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5056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3.下列对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作电线B.天然气作燃料C.大理石作雕像D.铁制品作炊具

5.下列化学仪器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  )

A.试管B.集气瓶C.烧杯D.燃烧匙

6.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高钙牛奶、无铅汽油中的“碘、钙、铅”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盐水 食醋B.海水 二氧化碳C.液氧 人呼出气体D.氮气 水蒸气

8.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木材的燃烧

B.锅炉爆炸C.动植物的呼吸

D.电灯发光

9.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10.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光,它是(  )

A.氮气B.氧气C.氖气D.空气

11.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3:

8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12.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5D.+6

13.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是学习化学一种有效的方法。

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只能有一种物质生成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肯定有氧气

14.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中,小亮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注射器中装有水,注射器活塞能自由移动),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质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又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更精确

D.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二、填空题

16.用最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2)两个氖原子_____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4)三个铁离子_____

(5)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7.下列物质:

①食盐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⑤澄清石灰水⑥五氧化二磷⑦洁净的空气⑧高锰酸钾⑨二氧化锰,用正确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18.下图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在A、B、C三种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

(3)X=________;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序号)。

19.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会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写字母)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

(2)为了净化水,可以向其中添加明矾,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_______区分软水和硬水,生活中通常用___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4)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

(5)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列举一条生活中具体可行的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

2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已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物主要为_______和________。

2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

(1)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________。

(2)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

(4)常在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原因是_______。

22.如图所示,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A、B、C物质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B→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某金属和C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用于照明弹,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图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B图中的实验操作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水中添加少量硫酸钠固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四、实验题

24.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某同学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氧气不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五、科学探究题

25.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

(2)实验II、Ⅲ证明:

氧化铁的_____和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实验评价)(4)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

(5)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

(实验拓展)(6)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红砖头、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六、计算题

26.某同学加热33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至混合物质量不再减少时得到23.4g固体。

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反应前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至1%)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破釜沉舟是指舟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2.B

【解析】

A.验满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瓶口,故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正确;

C.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的正确方法是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而不能仰视或俯视,故错误;

D.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错误。

【点睛】集气瓶口有氧气,才称为集满氧气。

3.D

【解析】

试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错误,B、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故选D

考点:

实验现象的描述

4.B

【解析】

A.铜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B.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甲烷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

C.大理石用于雕石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D.铁制品用作炊具,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点睛】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其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5.C

【解析】

为防止因局部受热,使仪器炸裂,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是烧杯和烧瓶;试管、蒸发皿和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集气瓶、量筒等不能加热。

【点睛】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需垫石棉网加热的有:

烧杯、烧瓶.

6.D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由元素组成,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高钙牛奶、无铅汽油中的“碘、钙、铅”指的是组成物质的元素,故选D

考点:

物质的组成

7.B

【解析】A.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食醋是由水、醋酸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海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盐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C.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人呼出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水蒸气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8.C

【解析】

A、木材的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锅炉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动植物呼吸是营养物质与氧气反应,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符合题意;

D、电灯发光为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且速度较慢。

9.B

【详解】

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

故选B。

10.C

【解析】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几乎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它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保护气等,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光,氖灯射出的是红光,作为“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所以由化学式可知一个丁酸乙酯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所以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2:

12×1:

16×2=18:

3:

8;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12×1+16×2=116;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考点:

化学式的意义与计算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合物正负化合价总和为零,设铁元素化合价为a,有2×(+1)+1×a+4×(-2)=0,得a=+6。

考点: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点评:

这类题目较为简单,中考时常出现在填空题中,但注意不要和将运算符号和化合价的正负混淆。

13.B

【解析】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CaO+H2O═Ca(OH)2,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故正确;

C.氧化反应不一定只有一种物质生成,如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故错误;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氧气,如碳酸→水+二氧化碳,故错误.

