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387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5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五下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五下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五下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五下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下科学教案.docx

《五下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科学教案.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下科学教案.docx

五下科学教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设计手册

 

学校土城镇中心小学

教师罗冬兰

职称教师

年级四年级

学科美术

 

(20132014学年度第2学期,第8册)

学期教学计划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美术学科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动脑、动手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美术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美术,学生必将对美术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优生、

中等生、

学困

生在

班级

比例

情况

班级人数优生中等生学困生

五(3)班59153014

1、对科学探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敏捷,培养有声的动手能力。

2、对本期的知识点掌握较好,并能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3、勤奋学习,乐于动手,热心帮助学困生。

4、平时认真实验,细心观察,如实记录,重视结论的整理和分析。

5、积极协助分发回收实验仪器,每次实验完毕尝试归纳出结论。

6、发言积极,合作能力较强。

1、建立优生与学困生相搭配的兴趣小组,鼓励学困生积极向优生学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积极指导优生帮助如何学困生做实验,讲解知识点。

3、教师细心呵护,耐心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放低身份,使学生克服害怕的心理。

4、教师辅导学生实验,认真演示,交给他们正确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学期教学计划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沉和浮因素。

本单元要让学生明白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掌握浮力的概念。

通过动手让学生深入了解沉浮因素,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单元热的知识。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明白液体、金属的热胀冷缩,热是怎样传递的,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

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第四单元:

本单元讲的是地球的运动,地球上为什么昼夜交替?

为什么“北极星”不动?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为什么有“极昼”和“极夜”?

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所发生的这些基本自然现象的原理。

 

 

 

第一单元沉和浮9课时

第二单元热9课时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9课时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9课时

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第一章〔单元、课〕)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3、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选择

、学

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非智力培养

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实验或实践

活动安排

小组实验一:

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

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章(单元、课)教学目标情况

课时安排

优生数

优生率

合格数

合格率

学困生数

学困生率

9

教学反思

教学得失分析

注:

优生:

1---3年级,90分以上;4—6年级,85分以上。

学困:

1---3年级,50分以上;4—6年级,40分以上.

合格:

1—6年级,60分以上。

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第二章〔单元、课〕)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选择

、学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非智力培养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实验或实践

活动安排

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章(单元、课)教学目标情况

课时安排

优生数

优生率

合格数

合格率

学困生数

学困生率

9

教学反思

教学得失分析

注:

优生:

1---3年级,90分以上;4—6年级,85分以上。

学困:

1---3年级,50分以上;4—6年级,40分以上.

合格:

1—6年级,60分以上。

此页可根据需要复制

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第三章〔单元、课〕)

 

 

 

 

 

 

 

知道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选择

、学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

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非智力培养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实验或实践

活动安排

热缩冷胀

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章(单元、课)教学目标情况

课时安排

优生数

优生率

合格数

合格率

学困生数

学困生率

9

教学反思

教学得失分析

注:

优生:

1---3年级,90分以上;4—6年级,85分以上。

学困:

1---3年级,50分以上;4—6年级,40分以上.

合格:

1—6年级,60分以上。

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第四章〔单元、课〕)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所发生的这些基本自然现象的原理

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的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选择

、学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非智力培养

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或实践

活动安排

三球演示仪

章(单元、课)教学目标情况

课时安排

优生数

优生率

合格数

合格率

学困生数

学困生率

9

教学反思

教学得失分析

注:

优生:

1---3年级,90分以上;4—6年级,85分以上。

学困:

1---3年级,50分以上;4—6年级,40分以上.

合格:

1—6年级,60分以上。

 

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单元、课〕总32课时)

(第1课时)日期:

2012年3月日

课题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或发展点、创新点、切入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

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板书:

浮。

(活动要点:

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板书:

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5、组织交流: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

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

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

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

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引导思考:

(说明:

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

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

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

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

7、组织交流

8、小结:

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体积大小)

学生实验。

组织交流,概括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

材料收集:

用小袋子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装好,并补充大小轻重相近的萝卜、橡皮各一,以便下节课各组实验使用。

 

板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沉

木块浮

塑料块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

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教学后记(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单元、课〕总32课时)

(第2课时)日期:

2012年3月日

课题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或发展点、创新点、切入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

物体7种,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温故互查:

1、物体在水中沉浮标准: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设问导读:

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第一层次: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第三层次:

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巩固练习: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

 

1、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实验一:

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实验二:

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拓展延伸:

解释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板书设计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

教学后记(反思)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单元、课〕总32课时)

(第3课时)日期:

2012年3月日

课题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或发展点、创新点、切入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温故互查: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设问导读:

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汇报点评:

1、讲授: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

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

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合作探究:

1、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2、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巩固练习: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

拓展延伸:

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

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3、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

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

(教材第8面)

 

板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后记(反思)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单元、课〕总32课时)

(第4课时)日期:

2012年3月日

课题

4、造一艘小船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或发展点、创新点、切入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

教师准备:

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温故互查: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设问导读:

1我们怎样能造一艘装载量较大的船呢?

2阅读船的发展史

5、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6、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汇报点评: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

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

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

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合作探究:

1集体制订比赛规则:

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2、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

并控制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巩固练习: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教材11面内容:

(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

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

 

3、测试:

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4、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

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板书设计

 

 

造一艘小船

《我的造船计划》

一、准备

二、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增大

教学后记(反思)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单元、课〕总32课时)

(第5课时)日期:

2012年3月日

课题

5、浮力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或发展点、创新点、切入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

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

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

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温故互查: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设问导读:

1、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

2、怎样测量浮力

3、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汇报点评:

1、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2、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合作探究:

1、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

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讨论怎样测量浮力:

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

是多大呢?

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