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796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docx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复习题

“三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次飞跃:

社会主义在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形成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第三次飞跃:

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其立场: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观点: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方法论:

主要就是指唯物辩证法。

专题一

1.试分析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

(一)人类政治文化的沉淀。

主要包括:

社会平等、财产公有和政治民主,这些理念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

(二)宗教改革。

15—16世纪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批判精神,为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宗教改革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促进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对中世纪黑暗的神学带来更大的冲击,其弘扬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是社会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基本物质前提。

(五)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构成了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哪些不同阶段?

答:

1、早期:

乌托邦社会主义

特征:

以文学的方式描绘社会主义,从情感上着眼.

2、中期:

平均社会主义

特征:

具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理论思辩与理论论证色彩明显;着重从法律上着眼。

3、晚期: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理论基础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含有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倾向于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连续的、上升的和进步的过程,并试图以此证明资本主义将被更完善的理想社会所代替的必然性。

B、注意到了大生产条件下分散经营与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并试图用大生产与协作制度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这一矛盾。

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基础来构建未来的理想制度。

C、为了实现理想社会在实践中进行了艰苦地探索。

D、从经济上着眼。

3.空想社会主的两个类型的区别和联系

答:

1、闵采尔式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群众运动的直接产物。

他们一般都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政权,他们的学说直接代表了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利益和要求。

2、莫尔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的群众运动的间接产物,一般都否认阶级斗争,企图通过小规模的示范活动,和平改造社会。

3、两种不同类型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分离和对立,实质是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理论的分离和对立。

专题二

4.马恩思想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条件(客观、主观)

答:

客观: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必然性1、近代大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统治地位并得到充分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历史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已经有了暴露。

3、工人阶级已经从经济斗争走向政治斗争。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主观:

(1)他们从自身所处环境出发不断追求进步,参加反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

(2)批判的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不断完善自己从而最终实现由唯心主义者想唯物主义者,有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5.《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马恩如何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

答:

(一)马、恩对欧洲1948年革命的总结:

1、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道路。

2、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基本阶级力量。

3、“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

4、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二)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革命1、第一国际(1964—1876)成立后,马、恩批判了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巴古宁主义等社会主义流派,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2、马、恩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到新的高度。

(三)从巴黎公社失败(1871)到第二国际(1889.7.14)该时期,马、恩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系统阐述和重要补充:

1、针对无政府主义,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

2、研究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

3、系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4、第一次制定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科学纲领。

5、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6.从方法论上看,马、恩主要在哪些地方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者,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转折。

理论的转变内含着方法论的转变,即在揭示历史规律的基础,认识社会变迁的根据,把握科学进步的本质等方面的变革。

方法论的转变是理论转变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转变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成为可能。

一、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从求助于理性到求助于历史

社会主义从求助于理性转向求助于历史,使社会主义不再只是抽象原则或思维理性的产物,而是基于现实的历史运动的产物,这个转向是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方法论前提。

从理性到历史,并不是否定和无视理性,而是把理性作为历史的产物,把理性纳入历史,用历史说明和规定理性,使理性成为现实的理性。

求助于“同时代的”历史,就能够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作为历史运动的现实基础,首要和基本的就是社会的物质条件与经济生活,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市民社会。

从现实的经济运动出发,社会主义就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不是理性王国的逻辑实现,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是生产力自己开辟自己道路的内在趋向。

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经济运动的现实展开过程,在现存的经济关系中找出解决矛盾的途径与手段。

求助于历史,使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实证的也就是科学的基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方法论转变。

二、社会主义的内在根据:

从在哲学中寻找到在经济中寻找

对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的科学证明,仅仅依靠哲学是不够的,因为哲学只能够提出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与普遍规律。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它的必然性证明产生于对资本主义深入的经济分析中,这种严格的经济研究是任何哲学所不能替代的,否则社会主义就只是哲学的产物、道德的要求、正义的感召了。

三、社会主义的科学证明:

从寄托于空想到扎根于实践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是在一般的意义上否认行动的,他们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分歧在于,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

