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409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docx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培训提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蔡林森校长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而创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它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和原则。

它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哲学理论,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了实处,并处理好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上,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像考试一样紧张、愉快地学习,人人都能当堂完成作业,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源于江苏洋思中学,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部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节课一般有四个环节:

辅助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

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

接下来的三个环节环环紧扣。

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

这就使得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一、辅助环节(这个环节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板书课题:

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引出新课,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可以很快把学生引入课堂情景,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所以教师板书要规范,字体不能撩草。

(二)、出示教学目标,简称“示标”:

1、示标的操作办法: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黑板公布目标,让学生看。

2、示标的目的:

让学生整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课效率的高低。

3、示标意义: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学习和思考。

二是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三点:

(1)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是模糊不清的。

即一是一、二是二,要求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就直截了当,并且出示的教学目标是可以直接检测的。

(2)要实事求是。

如果不实事求是,要求理解的,教师却设定为掌握、运用,要求熟读的,教师却设定为当堂“背诵”,学生当堂达不到。

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意义,就是搞形式主义。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让学生听得懂,做得到。

(3)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课堂教学目标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能太长。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也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总目标的具体分解。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和总的教学目标一致,分解的教学目标语言要简练,通俗易懂。

5、对教师的要求: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要求,也不拔高要求。

②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流于形式。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太短,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

同时教学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③要引导学生认真默看,不要急于切换投影或移动小黑板。

(三)、指导学生自学:

1、自学指导的操作办法:

课前制好投影或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或小黑板让学生看。

2、自学指导的目的:

自学指导要让学生知道用多长时间,自学什么,怎么自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

即“五个明确”:

①时间②内容③学习方法④达到的标准⑤检测的方法。

明确时间就是告诉学生用多长时间自学;自学时间要紧张,不要太宽裕,要让学生有紧张感。

明确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明确自学的方法,就是告诉学生怎么学,例如,看书(是边看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看例题,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题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

明确达到的标准,自学后要应达到什么要求;

明确检测的方法,就是告诉学生时如何检测。

能准确体现“五个明确”的就是有效的指导,反之则是无效的指导。

例如:

初中语文课上,教师有这样一段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六分钟以后,指名同学回答问题。

”这一段自学指导,话虽不多,却体现了“五个明确”,时间是“六分钟”,内容是“读课文”,学习方法是“朗读”,达到的标准是“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老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是“指名同学回答问题”。

因此,这个自学指导的操作性、指导性就很强,因而也就十分有效。

3、自学指导的意义:

一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二是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4、自学指导对教师的要求:

①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先尝试学习。

充分估计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提示哪些方法,在哪些地方设计问题,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解决。

②教师在指导学生学的内容时,注意在旧知识与新知识方面不要平均用力。

学生读书的重点应该在新知识上,在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上。

③教师的自学指导要具体、科学、明确。

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如果有指导,但不科学、不具体,操作性差,就会把自学引入歧途;该强调的没有强调,学生自学、做题时出错率就会高。

④学科不同,教师的自学指导也往往有所不同。

例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常识课,教师主要通过设计好“思考题”来指导学生自学。

思考题是一节课师生教与学的“路标”。

按此“路标”指导学生学习、讨论,解决疑难,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就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

⑤要指导学生如何接受教师的自学指导。

教师在讲解自学指导内容时,一般让学生“听、看、想、记”。

不能出现你说你的,他听他的,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是否明白了你的自学指导。

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自学指导。

⑥根据教材内容,可视情况分段自学。

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范围)。

当然自学指导也就要分开进行,每次自学前给予相应的自学指导,学生容易记住,也容易掌握。

二、先学环节:

课堂三个主要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先学”。

先学分为两步:

1、读书或看书。

【操作】:

学生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读书或看书。

“先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

文科一般是读书,理科一般是看书,看例题、公式、基本概念,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

课前一般不预习,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所有任务均在课内完成。

【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自学也是一种竞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因为教师自学指导的具体明确而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读书、看书就好比在做考前准备,会紧张、高效。

