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325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猪场中心校一年级

(2)班数学教学计划

猪场中心校许涛

 

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一起慢慢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二、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按照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学习水平,一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

具体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

知识与技能:

认识20以内的数。

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

解决问题:

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知识与技能:

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重。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解决问题:

简单几何体的分类。

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领域。

知识与技能:

物体的简单分类。

象形统计图。

简易统计表。

解决问题:

对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用象形图或简易表格表示整理的结果。

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有趣的拼搭(实践活动)。

丰收的果园(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愉快的周末(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与过去的第一册教材相比,不仅“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许多变化,而且还大幅度增加了“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两个领域的内容,并加强了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适应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计方法。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单实际问题。

  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整时的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

  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3)联系具体情境,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根据物体的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

  能根据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的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措施

  1.把解决问题寓于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2.安排两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3.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4.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5.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较多的用实物、图形、小棒、数字表示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并用数交流信息。

  6.通过交流算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评价,为学生保留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选用算法的空间。

 五、课时安排:

2012年秋季学期纳雍县小学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机动课时

备注

1

9.3-9.7

第1课时;(单元一)数一数。

(教材第2-3页)

第2课时;(单元二)比一比。

(教材第4-7页)

第3课时;(单元三)分一分(教材第8-9页)

第4课时;(单元四)认位置(教材第10-11页)

4

9月3日

正式上课

2

9.10-9.14

第1课时:

单元五:

认识10以内的数。

例1(认识1~5)及想想做做。

(教材第12-14页)

第2课时:

例2(认识几和第几)及想想做做(教材第15-16页)

第3课时:

例3(0的认识)及想想做做(教材第17-18页)

第4课时:

例4(认识=、>、<)及想想做做(教材第19-20页)

4

3

9.17-9.21

第1课时:

练习一(教材第21~22)

第2课时:

例6(认识6~9)及想想做做1~5(教材第23~25页)

第3课时:

例7(10的认识)(教材第26~27页)

第4课时:

练习二。

(教材第28~29页)

 

4

4

9.24-9.28

第1课时:

(单元六:

认识图形

(一))认识物体(教材第30~31页)

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教材第32~33页)

第3课时:

(单元七:

分与合)

例1(2~5的分与合)、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34~35页)

第4课时:

例2(6和7的分与合)、试一试、想想做做(教材第36~37页)

4

5

10.1-10.5

国庆节放假

国庆假一周

6

10.8-10.12

第1课时:

练习三(教材第38页)

第2课时:

例3(8、9的分与合)及想想做做(教材第39~40页)

第3课时:

第一次月考测评

第4课时:

第一次月考讲解

4

第一次月考

7

10.15-10.19

第1课时:

例4(10的分与合)及想想做做(教材第41页)

第2课时:

练习四(教材第42~43页)第3课时:

(单元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例1(5以内的加法)、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44~45页)

第4课时:

例2(5以内的减法)、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46~47页)

4

8

10.22-10.26

第1课时:

例3、例4(有关0的加减法)、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48~49页)

第2课时:

练习五(教材第50~51页)第3课时:

例2(得数是6、7的加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52~53页)

第4课时:

例6(6、7减几)、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54~55页)

4

9

10.29-11.2

第1课时:

练习六(教材第56~57页)

第2课时:

例7(得数是8的加法与8减几)、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58~59页)

第3课时:

例8(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60~61页)

第4课时:

例9(得数是9的加法与9减几)、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62~63页)

4

10

11.5-11.9

第1课时:

练习七(教材第64~65页)

第2课时:

半期复习

第3课时:

半期测试

第4课时:

半期测试讲解

4

1

第二次月考(半期测试)

11

11.12-11.16

第1课时:

例10(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66~67页)

第2课时:

例11(求未知加数)及想想做做(教材第68~69页)

第3课时:

练习八(教材第70~71页)

第4课时:

例12、例13(连加、连减)及想想做做(教材第72~73页)

4

12

11.19-11.23

第1课时:

例14(加减混合运算)及想想做做(教材第74~75页)

第2课时:

练习九(教材第76页)

第3课时:

单元复习:

第1~6题(教材第77~78页)

第4课时:

单元复习:

第7~11题(教材第78~79页)

4

13

11.26-11.30

第1课时:

丰收的果园(教材第80~81页)

第2课时:

(单元九:

认识11~20各数)例1及想想做做(教材第82~83页)

第3课时:

例2及想想做做(教材第84~85页)

第4课时:

例3及想想做做(教材第86页)

4

14

12.3-12.7

第1课时:

练习十(教材第87页)

第2课时:

第三次月考复习准备

第3课时:

第三次月考

第4课时:

第三次月考讲解

4

1

第三次月考

15

12.10-12.14

第1课时:

(单元十: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例1、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88~89页)

第2课时:

练习十一(教材第90~91页)第3课时:

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92~93页)

第4课时:

练习十二(教材第94~95页)

4

16

12.17-12.21

第1课时:

例3、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材第96~97页)(教材第页)

第2课时:

练习十三(教材第98~99页)

第3课时:

单元复习1~5(教材第100~101页)

第4课时:

单元复习6~10(教材第101页)

4

17

12.24-12.28

第1课时:

期末复习第1~5题。

(教材第102页)

第2课时:

期末复习第6~10题。

(教材第103~104页)

第3课时:

期末复习第11~15题。

(教材第104~105页)

第4课时:

期末复习第16~20题。

(教材第105~106页)

4

18

12.31-2013.1.4

期末总复习

4

19

1.7-1.11

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

20

 

寒假

1月12日

放寒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