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610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

《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docx

卫生化学复习资料2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选择题

1、卫生化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D)

A.环境卫生学B.营养与食品卫生学C.劳动卫生学D.分析化学

2、下列分离方法哪一项不属于膜分离法范畴(B)

A.超滤B.顶空分析法C.透析法D.液膜法

3、下列关于萃取操作描述不正确的是(C)

A.选择的溶剂对被测组分的分配比大B.被测组分在该溶剂中稳定

C.萃取溶剂的分子量相差要大D.萃取时应少量多次

二、填空题

1、样品的保存方法有(密封保存法)、(冷藏保存法)、(化学保存法)

2、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分解法)。

3、固相萃取法的步骤先后分别是:

(活化)、(装样)、(清洗)、(洗脱)。

4、样品采集原则是(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

三、名词解释

1、卫生化学:

卫生化学是应用分析化学特别是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预防医学领域与健康相关化学物质的质、量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固相萃取法:

利用样品中被分离组分和其它组分与萃取柱中固定相的作用力(吸附、分配、离子交换)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利用一种物质在超临界区约域形成的流体进行提取的方法,称“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固相微萃取法:

利用固相微量萃取器将被萃取的样品直接解吸入气相色谱仪或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直接分析的方法。

5、膜分离法:

依据选择性渗透原理,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动力,使组分从膜的一侧渗透至另一侧的方法。

四、简答题

2、简述卫生化学与分析化学的不同点。

卫生化学是应用分析化学特别是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预防医学领域与健康相关化学物质的质、量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预防医学与分析化学进行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

其主要内容:

1)样品采集和保存的基本原则;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2)误差、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质量的保证;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

3)卫生检验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1、简述超滤法的特点。

超过滤法(ultrafiltration)是使用外源加压的膜分离方法。

超滤膜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膜孔径在0.05um至1000分子量之间。

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

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

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

但它无法控制离子的清除,因为膜之孔径较大,只能排除细菌,病毒,热原及颗粒状物等,对水溶性离子则无法滤过。

超滤模式

膜的平均孔径(m)

操作压力(MPa)

应用

微孔过滤

加压超滤

反渗透

0.0514

0.00114

0.001

0.07

0.036

30120

分离较大颗粒

分离大分子溶质

分离小分子溶质

第三章卫生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的质量保证

一.选择题

1.卫生分析过程中不会产生误差的是(D)

A.样品B.人员C.设备D.标准物质

2.按有效数字规则,13.65+0.0092+1.627的结果是(D)

A.15.2862B.15.286C.15.28D.15.29

3.系统误差由()因素决定(C)

A.随机因素B.不确定因素C.稳定因素D.未知因素

4.分析中反应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是(A)

A.准确度B.精密度C.灵敏度D.置信度

5.用下列哪种方法可对可疑数据进行取舍(A)

A.Grubbs检验法B.F检验法C.标准偏差D.相对误差

6.在没有纯标准品时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定量分析(B)

A.内标法B.归一化法C.直接比较法D.标准曲线法

7.下列哪个属于过失误差(A)

A.粗心大意B.实验室温度变化C.仪器故障D.操作误差

8.米尺的准确度可达到()米(B)

A.1/10B.1/100C.1/1000D.1/10000

9.标准曲线中的斜率,也称为(D)

A.精密度B.准确度C.精确度D.灵敏度

10.直线回归方程中的相关系数r值,︱r︱值接近(),表示工作曲线的线性关系越好(C)

A.>1B.<1C.=1D.=0

二.名词解释

1.有效数字P28

有效数字是指在测量中能测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由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不确定的,其余各位数字皆为可靠数字。

2.误差P23

在卫生分析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影响测量的因素,致使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差值。

3.可疑数据P29

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时,有时发现一组测量值中某个测量值比其他测量值明显偏大或偏小,这种明显偏离的测量值称为可疑数据。

4.标准曲线P36

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测定,以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为横坐标,相应的信号值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标准曲线或校正曲线。

三.问答题

1.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是什么?

P28

 

2.误差有哪些?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

3.如何在平均值质量控制图中评价分析工作的质量?

