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之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2661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荒者之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拓荒者之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拓荒者之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拓荒者之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拓荒者之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拓荒者之歌.docx

《拓荒者之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荒者之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拓荒者之歌.docx

拓荒者之歌

拓荒者之歌

六合镇政府柴书金

2011年金秋,讷河市六合镇水稻又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

面对一万公顷水稻,八万吨稻谷,两个亿的产值,两千多户稻农心中掩饰不住的丰收喜悦,作为北草原开发的亲历者,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怎不忆当年……

一、回首篇

遥望稻海,

回首当年。

风萧萧兮嫩水寒,

讷漠尔河南岸莽荒原。

洪水滔滔常泛滥,

冲毁村庄淹农田。

居住在这里的六合人哟,

住的是茅草房,

牛马来耕田,

粗粮难饱腹,

旧衣挡风寒。

翻了身的农民啊,

生活为啥还这么难。

※※

二、设想篇

忘了是哪位领导,

还是哪位仙班。

在哪年哪月,

还是哪日哪天,

站在老四野①

种过稻的田埂上,

抓了把脚下的泥土,

面对无际的荒原,

惊奇的发现,

啊!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讷漠尔河与嫩江汇流处的

冲击平原。

老四野能在这种水稻,

我们六合人为什么不能干,

眼前这一片荒原,

其实是难得的资源,

为民造福是我们的宗旨。

不能再让六合人

捧着金碗去要饭。

提出了:

“要举全镇之力

重新开发北草原!

※※

三、治水篇

一句

“团结治水”的口号,

聚来了

成千上万的社员②。

不论是深秋还是初春,

也不论酷暑还是严寒。

水利工地红旗招展,

抡锹挥镐热火朝天。

传说

大禹治过水

愚公移过山。

听说

红军长征

走了两万五千里,

三五九旅③

开荒在南泥湾。

六合水田开发啊,

不能说逊色,

也不能说不壮观。

※※

四、会战④篇

记不清

打了多少次会战;

