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418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练案18 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docx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练案18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练案18文言文阅读(三)新人教版

一、精准训练(38分)

(一)(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刘雄字猛雀,临洮子城人也。

少机辩,慷慨有大志。

大统中,起家为太祖亲信,赐姓宇文氏。

孝闵帝践阼,进车骑大将军。

保定四年,从征洛阳。

天和四年,兼齐公宪府掾,从宪出宜阳,筑安义等城。

五年,齐相斛律明月率众筑通关城以援宜阳。

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至是,宪以齐人失信,令雄使于明月,责其背约。

雄辞义辩直,齐人惮焉。

齐人又于姚襄筑伏龙等五城,以处戍卒。

雄从齐公宪攻之,五城皆拔。

宪复遣雄与柱国宇文盛于齐长城已西连营防御。

齐将段孝先等率众围盛。

营外先有长堑,大将军韩欢与孝先交战不利,雄身负排,率所部二十余人,据堑力战,孝先等乃止。

高祖尝从容谓雄曰:

“古人云:

‘富贵不归故乡,犹衣锦夜游。

’今以卿为本州,何如?

”雄稽首拜谢。

于是诏以雄为河州刺史。

雄先已为本县令,复有此授,乡里荣之。

建德四年,从柱国李穆出轵关,攻邵州等城,拔之。

以功获赏。

五年,皇太子西征吐谷浑,雄自凉州从滕王率军先入浑境,去伏侯城二百余里,滕王遣雄先至城东举火,与大军相应。

浑洮王率七百余骑逆战。

雄时所部数百人先并分遣斥候,在左右者二十许人。

雄即率与交战,斩首七十余级,雄亦亡其三骑。

其年大军东讨雄从齐王宪拔洪洞下永安军还仍与宪回援晋州未至齐后主已率大兵亲自攻围晋州垂陷宪遣雄先往察其军势。

雄乃率步骑千人,鸣鼓角,遥报城中。

寻而高祖兵至,齐主遁走。

从平并州,拜上大将军,进爵赵郡公,邑二千户。

宣政元年四月,突厥寇幽州,拥略居民。

雄出战,为突厥所围,临阵战殁。

赠亳州总管、亳州刺史。

(节选自《周书·列传第二十一》,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其年/大军东讨雄/从齐王宪拔洪洞/下永安/军还/仍与宪回援/晋州未至/齐后主已率大兵亲自攻围/晋州垂陷/

B.其年/大军东讨/雄从齐王宪拔洪洞/下永安/军还/仍与宪回援晋州/未至/齐后主已率大兵亲自攻围/晋州垂陷/

C.其年/大军东讨/雄从齐王宪拔洪洞/下永安军/还仍与宪回援/晋州未至/齐后主已率大兵亲自攻围/晋州垂陷/

D.其年/大军东讨雄/从齐王宪拔洪洞/下永安军/还/仍与宪回援晋州/未至/齐后主已率大兵亲自攻围/晋州垂陷/

[解析]正确的标点为:

其年,大军东讨,雄从齐王宪拔洪洞,下永安。

军还,仍与宪回援晋州。

未至,齐后主已率大兵亲自攻围,晋州垂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雄辞义辩直,齐人惮焉 惮:

害怕。

B.复有此授,乡里荣之 荣:

感到荣幸。

C.雄亦亡其三骑 亡:

损失。

D.寻而高祖兵至,齐主遁走 遁:

隐蔽。

[解析]遁:

逃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刘雄善于言辞。

周、齐两国在边境对峙,宇文宪派遣刘雄到斛律明月军中出使,谴责对方违背约定。

刘雄言辞劲直,齐国人很胆怯。

B.刘雄作战勇猛。

在齐长城西的战役中,刘雄在己方失利时亲自背上排梯,率领部下二十余人依靠壕沟奋勇作战,敌人最终停止进犯。

C.刘雄深受重用。

他多次随从出征,战功赫赫,封赏无数;他曾担任故乡河州的县令,后来又被授予河州刺史,乡里人都以此为荣耀。

D.刘雄颇有谋略。

西征吐谷浑时,刘雄在敌军城东纵火响应大军,最终攻占敌城;晋州之战,刘雄率军击鼓吹角,为城中被困者报信。

[解析]“最终攻占敌城”于文无据。

这里只是表现了刘雄的英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古人云:

“富贵不归故乡,犹衣锦夜游。

”今以卿为本州,何如?