【点睛】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体积,而不是质量,错误,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又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正确,C、根据选项B的分析,故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更精确,正确,D、我们可以积极思考,采用不同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故选A

考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15.D

【分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X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10g-3.2g=6.8g;W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W的质量为3.2g。

由于Y的质量不变,6.8g>3.2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Z是生成物,生成Z的质量为:

6.8g-3.2g=3.6g。

反应后Z的质量为90g+3.6g=93.6g。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

A、W是由X分解的产物,可能是单质,故A正确;

B、由于Y的值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93.6g,故D错误。

故选:

D。

16.Al2NeCO23Fe2+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

书写时注意书写的规范。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

Al;

(2)氖元素符号为Ne,可表示氖元素也可表示1个氖原子,故两个氖原子表示为:

2Ne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其化学式为:

CO2;

(4)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铁离子为3Fe2+;

(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点睛】过氧化氢中氢的化合价为+1,设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0.X=-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不是常用的-2价。

17.①⑤⑦②③④⑥⑧⑨④②③⑥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从物质分类概念入手。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①食盐水⑤澄清石灰水⑦洁净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只有水分子)④液态氮⑥五氧化二磷⑧高锰酸钾⑨二氧化锰都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②水银④液态氮都属于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③冰水混合物(只有水分子)⑥五氧化二磷⑨二氧化锰都是氧化物。

【点睛】冰水混合物中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是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

18.19.00C8BC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元素的概念。

(1)根据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2)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只有一层为2个)是稳定的结构,C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C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3)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得18=2+8+x,则x=8;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BC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故BC属于同种元素;

(4)原子化学性质主要决定的最外层电子数,AC最外层都具有7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点睛】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19.D吸附水中杂质使其沉降肥皂水煮沸投药消毒一水多用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过程,从净化方法和净化原理入手。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等,没有蒸馏;

(2)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净化水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促进了水中悬浮杂质使其的沉降;

(3)用肥皂水来区分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最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4)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环节是投药消毒;

(5)常见的节水方法有:

用养鱼的水浇花;农业上将大水漫灌改为滴,一水多用灌等。

【点睛】生活中最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不是蒸馏。

20.D烟尘有害气体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空气的污染物的种类,熟悉空气的污染物的种类是解题关键。

(1)根据题意,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物主要为烟尘和有害气体。

【点睛】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21.分子间有间隙分子不断运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从分子性质和氮气的化学性质入手。

(1)50mL酒精和50mL水相互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导致总体积减小;

(2)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4)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在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22.H2O2H2OO22H2O

2H2↑+O2↑分解反应2Mg+O2

2MgO

【解析】【试题分析】推断题要找出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是“它们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得到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B都含量有氧元素,可得A为过氧化氢,B为水。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因为A、B的组成元素相同,并且都有氧元素,通过我们已学过的内容可知,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又因为A能通过反应生成B,所以A是过氧化氢(H2O2),B是水(H2O);又因为A、B都能制出含氧元素的C物质,所以C是氧气(O2);

(2)B→C是用水生成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2O2↑,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金属和C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用于照明弹,说明金属C是镁,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Mg+O2

2MgO。

【点睛】本题中A能转化为B,B不能转化为A,可得A为过氧化氢,B为水

23.药品量要足,装置不漏气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集气瓶底被炸裂增加水的导电性1:

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

(1)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从实验的过程及注意的事项入手。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从实验注意的事项入手。

(3)电解水实验从实验现象入手。

(1)药品量要不足,测量结果不准确,装置漏气,测量结果不准确,故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药品量要足,装置不漏气,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应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加热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3)水的导电性较弱,硫酸钠固体溶于水能增强水的导电性;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氧气与B试管中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

2。

【点睛】熟悉教材中实验是解题的关键。

24.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控制反应的速率ab集气瓶没装满水没等导管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择、异常情况的分析等。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氧气具有助燃性,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

(2)C发生装置中注射器能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率,故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