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482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

《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docx

毕都高速K119+670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中国中铁

贵州公路建设项目毕节至都格公路BD-T5合同段

K119+670涵洞

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三局集团毕节至都格高速公路BD-T5合同段项目部

二〇一三年三月

目录

一、首件工程概况3

二、施工目标3

2.1、质量目标3

2.2、安全目标4

2.3、环保目标4

2.4、首件工程目的4

三、施工准备及安排4

2.1现场准备4

2.2技术准备5

2.3.测量准备5

2.4.试验准备5

2.5材料准备5

四、施工组织安排6

4.1组织机构6

4.2劳力、机械安排6

五、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7

5.1、施工工艺7

5.2、施工过程8

5.2.1、基坑开挖及垫层施工8

5.2.2、基础施工8

5.2.3、涵台台身施工9

5.2.4、盖板制作与安装11

5.2.5、相关技术指标12

5.2.6、雨季施工技术措施13

六、首件工程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4

七、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14

八、施工中技术的运用15

九、首件工程技术总结16

十、首件工程结论16

十一、首件工程的推广和运用17

 

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避免盲目施工,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施工组织,确保土建工程的盖板涵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选定K119+670盖板涵作为首件开工工程。

一、首件工程概况

本标段有盖板涵9座,结构形式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孔跨布置为单孔,与路线交叉有正交和斜交两种,涵长集中为18~67米之间,综合考虑K119+670盖板涵主要工程内容涉及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故选定该涵作为首件工程。

K119+670轴线与路中线夹角为90º,涵长37.25m,单孔4m跨径,涵高4m,进口结构形式为一字墙、出口结构形式为八字墙。

基础为C25钢筋砼,墙身为C20砼,台帽为C30砼,盖板为C30钢筋砼,基地换填碎石土1米。

二、施工目标

2.1、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工程施工质量满足顾客要求,合同履约率100%,工程(产品)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分项(工序)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5%,返工损失率﹤1%,争创优质工程。

2.2、安全目标

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是“六杜绝、三消灭、二控制”:

六杜绝:

杜绝职工因工或非因工重大死亡事故;杜绝多人重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因施工方责任造成的交通死亡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危爆物品爆炸事故。

三消灭:

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二控制:

年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年重伤率控制在0.3‰以下。

2.3、环保目标

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生态不破坏,河水无污染,农田无危害,噪声不扰民,地方零投诉。

2.4、首件工程目的

通过盖板涵首件工程的施工,取得相关技术参数,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为后续同类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起到示范作用,为施工全面展开做好“样板引路”。

三、施工准备及安排

2.1现场准备

贯通施工便道并通水通电,平整施工现场场地,为下一步施工创造有利环境。

为确保涵洞的顺利施工,在施工现场备用25KW的发电机2台。

每个施工点必须设置施工标志牌,标明桩号、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姓名、施工员姓名及监理工程师姓名。

2.2技术准备

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详细审核,测量人员按设计院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测量。

先确定涵洞的中心线、边线以及路基坡比、宽度、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精确定位无误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复核。

各种原材料在施工前必须具备相应的材料检验报告,合格材料才能进场。

2.3.测量准备

在进场之前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放样,放样前应对结构物各控制点坐标进行理论计算,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方可施工,完成所有的复核测量、控制测量工作。

根据涵洞的位置、地形条件、按设计要求埋设平面控制点,同时沿途布设水准点,现已复测完毕。

测量放线,清表及腐质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实地涵洞测量放样工作,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基础、墙体、盖板、进出口锥体等结构安砌尺寸准确。

2.4.试验准备

中心实验室对涵洞使用各种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试验,出示报告。

对各种原材进行试验,确定合格后,投入使用。

2.5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要求选定涵洞施工所需水泥、砂、碎石、片石和钢筋等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2.5.1原材料技术要求

配合比中所用原材料水泥、粉煤灰、细骨料、粗果料、外加剂及拌合用水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质量。