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对教师的要求】:

a、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不能放任自流。

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

要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不能让学生高效的投入到自学中,就不能保证课堂效果。

b、教师要坚持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自学时,教师用眼睛巡视,全面了解学情。

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教师全面了解学情,是为下一步的检测和“后教”做准备。

c、教师要重点盯住班内的后进生。

甚至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

d、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板书,不随便走来走去。

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检测(提问或练习)

“检测”就是搞“学情”调查,就是考试。

自学时间到时,教师一般用“举手”统计的方法了解学情。

例如:

请完成老师布置的看书任务的同学举手。

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自学任务,那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有半数学生未完成,教师就要适当延长时间。

这就叫实事求是,灵活机动。

举手统计之后就转入检测。

【操作】:

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板演或口头提问。

文科一般以口头提问为主,以笔头练习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理科一般以做题板演为主,以口头提问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目的】: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教师的要求】:

①看书以后的检测题很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

检测题要以课本为主(结合课文、课后题、学生实际),要有价值,有代表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

②教师在检测时,应选择后进生作为检测的对象。

教师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

因为教学就是要针对问题教,要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

如果教师只让优秀学生回答或上台板演,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问题,后进生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③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后进行回答问题时,要照顾全体学生,让他们注意听取别人回答的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

④在进行检测时,教师要注意收集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教师要注意每位学生的情况,收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在脑子里分分类,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内容,这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哪些属于旧知识遗忘的或粗心大意的,这些属于次要问题。

对倾向性错误,应做上记号,后教时重点讲解。

三、“后教”环节:

检测是进入后教的前提或桥梁。

“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和交流、讨论、更正的过程。

它可以分为两步:

1、更正(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叫“兵教兵”)。

【操作】:

①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

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

一般情况下是先让中差生来对做错的题进行更正,凡中差生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叫优秀生。

中等生不能更正的,再让优秀生来更正。

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

【目的】:

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后进生的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错误得到了纠正,这就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补差的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优秀生和后进生各得其所。

这就把面向全体、培优补差落到了实处。

【意义】:

长期坚持这种做法,好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后进生也能逐步赶上来,当堂学得懂,学得好,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教师的要求】:

a、明确教的内容。

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

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b、明确教的方式。

广泛推行“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期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质疑、讨论,最后老师再引导、再补充。

C、明确教的要求。

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2、讨论(是生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操作】:

学生合作学习以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更正以外,还有同桌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

后进生能正确解答的问题,就不再浪费时间;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更难的问题,就要有教师来解决,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

【对教师的要求】:

①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师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时间:

教师在“后教”时的讲是必要的,讲多长时间并没有硬性规定。

要看学

生掌握情况。

关键是确定什么时候讲?

讲什么?

怎样讲?

内容:

从学生的板演和调查的学情以及教师的经验多方面综合看,学生最容易

错的在哪里,哪些问题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这些地方就要重点突破。

方式:

传统教学是教师先讲,学生后学;教师讲的内容全是教材上的知识,不管学生会与不会,所有的内容都要讲,这就造成了“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是在学生自学、更正、讨论之后,如果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去讲。

学生学在前,教师讲在后;教师讲的内容都是学生不会的,急需要讲的,凡是学生会的,教师绝不再讲。

教师讲的方式一般有六种:

一是补充讲解:

教材上不全的,学生理解不全的要补充;

二是更正讲解:

学生理解有误的;

三是点评讲解:

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就学生答的内容和方式等作适当的点评;

四是归纳总结讲解:

把零散的答案要点归纳总结到一起;

五是按顺序讲解:

按问题分类,一类一类边讨论、边讲解,边板书,合二为一,合三为一,这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六是拓展延伸讲解:

由个别到一般,走出教材。

②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不要急于直接说出答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并让学生再进一步加深理解、当堂记忆,然后在做题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能力。

