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654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松桃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春季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回答综合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完成1--2题。

1、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A.4、5、6B.9、10、11C.10、11、12D.1、2、3

2、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A.欧洲B.北美洲   C.大洋洲D.非洲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

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

“木桶原理”。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4、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

下表为2010年印度、赞比亚、美国、德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读表,回答5--6题。

国家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14

9

8

10

23

7

45

20

5、表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美国、德国、赞比亚、印度

B.德国、美国、印度、赞比亚

C.美国、德国、印度、赞比亚

D.德国、赞比亚、美国、印度

6、四国中()

A.①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B.②国的劳动力资源短缺

C.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D.④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读“某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完成7--8题。

7、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8、该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区B.工业区

C.住宅区D.行政区

 

上海市1993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

下图是1993—2003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低”模式

B.“三低”模式

C.高增长模式

D.增长下降模式

10、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经济因素

11、对城市地租高低影响比较小的因素是()

A.环境质量 B.交通通达度

C.土地肥力 D.距市中心的远近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读图11回答12--13题。

12、图中杭州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下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服务职能。

据此完成14--15题。

类型

甲聚落

乙聚落

丙聚落

丁聚落

零售

日用品

中级消费品

高档消费品

特殊定做商品

学校

小学

中学

地方性大学

重点大学

14.表格中等级最高的聚落是(  )

A.甲B.乙C.丙D.丁

15.有关等级最高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数目较多 ②城市数目较少 ③城市相距较远④城市相距较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据此回答16题。

16.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

下列关于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英国——a阶段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D.印度——c阶段

18.下列属于图中b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图为该城市功能分区图和该城市的地租变化图。

读图回答第19--20题。

 

19.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流向可能是()

A.东风;自西向东B.东南风;自东向西C.西北风;自东向西D.西风;自西向东

20.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C.地形D.土壤

2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据此回答23--24题。

23.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A.混合农业B.乳畜业C.水果园艺业D.商品谷物农业

24.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

A.农业技术改进B.劳动力的转移C.市场需求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改变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完成25--26题。

25.该农业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油菜B.水稻C.亚麻D.玉米

26.图中阴影部分发展该农作物的优势条件是(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读下图,完成27--28题。

27.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

28.对M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农场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②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④多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北方某地区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29--30题。

乙 农业产值结构示意图

甲 农产品流向示意图

29.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30.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8分)

(1)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单项选择)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

年龄

国家

15岁以下

15岁到64岁

65岁以以上

A国

50

45

5

B国

17

65

18

(2)分析图1和图2可以看出,B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解决该国人口问题的措施是?

32、城镇化作为贵州发展战略的动力之一,贵州规划到2020年将城镇化率提高到50%左右,并通过城镇化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增收。

贵州作为我国西南内陆省份,山地和丘陵地带占据了全省绝大部分土地面积。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地省,耕地的缺乏成为贵州广大农村百姓增收致富道路上的一道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桃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

材料二:

立足黔东北和武陵山区,规划引领,路网先行,以新促旧,梯次发展。

去年以来,松桃自治县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热潮,力争通过三至五年时间,再建一座新城。

材料三:

今年,是松桃“城镇建设提质扩容年”。

该县围绕中心县城,推进“一核两轴三星四特”计划,计划年内完成城建投资40亿元以上,新增城镇人口3.2万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到39.29%以上。

材料四;规划先行交通引领城镇建设,规划先行。

松桃超前启动并完成第四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城区规划面积从20.26平方公里拓展到58.5平方公里。

材料五:

兴城必先兴业。

松桃围绕“黔东工业聚集区”产业布局,以城北工业园区为主战场,重点建设“一区四园”,发展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产业支撑城镇发展。

材料六:

2016年,是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

届时,一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希望之城将在黔湘渝边区崛起。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针对城镇化建设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松桃城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1)城市原有居民和即将变为城市居民的人们该做些什么?

(4分)

(2)政府部门又该做些什么:

如何规划、如何解决城市居民生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8分)

 

33、图16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16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2分)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

(2分)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6分)

34、.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问题。

(10分)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城市水平

(%)

城市人口

(亿)

城市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01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1)在上面空白图中画出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增长折线图。

(2分)

(2)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分)

(4)从城市人口数量看,在___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___。

(2分)

松桃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D

B

C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B

B

C

B

C

D

二、综合题(40分)

31、(8分)

(1)A.(2分)

(2)B国人口增长缓慢,老龄人口比重大;关爱老人,加强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6分)

32、(12分)

(1)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

一是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是强化综合管理。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居民的行为。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4分)

(2)一、科学规划。

合理确定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人居环境,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打造特色。

要根据自己的人文、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规划特色。

三、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四、城镇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五、环境问题、交通问题。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8分)

33、(10分)

(1)南风或偏南风(2分)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2分)

(3)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交通运输便利(铁路);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少;丰富的水源;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任答三点)(6分)

34、(10分)

(1)略(2分)

(2)16%8%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减慢(3分)

(3)12%17%人口增长过快,城市畸形发展(3分)

(4)702∶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