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593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

《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docx

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搭拆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脚手架的材料要求

1、外架钢管采用国标Q235钢和技术要求,外径为48mm,壁厚不小于3.5mm,必须涂有防锈漆,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2、扣件要有出厂合格证,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

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mm。

3、密目式安全网应紧随外脚手架架体搭设高度满挂,密目式安全网的目数为在网上任意一处10cm×10cm=100cm2的面积上大于2000目。

安全底网隔层满挂(首层满挂),使用的密目式安全网、安全底网须是建设部认证合格产品。

4、所有材料未经报审检验合格的均不得用于本脚手架工程中。

5、脚手板板采用5cm*20cm以上宽木脚手板。

三、脚手架搭设的作业条件

1、首先脚手架搭设场地已平整、夯实,从建筑物主体向外围3-5‰找坡。

回填土夯实后,上面铺设厚5cm、20cm以上宽木脚手板沿建筑物周围通长装置,在木脚手板上放置立杆,之后按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铺设木脚手板要平稳,不得悬空。

2、排水措施:

在距脚手架外排立杆外0.5m处,设置一排水沟,在最低点,设置积水坑,水流入坑内,用潜水泵将水排出,排水沟坡度为3-5‰

3、11~13栋,16~18栋外架搭设要求地下室顶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四、脚手架的搭设方法。

1、搭设顺序

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纵向水平杆扣接固定,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校正立杆垂直和水平使其符合要求,按40-60N.m力拧紧扣件螺栓,形成脚手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

交圈后,再全面检查一遍脚手架质量和地基情况,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脚手架质量,设置连杆墙件(或加抛撑),按第一步程序和要求搭设指二步、第三小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连墙件和剪刀撑,装设作业层间横杆(在脚手架横向杆之间架设的、用于缩小铺板支撑跨度的横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及密目网全封闭。

2、构造要求

1)立杆的间距、垂直度:

立杆纵距选用1.5m,允许搭设偏差±5cm,立杆垂直度允许搭设偏差±10cm。

立杆横距1.05m。

2)扫地杆设置从垫板往上20cm处,设置扫地杆,扫地杆采用对接接长。

扫地杆在端头与立杆交接处伸出扣件长度不小于10cm。

3)横杆间距、平整度:

横杆步距采用1.4m,用对接方法接长,一根横杆两端的高差,不能超过2cm,纵向水平杆全长平整度不大于±10cm。

4)立杆、横杆接头的详细做法:

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的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c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3、外架与建筑结构拉接要求

1)构造形式

采用刚性连接方式,连墙件的连墙杆采用扣接方式与主体的预埋件相连接。

(框架柱刚性连接示意图)

(外墙连墙件刚性连接示意图)

2)布置要求

连墙杆在垂直间距不应在于5.4m,水平间距不大于6m的位置上设置,设置时尽量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cm。

必须从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布设形式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门窗洞口采用短向拉接,钢管长度过门窗洞口边缘25cm以上。

4、剪刀撑的搭设方法

在建筑物四周转角处,必须要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米。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

剪刀撑接长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用3个扣件等距离布置,扣件在钢管端头处不小于10cm处。

剪刀撑下端一定要落地。

5、小横杆的设置

每一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部,端头处伸出长度不小于10cm。

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在双排架中,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cm。

单排架的小横杆一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部,另一端应伸入墙内24cm以上。

6、脚手板的防护栏杆

脚手板一般设置在3根小横杆上,要铺满、铺严密,在两侧设置18cm以上高踢脚板,操作层上部护身栏杆1.2米高。

7、密目网垂直封闭

1)密目网的质量要求

密目网要四证齐全,要有阻燃性能,其续燃、阻燃时间均不得小于4秒。

并符合GB16909的规定。

每10cm×10cm=100cm2的面积上,有2000个以上网目。

2)密目,作贯穿试验

做耐贯穿试验时,将网与地面在30度夹角拉平,在其中心上方3m处,用5kg重的钢管(管径48mm-51mm)垂直自由落下,不穿透即为合格产品。

3)密目网的绑扎方法

用系绳将密目网绑扎在立杆或大横杆上,使网与架体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系绳的材质应符合GB16909的规定。

8、安全底网搭设

用安全网(平网)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封闭起来,每隔10m封闭一道。

9、脚手架的上下通道

脚手架体要设置安全通道:

1).通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以1:

3(高:

长)为宜。

2).通道的立杆、横杆间距应与脚手架相适应,基础按脚手架要求处理,立面设剪刀撑。

3).人行斜道小横杆间距不超过1.5m。

4).通道上满铺脚手板,板上钉防滑条。

5).设置护身栏杆,上部护身栏杆1.2m,下部护身栏杆距脚手板0.6m,

同时设18cm宽挡脚板。

10、脚手架交底与验收

脚手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搭设,要有严格的技术交底,要有节点构造详图,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所有偏差数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要由专门人员对已搭设好的脚手架按照搭设方案进行验收,验收时要有量化内容;如:

横、立杆之间距数值,立杆的垂直度,横杆的平整度等都应详细记载在验收记录当中。

不能简单的用"符合要求"来代替。

11、脚手架的拆除顺序和方法

脚手架拆除必须先报审,经同意后才能拆除。

1)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先从钢管脚手架顶端拆起。

2)拆除时,周围设置护栏或警戒标志,设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拆除顺序由上至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先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一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拆立杆时,先抱住立杆再拆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开端头扣。

