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559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docx

第三节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

特别说明:

本次授课的教学内容是课程组成员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研究”项目的原则和方案,对教材第二、三章有关内容(教材P41;P49-50;P65-66)整合、提炼和总结而成的。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帮助学生分析和寻找中国历史和人民曾经作出的“三个选择”的历史依据,坚定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重点:

对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领导阶级局限性的分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掌握从历史的角度解析理论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旧课回顾: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基本概况

(二)新课内容: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

启示之一:

为拯救中国而进行的革命斗争的领导者,不能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落后性、保守性、狭隘性、散漫性。

(1)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

(2)不能提出彻底的先进的革命纲领;

(3)不能够恰当的处理革命队伍内部矛盾;

(4)不可能以正确的世界观观察和认识世界。

2、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软弱性、妥协性、动摇性。

(1)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

(2)对外国侵略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3)不敢也不愿意发动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

启示之二:

指引拯救中国的革命斗争的思想,不能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1、农民阶级的指导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指导思想——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历史观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启示之三:

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不能是农民的改朝换代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1、农民的改朝换代道路。

农民阶级自身难以克服弱点,使他们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其政权也未跳出封建专制政权模式的窠臼。

2、资本主义道路。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国家。

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局限。

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正确的选项后的括号内划“√”)

3、1、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4、A、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

5、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

6、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7、D、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8、E、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

9、2、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10、A、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11、b、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学西方,致使中国未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12、C、外国侵略者的入侵。

()

13、D、旧中国未能实行改革开放。

()

14、E、旧中国不断发生内乱的结果。

()

(二)论述题

15、1、为什么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16、2、绝对平均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不能成为拯救中国的指导思想?

17、3、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民主共和国方案为何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深刻启示

为了拯救中国,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不少人提出过不同的政治方案和思想主张。

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了英勇的探索。

诚然,他们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其结果无不以失败而告终,中华民族仍然没有摆脱危亡的厄运。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给予人们以极其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

为拯救中国而进行的革命斗争的领导者,不能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

为什么?

这是由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

(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近代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作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之一的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主要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因此,农民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阶级的力量,始终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农民是劳动者,也是小私有者。

他们依靠自身占有的小量生产资料,依靠本人劳动,维持自己及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

近代中国农民受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也受到了外国列强侵略者的蛮横抢掠和剥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仇视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入侵者,具有强烈的革命性。

但是,由于他们是小私有者,长期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与小生产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又具有落后、保守、狭隘、散漫等阶级局限性。

因此,他们虽然能够参加革命,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终究不能成为拯救中国的领导阶级。

这些局限性在农民阶级革命中有如下具体体现:

1、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

农民是一个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小私有者阶级,他们长期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与小生产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使他们形成了落后而保守的思想观念。

太平天国的领导通过其制定的纲领《天朝天亩制度》把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还曾一度废除了商业,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相悖离。

2、不能提出彻底的先进的革命纲领

,限制了自己的眼界,使用他们不能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

作为旧式农民运动最高峰的太平天国革命,它所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是中国旧式农民所能提出的最完备的政治纲领,但其指导思想却不能超越体现小生产者狭隘性的绝对平均主义,他们所憧憬的只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前景,实际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的空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3、不能够恰当的处理革命队伍内部矛盾

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也缺乏远大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因而也就不能恰当地处理内部的矛盾,维护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

在革命初期,领导集团尚能团结合作,定都天京之后,不少将领居功自傲,东王杨秀清竟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从而成为领导集团内部冲突白热化的导火线,最后酿成了“天京事变”,造成重要领导人杨秀清、韦昌辉被诛灭,另一名重要领导人石达开出走,将士被杀数以万计,太平军元气大伤的严重局面,给太平天国革命事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4、不可能以正确的世界观观察和认识世界

农民的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使用他们不可能以正确的世界观观察和认识世界。

在组织和民动起义时,他们创立拜年上帝教,用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组织和发动群众,确能发挥一些作用。

但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宗教的消极作用、麻醉作用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了。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之间争夺最高领导权的过程中,杨秀清借天父下凡杖击洪秀全;信仰拜上帝教的太平军错把同是拜上帝的外国侵略者视为“洋兄弟”,缺乏应有的警惕,以至在斗争中吃了不少亏;当南京被包围时,洪秀全一心等待“天父皇上帝”的天兵天将来解救,拒绝“让城别走”、另辟根据地的良策,以致于坐以待毙。

综上所述,太平天国运动领导阶级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以及他们在革命中的种种不尽人意的作为是导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它的失败充分证明,农民虽然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但他们的小私有者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把中国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的领导阶级。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革命的阶级。

