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882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

《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docx

行政管理学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

1分离制:

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2公共组织结构:

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3考任制:

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4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5行政管理学:

研究和(探求)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和规律的科学,人们称之为行政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6行政区划:

是享有立法权或(委任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对地方政权所辖行政区域的划分

7行政规章:

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

8行政领导者:

是指依据国家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在(行政领导)活动中承担相应责任,处于领导,决策地位的人员。

9舆论监督:

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议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10行政决策参与:

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众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群体决策:

是指一定行政单位的全体成员公共(分享决策权力),根据一致意见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

12行政道德:

是指从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13领导机关:

是指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中统辖全局的(决策核心),是行政组织系统的中枢。

14政府再造:

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15依法行政:

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依行政法律规范行政管理职权,以行政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内容)和(程序)实施管理的活动。

16完整制:

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容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7科学决策:

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并严格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的决策。

18行政沟通:

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层级之间),人员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过程

19风险型决策:

是指决策的条件不确定,但决策的(结果)可以通过概率计算而作出预测,因而要冒一定(风险)的决策。

20行政组织结构:

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依据(法律准则)确立的排列组合关系。

21行政复议: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休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22程序性决策:

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行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3行政监督:

是指常,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遵纪守法情况实施的监督和督导活动,它是一种(法制)监督。

24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和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

25疏导教育方式:

是行政领导者运用启发,(诱导),商讨,教育的方法,使部属心悦诚服地接受并贯彻自己意图的领导方式。

26机关管理:

是指行政组织系统内部设立的(综合性办事机构)对本组织综合性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工作秩序等所实施的管理。

27行政改革:

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28考录制: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法定程序,采用(公共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录用公务人员,并建立相应的公务员权利义务等法律关系的制度。

29社会监督:

是指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公民,社会舆论等社会行为主体,依照法定的权力,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30经验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和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

31经济监督:

是指司法机关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经济领域)中的犯罪行为实施法律监督的司法活动。

32公民监督:

是指社会各界的(人民群众)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行的民主监督。

33违法行政法律责任: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中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

34政府职能转变: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制度),内容,方式进行了转移的变换。

35人事行政:

是人事管理活动的一种,是国家(人事行政机关)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措施,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的管理活动。

36非理性决策,是指不依靠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和科学手段,凭主观猜测,(本能反应)或权威意见甚至(抽签),算卦等迷信手段进行的决策。

37议行合一制:

是指立法权和(行政权)属于同一个最高权力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从属于(立法机关),仅是立法机关的执行部门的政体形式和政权活动原则。

38行政领导方式:

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领导活动过程中对部属的(态度)和(行为)的具体表现,是行政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方式。

39考核制: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据国家公务员法规和既定的原则,内容,(程序)方法等,对所属公务人员进行考察,评价的制度。

40追踪决策:

是指为修正(完善),补充原有决策的后续决策。

41强制命令方式:

是指行政领导凭借行政(隶属)关系,行使行政权力发布命令,要求下属不可违拗地执行以实现(领导意图)的领导方式。

42榜样示范方式:

是指行政领导者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于律已,模范带头,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感染下属努力实现(自己意图)的领导方式。

43行政控制:

是指行政领导者根据(计划目标)的要求,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计划中的(偏差),以保证计划目标实现的过程。

44非正式沟通:

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交流传递,即建立在日常(人际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由沟通,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系统,不受正式组织体制的约束,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没有固定的(传播媒介),形同信息流通的“自由市场”。

45行政决策:

是众多决策的一种,它是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46行政协调:

是指行政领导者引导(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行政组织内部各种关系。

47调配制: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对公务人员通过调任,(转任),转换等形式有计划地进行交流,配备的制度。

48职位分类,是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繁简难易程序等因素,将复杂多样的(职位)排列成等级有序的职位系列,以此作为(人员选拔),考核培训,职务升降及其享受待遇的依据。

49行政效率:

是指行政主体的活动成效或结果与(评价主体)的期望值之比,是行政管理所获得的有形和无形的(社会效果)与消耗的人,财,物,时间之间。

50行政指挥:

是指行政领导者在执行决策过程中,按照既定的(目的)和计划,发令,指导,(调度)和协调下属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51国家公务员:

