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082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

《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难忘的泼水节 晒课.docx

难忘的泼水节晒课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

【教学目标】

⒈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⒉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课前准备】

⒈教师准备:

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⒉学生准备:

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

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

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

(生答“泼水节”)

师:

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

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

为什么呢?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

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

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

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⒈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

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

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凰恩敲襟褂

咖啡踩端蘸寿

(1)哪些字你见过?

在哪里见过呢?

抽生读,全班读。

(2)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

抽生认,全班读。

(3)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

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

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

生做一做,再读。

(5)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

说一说,再读。

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

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

凤凰周恩来恩人敲打对襟白褂衣襟白大褂

咖啡踩伤端正顶端蘸墨水蘸水笔长寿

2.在句子中认读。

师:

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生字加粗或变红)出示周总理的照片!

3.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4.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5.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6.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

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

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

(“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

(看“脚”字的书写视频)

第二课时

一.生字巩固,区分多音字。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

师:

大家上节课学的字还会认吗?

现在考一考吧!

呈现12个生字,再轮流抽读。

2.学习多音字。

师:

12个生字会读了,现在出四个简单的字来认一认,看会认吗?

师呈现四个多音字“好、空、乐、盛”,抽生读。

(读“好”。

若生读“hǎo”师问:

还可以读什么?

读“hào”。

以相同办法读后三个字。

引导学生进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注意纠正不当之词及读音。

二、自主读书,图文联系

1.师:

看来,多音字难不倒大家。

不着急,难的来了。

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这样吧,大家抓紧时间读书,读得越熟越好,待会儿就有难题考大家。

(生自由读)

2.出示挂图(课文插图)

师:

大家认真看图,注意图上画的内容,再对照哪些内容是书上有的句子或段落。

(1)用“──”画出反映图上景物的句子。

(2)用“∽∽”画出反映图上人物活动的句子。

(3)用“====”画出图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

(4)把自己画出的部分读给同桌听,看自己勾画的句子正确吗?

3.生读书交流:

课文除了写图上可以看得见的内容外,还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1)看到周总理对傣族人民泼水,我仿佛听到周总理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2)看到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我仿佛听到傣族人民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三、重点段朗读

1.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1)师:

人们怎么赶的?

师引:

东村的说:

“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大家会怎么说?

“走呀,快走吧,……”

西村的说:

“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南村的说:

“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北村的说:

“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他们会怎样应答,怎样的心情聚拢来?

只有这四个村吗?

能读出怎么赶来的吗?

生读: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读第三段全段。

师:

你们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

左边的同学读,右边的同学听课文想象,再左右交换。

师:

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并板书“盛情迎候”)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们的盛情呢?

读一读。

2.指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引导学生归纳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通过对“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的具体情境的再造,丰富了学生对于“赶”来的情境的想象,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朗读的干瘪状况。

四、再读全文,感悟体验

1.读课题,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配乐朗读)

师:

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节,大家太快乐了太幸福了。

2.师:

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五、识字巩固,写字练习

1.观察第三、四排要求会写的字词,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范写。

3.生写,看谁写得更漂亮。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盛情迎候

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七、【作业设计】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说说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3、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利用书籍或上网,搜集各民族的节日风情,风俗习惯。

4、请教老一辈,汇集周恩来同志的感人事迹,在读书笔记中写写自己的感受。

本课识字量写字量都较大,我们教学时可将任务分解,分在两个课时分别完成;还可以将目标进行分化,对容易者少花时间,把重点放在难认难记的字上。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识字不要只孤立记单个的生字,而应该尽快地将识记的汉字放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认和运用,这才是最有效的识字巩固方式。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