一部分空想社会主义者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

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的是政治的行动,要推翻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是革命的行动,要运用物质的以至于暴力的手段;是群众的行动,要动员广大无产阶级共同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社会主义进入实践领域,就是要使社会主义的科学价值变为历史价值。

对我们的启示:

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身在发展着、变化着,这些发展和变化肯定与原有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不一致的地方,这就要求用新的实践去补充、完善理论,而不是为了维护原有理论的固定性去限制活生生的实践。

科学不在于一成不变,一成不变的很可能变成教条。

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部历史,20世纪社会主义的成功与挫折、高潮与低潮、改革与僵化,包含着大量的经验与教训,远远超出了前人的想象与预料。

20世纪的世界历史是社会主义生长的大环境,也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等特征,显示出不同于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社会状态与历史图景。

这些历史材料一方面使科学社会主义得到了新的证实,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的生命力与思想的洞察力,一方面又向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要求作出新的回答。

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很好地研究与回答历史的新课题,才能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历史不会终结,把社会主义的某些历史事件看成“历史的终结”是反历史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科学证明与历史证明仍在继续。

社会主义的命运及其信心依赖于21世纪以至以后一个长时期的人类历史实践,而历史的实践又不是宿命论的走向,还要取决于社会主义的主体建设、主体努力、主体力量。

(从现实出发,从实践出发,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努力发展经济)

7.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马、恩主要批判了哪些非科学社会主义?

1.拉萨尔主义

19世纪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潮。

以拉萨尔为主要代表。

认为无产阶级只要通过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争得普选权,就可以把君主专制国家变为自由的人民国家;否认无产阶级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

拉萨尔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德国的小市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

认为国家是超越阶级,凌驾于一切人之上的普遍利益的代表。

拉萨尔宣称通过建立工人合作社就能够实现社会主义,而为了建设工人合作社,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帮助。

马克思曾指出“拉萨尔的全部社会主义在于辱骂资本家,而向落后的普鲁士容克献媚”,是一种地道的“普鲁士王国政府的社会主义”。

2.蒲鲁东主义

蒲鲁东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有弊病,都不合乎理性,以“个人占有”为基础的“互助制”社会是最好的社会模式;主张建立以无息贷款为基础的“人民银行”作为改造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互助制”社会的根本途径;宣扬阶级调和与和平革命,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鼓吹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任何国家和政府进而反对一切权威,主张建立契约制度代替政府。

(马克思指出:

“没有权威的社会。

废除迷信、司法、行政、警察、国民教育、战争、海军等等。

各个方面都带有施蒂纳式的词藻。

”)

蒲鲁东主义的核心,是幻想通过和平改良的办法,建立小手工业生产制,实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3.工联主义

工联主义者主张工人组成工会,在雇佣劳动制度范围内改善工会工人的经济条件和法律地位,不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工联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宣传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是协调一致的。

主张进行纯经济的斗争。

注重工人眼前的和暂时的利益,忽视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最终目的。

工联领袖把雇佣劳动制度看作是永恒的,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提出“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的口号

工联主义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上层分子实行收买政策和自由主义政策的产物,是工人贵族利益的代表,曾给第一国际和工人运动造成极大危害。

马克思、恩格斯对其进行了严肃斗争。

4.巴枯宁主义

巴枯宁主义认为,国家是万恶之源,是对自由、平等的束缚和侵犯,有了国家才有了私有制、剥削和统治;主张废除国家,建立“一切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完全平等的、个人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

它认为财产继承权是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一旦废除了继承权,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就会随之消失,主张把废除财产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出发点”。

为了尽快废除国家,建立无政府社会,它主张“完全放弃一切政治”,反对一切权威,反对进行任何政治运动,依靠少数人的密谋策略,以流氓无产者和破产的农民为主力,举行“全民暴动”,消灭国家。

专题三

8.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

(1)、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及工农联盟的思想。

(2)、武装起义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思想。

(3)、民主革命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4)、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其特殊性表现在垄断性和腐朽性、垂死性方面。

:

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

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5)、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6)、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

9.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

答:

(1)“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一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最初纲领的形成;第二阶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2)“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