2.5.2配合比要求

砼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地连续粒级碎石,混合后的骨料的紧密堆积孔隙率不大于40%。

砼的胶凝材料用量不超过380kg/m³,砼浆固比不超过30:

70,砼水灰比大于0.45,砼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

四、施工组织安排

4.1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工期要求,我部将组织强有力的专业施工队伍,配备现代化的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工程施工在安全的前提下优质、按期完成。

成立以项目部为核心的管理机构,由第一架子队负责涵洞施工,下设作业班组负责各工序施工。

施工组织机构详见附图一:

4.2劳力、机械安排

劳动力组织计划表

工程地点

施工队

工种组成

合计

钢筋工

模板工

砼工

普工

拌和站

汽车司机

挖掘司机

机修工

K119+670

涵洞一队

8

6

6

20

6

1

1

2

51

机械配置计划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EX200

 

1台

1

已进场

自卸车

16t

 

1台

1

已进场

电焊机

300~500A

1台

1

已进场

钢筋切断机

GQ—40

1台

1

已进场

混凝土罐车

8m³

4

已进场

钢筋弯曲机

220

1

已进场

调直机

1

已进场

水车

1

已进场

吊车

25t

1

已进场

振捣棒

Φ50

6

已进场

5、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

5.1、施工工艺

钢筋砼涵洞施工工艺框图

 

 

5.2、施工过程

5.2.1、基坑开挖及垫层施工

5.2.1.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对盖板涵进行放样,复核盖板涵的位置和实际地面标高,盖板涵进出水口与原地貌的自然沟渠接顺。

放出盖板涵的中心轴线和基础开挖线,用水准仪测出地面标高,并在控制桩上标注出基坑的开挖深度。

5.2.1.2、基坑开挖

涵洞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两边坡按1:

1取值,基础开挖底宽为涵洞混凝土基础宽度两边各加0.5m施工作业空间。

开挖基坑过程中出现渗泄水较大,故在沿坑底四周基础范围以外挖集水沟和集水坑,使渗泄水沿四周集水沟汇合于集水坑,然后采用抽水机抽出坑外。

确保基坑无积水,在基坑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10~20cm时,采用人工将剩余部分清理至基底设计标高,人工修整完后,对基底轴线、高程、平面尺寸及地基承载力进行自检,并做好施工记录,然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

5.2.1.3、垫层

垫层采用碎石土垫层,分层铺筑,每层松铺厚度为50cm压密实厚度不大于40cm。

采用压路机碾压至密实后,对其压实度进行自检,并做好施工记录,然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

经监理工程师分层验收合格。

5.2.2、基础施工

5.2.2.1、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按设计要求共分9节,八节4米和一节5.25米组成。

首先利用全站仪放出涵洞基础轴线,再引出四周边线,弹出墨线,沿墨线开始架立模板,立模板前已涂抹了脱模剂。

模板采用15mm高密竹胶板,为了防止模板受到混凝土内应力的影响而变形,保证涵洞基础的线形与美观,基础木模的背部支撑由内木楞和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龙骨为内木楞。

用以支撑内木楞为外钢楞组成,即外钢楞组装成基础模板时,通过穿基础螺栓将两片模板拉结,每个穿基础螺栓成为外钢楞组成的支点,水平间距600。

内楞采用方木,截面100×100mm,每道内楞1根方木,间距250mm。

外楞采用圆钢管48×3.5,每道外楞2根钢楞,间距600mm。

穿基础螺栓水平距离600mm,穿基础螺栓竖向距离600mm,直径14mm。

模板接缝采用玻璃胶条塞填密实,并用腻子刮平,在模板安装前先把模板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调整好模板后,重新进行中线和尺寸复核。

自检和报验通过后分节进行砼浇筑。

5.2.2.2、浇注混凝土

基础混凝土为C25,砼采用搅拌站搅拌,搅拌车运输到浇筑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流动性、和易性达到指标合格后,进行浇筑。