P40

 

4.精密度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1)绝对偏差

(2)平均偏差(3)相对平均偏差(4)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是表示精密度的最好方法,可用于比较和评价不同浓度水平待测物质测量的精密度。

四.计算题

见《卫生化学》33页【例3-3】

见《卫生化学》47页第9题

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A.向短波方向移动B.向长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B)

A.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单色器的个数C.吸收池的个数D.检测器的个数

3、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B)

A.增加、增加、增加B.减小、不变、减小

C.减小、增加、减小D.增加、不变、减小

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D)

A.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5、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B)

A.蒸馏水B.H2SO4溶液C.K2Cr2O7的水溶液D.K2Cr2O7的硫酸溶液

6、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B)

A.40.2%B.37.1%C.35.1%D.30.2%

7、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B)

A.光栅(或棱镜)+反射镜B.光栅(或棱镜)+狭缝

C.光栅(或棱镜)+稳压器D.光栅(或棱镜)+准直镜

8、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可不经分离,在A吸收最大的波长和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和B

B.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A和B

C.A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包括了B的吸收

D.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A的吸收

9、分光光度法中,选用max进行比色测定原因是(C)

A.与被测溶液的pH有关B.可随意选用参比溶液

C.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D.不用调零

10、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某药物含量时,用参比溶液调节A=0或T=100%,其目的不包括(A)

A.使测量中c-T成线性关系B.使标准曲线通过坐标原点

C.使测量符合比耳定律,不发生偏离D.使所测吸光度A值真正反应的是待测物的A值

二、名词解释

1、吸收光谱(absorptionspectrun)即吸收曲线

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

吸收光谱是化合物的特征。

2、吸光度(absorbance)

透光率的负对数为吸光度,即

3、Lambert-Beer定律

在一定条件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样品对光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

即:

4、生色团

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有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即能在紫外或可见区产生吸收的基团。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其特点有哪些?

基于物质吸收紫外或可见光引起分子中价电子跃迁、产生分子吸收光谱与物质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特点:

(1)灵敏度高,可测到10-7g/ml。

(2)准确度好,相对误差为1%-5%,满足微量组分测定要求。

(3)选择性好,多种组分共存,无需分离直接测定某物质。

(4)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仪器设备简单、便宜。

(5)应用广泛,无机、有机物均可测定。

2、偏离Beer定律的主要光学因素有哪些?

A.非单色光的影响:

入射光为单色光是应用该定律的重要前提:

B.杂散光的影响:

仪器本身缺陷;光学元件污染造成。

C.反射和散色光的影响:

散射和反射使T↓,A↑,吸收光谱变形。

通常可用空白对比校正消除。

D.非平行光的影响:

使光程↑,A↑,吸收光谱变形。

3、作为苯环的取代基-NH3+不具有助色助色作用。

-NH2具有助色作用;-OH的助色作用明显小于-O-。

试说明原因。

因为助色作用是由n→π*产生,助色团至少要有一对非键n电子,才能产生助色作用,-NH2含有一对非键电子,而形成-NH3+时,非键电子消失,助色作用也随之消失。

因为-O-比-OH中的氧原子多了一对非键电子,所以其助色作用更明显。

4、简要介绍*、*、n*n*跃迁。

1),*跃迁它需要的能量较高,一般发生在真空紫外光区。

饱和烃中的—c—c—键属于这类跃迁,例如乙烷的最大吸收波长max为135nm。

2),n*跃迁实现这类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高,其吸收光谱落于远紫外光区和近紫外光区,如CH3OH和CH3NH2的n*跃迁光谱分别为183nm和213nm。

3),*跃迁它需要的能量低于*跃迁,吸收峰一般处于近紫外光区,在、200nm左右,其特征是摩尔吸光系数大,一般max104,为强吸收带。

如乙烯(蒸气)的最大吸收波长max为162nm。

4),n*跃迁这类跃迁发生在近紫外光区。

它是简单的生色团如羰基、硝基等中的孤对电子向反键轨道跃迁。

其特点是谱带强度弱,摩尔吸光系数小,通常小于100,属于禁阻跃迁。

四、计算题

2、今有A、B两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溶液。

在1cm吸收池中,分别以295nm和370nm的波长进行吸光度测定,测得吸光度分别为0.320和0.430。

浓度为0.01mol/L的A对照品溶液,在1cm的吸收池中,波长为295nm和370nm处,测得吸收度分别为0.08和0.90;同样条件,浓度为0.01mol/L的B对照品溶液测得吸收度分别为0.67和0.12。

计算复方制剂中A和B的浓度(假设复方制剂其他试剂不干扰测定)。

解:

A组分:

1=295nm,

(L/molcm)

2=370nm,

(L/molcm)

B组分:

1=295nm,

(L/molcm)

2=370nm,

(L/molcm)

解方程组得:

cA=3.910-3mol/L,cB=4.310-3mol/L

 