记不清

苦干了十年还是二十年。

只见

干渠支渠成型,

进水排水工程完善。

都道是

人生于天,人定胜天,

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

五、徘徊篇

开始种稻的是漫撒籽⑤,

收了一年扔一年。

有的稻农开出的荒地呀,

种了又弃,弃了又开,

一斤水稻几角钱,

效益一般般。

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

六、起步篇

自从引进旱育稀植技术,

水稻种植才有了保险。

有多少科普之冬的课堂,

室外寒风凛冽,

屋内满座学员。

多少位专家教授,

不辞劳苦,

为六合稻农

传道、授业、解惑,

手把手的把技传。

只见

六合水稻产量一年一台阶,

优质高效又丰产。

※※

七、难忘篇

忘不了啊

那些水利工程的技术员。

炎炎夏日,蚊叮虫咬,

穿草丛,跨壕堑,

徒步涉水来测量,

一干就是几天、几十天。

几十年的

水田开发的哪一步,

不是他们干在先。

肩扛仪器,手提干粮,

辛苦劳累抛一边。

一个个的科学数据,

一页页的设计图纸,

哪一样不是他们

用汗水和心血来浇灌

※※

八、感恩篇

忘不了啊,

党的正确领导,

国家的大力支援。

挖渠、筑堤,

修路、加函。

只只见闸门泵站在眼前,

二十公里大坝建江边。

上千眼补水井在田间。

国家、集体和个人

几十年几个亿的投资啊,

才有了今日的高产稳产田。

※※

九、回报篇

致富不忘本,

饮水要思源。

当年的

拓荒奉献者啊,

很多人

并没有种稻田。

珍惜今日好时光,

农民

就应该种好田。

多产优质米,

为国多贡献。

绿色食品餐桌见。

※※

十、和谐篇

六合水田开发几十年,

因地制宜来发展。

宜农则农,

宜渔则渔,

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

宜湿地则湿地,

合理利用才能持续发展,

不和谐就是破坏资源。

现在的六合,

节水灌溉已推广,

成功的试验了“十百千万”⑥。

为低耗,

旱改水工程⑦田间通了动力电⑧

水稻种植无公害,

有机稻面积正发展。

提水泵站修的高,

古老的水车转在壕中间。

田间道路四通八达,

防洪大坝高又宽。

稻田窝棚的

小型风力发电机呀,

风越大,

它转的越欢。

沟泡来养鱼,

生态鱼儿蹦的欢。

渠道、草丛、稻田的自然鱼,

味道更是不一般。

每年来六合

悬杆垂钓者,

是成百上千。

※※

十一、蕴势篇

六合人从未止步,

勤于学习谋发展。

请来专家教授,

外出学习博览。

小棚变大棚,

微喷来浇灌。

集中育苗园区,

已建两年。

六合香大米,

绿博传。

21年前的万亩水田开发⑨,

规模宏大。

现在看来,

那只是抛砖引玉,

水稻面积十五万,

还要增加三万才心甘。

※※

十二、发展篇

六合水田开发

如果

以老四野开荒种稻为起点,

自今已是六十多年。

一个甲子,

几代人的苦与甜。

与新中国建设同步,

前进的道路也是曲曲弯弯。

与世界农业的发展,

更是息息相关。

六合人不甘落后,

很多项目是干在他人先。

水稻生产的

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

已初步实现。

早日实现现代化,

六合人的夙愿。

※※

十三、远望篇

现在的

六合稻农,

机械越买越大,

砖房越盖越宽,

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

开着小车种地也不新鲜。

“耕种在广褒的田野上,

居住在现代化的都市中”。

对六合稻农来讲,

根本就不是什么奢谈。

只因为

今日的六合水乡

环境整洁,清静幽雅,

民风淳朴,生活富裕,

渠水流淌,稻谷飘香,

与世外桃源没什么两样。

党号召咱组建合作社,

六合稻农已组建一二年。

入社稻农已近半。

众人划桨开大船,

不怕浪高和滩险。

听说

建三江农场七分场的

大棚集中育苗园区建的好,

我们也想去看看。

要是真好,

我们也建它二三十个有何难。

一个也就几十万,

不差钱。

听说

袁隆平能培育杂交稻,

我们也想给袁老师

去个电话,

培育几个适合我们这种植的

杂交稻品种,

也来创高产。

听说

EM原露

在水稻育苗和本田上应用,

能防治立枯病和稻瘟病,

大米优质又增产,

我们也正在搞实验,

听说

太空机处理稻种能增产,

效果如同去太空周游一番。

我们也租来一台搞示范。

我们想

在一二年内,

全都应用钵育摆栽技术,

增产一万吨水稻,

那又是什么贡献。

我们想

建自己的水稻科研所,

建自己的水稻种子基地,

省去年年引种的麻烦,

有时还上当受骗。

我们想

组建十几个

水田农机合作社,

用激光整地机整地,

效果肯定不一般。

我们想

让稻草能综合利用,

不再年年放荒烧掉,

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我们想

引进

农民育种家钱存堂先生

培育的

适合水旱两地种植的水稻品种,

让只能在水田种植的水稻,

也在旱田中发展、发展。

我们

想的很多,望的很远。

相信这些,不是空谈,

也不遥远,也许就在眼前。

十四、良种篇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

产量高低,种子是关键。

佳木斯引来了

合江19、合江21,

那是十几年前。

查哈阳引来了

空育131,

因不抗病,只种了二、三年。

提倡种植优质稻,

很多长粒型品种往回搬,

为了再高产,

引进了北稻2号,垦稻12,

芦苇稻、网草稻,

2009年

一个低温早霜,

稻谷只有

七八成熟的半成品,

这才想起

专家讲课时说的:

“不能靠晚熟品种撞大运,

还得靠适宜的早熟品种创高产,”

是至理名言。

近两年,

天秋引来了

齐垦粳2,

黑河所引来了

黑粳7、黑粳8,

省所引来了

龙江25、龙江26

一大批

适宜的早熟优良品种

引的全。

才有了

2010年、2011年

两个丰产丰收年。

十五、功德篇

六合种水稻能有今天,

很多人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不能不谈谈。

先说市税务局的戴忠奎,

六合水田开发的哪一期工程,

不是他带领一班人

从开始干到完。

要问

讷河市搞水利工程建设

谁的技术水平最高?

