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041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1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次看图写话的习作训练。

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四幅图和一篇习作例文《脱棉衣》。

例文是根据四幅图的意思写成的。

先写春天到了,妈妈给宋霞脱下了棉衣,换上了毛衣。

接着写宋霞对好朋友郑美荣说要给小树脱下去年穿上的棉衣。

然后写她们用剪子剪断捆稻草的绳子,帮小树脱掉了棉衣。

最后写小树脱去棉衣后挺直了身子,不几天就长出了新叶。

例文紧扣图意,每段都简明地叙述一幅图的意思,语言通顺,层次清晰,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

第二部分针对例文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力图通过讨论让学生从例文中受到启发:

观察多幅图的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还要把几幅图联系起来观察,弄清几幅图之间的联系,看懂几幅图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

其次,要想想,哪些内容是从图上看到的,哪些是图上看不到的,可以通过想象写出来的。

再次,写作中注意,一般一幅图写一段,这样层次比较清楚。

第三部分是习作练习,由习作要求和两组图组成。

习作要求:

仔细观察两组图,任选一组写一篇习作,也可以自己找几幅连贯的图写。

习作要求给学生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只要学生按所学方法进行习作就可以。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训练,学生已经知晓作文是怎么一回事了。

明确了习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如:

写作文要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就是要把想说的话写完整、写明白,但在表达具体细致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孩子们的习作不会突出重点,抓不住细节的东西。

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就要在把图意写明白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把重点画面写具体,把故事情节写连贯。

三.教学目标

(1)看例图,读例文《脱棉衣》,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初步感知“化图为文”方法。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把图意写明白、写具体、写连贯,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3)结合例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小树过冬的保温方法,知道爱护树木的重要性,受到环保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初步感知“化图为文”方法,初步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难点:

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把图意写明白、写具体、写连贯,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教学挂图

二.学生准备

老师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选择一组连环画,练习说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两课时)

一.作前指导

(一)讲故事导入

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五幅图,师:

同学们,这几幅图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听老师讲给大家听。

(老师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师:

看着这几幅图画,就让人们编出这么动听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看图写作文。

板书:

图文

(二)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观察:

图上有几个人物?

给她们取个名字,想想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给这四幅图标上序号。

(设计简析:

很多孩子看过图画后,都能知晓大意,但一般不会主动地寻找并发现几幅图之间存在的联系,更不会形成“化图为文”的意识。

因此,引导学生观察这四幅图,弄清人物关系,排出图的先后顺序,目的就是理清这四幅图之间意思上的关联,明白这四幅图联系起来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联系的方法、有序表达的有效指导与渗透。

2.观察思考:

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分别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全班交流:

这四幅图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多找几个学生说,老师边听边指导学生把意思说明白、说完整。

(设计简析:

在观察图画的环节设计这三观察一交流,主要是根据学生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有感知到的表象信息到语言表述,由浅入深,体现了认知上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5.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图文对照,说说每段话分别写了哪幅图的内容?

(2)图文对照,思考探索:

由例文上安排自然段的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目的初步引导学生发现一个自然段写一幅图,层次分明,感知“化图为文”的基本方法)

(三)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自读文后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提出的这几个问题。

2.学生围绕文后的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

(1)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板书:

观察图意

(2)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板书:

层次分明

(3)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板书:

想象

(4)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板书:

写具体

4.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教师小结: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写明白,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板书: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写清来龙去脉)

二.下笔成文

1.看图选择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看图说话。

(1)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自己按顺序说清楚每幅图的意思。

(2)看懂图意,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生评议。

(老师边听边指导学生把每幅图的意思说明白、说完整。

(4)把图意连起来,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老师边听边指导学生在说明白、说完整的基础上把意思说连贯。

加进想象内容的学生,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3、学生习作。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这个学生进行修改)

三.作后评改

1.自己评改

师:

把自己的习作大声地读给自己听听,有不合适的地方,用上修改符号修改一下。

2.同位互评

师:

自己满意还不行,给同位看看,互相评改一下的习作,认为同位写的好的地方可以给他画颗星星或写上句评语。

3.师生交流,全班同学参与评改

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请同学们听听他们写的哪些地方很精彩,哪些地方还需要大家帮助修改。

(老师边听边引导其他学生评议修改,要在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以及是否把图意写清楚、写连贯、写具体,想象是否合理几个习作要点方面加以评改。