(5分)

译文:

古人说:

“富贵了却不回故乡,就好像穿着锦衣夜游。

”现在派你回本州当官,怎么样?

(2)突厥寇幽州,拥略居民。

雄出战,为突厥所围,临阵战殁。

(5分)

译文:

突厥入侵幽州,劫掠百姓,抢夺财物。

刘雄率军出战,被突厥军队包围,作战阵亡。

[解析]

(1)“衣锦”“为本州”“何如”各1分,译出大意给2分。

(2)“寇”“拥略”“殁”各1分,被动句式1分,译出大意给1分。

[译文]刘雄字猛雀,是临洮子城人。

年轻时机敏善辩,性格豪爽,有远大志向。

大统年间,从家中征召出来,做太祖的亲信,赐姓宇文氏。

孝闵帝登基后,加封为车骑大将军。

保定四年,跟随皇帝征讨洛阳。

天和四年,兼任齐公宇文宪的府掾,跟从宇文宪征讨宜阳,修筑安义等城池。

天和五年,齐相斛律明月率军修筑通关城来救援宜阳。

在这之前,周与齐两国交好,相约各自保卫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不相互侵犯骚扰。

到这时候,宇文宪认为齐国人失信,派遣刘雄到斛律明月军中出使,谴责他违背约定。

刘雄言辞雄辩劲直,齐国人很怕他。

齐国人又在姚襄修筑了伏龙等五座城池,以安顿守边士卒。

刘雄跟随宇文宪攻打他们,五座城池都被攻下。

宇文宪又派遣刘雄与柱国宇文盛在齐长城以西连营防御。

齐将段孝先等率众围攻宇文盛。

营外先前有长长的壕沟,大将军韩欢与段孝先交战失利,刘雄亲自背上排梯,率领部下二十余人,依靠壕沟奋力作战,段孝先等才停止进犯。

北周高祖曾悠闲舒缓地对刘雄说:

“古人说:

‘富贵了却不回故乡,就好像穿着锦衣夜游。

’现在派你回本州当官,怎么样?

”刘雄叩头拜谢。

于是下诏任命刘雄为河州刺史。

刘雄先前已任本县县令,又有这一任命,乡里都以此为荣耀。

建德四年,刘雄跟随柱国李穆从轵关出兵,攻打邵州等城,将它们全部攻占。

因功获得赏赐。

建德五年,皇太子西征吐谷浑,刘雄从凉州跟随滕王率军先入吐谷浑境内。

距离伏侯城二百余里时,滕王派刘雄先到城东纵火,响应大军。

吐谷浑洮王率领七百余名骑兵迎战。

当时刘雄部下数百人先已分派侦察布哨,身边只留二十来人。

刘雄就率领他们与吐谷浑军交战,斩首七十余人,刘雄也损失了三名骑兵。

同年,北周大军东征北齐,刘雄跟随齐王宇文宪夺取洪洞,攻占永安。

回军时,又与宇文宪绕道支援晋州。

还未抵达,北齐后主已率领大军亲自攻围,晋州即将陷落。

宇文宪派刘雄前往察看齐军军势。

刘雄于是率领步兵、骑兵一千人,击鼓吹角,远远地报知城中人知晓。

不久高祖大军赶到,齐君逃跑。

刘雄随军平定并州,授任上大将军,进封赵郡公,食邑两千户。

宣政元年四月,突厥入侵幽州,劫掠百姓,抢夺财物。

刘雄率军出战,被突厥军队包围,作战阵亡。

朝廷追赠他为亳州总管、亳州刺史。

(二)(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张步字文公,琅邪不其人也。

汉兵之起,步亦聚众数千,转攻傍县,下数城,自为五威将军,遂据本郡。

更始遣魏郡王闳为琅邪太守,步拒之,不得进。

闳为檄,晓喻吏人降,得赣榆等六县,收兵数千人,与步战,不胜。

时梁王刘永自以更始所立,贪步兵强,承制拜步辅汉大将军、忠节侯,督青、徐二州,使征不从命者。

步贪其爵号,遂受之。

乃理兵于剧,拓地浸广,兵甲日盛。

王闳惧其众散,乃诣步相见,欲诱以义方。

步大陈兵引闳,怒曰:

“步有何过,君前见攻之甚乎!