不好说。

如果你要问:

六合灌区

有渠道多少条?

都叫什么名?

闸门、泵站建在哪?

大坝多长、多宽、多高?

补水井、抗旱井多少个?

能回答准确的,

比六合人都明白的,

那就是老戴,

这位水利工程研究员。

再说

六合灌区

水利工程师李宝端,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奔波劳碌工作了几十年,

现在

须发斑白,年近花甲,

还在上班做贡献。

要评

鞠躬尽瘁的水利工作者

那是最佳人选。

再说水稻专家,

金勤学排在先。

技术精湛,

讲课像唠家常嗑,

不讲明白,不算完。

年轻的水稻专家王伟东,

不怕脏、不怕累,

不怕苦、不怕难,

勤于理论学习,

真知源于实践。

把水稻的

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

来宣传,

一传十、十传百

推广到田间。

也是:

“德无量、法力无边”。

外来的水稻专家,

把绥化的孙德林谈一谈,

已近古稀之年,

还来六合

把水稻种植经验谈。

精神可赞,

贡献可观。

种稻能人,

要数杨景奇。

那是六合人都知道的

种地高参。

引进钵育摆栽,

公顷增产一吨稻,

操作还简单。

旱直播技术,

也很可观。

亩产千斤稻,

成本省几千。

成功试验了

稻壳鸡粪发酵代替土育苗,

解决了育苗取土难。

大棚内上微喷,

有机米、香米真空包装,

样样带头实践。

专攻水稻生产的

科技尖端。

六和水稻生产的功臣,

说也说不完。

就是立块功德碑,

恐怕也刻不全。

是群星闪烁,

照亮了

六合水田开发的一片天。

他们的

个人收获非常有限。

他们创造的社会效益,

恐怕谁都难以估算。

※※

十六、放歌篇

拓荒者的脚步踏实有力,

虽然起步较晚,也曾徘徊不前,

但目标始终不变,

向前!

拓荒者的歌声

高亢嘹亮,动人心弦。

拓荒者的胸怀

坦荡、朴实、善良,

知道感恩:

没有党的正确领导,

没有各方的大力支援,

凭个人的力量,

想开发北草原,

那只能是

蚍蜉撼树、蚂蚁搬山。

拓荒者举起的万千把锹镐啊,

让洪水不再泛滥,

变成涓涓细流灌农田。

拓荒者

几十年开发北草原的举动,

感地动天!

沃土不再长荒草而是稻苗,

风不再冷,水不再寒,

风和日丽阳光暖,

孕育得稻穗沉甸甸。

堆成了

米山

粮山。

注释

①老四野:

指当年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②社员:

指1984年前在生产队从事劳动的人。

③三五九旅:

指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一个旅。

④会战:

这里指大规模的集体劳动。

⑤漫撒籽:

指把稻种生芽后直接撒在泡好地的稻田里。

⑥十十百千万:

指一亩稻地内畦埂产10斤大豆。

产百斤鱼,1000斤稻,公顷纯收入超一万元。

是当时任农业镇长的王国兴同志提出并实施。

是种养结合的高效模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认可。

⑦旱改水:

指在把河套地种旱田的地该种水田。

⑧动力电入田间工程:

由董贵友在六合镇任党委书记时运作实施,用动力电为能源抽水比用柴油为能源抽水每公顷节省费用1000元以上。

⑨万亩水田开发工程:

1990年秋实施,1991年正式种稻。

2011年10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