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065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

《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docx

四年级混合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说教材。

 [教材简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以小朋友购买食品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懂得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

[教学重点]学生经过探究学习懂得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

课本第31页习题图。

三、说教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是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

将设计以下的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首先出示P31主题图)同学们,你们到万福隆买过食品吗?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万福隆,柜台里的食品可真不少!

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柜台里有哪些食品?

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请看价格表。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让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

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

数学源于生活。

首先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段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掌握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

分为五个步骤:

1.出示:

小东“买3个面包和1盒饼干,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

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先算3个面包多少钱?

出示算式3×3=9(元)再算一共多少钱?

9+4=13(元)

2、看图解决问题

提问:

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

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

3×3+4

3、列综合算式:

我手指3×3+4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

这个综合算式里,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

得数是多少?

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意义。

我再次总结指出:

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

向学生介绍递等式表示方式。

接着让学生用递等式巩固练习。

4、方法多样:

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

4+3×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

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盒饼干和3个面包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

得数是多少?

为什么也要先算3×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生,捕捉错误资源。

5、展评作业:

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

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

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谈话: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东解决了问题,小东谢谢你们。

(同时出示:

小晴说:

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4袋巧克力,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让学生讨论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

为什么?

对比方法:

此题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

应该怎样计算?

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8×4②50-8×4

=50-32=42×4

=18(元)=168(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小结:

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

二、三两个教学环节中,把书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

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

请同学们观察第

(1)

(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

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

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

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左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

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再次比较:

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

哪些不同?

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整节课的设计我是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我通过引导、对比、交流等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过程。

获得知识体验。

五、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3×3+4     50-8×4     4+3×3

                                                =9+4      =50-32       =4+9

                                               =13       =18             =13

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

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一目了然)

 

小学数学

公开课教案

 

混合运算

 

授课人:

张博

年级:

四年级

学校:

褚集乡庄堰小学

时间:

2013.10.17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2、使学生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式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P30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

你们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

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 合你的购物经验,你能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一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

数学源于生活。

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

小军说:

“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绝大部分学生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

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教师相应板书:

  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钱?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钱?

  15+20=35(元)

  3.提问:

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

  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

  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

5×3+20

  4.(教师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

20又表示什么?

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

得数是多少?

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

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

这一步可以这样写:

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

板书如下(边板书,边说明书写位置):

  5×3+20

  =15+20

  提问:

接下来算什么?

得数是多少?

该怎么写?

  指出:

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5×3+20

  =15+20

  =35(元)

  5.提问:

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

20+5×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

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

得数是多少?

为什么也要先算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20+5×3   ②20+5×3

  =15+20      =25×3

  =35(元)       =75(元)

  ③20+5×3   ④20+5×3

  =15         =20+15

  =35(元)      =35(元)

  6.出示学生作业,并逐一讲评。

  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你认为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7.比较5×3+20和20+5×3

  =15+20   =20+15

  =35(元)    =35(元)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

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混合运算)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小军谢谢你们。

(同时课件出示:

小晴说:

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谁先说说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

为什么?

  谈话:

这道题含有哪些运算?

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

应该怎样计算?

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18×2   ②50-18×2

  =50-36       =32×2

  =14(元)        =64(元)

  ③50-18×2   ④50-18×2

  =36          =36-50

  =14(元)       =14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提问性小结:

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

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比较每组中两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进行脱式计算。

投影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再次比较:

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

哪些不同?

想一想,

  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3.谈话:

“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怎样?

  第一次游戏:

呈现三张扑克牌:

2、4、10。

  待学生列出:

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

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

为什么?

  小结: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

再呈现三张扑克牌:

4、4、7。

  提问:

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

为什么?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是用什么方式学到运算顺序的?

  混合运算是否只有这些?

大家还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其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混合运算,希望同学们继续去学习和探索,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四年级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虽然学生会分步列式进行解答,但把两个算式进行合并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要充分掌握数量关系,理解题目的意思,学生才能列出综合算式,才能在理解题目的意思上明白运算顺序。

把混合运算的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有利于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鉴于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上,难点放在通过问题列出算式和通过算式说出问题。

  例题呈现的是简单的购物场景,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

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同级运算,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模糊印象,并没有系统地学过。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讲完第2个问题后,我加了根据算式说问题,其中有一题就是同级运算,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区分同级运算的顺序。

练习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后进行拓展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方面做得不够。

  一是学生的练习不够。

这样对于学生重点部分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到位。

在后面的练习中和做作业时,比如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等于号和得数;又如同学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

  二是数学语言的不够严谨和科学。

在让学生总结运算顺序时,提的问题不够到位,以至于学生无法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这是最不理想的地方,还有从学生的作业中反映出计算顺序错误。

  三是教学放得不够。

在整堂课中,其实有一些地方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在备课的时候我也安排了这一教学环节。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说理表现不是很好,我省缺了这一环节。

  四是备课不够充分。

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乘加和乘减,对于同级运算学生以前没有系统学过,在第2问题教学后,我加了加减同级运算,在拓展教学时我就加了乘除同级运算。

在设计问题时,出现了题目中没有的数字,(其实那是个隐含的数字)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考验,这就难住了学生,主要是我在备课时考虑不周,不够充分引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