”闳按剑曰:

“太守奉朝命,而文公拥兵相距,闳攻贼耳,何谓甚邪!

”步默然,良久,离席跪谢,乃陈乐献酒,待以上宾之礼,令闳关掌郡事。

建武三年,光武遣光禄大夫伏隆持节使齐,拜步为东莱太守。

刘永闻隆至剧,乃驰遣立步为齐王,步即杀隆而受永命。

是时,帝方北忧渔阳,南事梁、楚,故步得专集齐地,据郡十二,及刘永死,步等欲立永子纡为天子,自为定汉公,置百官。

王闳谏曰梁王以奉本朝之故是以山东颇能归之今尊立其子将疑众心且齐人多诈宜且详之步乃止

五年,步闻帝将攻之,以其将费邑为济南王,屯历下。

冬,建威大将军耿弇(yǎn)破斩费邑,进拔临淄。

步以弇兵少远客,可一举而取,乃悉将其众攻弇于临淄。

步兵大败,还奔剧。

帝自幸剧。

步退保平寿,苏茂将万余人来救之。

茂让步曰:

“以南阳兵精,延岑善战,而耿弇走之,大王奈何就攻其营?

既呼茂,不能待邪?

”步曰:

“负负,无可言者。

”帝乃遣使告步、茂,能相斩降者,封为列侯。

步遂斩茂,使使奉其首降。

封步为安丘侯。

(节选自《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王闳谏曰/梁王以奉本/朝之故是/以山东颇能归之/今尊立其子/将疑众心/且齐人多诈/宜且详之/步乃止

B.王闳谏曰/梁王以奉本/朝之故是/以山东颇能归之/今尊立其子/将疑众心/且齐人多/诈宜且详之/步乃止

C.王闳谏曰/梁王以奉/本朝之故是以山东/颇能归之/今尊立其子/将疑众心/且齐人多/诈宜且详之/步乃止

D.王闳谏曰/梁王以奉本朝之故/是以山东颇能归之/今尊立其子/将疑众心/且齐人多诈/宜且详之/步乃止

[解析]正确标点为:

王闳谏曰:

“梁王以奉本朝之故,是以山东颇能归之。

今尊立其子,将疑众心。

且齐人多诈,宜且详之。

”步乃止。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檄”又称“檄文”,指古代写在木简上的民间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和声讨,特指声讨的文告。

B.“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一定执符节以为凭证,如汉朝官员苏武曾经持节出使匈奴十九载。

C.“封”古代指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如王勃《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中的“封”字。

D.“列侯”,爵位名。

秦制爵分二十级,彻侯位最高;汉承秦制,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通侯,或称“列侯”。

[解析]“民间文书”解说不当,应为“官方文书”。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张步善于带兵作战。

汉朝起兵后,张步聚众数千占据琅邪郡,更始帝派魏郡王闳为琅邪太守,收罗数千兵士与张步交战,不能获胜。

B.张步能够听取别人意见。

王闳到张步处以义理来诱导,张步陈列大军怒见王闳,当王闳阐明义理之后,张步马上就向王闳跪拜谢罪。

C.张步办事果断。

光武帝派伏隆持符节出使齐国,欲拜张步为东莱太守,刘永听到此事,提前拥立张步为齐王,张步当即杀死了伏隆。

D.张步见利忘义。

张步未等救兵到来就攻打耿弇以致失败,受到苏茂责备,皇帝派使者鼓动张苏互残,张步便斩杀了苏茂,得以封侯。

[解析]“马上就向王闳跪拜谢罪”分析不当。

原文说:

“步默然,良久,离席跪谢”。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步贪其爵号,遂受之。

乃理兵于剧,拓地浸广,兵甲日盛。

(5分)

译文:

张步贪其爵号,就接受了。

于是在剧县治理军事,扩充的地盘逐渐变大,兵力一天天强盛。

(2)以南阳兵精,延岑善战,而耿弇走之,大王奈何就攻其营?