它之所以具有革命性,是因为这个阶级从它产生开始,就爱到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摧残和压迫。

但是,这个阶级具有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都不愿看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排挤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压迫和排挤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发展,但很艰难,很微弱,致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小。

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具有革命性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它的杰出代表人物,积极地投身于近代救亡图存的洪流中,或者参加变法,或者参加革命,站在时代的前列,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

然而,在他们发动救亡图存运动时,这个阶级固有的软弱性妥协性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1、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运动的主要锋芒是指向封建主义,因为不反对封建主义,就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

但是,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并不敢在政治上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封建君主光绪皇帝自上而下地改革,在政治上使资产阶级参加政权,从而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即使在经济上也未能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方面,他们虽然提倡西学,但也要借古代封建思想权威圣贤之名,进行所谓“托古改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清王朝,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但他们不仅没有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也作为革命对象,也未能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而且在已经取得政权的时刻,把胜利果实拱手相让,致使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篡权的阴谋得逞。

2、他们对外国侵略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资产阶级之所以要救亡国存,其根本原因在于近代中国受外国列强的侵略,被帝国主义宰割。

不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独立,也不可能有富强。

然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先进分子不仅不能旗帜鲜明地反对外国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甚至对外国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沙皇俄国侵华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但幻想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抗沙俄;康有为还聘请英国殖民主义者李提摩太指导改良派重要团体强学会会务,甚至建议聘请日本帝国主义头子伊藤博文来中国担任变法维新运动的总顾问。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纲领中也没有明确规定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之后,革命派在其发布的《告友邦书》中,宣布承认清政府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切屈辱条约和清政府的一切外债;企图换取外国列强对中华民国的承认和支持。

3、他们不敢也不愿意发动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

近代中国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农村大变动。

不消灭农村的封建地主阶级,不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就不可能调动亿万农民参加救亡图存的斗争。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不敢依靠农民反对封建主义,甚至还站在农民的对立面,不准农民革命,不许农民夺富人的田,对农民反对封建地主的所谓“越轨”行为,还派兵镇压。

他们进行革命斗争,主要是依靠少数革命的知识分子,临时利用一下新军和会党,进行军事冒险和暗杀,没有决心、勇气和力量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武装来作长期斗争,最后,不得不把政权交给握有重兵的大野心家袁世凯。

资产阶级改良派不仅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甚至仇恨人民革命,他们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范围,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一人身上,在他们眼里人民群众只是“亡国之民”,完全看不到拯救中国的力量在哪里。

当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维新运动时,维新派人士没有任何力量抵抗,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只能昙花一现。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救亡图存运动中所表现出的上述妥协性,都是这个阶级固有的软弱性决定的。

毛泽东指出:

“由于他们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异常软弱的,他们又保存了另一种性质,即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时,也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们同农村中的地租剥削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更加不愿意和更加不能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这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问题,两大基本任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解决。

”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成为拯救中国的领导阶级。

于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摆在近代中国历史面前,需要历史和人民作出正确的选择:

中国革命究竟该由哪个阶级、哪个政党领导?

启示之二:

指引拯救中国的革命斗争的思想,不能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任何一个阶级,无论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改良,都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进行的。

近代中国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和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实践,都有自己阶级的思想体系作指导,但他们的思想体系也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一)农民阶级的指导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近代中国的农民革命,仍然属于旧式农民革命,它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同千百年来的农民起义一样,仍然是绝对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把土地改革作为其核心内容,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16岁以上分全份,15岁以下减半,好坏田搭配。

通过这种“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土地分配原则,“务使天下人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此外《天朝田亩制度》还提出了一套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

各家各户所生产农副产品及所得的货币收入,除留足可食到第二年收获新谷的数量外,一律上交加库,使“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每家每户必须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各家各户的婚丧嫁娶等费用均由二十五家所设立的国库负担,“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这一点“通天下皆一式”。

太平天国的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纲领,集中地反映了饱受苦难的广大个体农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强烈愿望,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对于调动广大贫苦农民投入反封建的革命,有着积极意义。

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只是小生产者们的一种幻想。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基本上是小生产者、小私有者,他们的思想未能够超越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的狭隘眼界。

他们企图在保留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通过绝对平均分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途径,来消灭贫富不均,实现“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只能是无法变成现实的空想。

从实践上看,太平天国所规定的土地改革方案和社会生活方案基本上没有能够实施,特别是并没有采取果断的行动平分土地。

太平天国建立以后,太平军将领们的小私有观念迅速膨胀,私蓄财产的现象从上到下蔓延开来,不仅经济上不能实现平均,而且政治上等级森严,农民领袖们所主张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被忘得一干二净,不攻自破了。

显然,农民小生产者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不可能成为拯救中国的指导思想。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指导思想——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历史观