即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列宁放弃了在俄国建立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为特征的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社会主义,然后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内容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最后八篇书信:

答: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突破不经过商品货币关系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

发展现代大工业,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通过合作社建成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

利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4)围绕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探索: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也可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落后国家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但又必须要有充分民主;暴力革命与和平方式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具体革命形势。

10.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和吸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训的基础上,在尊重实践、尊重实践对于理论的检验的基础上,实现的重大战略转变;是列宁关于“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成熟的重大标志,成为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先驱,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勾画出最浓的一笔。

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代替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表明列宁已经从政治上、理论上摒弃在俄国建立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为特征的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出争取在俄国建立起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然后再过渡到共产主义。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表明列宁认识到国家调节的商业是社会主义大工业和小生产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地、必不可少的途径。

从取消商品货币到利用商品货币的转变,表明列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俄国经济发展现状,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提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理论创新,同时也表现了他高深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政治勇气。

但是,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利用,还只限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还没有把它看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

列宁认为,合作制可以把许多分散的小业主联合起来,在苏维埃制度下,它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变种,会使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并且有利于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脱离旧的生产关系,在自愿的基础上过渡到大生产。

列宁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他根据俄国实际,探索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1.列宁“最后八篇书信和文章”主要思想是什么?

一、《给代表大会的信》

这是8篇书信的开篇,包括列宁在1922年12月23、24、25、26日,12月29日(《关于增加中央委员人数部分的补充意见》)和1923年1月4日(《对1922年12月24日一信的补充》)口授的札记。

“代表大会”指即将召开的俄共12大。

主要内容如下:

1.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设想。

列宁在12月23日口授内容中指出的“我很想建议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对我们的政治制度作一系列的变动”,这是列宁写信给代表大会的主要目的。

这里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2.无产阶级政党在推选领袖时,个人品质问题需要高度注意。

列宁认为,党的稳定与否在现实上与中央委员的“纯粹个人特性”有直接关系。

3.通过改组中央委员会的构成推进国家机关的改造。

就如何才能更好地检查、改善和改造机关,列宁的想法是吸收几十个工人参加中央委员会,此外,列宁还初步提出了改革工农检查院的思想。

二、《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

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这个思想最初是由托洛茨基提出的。

列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开始他反对这个思想,后来列宁认识到这个思想有合理可取之处。

1.在对国家计划委员会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列宁建议采取步骤扩大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职权。

2.对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人员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

列宁认为国家计划委员会人员应有科学素养,领导人应具有吸引人才的高超能力,也应善于做行政管理工作,将两种类型的人才结合起来。

三、《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

“格鲁吉亚事件”以及斯大林等人处理民族问题的观点和做法促使列宁口授了这封信,他重申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民族及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

1.强调继续反对大俄罗斯主义。

列宁不是泛泛地批判大俄罗斯主义,而是针对斯大林、捷尔任斯基和奥尔忠尼启则等人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和具体做法。

在列宁看来,他们的一些主张是沙皇制度的残余。

2.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列宁指出,对民族主义不能抽象地谈论,“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

3.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四条措施:

第一,保留和巩固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二,保留统一的外交机关;第三,处分奥尔忠尼启则以儆效尤,使斯大林和捷尔任斯基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运动负政治上的责任;第四,在加入联盟的其他各民族共和国中使用民族语言方面应制定极严格的规章,并对此进行非常认真的检查。

4.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国际意义,认为其是关系到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成败的重要问题。

四、《日记摘录》

《日记摘录》从俄国居民识字状况这一实际出发,阐述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这是一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教育问题的文章。

1.揭示了国内的当时的文化状况。

1897—1920年俄国居民识字状况说明,在俄国“就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状况也是很差的”。

这表明,夺取政权只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还要面临一个在文化上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重任务。

2.无产阶级政党要以正确的政策和实际行动发展文化事业。

列宁提出将重点放在教育问题上,把国民教育作为文化事业的基础性工程。

在实际行动中,一是增加教育经费;二是提高国民教师的地位。

3.通过在农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使农民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