(5分)

译文:

凭借南阳那样的精兵,延岑那样善战,而耿弇都把他打败赶跑,您怎么能靠近攻打他的营寨呢?

[解析]

(1)“受”“理”“浸”“盛”各1分,文意1分。

(2)“以”“善”“走”“就”各1分,文意1分。

[译文]张步字文公,琅邪郡不其县人。

汉朝起兵后,张步也聚众数千,转攻附近县城,攻下了几座城,自称五威将军,于是占据了琅邪郡。

更始派遣魏郡王闳为琅邪太守,张步抵抗他,王闳不能进城。

王闳发檄文,告知官吏众人投降,得到赣榆等六个县,收了数千士兵,与张步交战,不能获胜。

这时梁王刘永自以为是更始所立,贪图张步兵力强盛,秉承更始旨意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忠节侯,督察青州、徐州,让他征伐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

张步贪其爵号,就接受了。

于是在剧县治理军事,扩充的地盘逐渐变大,兵力一天天强盛。

王闳害怕自己的部下分散,就到张步处拜访,想以义理来诱导他。

张步陈列大军引见王闳,发怒说:

“我张步有什么过错,你以前为什么进攻我那么厉害!

”王闳按剑说:

“太守奉朝廷命令,而你拥兵抗拒,我攻讨贼人而已,有什么过分呢!

”张步默然良久,离位跪拜谢罪,于是安排音乐献上美酒,以上宾礼节对待,令王闳通掌郡事。

建武三年,光武遣光禄大夫伏隆持符节出使齐国,拜张步为东莱太守。

刘永听说伏隆到了剧县,就派人快马赶到拥立张步为齐王,张步当即杀死了伏隆而接受刘永任命。

这时皇帝正忧虑北面的渔阳,向南交好梁、楚,因此张步得以专心集中力量在齐地,占据了十二个郡。

等到刘永去世,张步等人想立刘永儿子刘纡为天子,自己为定汉公,设置百官。

王闳劝谏说:

“梁王因为侍奉更始,所以山东百姓多能归顺他。

现在拥立他儿子为帝,百姓会产生怀疑。

再说齐人多诈,应当详细计议。

”张步就停止了这项动议。

建武五年,张步听说朝廷要攻打他,就任命他的大将费邑做济南王,屯兵历下。

冬,建威大将军耿弇攻破历下,斩杀了费邑,进军拔取临淄。

张步认为耿弇兵少并且远道而来,可以一举而取胜,就率领他全部兵力在临淄攻耿弇。

张步被打得大败,逃奔回剧县。

皇帝亲征剧县。

张步退兵保守平寿,苏茂率领一万多人来营救。

苏茂责备张步说:

“凭借南阳那样的精兵,延岑那样的善战,而耿弇都把他打败赶跑,您怎么能靠近攻打他的营寨呢?

你既喊我来营救,为什么不等我到来呢?

”张步说:

“太惭愧了,我无话可说。

”皇帝趁机派使者告诉张步、苏茂,能够杀掉对方前来投降的,封为列侯。

张步于是斩杀了苏茂,派使者献上苏茂的首级请求投降。

皇帝封张步为安丘侯。

二、实战训练(38分)

(三)(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

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

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

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

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

及至,大喜,曰:

“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

”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

后为河内太守,不拜。

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

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

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

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遂质其衣物。

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

时人称叹焉。

寻以父忧免。

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

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

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

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

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

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

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

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

思伯上议曰:

“五室之理,谓为可按。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

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

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

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

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

“公今贵重,宁能不骄?

”思伯曰:

“衰至便骄,何常之有?