在西方国家一般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人员,又称(文官),在我国是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52三权分立:

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并建立相应的(国家机构)来分别行使这些权力,同时三个权力机关相互制衡的权力体制

53非程序性决策:

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信,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54中央政府体制:

是指一个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55不确定型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

56确定型决策:

是指决策的(条件)清楚且每一个决策方案的结果确定的决策。

57财务行政:

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制度的规定,对国家各种(奖金)的收支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

58目标管理方法:

是一种从目标为(主线)的现代管理方法,即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来确定目标,(执行目标)与评估目标成果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59行政环境:

是指围绕行政管理主体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60社会保障制度:

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61行政组织结构的部门化:

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中(横向部门)的划分,即一级行政组织所辖部门的(数额),也称职能制

62行政法律行为:

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休法律意义的行为。

63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64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65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66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67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也叫行政赔偿责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

68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

69行政计划:

行政计划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和公共利益,依法制定行动方案。

70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71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72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73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行政改革:

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74电子政府: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二填空题

1行政领导责任分为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四种。

2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理论,它弥补了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过分地强调(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而不重视人的不足

3中国地方政府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政府形式

4中国的国务院体制是在总结我常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借鉴了(前苏联)的部长会议制,于1954年形成的。

5行政领导者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制度选举产生的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选任制)

6新公共行政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有依附于效率原则的技术主义倾向,甚至把效率原则当作基本价值观。

新公共行政提出许多替代与补充,其中(社会公平)是核心的概念。

7部长会议体制是(前苏联)1946年建立的一种中央政府的组织形式,后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相继采用,是一种有一定影响的中央政府体制体制

8公共组织结构方式取决于公共组织的(职能目标),职位和职权以及人员划分等诸要素的构成方式

9新公共行政主张参与行政。

一是主要(公民)参与。

二是主张在组织决策过程中(下层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

10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称为(公共行政环境)

11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玫价值观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2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文化是形成组织规范,工作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准则的源泉。

1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取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

14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都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15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1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管理幅度与组织的层级设置成(反)比例关系

17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是(正式沟通),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

18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行政的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学科即(行政学)。

19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资源税)和证券交易税

2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行政领导的权力直接来源于(法律)的赋予,但归根结底源于人民的委托。

21中国司法机构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主要通过(司法监督)来实现。

22最广义行政学的代表是美国学者(西蒙)

23行政领导者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工作责任

24当今实行三权分立体制的典型国家是(美国)

25政企不分与政府分开的区别在于(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与企业本身的(经营)职能是否分离。

26行政领导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政领导者,(被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27西蒙认为,贯穿组织活动全过程的是(决策)

28行政执行过程评估主要由各级(行政机关)组织进行,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的范围则较为广泛,各级立法机关,(各种党派),社会团体,新闻媒介或专门的评估机构都可以组织进行。

29从工作性质和职责以及产生方式角度划分,行政领导者的类型划分为政务类行型政领导者和(行政类型行政领导者)

30行政协调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会议协调,组织协调和(信息)协调

31社会监督包括(政党)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公民)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32在优化行政程序当中,行政程序的(简化)是核心的内容。

33行政法律规范执行的主要手段有(行政决定),行政监督,(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等

34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行政决策(目标)的确定和行政决策(方案)的抉择。

35目前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实行(职级工资)制,主要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

36行政监督实行双重领导,上级行政监察机关对下级监察机关的领导是全面领导,但以(业务领导)为主。

37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忠于政府,(忠于职守),公正廉洁,(遵纪守法),实事求是,(甘为公朴)和团结协作等七个方面。

38依据行政决策之间的先后关系和内在联系,行政决策可分为(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

39我国国家公务员目前主要的轮换形式有经历轮换,(职期轮换)和(地区轮换)

40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一般包括公务回避,(地区回避)和任职回避。

411926年,美国学者(怀特)撰写了《行政学导论》一书,论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讲求效率的必要性

42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被称为(机关行政)

43在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技术性)手段成为机关管理的基本手段。

44从内容上划分,行政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5对于公文管理,周恩来总理曾指示说,第一要(保密),第二要准确,第三要迅速