浇筑砼时采用吊车吊起料斗将砼输送入模。

混凝土振捣时快插慢拔,振捣棒插入深度距底模5cm,插入间隔距离小于振捣棒作用半径。

5.2.3、涵台台身施工

5.2.3.1、钢筋加工与安装

本工程施工所用钢筋均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钢筋品质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钢筋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批存放,钢筋存放时均设有标识牌,标明材料来源,自检时间,申报情况,拟使用部位以及材料产地、规格、数量。

钢筋进场时,本部试验人员和现场监理共同对钢筋按规范要求和频率抽取钢筋样品,进行力学试验。

经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钢筋的加工在已硬化的场地上进行,调直成盘和弯曲的钢筋,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下料加工。

钢筋的焊接采用双面焊。

焊接长度大于5d。

两根钢筋搭接焊时轴线成一条直线,焊完后清除表面焊渣。

安放钢筋时,按图纸所示位置准确地安装。

注意钢筋的预埋,并用批准的支撑将钢筋牢靠地固定好,以防浇筑的过程中产生移位。

钢筋所有交叉点均用扎丝绑扎,同时严格控制质量,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混凝土浇注后的外观质量,钢筋保护层采用不低于墙身强度的同标号砂浆垫块。

钢筋加工及安装就位后,经自检合格,再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

5.2.3.2、模板安装

墙身模板安装按基础沉降缝进行布置,共分9节,八节4米和一节5.25米组成。

先清除基础表面泥土、砂浆等,并进行凿毛,利用全站仪放出涵洞轴线,再引出墙身线,并在基础上弹出墨线,沿墨线开始架立模板,在模板上用红油漆标注基础顶面标高。

并根据设计图纸用软木板将沉降缝隔断,涵洞沉降缝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材料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并填塞紧密,缝宽符合设计规定。

模板采用15mm高密竹胶板,为了防止模板受到混凝土内应力的影响而变形,保证涵洞墙身的线形与美观,墙身木模的背部支撑由内木楞和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龙骨为内木楞。

用以支撑内木楞为外钢楞组成,即外钢楞组装成墙身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片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外钢楞组成的支点,水平间距500。

内楞采用方木,截面100×100mm,每道内楞1根方木,间距250mm。

外楞采用圆钢管48×3.5,每道外楞2根钢楞,间距500mm。

穿墙螺栓水平距离500mm,穿墙螺栓竖向距离500mm,直径14mm。

模板接缝采用玻璃胶条塞填密实,并用腻子刮平,在模板安装前先把模板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调整好模板后,重新进行中线和尺寸复核。

自检和报验通过后分节进行砼浇筑。

5.2.3.3、浇注混凝土

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铺一层厚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

砼罐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用吊车配合料斗,通过串筒入模,插入式振捣器密实。

施工时,随时抽检坍落度,并随机取样制做试件。

砼施工分层厚度控制在20~30c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上下层分层浇注振捣棒要插入下层5~10cm,同时要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和钢筋。

浇筑时控制构件顶标高,使其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麻袋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要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5.2.3.4、模板拆除

对于非承重的外侧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即可拆模,承重的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70%以上后进行模板拆除。

5.2.4、盖板制作与安装

5.2.4.1、底座制作

盖板采用集中预制,首先对场地进行整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硬化,并事先设置盖板存放底座。

底模上层用M10水泥砂浆抹面3cm,表面压光处理,并用透明塑料薄膜养护。

5.2.4.2、钢筋绑扎

钢筋制作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在钢筋与模板间放置所需厚度的混凝土预制垫块,混凝土预制垫块,强度与盖板同标号,与模板接触面要小,尺寸要规整。

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并检查钢筋与模板四周的间距。

5.2.4.3、模板制作及安装

1、模板制作

盖板侧模要求采用工厂加工的定型钢模,钢板厚度大于5mm,侧模框架边框采用75*75*7角钢,肋条采用100*100槽钢(用于3m以上跨径盖板)或70*70*5角钢(用于3m以下跨径盖板),肋条间距250mm,以增强整体刚度,使模板在周转一定次数后不变形,确保预制出盖板外形尺寸不超标。

