拢滑稽戏愤笔疾书人生识字忧患始

C.疑窦防腐剂清汤寡水打破沙锅问到底[

D.贸然核威慑门庭假设市挟天子以令诸候

3.依次填入以下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尼科183;罗斯伯格站在领奖台最高处,尽情香槟,随后与车队主管罗斯183;布朗、梅赛德斯赛车运动部副总裁罗伯特183;豪格热情拥抱。

②尽管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我国近年米就业的力度空前加大,一个有助于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形成。

③假如雨下得太久,就会使地里的种子烂掉,但这对高地上的草是有好处的;对高地上的草很好,对我这个牧羊人就很好了。

A.喷洒扶植即使/也B.喷洒扶持既然/也

C.喷撒扶植既然/也D.喷撒扶持即使/也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B.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

“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为人处市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

C.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畅淡着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D.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名人影响等因素,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合理确定名人故居标准。

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总理的激情话语,有力地传递出政府解决民生难题的庄重承诺,弘扬了推进社会发展转型的价值取向。

B.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C.在央视举办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中,著名画家范曾继两年前向汶川捐款1000万元后,再次向玉树受灾同胞慷慨解囊,捐款1000万元。

D.根据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欢的动漫作品中,日韩、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仅占11%。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山东省2022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

(一)

说“俗”道“雅”谈文化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

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表达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

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

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

这种表达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

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

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

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

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

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

“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评价。

“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表达为整合后“文化范武”的确立。

即以“雅”为“正”。

相形之下,雅、俗之间就有了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

“俗”的意涵也就渐生“陋意”,渐趋“庸境”。

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一定都能“超凡脱俗”,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

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也就是说,“俗”还是“雅”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

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趋赴道德。

也就是说,,“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

“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迁变来谋求发展。

“风俗”在需要稳定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而“风俗”在需要发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

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导倾向是“化人以雅”,是使人的品貌、兴趣、格调、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

在这里,“雅”成了“文”的内涵,“文”成了“雅”的表征。

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既然人们鄙夷“谄世媚俗”,藐视“跟风从俗”,就不排斥有人以“文雅”来装装门面,垫垫柱基。

因此,我们在远离低俗、拒绝庸俗、摒弃媚俗之时,更要养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境界!

6.以下关于“俗”和“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人类社会初期,“俗”表达了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和适应,是特定人群中产生的一种不成文的、无需言明的默契。

B.在人类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和精密后,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

C.“雅”是一种“公约”,这种“公约”的特点是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D.“雅”是一种价值评判,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绝媚俗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

【山东省2022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

(一)

尊严或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7.对于“俗”和“雅”的关系,解说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俗”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雅”是社会群体的共同理想,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

B.“雅”“俗”之间有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

“俗”的意涵具有陋意,是庸俗的;“雅”那么是高尚的、脱俗的。

C.“俗”是小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和遵守的无需言明的约定。

“雅”那么是面向更大的社会层面,对诸多的“俗”进行共性整合,进而形成的书面约定。

D.“俗”具有群体性,但这种群体性又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局限性;“雅”那么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体“和而不同”,是对“俗”的局限性的超越,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8.以下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积习”可成俗,“约定”也可成俗,但是“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全方位适用的,地域不同、时间不同而“俗”不同。

B.“雅”是文化整合的结果,也是文化提升的产物。

“雅”与“俗”是相对的,追求“雅”就是要逐渐消除“俗”的影响乃至消除“俗”的存在。

C.“风俗”是人文的重要构成,但它直接受人的好恶的制约。

人们认可它时,它便作为正面价值呈现;人们厌恶它时,它便被作为负面价值披露。

D.“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人以雅”使人脱“俗”。

因此,我们应该自觉远离和拒绝俗文化,培育雅趣,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沈起,字兴宗,明州鄞人。

进士高第,调滁州判官。

闻父病,委官归侍,以丧免,有司劾其擅去。

终丧,荐书应格当迁用,帝谓辅臣日:

“观过知仁,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风教而劝天下之为人子者?