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师:

听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评议是不是又看出自己习作的问题了,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自己的习作,继续修改,修改后,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写得不错,给自己的习作写上一些评语,也可以给自己画上一颗星。

(设计简析:

评改环节设计了这四个层次----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再自评写评语画红花,因为修改过程就是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更敏捷,尤其是获取了更多的作文知识。

自主修改是习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成为修改习作的主人,其中老师的评改就是给学生做个修改的范例,让学生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修改,怎样改。

引导学生自主修改并给自己写批语画星星,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在修改中不断提高书面表达、品评文章的能力。

用画星星激励学生的修改热情,更直观、更有效。

四.习作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议,再修改。

2.读后每组评出优秀习作,推荐参加全班的习作展示。

3.每组的优秀代表在班里朗读自己的习作。

4.师生共同评价,评出金星、银星、红星,分别贴在本次习作的题目旁边。

(设计这个交流展示活动,给每位同学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像读课文一样朗读自己的习作,感觉自己也是个小作家,激发习作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再写作文时,他们会更用心。

【习作批改】

习作课后,老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批改学生习作,批改要充分考虑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和习作的一些基本要求,所以批改本次习作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语句是否通顺2.用词是否准确3.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以上这三点是关注了习作的基本要求;是否把图意写清楚、写连贯,想象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生动。

后面这三点是关注了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还有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的批语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习作的热情,激发习作兴趣,引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学会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习作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老师批改学生习作时,修改符号一定要规范,因为作文本发下去学生首先看的就是老师的批改情况,所以老师要给学生做示范,长期下去,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这种影响中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在批改学生习作过程中,发现好的习作,在讲评作文时,展示给全班同学,建议张贴在教室学习专栏里,供大家欣赏。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习作成功后的喜悦与成就感,从而更加喜欢作文。

板书设计:

1.看图作文

图:

观察图意

文:

层次分明想象写具体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写清来龙去脉)

 

苏教版三年级(下)习作2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次图文结合的习作训练。

教材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部分点明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给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

画好后写一篇习作。

第二部分《我的朋友武建设》的图与文。

小作者抓住好友特点,寥寥几笔,勾画出人物特点;例文语言简练,从多方面刻画人物特点,详略得当,图文一致,突出了人物特点。

为学生本次习作提供了一个范例。

本次习作将画画与写作有机结合,增加了习作的趣味性。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上册《我的自画像》习作训练,多数学生对抓住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对自己一般比较了解,但对别人的描写需要更留心的观察,才能真正做到抓住人物特点,这就增加了习作的难度。

所以在习作前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这样才能达成本次习作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观察例画,学习例文。

揣摩例画与例文是怎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写作的。

2.仿例为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中的人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仿例画像,学例写文。

难点:

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特点来写作。

【教学准备】

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

(1)收集描写人物长相、身材、神态、性格等方面的词句,抄写在读书笔记上。

(2)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包括外貌、爱好等),记在观察记录表上。

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外貌中最有特点的地方

性格

爱好

画像

课前完成画像以上部分,画像在课上完成。

【教学过程】两课时

一.作前指导

1、谜语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非常熟悉的人物看大家能不能根据描述的内容,猜猜是谁?

(2)教师描述人物,同时出现描述的文字:

  他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今年37岁,瘦高的个子,披着一头卷发,长长的脸,不大的眼睛常常闪现一丝笑意。

宽宽的嘴,薄薄的唇,一看就是能说会道的人。

他的口才确实很好,说起话来风趣幽默,逗得大家捧腹不已。

他主持的电视节目《幸运52》、《非常6+1》,深受观众的喜欢。

(3)他是谁?

你怎么猜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真会思考!

一下就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职业上的特点,很快就猜出他就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李咏。

(设计简析:

猜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而谜底的对象李咏特点非常鲜明,学生很容易猜中。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帮助学生初步领悟写法——抓住人物的特点,融趣味方法为一体。

2.出示例文,揣摩写法

(1)观察画像。

 (出示课文中的画像)其实,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画像上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能不能从图画中猜出这个小朋友的爱好?

  学生交流。

(2)揣摩例文写法。

(3)初读例文,了解短文内容。

 a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给自己画像,那怎样为别人画像呢?