1、安络血的相对摩尔质量为236,将其配成100mL含安络血0.4300mg的溶液,盛于1cm吸收池中,在λmax=55nm处测得A值为0.483,试求安络血的

和ε值。

解:

(mL/gcm)

(L/molcm)

 

第五章分子荧光分析法

一.选择题

1.荧光波长在()范围内(AB)

A.紫外光谱B.可见光谱C.红外光谱D.微波光谱

2.荧光光谱的特征(C)

A.荧光波长比激发光波长短B.荧光光谱与激发光波长有关

C.与激发光谱呈镜像对称关系D.荧光的能量比激发光的能量大

3.荧光强度与()成正比(C)

A.溶液的颜色B.溶液的体积C.溶液的浓度D.溶液的粘度

4.荧光的能量()磷光的能量(B)

A.等于B.大于C.小于D.不可比

5.产生荧光的物质吸收光的特征结构一般有(D)

A.共轭大α键B.共轭大β键C.共轭大γ键D.共轭大π键

二.名词解释

1、瑞利散射光P75

光子与物质分子碰撞时,未发生能量交换,仅光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其波长和激发光相同,这种散射光叫做瑞利散色光。

2、荧光

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

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

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3、荧光效率P72

荧光效率也称荧光量子产率,用φ表示。

计算式如下:

 

4、激发光谱P71

固定荧光波长,连续改变激发光的波长,测定不同激发光波长下荧光强度的变化,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为该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

三.问答题

1、《卫生化学》79页第5题

 

2、荧光光谱法的灵敏度一般要比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高,试解释其原因?

P71荧光光谱特征

 

3、见《卫生化学》79页第2题

 

4、见《卫生化学》79页第3题

 

四.计算题

1、《卫生化学》79页第6题(0.122mg/L)

52.3=KC

67.0=K´

第六、七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一.选择题

1.350nm的辐射光是:

(B)

A.远紫外光B.近紫外光C.可见光D.近红外E.远红外

2.原子吸收的仪器构造是:

(D)

A.光源_单色器_吸收池_检测器B.光源_单色器_吸收池_单色器_检测器

C.光源_吸收池_单色器_检测器D.光源_原子化器_吸收池_单色器_检测器

3.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主要决定于(B)

A.自然变宽B.多普勒变宽和自然变宽C.多谱勒变宽和压力变宽D.场致变宽

4.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吸光物质是(D)

A.火焰中各种原子B.火焰中的基态原子

C.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原子D.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

5.原子吸收光谱由()产生的(B)

A.基态的外层电子跃迁B.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至基态

C.基态电子跃迁至第一激发态D.第一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至基态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B)

A.钨灯B.空心阴极灯C.卤钨灯D.氙灯

7.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A)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宜于(B)

A.元素定性分析B.痕量定量分析C.常量定量分析D.半定量分析

9.在原子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D)

A.阶跃荧光B.直跃荧光C.敏化荧光D.共振荧光

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C)

A.光电池B.光电管C.光电倍增管D.感光板

11.如果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调不到零,荧光分析的计算公式是(C)

A.Cx=Cs(Fx—F0)/FsB.Cx=Cs(Fx/Fs)

C.Cx=Cs(Fx—F0)/(Fs—F0)D.Cx=Cs(Fs—F0)/(Fx—F0)

二.名词解释

1、共振线

原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其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外层电子由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也简称为共振线。

原子由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谱线。

由最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线。

第一共振线的激发能最低,原子最容易激发到这一能级。

因此,第一共振线辐射最强,最易激发。

上述为共振线的广泛定义。

从狭义上讲,所谓共振线实际上仅指第一共振线。

如果基态是多重态结构,则只有对应于跃迁到最低多重态组分而发射的谱线,才称为共振线。

2、原子化过程P85

待测元素由试样转入气相并解离为基态原子的过程,称为原子化过程。

3、原子荧光P99

当自由原子吸收激发光源发射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同时发射出与激发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光,即为原子荧光。

4、谱线轮廓P81

无论是原子发射线还是原子吸收线都不是严格的几何线,而是具有一定的宽度,称为谱线轮廓。

三.问答题

1.见《卫生化学》97页第2题

 

2.见《卫生化学》98页第5题

 

3.见《卫生化学》108页第2题

 

4.见《卫生化学》108页第3题

 

四.计算题

1、见《卫生化学》98页第8题

2、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元素M,试样的吸收值为0.435,现将9份的试样中加入1份100×10-6mol/L的标准溶液,测定吸收值为0.835,计算试样溶液中M的浓度是多少?

