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751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

MBA-管理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作者:

————————————————————————————————日期:

 

《管理经济学》整理

绪论P3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3~P4识记

借用理论

共同之处

不同之处

研究对象

对企业目标的假设

对企业环境的假设

研究目的

科学理论

管理经济学

1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2都研究企业的行为

现实的企业

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

企业决策

应用科学

微观经济学

抽象的企业

利润最大化

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已知的

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理论科学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及重要意义:

P4~P6识记

序号

名称

概念

意义

1

建立经济模型

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的。

给决策提供科学的思维框架,使决策方法得以简化、科学化和定量化。

2

边际分析法

是微观经济学和研究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基本方法

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3

需求弹性理论

弹性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和因变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利工具。

①借用这个工具来研究各种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②是企业确定经营方针和进行价格决策的重要依据。

4

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决策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决定了企业成本的习性和变化规律。

6

机会成本原理

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

用机会成本做决策,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是提高我国管理决策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

7

货币的时间价值

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最常见的是利息。

只有计算资金的货币价值,才能正确评价投资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目标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企业可以暂时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

1、企业目标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领会

P6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

即:

企业价值==

式中πt是第t年的预期利润,i是资金利息率,t表示第几年(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总销售收入(TR)减去总成本(TC),式中TRt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销售收入,TCt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成本。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利润=销售收入-企业成本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

P7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机会成本——定义:

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①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P8②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③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④机器原来生产A,可得利润X元,现在改生产B——生产A可得到的利润X元。

⑤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⑥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⑦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定义——是企业的实际收入>实际支出的部分,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

.(不可用于决策)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企业利润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它等于机会

P7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识记+计算(外+内)

简单应用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计算定义——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因而是决策的基础。

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正常利润的定义——是指企业主如果把投于企业的资金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

识记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

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公式:

全部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薪水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销售机会成本+经营费用机会成本

管理经济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P3

经济模型定义——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

P4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P4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P5识记+计算

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

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

会计

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

P5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P13

需求

需求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P13识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①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

(价格↑→需求量↓)

P13识记②消费者的收入(指平均收入)—一般地,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向相同方向变化。

(收入↑→需求量↑)

③相关产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

替代品价格↑→需求量↑;互补品价格↑→需求量↓

④消费者的爱好

⑤广告费用

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即:

Qx=f(Px,Py,T,I,E,A,…)P14识记

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或QD=f(p)。

P15识记

它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P16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

P16识记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

识记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P16识记

需求量变动的规律:

价格↑→需求量↓;价格↓→需求量↑。

P16

需求的定义——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条需求曲线。

P16

供给

供给量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钟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P18识记

则是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

P20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①产品的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价格↑→供应量↑

P18识记②产品的成本——产品成本↓→利润↑→供应量↑

③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④其他:

政府的税收、补贴等因素某产品的供给量某产品价格

供给函数——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示,其最一般形式为:

QS=f(P,C,E,…)。

P18识记

某产品成本生产者对产品价格的预期

供给曲线——是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其一般形式为:

QS=f(P)。

它可以分为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

P19识记

供给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的曲线。

即:

价格↑→供给量↑。

P19识记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供给曲线不变(所有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原供给曲线而变化。

P19识记

供给的变动——是指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线的位移。

P19识记

供给的定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数,而是指一个供给表,或一条供给曲线,或一个供给曲线的方程。

P19

供求法则当供给不变需求↑时→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

P21识记需求↓时→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

当需求不变供给↑时→均衡价格↓,交易量↑

供给↓时→均衡价格↑,交易量↓

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化时需求↓(或↑),供给↑(或↓)→则均衡价格↓(或↑)

需求和供给同时↑(或↓)→均衡价格的变化要视供求双方增减程度的大小而定

需求↑>〔或<〕供给↑→均衡价格↑(或↓),均衡交易量↑

需求↓>〔或<〕供给↓→均衡价格↓(或↑),均衡交易量↓

需求↑(或↓)=供给↑(或↓)→均衡价格不变,均衡交易量变动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方

向一致。

供求法则只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价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市场供需双方。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需求—供给分析法——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P23识记

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①资源的稀缺性:

决定了人们必须对使用和生产的资源和产品进行经济选择。

P25识记②资源的可替代性:

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使人们在经济上的选择成为可能。

③消费者和企业怎样进行选择:

社会资源趋向合理的配置。

④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见配置的基本标志。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①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

P25②价格↑→能刺激生产、抑制需求;价格↓→能抑制生产、刺激需求。

③价格机制通过各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资源作用方面的不足之处①垄断因素的存在,影响了价格调节经济的能力。

P26识记②外溢效益的存在,是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

③公共物品的存在,是价格机制对它们的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用。

④信息的不完全性,结果导致错误的购买政策。

⑤收入分配的不公等。

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条件①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P27识记②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③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干预。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P31

价格弹性

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公式A)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公式B),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P31识记+计算包括点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公式E)

弧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公式F)

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C)

包括点收入弹性(公式G)

弧收入弹性(公式H)

交叉弹性—说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