”乃特迁之,知海门县。

县负海地卑,间岁海潮至,冒民田舍,民徙以避,弃其业。

起为筑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辟,民相率以归,至立祠以报。

御史中丞包拯举为监察御史。

吏部格,选吏以赃

①私絓法,无轻重终身不迁。

起论其情可矜者,可限年叙用,遂著为令。

立县令考课法,设河渠司领诸道水政,乞采汉故事,择卿大夫子弟入宿卫,选贤良文学高第给事宫省,勿专任宦官,宗室袒免亲令补外官,复府兵,汰冗卒,书数十上。

京东岁饥盗起,除提点刑狱。

至,那么开首赎法携其伍,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

改开封府判官,为湖南转运使。

凡舟楫、竹箭之材,多出所部,取于民无制,史挟为奸。

起会其当用,自与商人贸易,所省什六七。

熙宁三年,韩绛使陕西,加起陕西都转运使。

庆州军变,将寇长安,起率兵讨平之。

会韩绛城绥州不利,起亦罢知江宁府。

入知吏部流内铨。

奉使契丹,至王庭,其位著乃与夏使等,起日:

“彼陪臣尔,不当与王人齿。

”辞不就列,遂升东朝使者,自是为定制。

自王安石用事,始求边功,王韶以熙河进,章悼、熊本亦因此求奋。

起言:

“南炙小丑,无不可取之理。

”乃以起守桂经略之,遂一意事攻讨。

妄言密受旨,擅令疆吏入溪洞,点集土丁为保伍,授以陈图,使岁时肄习。

故时交人与州县贸易,悉禁止之。

于是交址益贰,大集兵丁谋入寇。

苏缄知邕州,以书抵起,请止保甲,通互市,起不听,劾缄沮议。

于是交人疑惧,率众犯境,边陷廉、白、钦、邕四州,死者数十万人。

事闻,贬起团练使,安置郢州,徙越,又徙秀而卒。

(节选自《宋史》)

注:

①絓:

gu224;,阻碍,绊住。

9.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闻父病,委官归侍委:

托付,委托。

【山东省2022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

(一)

B.问岁海潮至,冒民田舍冒:

覆盖,遮盖。

C.起论其情可矜者矜:

怜悯,同情。

D.不当与王人齿齿:

并列,同列。

10.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民徙以避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①起为筑堤百里②为之踌躇满志

C.①凡舟楫、竹箭之材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①其位著乃与夏使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说明沈起“有理政才能”的一组是()

①闻父病,委官归侍,以丧免,有司劾其擅去②起为筑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辟③吏部格,选吏以赃私缝法,无轻重终身不迁④那么开首赎法携其伍,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⑤起会其当用,自与商人贸易,所省什六七⑥苏缄知邕州,以书抵起,请止保甲,通互市,起不听,劾缄沮议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⑥

12.以下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沈起任滁州判官时,因为父亲有病回家侍奉,有关部门弹劾他擅离职守,后来得到皇帝的谅解。

B.沈起任监察御史期间,多次上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都得到认可并被写进法令条文,表现出很高的理政才能。

C.沈起奉命出使契丹,为了维护宋朝的大国尊严而拒理力争,最终使得契丹进步了宋使者的地位。

D.沈起镇守桂州期间,一门心思从事征伐;从其假传旨意以及禁止与交人的边境贸易等方面来看,他有独断专行、一意孤行的性格特点。

第二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风教而劝天下之为人子者?

(4分)

(2)田益辟,民相率以归,至立祠以报。

(3分)

(3)会韩绛城绥州不利,起亦罢知江宁府。

(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鹧鸪天183;咏桂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①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①传说屈原当年作?

《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

(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试简要概括。

(4分)

15.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作答)(6分)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__。

(《论语183;雍也》)

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烷溪沙》)

(2)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

(《荀子183;劝学》)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那么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山东省2022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

(一)

____________。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4)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五、(12分)

16.把下面的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违犯原意。

(4分)

作家歌德特别欣赏中国文学,他喜欢中国文学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纯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人的道德和情操。

(4分)

17.提取以下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知识产权”下定义,要求:

不超过30个字。

(4分)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的智力的创造,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别人不经权利人答应不得行使其权利。

18.仿照下面的例句,请用“嫩绿”“清香”分别写一段话,要求前后形成排比句式,前后语意相联。

(4分)

例句:

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

嫩绿:

清香:

六、(18分)

此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命系悬壶

陈源斌

①姚五先生是我家乡古镇上的世传名医。

他的名字竟然可以治病。

邻居家小孩突发急痧,整夜惊叫抽搐,大人捋着头发哄他说:

“好孩子,别怕,请姚五先生去了。

”捋着捋着,啼哭声变小,孩子气息匀细,睡熟了。

有个半大少年,暑天贪吃生食,又喝凉水,不一会发作起来,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一口气吸进去,憋得脸色乌青,连眼睛都倒起来了。