资产阶级改良派企图仿效西方和日本变法,广泛翻译和传播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历史观。

他们提出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断定祖宗之法是可以变的,应该学习西方,废八股,改科举,办学校,兴西学,兴民权,设议院等。

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的历史观,能够阐明人类社会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显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这种进化论的社会历史观只主观渐变和量变,否定突变和质变;主张改良,反对革命;更不懂得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承担者,因而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在“宁可亡国,不可变法”的封建顽固派的打击下,很快地败下阵来,根本不能成为拯救中国的思想武器。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曾大量引进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极力宣传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观念,以及民主共和等思想。

他们将这些思想中国化后,集中地形成了以“三民主义”政纲为代表的用以指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政纲,是比较明确而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对于指导和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这个纲领也是一个不彻底的政治纲领、也渗透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不能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外国资产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不能彻底地提出铲除封建专制统治的根基——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换句话说,它既不能与外国资本主义彻底决裂,也不能与封建主义彻底决裂。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危亡、人民苦难深重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而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纲领的“三民主义”却对此妥协、退让,而不是旗帜鲜明地去斗争,它怎么能指导中国人民打倒帝国主义,使中华民族赢得真正的独立;打倒封建主义,使中国人民获得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呢?

显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体系,也不可能是拯救中国的指导思想。

于是,又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摆在近代中国历史面前,需要历史和人民作出正确的选择:

中国革命究竟该由哪种思想来指引?

启示之三:

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不能是农民的改朝换代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灾难深重的中国向何处去?

这是近代史上一切先进的中国人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每一个在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表演的阶级及其代表人物,都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一)农民的改朝换代道路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曾在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纵横中国大半壁河山,与清王朝周旋十数年,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顶峰。

虽然,太平天国的将领们从小生产者的眼界出发,力图通过自己手中的刀枪,开创一个“无处不均匀”的“太平天国”,但是,这只是一种实现不了的绝对平均主义的乌托邦。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当时不可能意识到,分散的农民个体经济不能成为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独立的经济形式,因而,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即使在一段时期内,农民阶级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政权,也是不能长久的,它不是被镇压而失败,就是以自身封建化而变质。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进入南京之后被腐蚀,封建化,便是明证。

农民阶级是一个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小私有者的阶级,它的成员不可能摆脱小生产者的私有观念。

一遇适宜气候,小生产者的私有观念就会膨胀、发展。

太平军在南京建都之后,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人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将领逐渐私蓄金银珠宝和布帛钱粮;诸王大兴土木,兴修豪华王府,享乐其中;他们还沿袭封建王朝规定的一整套森严的等级制度,对太平军的服饰、称呼、仪卫和舆马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洪秀全本人还沿袭封建帝王的腐败习俗,选天下美女80多人为其后妃,出门时竟要千人前呼后拥,其中仅轿夫就达64人。

这种状况,反映了以反封建统治为目的而建立的农民革命政权,已逐步向封建政权蜕变,太平军的将领们已严重脱离了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的兵士和相依为命的人民群众,引起了太平军士兵和人民群众的严重不满,也加剧了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所以,太平天国这一旧式的农民革命道路,就其可能达到的目的而言,只能是改朝换代的道路,即用洪氏王朝代替清王朝的道路。

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最终未能代替清王朝而败亡了。

(二)资本主义道路

在中国近代史上,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改良派主张: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他们企图在经济上不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上不推翻封建统治的基础上,让资产阶级参政,改良封建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国,从而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用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他们仍然企图在经济上不推翻整个封建地主阶级,不推翻整个封建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简言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在政治上提出了君主立宪国方案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企图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些方案,在中国是不可能实施的。

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国家。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对中国进行剥削和压迫,而不是让中国繁荣富强。

为了对中国进行剥削和压迫,它们宁愿与反动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勾结,也不愿意看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愿意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它们必然要同封建势力相勾结,共同阻止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实现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薄弱。

从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虽然对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压制不满,因而具有革命性,但同时又没有力量与它们分庭抗礼,不能不同它们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与它们决裂。

这就决定了当国外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国内封建势力联合起来进攻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有反击之力。

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了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实施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破产,宣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于是,又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摆在近代中国历史面前,需要历史和人民作出正确的选择:

中国究竟向何去处?

 

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正确的选项后的括号内划“√”)

1、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D、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E、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

2、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b、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学西方,致使中国未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C、外国侵略者的入侵。

()

D、旧中国未能实行改革开放。

()

E、旧中国不断发生内乱的结果。

()

(二)论述题

1、为什么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2、绝对平均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不能成为拯救中国的指导思想?

3、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民主共和国方案为何在中国行不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