列宁认为,帮助农村发展文化是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一个基本政治问题,对于整个革命有决定的意义。

五、《论合作社》

《论合作社》一文通过对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合作社地位的分析,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

1.列宁指出,由于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合作社的性质也便相应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合作社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2.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基本原则。

3.关于合作社的性质,列宁指出合作社的性质是由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

正是由于这一点,合作社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条件下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

4.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是指列宁认识到必须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途径,这包括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用间接的、迂回的途径,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活跃市场、促进城乡间工农间的交流恢复和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合作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的中间环节。

这就是“根本改变”的基本含义。

5.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的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

这两个任务主要是指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以后无产阶级政党所要着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是改造从旧时代接收过来的国家机关。

二是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

六、《论我国革命》

《论我国革命》一文是对尼·苏汉诺夫的《革命札记》一书第3卷和第4卷的评论,列宁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论证了不发达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而且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论证了十月革命的合理性。

批判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对革命的曲解。

阐述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和特殊性。

进一步论证俄国客观经济前提与无产阶级革命的辩证关系。

七、《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

这篇文章是列宁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给代表大会的信》一文的思想在这篇文章里做了进一步阐发。

改组工农检查院是改造旧机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2.改组工农检查院的重要措施。

列宁关于改组工农检查院的思路同改组中央委员会的思路是一致的,即“到我国专政根基最深的地方去发掘新的力量”。

八、《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这篇文章继续论述了改善国家机关和改组工农检查院问题。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是指不应当追求数量和急于求成,而是应该提高质量,吸引和汇集更多的优秀人才。

列宁进一步论述这个问题的同时,还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1.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

列宁认为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机关需要两种人:

第一是一心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工人;第二是有知识、受过教育和训练的人。

2.工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的条件及选拔程序。

吸收工人当中央监察委员是列宁改组中央国家机关的一个重要思想。

3.将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结合起来。

列宁认为,苏维埃机关和党的机关灵活的结合是政策的巨大力量源泉,是顺利工作的唯一保证,所以必须把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结合起来。

4.苏维埃政权的新的任务和斗争策略。

列宁首先考察了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再次阐明取得政权以后的无产阶级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的思想。

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更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作保证。

从这个角度回头看列宁关于改善国家机关、改组工农检查院的思想,愈显深刻。

专题四

1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答:

一、客观原因1、俄国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2、落后的经济文化,小生产经济曾一度占优势,经济相对落后。

缺乏民主传统,封建专制思想残余浓厚,农民的小农意识是其温床;3、党内斗争,关于“不断革命论”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争论和斗争,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争论和斗争;4、国际环境,帝国主义包围下的险恶环境及战争的危机感二、主观原因1、斯大林个人因素,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理论认识上的失误;思想方法上的绝对化等。

2、错误的理论。

13.“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从苏联历史发展的事实看,“斯大林模式”不仅使苏联在现代化进程中迅速取得重大成就,而且还使苏联在短期内完成备战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成功地进行战时动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一)、“斯大林模式”适应了战争的特殊需要

1、斯大林模式的实行可以为战争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

2、斯大林模式的实行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安定的国内政局

3、“斯大林模式”可以在战时发挥出良好的组织优势

(二)、“斯大林模式”促进了苏联的现代化,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型现代化途径

在实行“斯大林模式”前,苏联的经济建设基本上处于恢复阶段,国家的基础工业仍然比较薄弱,资金积累也非常有限。

但是,斯大林模式的创建恰好使国家能把有限的资金、资源集中在一起,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上去。

“斯大林模式”为落后国家树立了实习赶超战略超越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通过采用行政手段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以重工业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为落后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超越发达国家提供了新型的途径。

(三)、“斯大林模式”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启示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借鉴而实宏观经济调控,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只能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设想,结合苏联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

这种探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宝贵的财富,都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材料。

从当时来看,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对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它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崭新道路。

尽管,该模式自身也有巨大弊端。

但它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战”前后发挥了巨大作用。

14.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影响

首先,于苏联本身而言,产生于其上的斯大林模式对其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是直接和显而易见的。

在列宁新经济政策之后,苏联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