2、模板安装

模板准备就位后对模板接缝处用双面胶粘贴密实,将模板固定在底座两侧的钢筋支撑上,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安装模板前先在地模上用墨线标出盖板尺寸线,并注意盖板的斜交角度,并在模板内侧划出盖板设计尺寸线用以控制砼的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核对预埋筋位置并用空压机清理模板内杂物。

模板安装和钢筋制作同时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装,避免模板变形。

5.2.4.4、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的拌和根据设计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砼的和易性。

混凝土的拌和满足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

2、混凝土运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途中以2~4r/min的速度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运输时间保证在30min以内。

3、浇筑前,对模板位置、尺寸、标高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底面进行洒水湿润,浇筑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方式垂直于砼面插入振捣棒或与砼面成40~50度倾角插入振捣棒,每一个插点振捣时间为20~30秒,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拔起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同时,留取足够的同条件下养护试块,以便作为拆除模板的依据。

5.2.4.5、混凝土养护及拆模

1、养护

浇筑完毕后,人工整平,待砼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一般以7~10天左右为宜。

2、拆模

拆卸侧模根据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决定,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以上时才能拆除侧模。

5.2.4.6、盖板安装

1、盖板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吊装。

2、盖板吊装时采用钢丝绳两端捆绑吊装时要在钢丝绳与盖板棱角接触部位垫2cm厚以上的柔软物,以免钢丝绳破坏棱角。

3、运输时垫稳垫实,以防运输过程中损坏。

4、盖板与涵台的接头用小石子顶紧,填塞M10水泥砂浆。

5、盖板顶、台顶防水层采用涂料热沥青两度,每度厚1~1.5mm,两度间铺设油毡纸一层。

6、安装完成的盖板接缝与涵台沉降缝一致、相重合。

5.2.5、相关技术指标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轴线偏位(mm)

明涵20,暗涵50

经纬仪:

检查2处

2

2

流水面高程(mm)

±20

水准仪、尺量:

检查洞口2处,拉线检查中间1~2处

3

3

涵底铺砌厚度(mm)

+40,-10

尺量:

检查3~5处

1

4

长度(mm)

+100,-50

尺量:

检查中心线

1

5

孔径(mm)

±20

尺量:

检查3~5处

3

6

净高(mm)

明涵土20,暗涵±50

尺量:

检查3~5处

1

 盖板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支承面中心偏位(mm)

10

尺量:

每孔抽查4~6个

2

2

相邻板最大高差(mm)

10

尺量:

抽查20%

1

 

 涵台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或F检查

3

2

涵台断面尺寸(mm)

片石砌体

±20

尺量:

检查3~5处

1

混凝土

±15

3

竖直度或斜度(mm)

0.3%台高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处

1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处

2

盖板制作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高度(mm)

明涵

+10,-0

尺量:

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3个断面

2

暗涵

不小于设计值

3

宽度(mm)

现浇

±20

1

预制

±10

4

长度(mm)

+20,-10

尺量:

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两侧

1

5.2.6、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5.2.6.1、雨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a、对选择的雨期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据实编制实施性的雨期施工组织计划。

b、施工便道应保持晴雨畅通。

c、车辆机具应停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地点或高地上,并远离山体滑坡,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一定的安全距离。

d、根据现场情况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期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5.2.9.2雨期开挖基坑

a、土质路堑开挖前,在基坑2m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b、开挖土质基坑宜做好基坑排水,并及时施工垫层及基础,基底不得受水浸泡。

c、土的强度低于规定值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d、雨期开挖岩石基坑做好基坑排水,并及时施工垫层及基础,基底不得受水浸泡。

