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438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

《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docx

新语文一上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

9、明天要远足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内

容简析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诗歌,描述了主人公因为明天要远足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表现了主人公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

编排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认识1个部首,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二是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大部分学生有过与主人公相似的生活体验,因此,他们能够容易地体会到主人公的心情。

教学本课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从而有所感悟。

学生学

情分析

 

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特别爱听故事,尤其对自己熟悉的或经历过的事情,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依据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认字学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目标

1.会认“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11个生字,认识“目”1个部首;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考点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词汇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了解远足,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2.理解“明天”的意思。

3.质疑:

什么是远足?

(比较远的徒步旅行,我们一般叫踏青或郊游。

4.学唱歌曲《我们去郊游》

5.讨论交流:

明天就要去远足了,在远足之前,大家心情会如何?

6.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明天要远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欣赏。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学习“老、师、同”。

①教师:

上课前,我们总要互相问候。

那么,我们是怎么说的?

(上课!

老师好!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三个字。

(出示生字卡片)

②指名读生字,齐读。

③师生共同表演。

(2)学习“那、海、真、吗”。

①教师出示句子: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②出示大海的图片,学生认识“海”

③指名读生字,齐读。

④指名将生字带进课文里读,小组读,齐读。

(3)学习“睡、真、什、才、亮”

①教师出示句段:

翻过去,唉—睡不着。

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来,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②指名读生字,齐读。

引导学生认识目字旁,强调“着”在本课读zháo。

③小组读句段,齐读。

5.指名分节朗读,读后评议。

6.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才、明、同、学”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强调“从左到右”“由里到外”的笔顺规则。

2.教师重点指导:

“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把字写得紧凑些;“同”要先写外面的“门”,再写里面的“一”和“口”。

3.学生先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

课文的主人公晚上躺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是为了什么?

(因为明天要远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地课文。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要求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

2.想一想:

课文哪些地方说明她睡不着?

出示句子: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1)指名读。

(2)交流:

你有睡不着的时候吗?

为什么?

(学生汇报)

(3)学生一边朗读,一边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3.教师:

课文的主人公为什么睡不着?

(相机板书:

睡不着因为明天要远足)

(1)提问:

她睡不着时想到了哪些美景?

(2)学生汇报后,教师追问:

那地方指的是哪里?

她亲眼见过这些景色吗?

(没有,都是听老师、同学说的。

4.播放大海和白云变化的视频,学生欣赏。

5.教师:

读了文字,欣赏了画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大海和白云吧!

(学生说一说)

6.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朗读。

三、拓展延伸,讨论交流

1.教师:

主人公因为明天要远足,激动得睡不着。

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2.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教师: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让我们一起去远足,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吧。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学生互动

讨论交流

 

学生欣赏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学生自学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齐读

 

指名读生字,齐读

指名将生字带进课文里读,小组读,齐读

学生互动

指名读生字,齐读

小组读句段,齐读

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才、明、同、学”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强调“从左到右”“由里到外”的笔顺规则。

 

学生先描红,临写

 

学生互动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地课文

 

学生互动

 

学生汇报

学生一边朗读,一边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学生欣赏

 

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朗读

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互动

 

板书设计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因为明天要远足

教学反思

课题:

10、大还是小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内

容简析

《大还是小》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我”再做不同的事时的不同想法和感受,表达了自己想要长大的心情。

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写出了“我”的想法,而这种想法正好是学生的想法。

编排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时、候、觉、得”等11个生字,会写“自、己”等3个生字,认识3个部首;二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情;三是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虽然浅显,但充满情感,节奏明快,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在读中有所感悟。

识字教学应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识记字词。

 

学生学

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长大”非常向往,但是有时候又有一些力不从心的事情,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没有“长大”。

这篇课文能让他们对长大有更确切的认识,能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教学

目标

1.会认“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11个生字,认识“彳、亠、忄”3个部首;会写“自、己、衣”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想要长大的心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我”想要长大的心情。

 

考点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词汇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师:

同学们,你们愿意快快长大,还是永远做个孩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究竟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板书课题:

大还是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学习生字“时、候、觉、得、自、己、很”。

①出示句子: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相机出示生字卡片:

时、候、觉、得、自、己、很)

②指名读生字,齐读。

③讨论交流: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他们认识双人旁。

④学生反复练读第1自然段。

⑤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学习“穿、衣、服、快”。

①教师出示课文插图,理解“穿衣服”的意思。

(相机认识部首“亠、忄”)

②出示4个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③讨论交流: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④要求学生分别给这四个字组词。

⑤朗读课文句子,结合句子理解“快点儿”的意思。

5.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6.指名读,小组内互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自、己、衣”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

2.师生交流:

怎样把字写得更漂亮?