这时候,有人喊说:

“好了,好了,姚五先生来了。

”其实才远远看到姚五先生的影子,走到跟前还得好一会儿呢。

地上的病人却把一口气痛痛快快吐出来,觉得肚子好受多了。

②关于姚五先生的传说很多:

说他某年路过某地,听见一户人家嚎啕哭丧,进屋看时,人已经断了气,穿好送终的寿衣寿裤,躺在草铺上了。

姚五先生说有救,熬了一罐药,撬开牙关,灌将进去,草铺上的人立刻还了魂;又说他某年途中撞见一群披麻戴孝抬棺人,他朝滴在地上的血迹看看,又凑到跟前嗅了嗅,赶紧开棺急救。

原来是位难产的孕妇,幸得姚五先生救治,母子双双侥幸活了命……这些故事都不新鲜,显然是从一些旧书和传闻那里,移植过来的。

姚五先生听了,总是不置可否,一笑了之。

③传来传去,姚五先生就被神化了。

说他不但能让死人活,也能让活人死。

这话是当着姚五先生的面说的.他跟往常一样懒得理睬,只管凝神替面前的病人诊治。

这句话却惹出了一个意外灾祸:

有一个青年高高骑在墙头上看热闹,手里捧了一罐南瓜稀粥,喝了个底朝天,肚子胀得像只鼓.那青年听见这句话,很不服气,抓着喝空了的罐子,“啪”地一声跳到地下,说:

“我就不信,我一个大活人,他真有本事,敢不敢让我马上就死?

”姚五先生抬头看看他,

【山东省2022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

(一)

脸色陡变,让人赶紧找青年的家长,准备后事。

果然如此,没等家长赶到,青年已经瘫软死去——事后,姚五先生解释说,青年喝了一肚子稀粥,从那么高的墙头猛跳到地上,硬把肚肠震断,又因地处偏僻乡下,来不及救治,可惜这条性命了。

④姚五先生体恤民情,替人治好病,或是救了一条命,视人家的家境,酌收诊费。

遇到乡下普通老百姓,他把手挥挥,说,算了,你要真过意不去,闲暇时送几只斑鸪鸪来吧。

斑鸪鸪是一种乡下常见的乌,爱好在野地里用脚爪刨挖单叶芽果吃,随手就捉得到,不算什么难事。

姚五先生嗜好这种野味。

他饮食非常挑剔,从来不在外面吃饭.有时候下乡到人家忙活一天,连口水都不喝,照样挥挥手,走了。

多少人被他感动了。

望着他的背影,为他祈祷,说:

“好人哪,但愿他长命百岁!

⑤姚五先生只活到五十岁。

他患的是当地俗称的膈食病,就是不能吃饭——得过他恩惠的乡下人说,姚五先生怕是斑鸪鸪吃多了。

斑鸪鸪喜欢刨吃野地里有毒的单叶芽果,这种野鸟身上积存了毒素,人偶尔尝个新鲜是可以的,吃多了,就会有大妨碍。

姚五先生一辈子替太多的普通百姓看过病,吃了太多的人家送来的斑鸪鸪,日积月累,中了重毒——姚五先生是治膈食病的圣手,有一个祖传单方,远远近近,好多患这种病的人,都是由他治愈的。

他按祖传单方给自己抓了药,煎好,一口气喝下肚里,却一点不剩地吐了。

再舀一碗,硬灌下去,“泼刺”一声亮响,全部喷射出来.姚五先生把头摇摇,叹了一口气,说:

“命系悬壶,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他一天天瘦下去,瘦下去,瘦成了一根芦柴,只剩了一口气在胸腔里悠悠转着。

接着,这口气断了,他死了。

19.小说的题目“命系悬壶”,其中“悬壶”指的是行医。

从全文来看,这个题目有怎样的含义?

(4分)

20.试简要概括文中主人公姚五先生的形象特点。

(4分)

21.小说字里行间已经透露了姚五先生并非神医,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明。

(4分)

22.这篇小说内涵丰富多元,有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试结合原文加以探究。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面对蚂蚁

叶延滨

①“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想起这句话是站在窗前,看到窗外三环路上涌动的车流。

远远地望去,那些金属的小铁盒子,在四只滚动的胶皮轮子上,像一队蚂蚁似地列队而行。

这令人想起了童年,童年最有自然特色的体验,就是在暴雨前夕,蹲在花园的树丛前,看一队蚂蚁匆匆地搬家。

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大雨将至。

这是最早知道的道理,气象学也罢,生物学也罢,简洁明了,而且生动直观,蹲在那里,嘴里念念有词“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心里却在想:

“它们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它们搬到哪儿去?