我们先来读读例文,看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

自由读一读习作《我的好朋友武建设》,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武建设的?

 b学生交流后小结:

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武建设的外貌特点以及他的爱好。

(板书:

外貌爱好)

 ②再读短文,理清表达顺序。

 a小作者是怎样介绍武建设的这些特点的?

咱们再读短文。

 b武建设外貌很有特点,作者是这样描写的——(出示:

例文中描写外貌的句子),学生齐读。

 c作者又是怎样写武建设的爱好的?

(课件出示描写爱好的句子),大家读一读。

 d为了说明武建设爱好篮球,而且球艺不错,作者最后还举了一个例子。

(出示例文中列举的例子)

 e小结写法。

  小作者先介绍自己给谁画像,再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武建设的外貌和爱好,写得多通顺、多有趣。

(设计简析:

“读”是“写”的前提,“悟”是“写”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地阅读例文,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探究写法,总结规律。

二.下笔成文

1.完成画像

这几天同学们没少观察自己周围的人,相信你已经选好了要为谁画像,这个人也可以是你想象中的,现在请你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把他(她)的形象画下来。

(设计简析:

画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的过程,能进一步明确要写人的外貌形象特征,为下一环节的习作减小了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绘画能力差些的孩子,只要能突出人物特点即可,图的布局、结构、大小不能像美术课那样要求。

2.下笔成文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画像作品摆在桌面上,自己审视一下,确定没问题了,就可以动笔写了,别忘了给自己的习作加个合适的题目。

写时可以参考你积累的一些词句。

学生习作,师巡视辅导。

(设计简析:

教师辅导时,要从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和黑板上的几个习作要点方面加以辅导,同时在巡视中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可以用红笔标出来,写上简短的评价。

此时还要关注习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作后评改

1.自己评改

把自己的习作大声地读给自己听听,看是否做到了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没有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有不合适的地方,自己修改一下。

2.交流习作,全班参与评改

①哪些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指3-4名同学读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照要求看看写得怎样。

②谁愿意对这篇习作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可围绕作文要求来谈看法)

3.再次修改自己习作

文章不厌百回改,经过修改能使文章锦上添花。

经过大家的点评,你一定又发现了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请大家再读自己的习作,继续修改。

(设计简析:

评改赏析作文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

自改之后。

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

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共同的提高。

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师生共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让活动中有对话,对话中有活动,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令作文评改充盈新的活力,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四.习作交流

1.把习作读给你写得人听一听,并请他(她)对你的习作提出建议,再次修改。

2.小组交流习作,选出本组比较优秀的习作,与其他小组交换阅读。

【习作批改】

在批改时,教师要做有心人:

1、对于优秀习作或精彩句段要予以记录,并在总结本次习作时在班内共同欣赏,以让他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习作欲望;2、对于部分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习作,应进行面批,指导他们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务必使之达到此次习作的要求;批改时还要关注学生修改自己文章的情况,对其认真的态度和文章修改后的提高给予评价。

这样做,比只给一个评价结果要麻烦得多,但学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们每次习作自始至终都得到了评价的激励和引导,每一篇习作的过程将真正成为写作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

【板书设计】给别人画像

外貌按一定顺序

性格

可举例

爱好

苏教版三年级(下)习作3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一.教材简析

例文是一个小学生刘常宁的习作《小草中的发现》,小作者用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发现了草丛中可爱的小生命----正在造新房的蚂蚁和摆动长须的甲虫。

小作者通过细心观察,简洁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草丛。

本次习作就是运用《小草中的发现》这篇例文,引导学生充分融入生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摄取鲜活的写作素材。

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同时引导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现。

二.学情分析

在习作方面,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缺乏观察的眼力和详尽的表达能力,有很多孩子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人、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孩子的好奇心是存在的,可为什么一描述起来,就只能说些大致的信息呢?