教师范写并强调:

“己”的最后一笔不能冒头;“衣”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相互呼应。

3.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入境入情,感情朗读

1.学习第1~4自然段。

(1)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2)讨论:

“我”为什么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汇报。

(3)教师:

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同学们可以先想一想自己能独立完成哪些事情,不能独立哪些事情,然后说一说。

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②指名在班上交流。

(4)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2.学习第5、6自然段。

(1)出示第5、6自然段,指名读。

(2)教师引导:

“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就是不想长大,“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就是想长大。

小作者想长大又不想长大的心情,你们能理解吗?

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3)引导学生理解“更多的时候”的“更”字,体会“我”想要长大的心情。

(4)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1.组织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学生互动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学生自学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齐读

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学生反复练读

 

指名读,齐读

讨论交流

学生分别给这四个字组词

 

指名读,小组内互读,齐读

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自、己、衣”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

学生互动

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

组内评议

学生互动

 

指名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汇报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学生互动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10大还是小

大:

穿衣服,系鞋带

小:

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喊妈妈

教学反思

课题:

11、项链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教学内

容简析

《项链》是一篇散文,描述了小娃娃在海边拾海螺、拾贝壳、做项链,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用诗意的语言来表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编排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蓝。

又、笑”等11个生字,认识1个部首,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二是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边的美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三是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图文并茂,语言优美,节奏明快,适合学生朗读。

本课的识字教学应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

朗读方面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生学

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大海应该是比较陌生的,但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大海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依据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认字学词,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教学

目标

1.会认“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挂、活、金”11个生字。

认识“禾”这个部首;会写“白、的、又、和”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边的美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知道“大海的项链”指的是什么。

 

考点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词汇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借助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贝壳项链图,提问:

这是什么?

(板书:

项链)

2.提问:

看一看这是用什么做的项链?

漂亮吗?

老师还有很多很多漂亮的项链,你们想看吗?

出示项链的图片,组织学生说一说。

3.教师做动作(把项链挂在胸前),要求学生说句子。

(相机出示“挂”,学习“挂”的读音)

4.教师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项链》。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5.学习“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活、金”。

(1)指名读生字,齐读。

(2)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相机认识“禾”这个部首)

(3)教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随文认识生字。

(4)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6.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模仿读,要求读流利。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白、的、又、和”的笔画数及书写顺序。

2.师生交流:

怎样把字写得更漂亮?

3.学生先描红。

然后自由练写。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再参与全班的交流。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

你们见过海边的景色吗?

2.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海边的美景。

3.教师导入:

图画美,课文描写得更美,让我们一起走进《项链》这篇课文,去感受海边的美,去领略大自然的美。

二、发挥想象,感情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共有几句话,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①借助图画,理解“蓝蓝的”“又宽又远”。

②想象大海的样子,指导朗读。

(轻轻地、慢慢地、喜爱地、向往地)

(2)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

①借助图画,理解“黄黄的”“又长又软”。

②想象沙滩的样子,指导朗读。

(轻轻地、慢慢地、喜爱地、向往地)

(3)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撤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克。

①借助图画,理解“雪白雪白的浪花”。

②听一听海浪的声音,想象海浪涌向沙滩的场面,体会海浪的欢乐。

③“悄悄”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轻轻地,想象地描写出海浪退去时的无声无息。

④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①教师:

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板书:

海螺和贝壳),小娃娃们最喜欢了。

他们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理解“迎”“捡”“穿”“挂”等动词)

②学生学做“捡”“穿”“挂”的动作,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③教师引导:

在这么漂亮的海边,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可以捡漂亮的海螺和贝壳穿成项链(板书:

穿成项链),小娃娃是多么快活啊!

你们能把这种快活读出来吗?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①教师:

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板书:

娃娃的脚印)

②出示图片,发挥想象,理解意思。

③讨论交流:

娃娃的脚印为什么是“快活”的?

④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1.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说一说:

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出示“快活的脚印”“金色的项链”“雪白的浪花”,引导学生想象,然后读一读。

2.完成课后习题第2题,想一想:

“金色的”“雪白的”“快活的”这三个词语还可以形容什么事物?

①认一认图画:

小鸟、太阳、羽毛、星星、麦穗、棉花。

②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播放歌曲《小螺号》,学生学唱。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课文就像一段优美的海边风光短片——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浪花雪白,哗哗扑面。

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有的拾海螺,有的拾贝壳,有的做项链。

他们脸上写满了快活,嘻笑着,奔跑着,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学生互动

 

学生说句子

 

学生跟读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学生自学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齐读

学生随文认识生字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学生边听边模仿读,要求读流利

 

学生先描红。

然后自由练写

 

学生互动

 

学生互动

 

学生自由读课文

学生汇报

 

借助图画,理解“黄黄的”“又长又软”

 

借助图画,理解“雪白雪白的浪花”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生互动

 

学生学做“捡”“穿”“挂”的动作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讨论交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生互动

 

学生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学唱

 

学生互动

 

板书设计

11项链

海螺和贝壳

穿成项链

娃娃的脚印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