4)连墙件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在拆除连墙件前应做好相应的临时加固支撑,严禁在未做临时加固支撑前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应不大于2步。

5)拆除整个过程中,不得换人,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6)拆除时严格控制架杆接触电线,不要碰坏外墙、瓷片、窗框、玻璃、水管等物品。

7)拆除的外架严禁向下抛掷,应集中堆放及时向下调运。

8)拆架子的高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上架作业。

9)外架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

12、脚手架搭设其余注意事项

1)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

2)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

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cm。

4)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向架子的内侧,螺栓朝上,直角扣件的开口不得朝下,以确保安全。

5)当脚手架外侧遇有低压电线时,而且外侧边缘距外电架空线路外侧边缘的安全距离小于规范定时,应做专门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

6)上架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7)严格按搭设方案施工,连墙件和剪刀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两步;

8)在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脚手架的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10cm。

13、脚手架搭设节点大样及构造要求

13.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3.1.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13.1.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如下图: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c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如下图:

13.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3.2.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如下图所示,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

13.2.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1/2;

13.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13.2.4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亦不应小于180mm。

13.3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3.3.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13.3.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塔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如下图;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如下图:

13.3.3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13.3.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13.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13.4.1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13.4.2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四的规定确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

b高度在24m以下的d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如下图:

c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d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本规范第3.5条的规定;

e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14、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

14.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4.1.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14.1.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14.1.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

14.1.4达到设计高度后;

14.1.5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

14.1.6停用超过一个月。

14.2对脚手架还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14.2.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支架等的构造是否合符要求;

14.2.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14.2.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14.2.4检查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合符要求;

14.2.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14.2.6是否超载。

15、其他安全管理工作

脚手架施工除了遵守公司和施工现场规定外,尚应遵守以下各条:

1、必须根据本方案要求,给施工班组进行详细技术交底。

2、架工操作必须持证上岗,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符合高空作业规定者方可上岗;上岗架工必须正确使用安全“三宝”,严禁酒后作业,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安装和拆卸架工必须捆绑好架料后通过垂直运输机械吊运,严禁乱丢乱放。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必须符合本方案要求,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脚手架要整齐、美观、牢固、体现公司在施工现场的形象。

5、要按规定张拉安全网、架子连墙件、挑梁拉绳与架子卸载拉绳等。

架子一旦搭设验收完后,未经许可不允许任意拆除架子,在使用阶段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等。

6、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下雨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

雨后上架作业要有防滑措施。

7、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报经理部批准。

8、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9、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0、脚手架避雷设防,应在每个楼角用4根直径12镀锌钢筋设避雷针,形成网络,并与整栋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即框架主筋)连成一体。

接触处采用可靠连接、焊牢,电阻不大于4Ω。

11、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4.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40米。

钢管类型为

48×3.5,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2.8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2.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木板,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2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5kN/m,安全网荷载取0.005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45kN/m2,高度变化系数1.25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5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4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0×1.500/2=0.262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500/2=1.500kN/m

荷载的计算值q=1.2×0.038+1.2×0.262+1.4×1.500=2.461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2.461×1.0502/8=0.339kN.m

=0.339×106/5080.0=66.765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荷载标准值q=0.038+0.262+1.500=1.801kN/m

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5.0×1.801×1050.04/(384×2.06×105×121900.0)=1.135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050=0.040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0×1.050×1.500/2=0.276kN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050×1.500/2=1.575kN

荷载的计算值P=(1.2×0.040+1.2×0.276+1.4×1.575)/2=1.292kN

大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5002+0.175×1.292×1.500=0.347kN.m

=0.347×106/5080.0=68.398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121900.000)=0.05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40+0.276+1.575)/2=0.945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1=1.146×945.472×1500.003/(100×2.060×105×121900.000)=1.46mm

最大挠度和

V=V1+V2=1.509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500=0.058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0×1.050×1.500/2=0.276kN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050×1.500/2=1.575kN

荷载的计算值R=1.2×0.058+1.2×0.276+1.4×1.575=2.605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

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491

NG1=0.149×24.000=3.578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G2=0.350×2×1.500×(1.050+0.300)/2=0.709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

NG3=0.150×1.500×2/2=0.225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0.005×1.500×24.000=0.18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NG4=4.692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000×2×1.500×1.050/2=3.15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D.4的规定采用:

W0=0.450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7.2.1的规定采用:

Uz=1.250

Us——风荷载体型系数:

Us=0.60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0.7×0.450×1.250×0.600=0.236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0.85×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4.692+0.85×1.4×3.150=9.379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4.692+1.4×3.150=10.041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85×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la——立杆的纵距(m);

h——立杆的步距(m)。

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w=0.85×1.4×0.236×1.500×1.400×1.400/10=0.083kN.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卸荷吊点按照构造考虑,不进行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041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

  l0——计算长度(m),由公式l0=kuh确定,l0=1.155×1.500×1.400=2.425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0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0cm3;

——由长细比,为2425/16=154;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的结果查表得到0.298;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经计算得到

=10041/(0.30×489)=68.979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