这就是有心没有心的问题了。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孩子们的好奇只留存于看热闹的层面上,缺乏观察方法的指导与观察发现的记录与积累。

老舍先生说:

“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他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

因此,及时把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写下来,贮进自己的“素材库”,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眼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就拥有了一双会观察发现的眼睛,拥有了能说会写的表达能力,久而久之,作文就是信手拈来的事了。

三.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并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4.结合例文以及观察实践,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让他们充分感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完成观察记录表的填写。

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难点:

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并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设计观察记录卡,提前一周发给学生。

2.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去用心观察,可以走进树林、草丛、花园、麦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在观察记录表上,还可以画出自己的观察发现。

3.收集体现细致观察的文章片段两段,展示给学生欣赏。

片段1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片段2

我很喜欢我家的那只喔喔叫的小公鸡。

它的头上长着像火把一样的冠子。

背上的羽毛像穿着深红闪亮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黄色的衬衫。

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再配上最引人注目的那五颜六色的大尾巴,显得既美丽又威武。

二.学生准备

提前一周按老师的要求,留心周围的事物去用心观察,可以走进树林、草丛、花园、麦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在观察记录表上,还可以画出自己的观察发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前指导

(一)谈话导入

1.人人都有一双眼睛,其中有很多人的眼睛就像火眼金睛,不仅能看到大家都能看到的,而且还能发现大家容易忽略的,看这两位作者的眼睛多厉害。

展示文章片段,欣赏作者的细致观察:

(出示课前准备的两个图文并茂的文字片段)

2.小结:

爬山虎、大公鸡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事物,经过这两位作者的描写,我们了解了以前我们并没在意看的一些地方,这都是因为这两个作者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

2.咱们书上也有一位善于观察发现的学生,叫刘常宁,下面咱就看看他在河边草丛中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例文,领悟方法

1.学生自读范文,思考:

他发现了什么?

(板书:

蚂蚁、新土、甲虫)

2.再读范文,思考:

他发现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

(板书:

一粒一粒、深褐色、长长的须)

3.文中的小作者不仅会观察,而且还会联想呢!

他把一粒粒的新土比作了什么?

把甲虫那长长的须比作了什么?

正是由于小作者加入了自己的联想,所以文章才会这么生动、形象、有趣,小朋友在写作文时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变得生动起来。

(板书:

细细的沙,电视机天线)

4.教师小结:

刘常宁小朋友在小河边就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如果同学们到草丛中,你会发现有趣的昆虫的世界;到公园里,你会发现形态各异的植物;在课堂上你会有趣的实验;在周围,你会发现同学的勤奋、老师的辛苦、妈妈的关心……只要小朋友做个有心人,你就会从大自然、日常生活中获得新的发现。

老师给你们一周的时间,去寻找去发现,把每天的新发现写在观察记录表上。

同学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按以下的要求: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现了什么,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并记下发现后的感想。

(设计简析: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

因此在每次习作时,都必须重视例文的作用,不仅引导学生读懂例文,还要重视学生领悟方法。

在此习作教学中,更多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观察时,不仅要观察到什么,还要观察这样东西是怎样的。

提前一周学习例文,给足时间让学生尝试观察,学会观察,记录观察,交流观察,这样相对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三)走进生活,寻找“发现” 走进校园,走进生活,去草丛,去树林,去池塘,去田野,寻找“发现”,把观察发现的收获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设计简析:

这个环节是在提前一周学习例文的基础上,布置学生运用所领悟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先在校园里寻找“发现”,继而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并把观察发现的收获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这样就拓宽了观察的领域,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素材。

)(四)各抒己见,细说“发现”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要求:

力求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什么时候发现的;什么地方发现的;发现了什么;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发现后的感想。

)。

2.展示观察发现的收获

展示三位学生的观察记录表,师生共同评价。

3.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先指一、两名学生交流,教师相对进行评价。

再指一、两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4.同桌再次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设计简析:

从说到写,先说后写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

安排这一环节,通过四个回合的说话交流,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评价互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把自己的发现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另一方面使学生互相开阔思路,丰富题材,为下笔成文打下基础。

二.下笔成文

1.动笔之前,请看看老师给的一点建议:

(1)确定个合适的题目

(2)认真细致地描写,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3)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4)带着自信、愉悦的心情完成习作。

2.学生练习写稿,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

3.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习作,看看是否写明白。

三.作后评改1.欣赏习作。

指一名优秀的学生朗读习作,引导学生评议:

好在哪里?

2.修改习作。

(1)挑选一篇没有写清楚发现的习作,师生共同修改。

(修改时着重落实在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做到文通句顺。

(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设计简析:

先欣赏佳作,再修改习作,在共同修改的基础上,学生各自修改。

这样通过示范引路,学生就能渐渐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的,使修改习作落实到实处。

四.习作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议,再修改。

2.读后每组评出优秀习作,推荐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