谁在下命令呢?

它们怎么集合得这么快呢?

”充满了问号的世界也充满了新奇。

我觉得,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也许就是从看蚂蚁搬家开始,因为相似的问号在另外的场景产生,而在那样的场景中,我觉得我像一只蚂蚁。

②那是面对一片宽阔的草原,眼前的一切,简洁为两种色调,一块是蓝色,一块是绿色,蓝与绿的相交点就是永远召唤你又让你永远无法接近的地平线。

天苍苍,野茫茫,我们聪明的祖先也只能选择这样空旷的字眼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空旷之美,世间之大美,单纯为无垠,丰富为纯洁。

③那是面对一片荒寂的沙漠,沙漠上是烈日还有烈日一样灼烫的天空,灼烫的天空下是金黄无边的沙漠。

仿佛这天空就是沙漠在阳光下幻化的灵魂,而这沙漠尽管每一粒砂粒都是死亡的证明,而所有的沙粒却起伏腾挪成沙丘,沙丘们舞蹈的热情会灼伤我们怯懦的心。

空旷之美,世间之大美,热烈为无语,贫瘠为博大。

④那是面对一派峰峦逶迤的群山,坚如铸铁的山岩远处化为画师笔下的泼墨,而轻逸如纱的云雾又与重峦叠嶂凝成浑然一体的水纹。

云雾与石岩难分轻重,群山与云海如同伯仲。

【山东省2022高三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

(一)

千山鸟飞绝,飞翔着的是山的灵魂。

空旷之美,世间之大美,寂寥为深幽,厚重为空缈。

⑤每当我面对这样的大美之境,我会想到暴风前那一队匆匆搬家的蚂蚁。

我知道那队蚂蚁并不像我们所感受到的那样“渺小”,它们迎接大自然赐予,自信而有节,无论是晨光还是暴雨。

这也是我们内心的召唤,走出家门,去草原,越沙丘,登山岭,会在面对大美之时,听到来自内心的生命赞颂。

⑥空旷之美,对于今天的我和你,实在太重要了。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我们也不幸生活在一个物质充盈的城市。

我们几乎变成了物化了的城市动物。

我们的空间被丰富的物质世界充盈:

楼群、街路、格式化的绿色植物和所有目光所及的事物!

我们的时间也被紧张的物化日程充盈:

上班、听报告、购物、交费以及闭上眼前接最后一个!

⑦当我们的孩子不能蹲下来,在树丛边看到一队蚂蚁爬过他的童年。

这也许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但它是一个信号,就是我们已经成为了“城市动物”。

我们生活在一切都经过计算机程式化了的世界中:

像一架架煌煌书架,每一本书都经典,都文化,同时也都落满灰尘;像一台台冰箱,每一样食品都营养,都保鲜,同时也都令人没有胃口;像一个个超市,每一个产品都诱人,都必需,同时也都写上了交易价钱!

城市用各种办法填充我们的需求甚至欲望,把我们填得满满的,以致于内心没有一个小角落放下一个“自己”。

于是,我们被一种力量召唤,走出去,在空旷的草原、荒漠和群山间去,去像一只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

⑧望着草原,让绿色浸染你的心灵;望着大漠,让风沙吹走充填你内心的那些办公室职场风波;面对群山,直到你想起了那句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个世界就再次接纳你,这个世界会悄悄对你说:

“你真不错,你的生活应该这样富有诗意……”

19.文章第①一段中说“相似的问号在另外的场景产生”,这“另外的场景”分别指什么?

写它们有何作用?

(4分)

20.文章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含意?

请加以理解。

(4分)

2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中划线部分的语句。

(4分)

22.作者在第①段中说“都市人”“像一队蚂蚁似地列队而行”又说“我觉得我像一只蚂蚁”,在第⑦段中还说“去像一只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

这三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请简析。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长在埃塞俄比亚山区里的印答花和简安花,在距离很近时,彼此争着吸收根部有限的水资源。

印答花有着发达而敏感的根系,当它感觉到简安花在争水分时,便本能地疯狂摄取任何一点水分,导致简安花缺少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