六、首件工程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序号

分部结构

存在问题

整改措拖

责任人

1

基坑开挖

山体渗水比较严重。

坑底四周基础范围以外挖集水沟和集水坑并及时抽水。

黄秀铭

李良松

2

砂砾垫层

受地形条件限制,无法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至密实与其平整度的控制。

1、采用小型夯机夯实以控制砂砾垫层的密实厚度不大于15cm,确保密实度能达到设计与规范要求。

2、采用边打夯边人工补平的方式,确保平整度能达到设计与规范要求。

李良松

3

基础及台身

支撑方式采用了对称整体支撑法。

将支撑方法改为独立支撑。

黄秀铭

李良松

5

盖板

模板安装的上拱度

认真复核,及时纠正。

黄秀铭

李良松

七、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

1.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2.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3.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4.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操作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5.场内的电路布置要规范化,不得私搭乱接,电器开关设在防雨防晒的电器箱柜内,距离地面不小于1.5m。

电工要每天例行检查。

 6.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道路通畅,场地平整,材料堆放整齐。

7.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运转中尘埃过大时要及时洒水。

  9.清理施工机械、设备及机械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与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

也不得倾泻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

八、施工中技术的运用

1、钢筋制作安装工艺

(1)、加工成型的钢筋分类堆放整齐,搬运时轻拿轻放,避免扭曲变形。

(2)、焊接和绑扎时应先按纵向钢筋,然后绑扎水平筋,最后绑扎箍筋,内外钢筋网体之间的拉筋。

钢筋安装时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交叉点绑扎时绑扎方向成梅花型布置,箍筋与主筋相垂直,主筋间距偏差不大于5mm,箍筋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

(3)、钢筋绑扎完成后,经质检员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模板制作安装工艺

(1)、为了防止模板受到混凝土内应力的影响而变形,保证涵洞基础的线形与美观,在模板纵向每50cm加竖向肋骨一根,在上中下各加一条横向肋骨。

两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对拉,并用顶托支撑。

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外面支撑可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支撑。

模板内涂刷脱模剂并安装严密,严禁使用废机油。

(2)、模板接缝采用玻璃胶条塞填密实,并用腻子刮平,在模板安装前要把模板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3)、安装好模板后,重新进行中线和尺寸复核。

自检和报验通过后浇筑砼。

3、混凝土浇筑工艺

(1)、混凝土施工前认真检查拌合设备并将模板内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

(2)、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振捣应充分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现象为止。

(3)、每次砼浇注完毕后,用抹子将顶面抹平拍平压光,防止顶面松散。

(4)、砼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并将其洒水湿润,保持养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九、首件工程技术总结

1、首件涵洞施工前,我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取土场进行地质、水文、地形、取土场至施工现场的便道等进行了踏勘。

2、对涵洞施工前的原材料(碎石、砂、水泥、钢筋、砂砾石等)进行送检,并达到要求。

3、对现场搅拌站各项功能进行调试,使其达到施工使用的要求。

4、测量队依据设计图和现场标高计算出涵洞中、边桩坐标,使用全站仪逐点放样,边桩撒灰线,对该段进行了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测量,并按检验标准进行了检验。

5、对参加涵洞施工作业的人员,从设计图、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了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要点,关键工序及衔接,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杜绝违反施工规范的现象发生。

十、首件工程结论

1、通过K119+670首件涵洞的施工,总结了机械设备与施工人员的合理配置;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设计配合比的调整,得出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配合比;钢筋制安、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各工序之间的合理衔接。

2、总结出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

3、首件涵洞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总体质量控制优良。

4、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每一个工人,现场施工中各项安全标示标牌立于施工区域醒目位置,整个施工工程中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5、K119+670首件涵洞的施工,对我施工处其它涵洞的施工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6、K119+670涵洞通过对钢筋加工、混凝土指标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各项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

符合质量评定标准、满足要求、是一个合格的工程。

十一、首件工程的推广和运用

通过对涵洞首件工程K119+670的施工,从中发现很多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并加以注意,避免以后施工中出现同样错误。

同时我施工处对施工人员组织培训,进行技术交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