”当世以为雅谈。

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

孝昌元年卒。

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六十一,有删节)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B.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C.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D.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解析]正确的标点为:

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

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遂质其衣物    质:

抵押。

B.辞以男女未婚 辞:

托辞。

C.学者善其议 善:

认为……高明。

D.论者讥其趣势 趣:

乐趣。

[解析]趣:

同“趋”,趋附。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贾思伯久经沙场,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

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安全退却,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

B.贾思伯尊敬师长。

他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被抵押了衣物,他任南青州刺史后,把一百匹绸缣赠给阴凤,派车马迎接阴凤。

C.贾思伯仕途不顺。

他曾被征为黄门侍郎,未被拜官上任,就因传闻而被弹劾免职。

他拒任凉州刺史未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

D.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

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

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

在街头遇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

[解析]“因无钱交纳学费被抵押了衣物”分析不当,原文说“遂质其衣物”,可见,他是主动抵押衣物,而不是被阴凤抵押。

12.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

(5分)

译文:

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

(2)思伯曰:

“衰至便骄,何常之有?

”当世以为雅谈。

(5分)

译文:

贾思伯说:

“人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常规?

”当时人们把这话作为雅谈。

[解析]

(1)“托”“失道”“伐”各1分,语意2分。

(2)“衰”“骄”“何常之有”各1分,语意2分。

[译文]贾思伯,字士休,是齐郡益都人。

世宗即位后,凭借侍从勤劳,改任辅国将军。

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时,让贾思伯持节当他的军司。

等到元澄作战失败,贾思伯带领军队在后面护卫。

元澄认为思伯是个儒士,认为他必死无疑。

等赶回会师后,非常高兴,说:

“仁义的人必定勇敢,我常认为儒士容易空谈,今天在军司身上却真的看到了仁者。

”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

后来担任河内太守,不就任。

接着升任鸿胪少卿,因为母亲守丧而免官。

服丧期满后,被起用为荥阳太守,很有政绩。

升迁为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

当初,思伯与弟弟贾思同师从北海人阴凤,无钱交纳拜师的费用,于是就抵押了衣物。

等到贾思伯到南青州上任以后,赠送一百匹绸缣给阴凤,顺便派车马迎接阴凤,阴凤感到惭愧不肯前往。

当时人们很称道感叹这件事。

不久因为父亲去世服丧而免官。

后来被授予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旧被任命为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在位期间,征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

趁着请求拜祭父母并给他们扫墓,回到了家乡。

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传闻弹劾而免职。

不久被授职右将军、凉州刺史。

贾思伯嫌凉州偏远,不乐意外出就任,就用儿女未婚嫁为理由托辞。

灵太后不允许,经舍人徐纥从中说话,得以改授太尉长史。

又授予安东将军、廷尉卿。

思伯认为自己是名普通儒士,不喜欢法律。

不久调任卫尉卿。

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

思伯上书论述道:

“五室的道理,是能够成立的。

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按照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

戴氏九室的说法,蔡氏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

”有学问的人都赞成他的观点。

又升任太常卿,兼任度支尚书,转为正都官。

当时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

贾思伯于是进宫给肃宗讲授《杜氏春秋》。

贾思伯少年虽然明习经典,做官以后荒废了学业,到这里又延请一些儒士夜读日授。

性情谦和,礼贤下士,即使在街头,遇见士人也要停车下马,接待交谈很认真投入,毫无倦怠的神色。

有来客对贾思伯说:

“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横?

”贾思伯说:

“人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常规?

”当时人们把这话作为雅谈。

贾思伯被元义宠信,舆论讽刺他趋炎附势。

孝昌元年去世。

追赠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贞。

(四)(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19分)

何荣祖,字继先,其先太原人。

何氏世业吏,荣祖尤所习通,遂以吏累迁史书中书掾,擢御史台都事。

始折节读书,日记数千言。

阿合马方用事,置总库于其家,以收四方之利,号曰和市。

监察御史范方等斥其非,论甚力。

阿合马知荣祖主其谋,奏为左右司都事以隶己。

未几,御史台除治书侍御史,升侍御史,又出山东按察使,而阿合马莫逞其志矣。

有帖木刺思者以贪墨为签事李唐卿所劾帖木刺思计无所出适济南有上变告者唐卿察其妄取讼牒焚之帖木刺思乃摭取为辞,告唐卿纵反者,速系数十人。

狱久不决,诏荣祖与左丞郝祯、参政耿仁杰鞫之。

荣祖得其情,欲抵告者罪。

祯、仁杰以失口乱言之诬坐之,荣祖不可。

俄迁河南按察使,二执政竟以失口乱言仗其人,而株连者俱得释唐卿之诬遂白。

平凉府言南人二十余人辈叛归江南,安西行省欲上闻,会荣祖来为参政,止之曰:

“何必上闻朝廷,此辈去者皆人奴耳,今闻江南平,遁往求其家,移文召捕之可也。

”已而逃者俱获,果人奴也,治以本罪,而付其主。

时桑哥专权,亟于理算钱谷,人受其害。

荣祖数请罢之,帝不从,屡恳请不已,乃稍缓之。

而畿内民苦尤甚,荣祖每以为辞,同僚曰:

“上既为免诸路惟未及在京,可少止勿言也。

”荣祖执愈坚,至于忤旨不少屈,竟不署其牍。

未逾月,而害民之弊皆闻,帝乃思荣祖言,召问所宜。

荣祖奉旨定《大德律令》,书成已久,至是乃请于上,召元老大臣聚听之。

未及颁行,适子秘书少监惠没,逐归广平,卒,年七十九。

赠光禄大夫、大司徒、柱国,追封赵国公,谥号文宪。

(节选自《元史·何荣祖传》,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有帖木刺思者/以贪墨为签事李唐卿所劾/帖木刺思计无所出/适济南有上变告者/唐卿察其妄/取讼牒焚之/

B.有帖木刺思者/以贪墨为签事/李唐卿所劾帖木刺思计无所出/适济南有上变告者/唐卿察其妄/取讼牒焚之/

C.有帖木刺思者/以贪墨为签事/李唐卿所劾帖木刺思计无所出/适济南有上变告者/唐卿察其妄取讼牒焚之/

D.有帖木刺思者/以贪墨为签事李唐卿所劾/帖木刺思计无所出适济南/有上变告者/唐卿察其/妄取讼牒焚之/

[解析]正确标点为:

有帖木刺思者,以贪墨为签事李唐卿所劾。

帖木刺思计无所出,适济南有上变告者,唐卿察其妄,取讼牒焚之。

1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元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B.“株连”是古代的一种连坐的刑罚,一旦被称为“族”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死罪扩展成了九代人的死罪。

C.“累迁”也可说是迁累,都指多次升迁,在古代多指变动官职,一般不涉及贬职、降职等官位变化情况。

D.“谥号”多指古代君主、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品德而给予的称号,多含善意评价。

[解析]“株连”虽是连坐的一种,但是并不意味着“族”是灭九代人,“九”只是虚指的数字。

1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何荣祖勇于和谋私利者做斗争。

阿合马当权,设置和市,收四方之利,何荣祖主使监察御史范方等人极力斥责其罪行。

B.何荣祖为官清明。

李唐卿被人诬告,何荣祖查明实情,据理力争,最终为李唐卿昭雪,并使诬告之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C.何荣祖有见识。

有南人叛逃,安西行省要上奏皇帝,何荣祖阻止,认为这不过是奴隶叛逃,不必小题大做,最终果然如此。

D.何荣祖心系百姓。

桑哥专权时,理算谷钱,百姓深受其害,畿内之民尤其困苦。

何荣祖执意抗争,不惜冒犯皇帝。

[解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错,“以失口乱言杖其人”并非何荣祖的本意。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此辈去者皆人奴耳,今闻江南平,遁往求其家,移文召捕之可也。

(5分)

译文:

这些逃跑的都是家奴罢了,现在他们听说江南平定了,逃回去找他们的家,发文书逮捕就行了。

(2)荣祖数请罢之,帝不从,屡恳请不已,乃稍缓之。

(5分)

译文:

何荣祖屡次请求免征,皇上不听从,何荣祖屡次恳求不止,朝廷才稍稍放缓征收。

[解析]

(1)“去”“平”“遁”各1分,文意2分。

(2)“数”“从”“已”各1分,文意2分。

[译文]何荣祖,字继先,他的祖先是太原人。

何氏世代做小吏,何荣祖尤其精通吏事,于是从小吏逐步升任史书中书省掾,被提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