C=9.810-6(mol/L)

第八章电位分析法

一.选择题

1.离子选择电极基本上都是(D)

A.标准电极B.参比电极C.非膜电极D.膜电极

2.利用被测溶液中阳、阴离子定向移动的电导性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是(B)

A.电导分析法B.电位分析法C.伏安法D.库仑分析法

3.饱和甘汞电极是常用的参比电极,当有微弱的电流通过饱和和甘汞电极时,其电极电位

(D)

A.变大B.变小C.为零D.不变

4.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与被测离子浓度的关系为(D)

A.与浓度的对数成正比B.与浓度成正比C.与浓度无关D.符合能斯特方程的关系

5.用pH计测定未知溶液前应()pH计.(C)

A.标定B.滴定C.定位D.调灵敏度

6.pH计标定所选用的pH标准缓冲溶液同被测样品pH值应(B)

A.相差较大B.尽量接近C.完全相等D.无关系

7.用pH计测量溶液pH时,首先要(B)

A.消除不对称电位B.用标准pH溶液定位C.选择内标溶液D.用标准pH溶液浸泡电极

8.玻璃电极属于(B)

A.单晶膜电极B.非晶体膜电极C.敏化电极D.多晶膜电极

9.玻璃电极内、外溶液的pH相等时,电极的电位(B)

A.等于零B.等于不对称电位C.小于零D等于对称电位

10.以下哪些情况下,pH计不需重新标定(D)

A.定位旋钮有变动B.干燥过较久的电极

C.溶液温度与标定时的温度的较大差异D.用蒸馏水冲洗过

二.名词解释

1、参比电极P115

 

2、指示电极P116

 

3、电化学分析法P109

 

4、电极斜率P122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盐桥?

有什么作用?

P114

 

2.直接电位分析法的测定依据是什么?

P114115

 

3. 离子电极选择性电极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

P121123

 

4.简述电位滴定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P127129

 

四.计算题

1.见《卫生化学》132页第10题

2.用pH玻璃电极和饱和干汞电极,测定pH=7.00的标准缓冲溶液时,测得电池电动势E=0.395V,用此同一对电极测定pH未知试液时,测得的E为0.467V,计算试液的pH值。

(设温度25ºC,R=8.314J/mol.K,T=298.15K,F=96487C/mol)。

P125(8-13)

第九章电导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第十章溶出伏安法和电位溶出法

一.选择题

1.伏安分析法中,当外加电压尚未达到分解电压时,仍有()电流通过电解池( A )

A.残余电流B.分解电流C.电容电流D.强电流

2.浓差极化是由于在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主体溶液的浓度差别引起的,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C )

A 电极电位   B 溶液浓度    C 搅拌程度    D 电流密度

3.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电解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B)

A保持不变 B大于分解电压 C小于分解电压 D等于分解电压

4.库仑滴定法的“原始基准”是:

( C )

A.标准溶液B.基准物质C.电量D.法拉第常数

5.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C)

A.金属电极,  B.参比电极,  C.指示电极,  D.电解电极

6.在控制电位电解过程中,为了保持工作电极电位恒定,必须:

(D)

A.保持电解电流恒定B.保持外加电压不变

C.保持辅助电极的电位不变D.不断改变外加电压

7.用电解法进行混合离子的分离时,电极上离子被电解析出的次序为:

(A)

A.阴极电解时,电极电位高的离子先析出,阳极电解时,电极电位低的离子先析出;  

B.阴极电解时,电极电位低的离子先析出,阳极电解时,电极电位高的离子先析出;

C.不管阴极电解或者阳极电解,电极电位低的离子先析出;

D.不管阴极电解或者阳极电解,电极电位高的离子先析出。

8.库仑分析法的理论依据和先决条件是:

(C)

A.能斯特方程式和准确控制电极电位   B.法拉第定律和准确控制电极电位

C.法拉第定律和对待测物质的100%电流效率

D.能斯特方程式和对待测物质的100%电流效率

9.在库仑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的选定性,一般都是采用:

(D)

A.大面积的工作电极;    B.大的电流密度;

C.控制100%的电流效率;D.准确控制工作电极的电极电位。

10.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

(D)

A.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B.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

C.测量精度相近D.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

二.填空题

1.电导分析的理论依据是(法拉第定律)。

利用滴定反应进行时,溶液电导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叫(电导分析法)法,它包括(直接电导法)和(电导滴定法)。

2.测量电导的电极可分为(铂光亮电极)(铂黑电极)(U型电极)。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