这样的结果学生才会映象深刻。

③教师讲评不仅仅是为了要得出一个结论,关键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熟练运用。

所以老师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上,教会学生审题,确定思路。

比如:

已知条件有哪些,题目要求求什么,要求的问题与定理之间有什么联系,找准切入点。

以上我们介绍了“后教”环节,这个环节是一堂课中最能体现教师个人素质和功底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

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会因学情发生变化而随之变化,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可以节省时间,才是有效和高效的。

四、当堂训练环节:

当堂训练就是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这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综合训练。

1、操作:

①布置课堂作业;

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

2、目的: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3、意义:

a、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

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

对不能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课后要及时辅导。

b、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如果说学生在“先学”时,已经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经过检测、更正、讨论,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最后经过当堂训练、模仿例题运用公式、定理做作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会使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这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的。

4、对教师的要求:

一要精心设计习题,要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题;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二要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尤其是后进生,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要指导学生做题方法,先复习再做题,死记活用。

在做作业之前要再看一遍例题,先消化理解所学的内容。

不要一拿过作业本就做,这样往往容易出错。

四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

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牢固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

如果学生不求甚解地完成作业,或者抄袭别人的作业,那就起不到做作业的作用。

限时当堂独立完成作业,就很好的保证了学生能及时练习,独立练习,解决了学生因课下做作业时自觉性差,随意性大而导致的抄袭作业或不做作业等问题。

五要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留给学生去学和练,教师不当堂批改的作业,下课时,教师要把课堂作业收走,放到课下去批改。

要限定时间,下课铃响就得交,把平时作业当考试对待。

对没有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记下姓名,作为日日清的对象。

六要强调学生纠错。

有题必做,有错必纠。

对作业的批改我们要求教师上午作业,下午上课前必须批改完毕,发下改错;下午的作业,必须在夜自习前改完发下,除作文外,作业都要当天批改完毕并发给学生纠错。

教师批改以后的作业,学生如果做错了,必须更正,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更正错误。

学习既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改错、融会贯通的过程。

一门课程,知识漏洞越小,说明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就会越好,那些作业中出错的地方(考试时出错的地方也如此),往往就是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

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含测试和考试)之后,将其中做错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这些就是知识的漏洞。

教师既要重视这些错题,从中找出教学难点和规律,又要督促学生经常看看这些题目,反复练习,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灵活应用,各个环节、各个学科都不能机械照搬。

比如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差,就不能放任自学15分钟,可以分段进行:

1、分2次自学,2次检测、2次讲解和讨论,最后当堂训练。

“两学两教,当堂训练”。

2、一次性自学,但分2次检测、讲解和讨论,最后当堂训练。

“一学两教,当堂训练”。

3、学一点,检测一点,讨论和讲解一点,再学一点,再检测一点,再讨论和讲解一点······最后当堂训练。

“多学多教,当堂训练”。

再比如不同学科的要求,语文学生看得懂,可以时间放长一点让学生自学;而数学和英语学生不容易看懂的可以在“后教环节”上多用点时间,多点拔,多提示。

所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不是教条。

一切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出发,讲究实效,灵活进行。

有时集中学,再集中教,最后集中练;有时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再学一点、再教一点、再练一点,分散进行,等等。

第二部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核心要素:

我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强调教学重心不仅放在知识的传授与获取上,而要转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上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60年代,强调精讲多练

70年代,倡导自学辅导

80年代,突出学生为主体

90年代,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学。

限制教师单向讲授时间,避免教师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

2.让学生当堂训练。

把学生学、教师讲、学生练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堂堂清”,使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3.教师少讲。

教师在课堂上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在学生有问题的地方适当点拔,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极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无效的劳动。

4.长期坚持,让学生自学和学生当堂训练形成制度化。

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长期坚持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势

1、能有效地完成规定的教学要求。

有些教师认为教书就是把课文教一下,把例题讲一下,学生听懂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实际上,这样做就是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教学要求。