46行政机关档案的功能主要在于其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47我国审计机关设立了审计机关驻地方派出机构和驻部门派出机构。

目前,审计署在地方(18)个城市设立了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

48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即(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

49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

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世袭)

50行政组织系统的中枢是(领导机关)

51影响行政执行的主观因素有组织因素,(个人因素),领导因素和,(群众因素)

52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是通过发挥(国防),外交,公安和(安全)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来行使。

53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认为是议行合一制。

54违法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有权力机关的追究,行政机关的追究和(司法机关)的追究。

55衡量行政管理活动优劣的综合指标是(行政效率)

56社会监督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人民主权理论和(知情权理论)

57履行纳税义务的主体是(社会成员)

58行政指挥者必须具备的先决拥有(指挥权)

59行政决策一般有两种子选手决策方式即(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60行政效率测量的方法常用的直接测量法和综合测量法,前者又包括直观判断法,(标准比较法),行政费用法和(时效法)

61受惩戒的公务人员若不服从决定,依法享有(申诉)权

62行政监察的权限包括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决定权)

63三权分立制度建立实行首先在(美国),后为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

64行政决策的科学设计,拟定方案阶段,又可分为(轮郭设想)和精心设计两个小的阶段

65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称网络规划技术为(统筹法)

66规划是行政立法的启动步骤。

一般而言,立法规划分为五年规划和(年度规划)两种。

67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在1954年撰写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概括地说是一种以(目标)主线的现代管理方法。

68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69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

70公共组织的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出的效率,为(工资效率),亦称机械效率

71从地域上划分,行政环境包手(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72国家税收的“三性“是强制性,无偿性和(规范性)

73公共行政的目的是(效率),公共行政的价值是(公平)

74国家预算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预算收入和国家预算(支出)

75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小),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76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水平。

77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四种

78考任制源于我国古代(科举制),现已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79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叫(传统)组织理论。

它产生并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

80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将(四分图理论)和不成熟,成熟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三维空间的领导模型。

81人事行政的管理主体是国家(人事行政机关)

82我国国家公务员的培训的类别主要有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四种。

此外,调入行政机关的人员还必须进行(调任培训)

83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个序列

84在我国,实行地区回避的主要是在(县级)以下的地方人民政府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85机关行政具有机关行政的事务性,机关行政的(综合性)和机关行政的时效性等特征

86国家公务员有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或虽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87我国的办公自动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支极其迅速

88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单机操作阶段,数据处理阶段,网络运行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

89目前世界上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国家,一般不单独实行某一种单纯的晋升制度,共同的趋势是以(功绩晋升制)为主,同时兼有其他晋升制

90办公自动休系统由(事务处理层)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层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层办公自动化系统三个功能层次构成

9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领导者),是政府和政府各种职能机关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它即可以是一个领导人,也可以是一个领导集体,他们都以法定职权和地位以及法律授权

92行政机关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它包括文件资料,电文,手稿,传真,照片,画片,音像制品,技术图纸等,其中(文字档案)是其主形式。

93对行政决策权的合法性的监督一般由(立法机关)进行

94拟定决策方案分两个阶段,即粗拟阶段和(精心设计)阶段

95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

在延伸的意义上,还应当包括由行政机关授权的社会组织

96行政控制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和纠正偏差三个相互街接的步骤

97(确定控制标准)是行政控制过程的起点

98评估总结包括(撰写评估报告)和总结评估工作两个方面的内容

99忠实于(决策),使贯彻执行不走样,这是公共行政对行政执行环境的首要要求

100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

一是法定监督主体,二是法律、政策的授权的行政监督主体,三是(委托监督主体)

101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指定决策方案)

102根据现行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行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处分共有六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103审计监督主要通过(审查会计帐目)和有关地财经资料的办法进行,必要时也进行调查活动。

104在现代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

1051954年,我国制订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改(政务院)改为国务院

106领导行为为连续带模式是行为科学家坦南鲍姆和(斯密特)于1958年提出的

107舆论监督的主体为(一般公民)和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组织

108我国目前设置的审计机关有中央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两种

109实施超额累进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110国家公务员晋升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晋升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必须在国家核定的(职数限额)内进行

111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单式预算,从1992年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