因为许多知识要求达到掌握运用的程度,而学生理解知识和能够运用知识还有一个很大距离。

这就像理解了游泳姿势和游到河对岸有本质的区别。

理论和实践处于脱节状态。

教师降低了教学要求,实际上也就降低了教学质量,形成学生课堂上“听”得很明白,但考试是不会做题,不会应用。

老师再一讲,学生又明白了。

但回头再考,还是不会的现象。

长此下去,自然学生能力低下,失去兴趣。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可以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2、能有效地解决课堂纪律问题

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视、督促检查教学的目标是特别关注后进生,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课堂纪律问题上减少。

3、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一次集中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所以课堂上保持和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很关键。

这种模式将课堂分为三大部分:

即15分钟先学、10-15分钟讲解、10-15分钟当堂训练。

这样适时调整教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当堂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能有效地克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

当然,时间分配不是僵化不变的,教师要根据课堂中实际情况调整学与讲的时间分配,不搞一刀切。

相比之下,教师讲得多必有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4、能有效地解决“备学生”的问题

我们在备课中经常讲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更多的是备学生。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是怎样备学生的哪?

教师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只是凭经验的一种感性化的了解,而对于本节课所教内容,学生到底有多少问题,教师根本无从知道。

所以以往的“备学生”其实就是一句空话。

“先学后讲,当堂训练”模式中的先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备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这时可利用课中学生自学的过程。

通过对学生自学的教学调查,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抓到手,同时将问题分清主次,为后教做好准备,完成了“备学生”这一重要环节。

5.能有效地解决“面向全体”的问题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统一进度和统一要求的学习,而学生中存在着差异,这种统一性和差异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批后进生越学越差。

由于课内无法解决这一矛盾,所以只有课外抓两头——补困和培优。

结果是加重学生负担,教师也很辛苦。

所以面向全体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一句无法落实的空洞的口号。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自学和当堂训练,具有很大的个性化学习的成份,各人当堂训练,速度有不同,难度有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各学各的,各做各的,学生间互不影响,不会存在差的吃不了,好的吃不饱。

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

只有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加以教师指导和点拨,同时采取分层次检测和反馈,分层次提出要求,才能解决面向全体的问题。

6、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抄袭作业的问题

目前,学生不完成作业,课后抄作业,没有时间预习的现象很严重。

各科老师都把作业留到课后,而学生的自习课又让各科任给承包了(狂讲)。

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作业,所以完不成作业是很正常的。

另外,学生在课后主要依靠自觉性在学习,去做作业。

这样对于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就不能主动地去完成作业。

再者,课堂中遗留了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不会做作业,所以才有抄作业应付老师、应付家长的现象发生。

作业都没有时间做,就更不要谈预习新课了。

造成恶性循环。

最后只有一条路----掉队,厌学。

“先学后讲,当堂训练”,把作业留到课堂中,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留得少,而且只有理科才有课后作业,文科尽量在课堂中完成作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预习新课,形成良性循环。

7、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

目前,一些班级的学习情况是学生学习的占少数,不学习的占多数。

学生对一些学科无兴趣,普遍厌学。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不无关系。

学生不是天生不愿学习,而学几天就不会了,听不懂了,所以,只好放弃。

久而久之,无兴趣了,欠债越多,越学不好。

越学不好,越不愿意学,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抓初一初二基础年级非常必要,甚至比抓初三更应该得到重视。

老师根据当堂测试(作业),批改后当天就要反馈给有问题的学生。

解决存在的问题,不允许学生欠债,基本上做到堂堂清。

起点抓学困生,重点也是学困生。

为了减轻压力,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自觉提问学困生,板演也找学困生,一切课堂活动都以学困生优先,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厌学问题。

如果班级大多数不学习,极少数学习,没有学习气氛,久而久之,好的也被影响坏了。

自然不出尖子生,全体水平下降。

班级大多数都学习,水涨船高,尖子生会更尖,会涌现出一大批尖子生,整体水平自然上升。

8、能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认真学习,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堂教学的效率显而易见是很高。

教学质量相应得到了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