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387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伶官传序》导学案.docx

《伶官传序》导学案

21课 伶官传序

  1.掌握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作者的历史观和文中所包含的个人努力决定成败的道理。

3.理解“满招损,谦得益”等名言警句的深刻含意。

4.学习本文结构文章的手法和论证方法。

“伶”是指封建时代演戏的人,即“艺人、乐工”;“伶官”是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本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是一篇史论性文章。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其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是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于读者理解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1.六一居士。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吉州永丰人。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2.北宋文坛领袖。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革新的领导人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倡导有内容的古文。

他的散文多议论当世之事,切中时弊,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他积极培养、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

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这54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

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最终被乘危作乱的伶人郭从谦用乱箭射死。

100多年后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慨,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兴亡的关键不在“天命”,而在于“人事”。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把正反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一种论证方法。

通过对照、比较,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有说服力。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与欠?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与欠?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伶人(    )    三矢(    )    仇雠(    )

俳优(    )度曲(    )赏赐(    )

盛器(    )

2.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盛衰之理(        )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4)负而前驱(        )

(5)及凯旋而纳之(        )

(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7)其意气之盛(        )

(8)抑本其成败之迹(        )

(9)逸豫可以亡身(        )

(10)举天下之豪杰(        )

(1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盛

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        )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

(2)归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        )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3)与

①与尔三矢(        )

②与其所以失之者(        )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4)告

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

②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③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5)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③以乱易整,不武(        )

5.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

岂非人事哉(        )

6.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2)函梁君臣之首(        )

(3)负而前驱(        )

(4)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

(5)仓皇东出(        )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7)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此三者,吾遗恨也(        )

(2)盛以锦囊(        )

(3)还矢先王(        )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5)智勇多困于所溺(        )

1.“岂独伶人也哉”包含着什么意思?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本文是怎样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

 

3.本文是为《伶官传》作的序,却很少直接写伶官们的事,是否文不对题?

为什么?

 

4.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有比较才有鉴别,两种事物一经对比,就可以分辨出彼此间的差异。

因此,议论文中常常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真与假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对比,可以拨乱反正。

因此,运用对比论证比单从正面说理,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

所谓纵比,是指时间上的前后时期、事物的前后阶段的对比。

所谓横比,是指同类事物间的对比。

如贾谊的《过秦论》就反复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用秦取得天下前后进行对比,说明秦的灭亡不是因为国家变小变弱了,这是纵比。

用陈涉与“九国”进行对比,用秦与陈涉进行对比,用秦与“九国”进行对比,突出秦的强大,陈涉的弱小,说明胜败并非由力量的强弱决定,而是看是否顺乎民心,这是横比。

作者通过这有纵有横的反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论点。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时,要防止出现两种弊病。

一是生硬对比。

有些人在使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时只将两件事物照章写上,看不出其可比之处,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不知所云。

二是不加分析。

即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异之处以证明观点的正确。

相比前一种失误,这更是通病。

如韩愈的《师说》把“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的从师态度进行对比后,有了“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一番议论。

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进行对比后,有了“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议论。

有这些议论对比出来的理才更有说服力。

事实上,我们应牢记正反对比论证的目的,不在叙例的生动、完整,而在从中归纳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道理。

所以对比之例既已举出,必然要分析其蕴含的证明论点的意义。

【示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鉴赏]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先设喻,从生活中的佳肴说起,食,知其旨;不食,不知其旨。

这是对比,结论是应该食。

接着讲道,学,知其善;不学,不知其善。

这是对比,结论是应该学。

然后论述学的原因。

学,知不足;不学,不知不足。

教,知困;不教,不知困。

这又是对比,结论是要学,要教。

在此基础上,再引申论证,推导出论点:

教学相长。

全文语言精练,层次清晰,对比有说服力。

 

参考答案

知识记忆与理解

学习导引

1.这句话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2段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3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4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决不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

(1)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很难而失去容易吗?

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吗?

(2)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优伶就能造成祸患吗?

基础知识

1.líng/shǐ/chóu/pái/dù/cì/chéng

2.默契/提挈 溺爱/搦管 衰败/悲哀/衷心 采纳/木讷/百衲衣

3.

(1)道理。

(2)……的原因。

(3)古代祭祀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羊叫“少牢”。

(4)背负。

(5)等到。

(6)绳子。

(7)气势,指骄傲之气。

(8)或者;迹象。

(9)安乐。

(10)所有的。

(11)微小的事。

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

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4.

(1)①兴盛;②装;③强烈。

(2)①归附,归依;②返回。

(3)①给;②和;③亲附,亲近。

(4)①告诉;②祭告,祷告;③告诉;④告诉。

(5)①容易;②轻易;③替代。

5.古义:

人力,人为,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6.

(1)名词作动词,推其根本。

(2)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3)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4)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5)名词作状语,向东。

(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使……亡。

(7)形容词作名词,有勇有谋的人物。

7.

(1)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盛”后省略“之”。

(3)省略句,“矢”后省略“于”。

(4)被动句,“为”表示被动。

(5)被动句,“于”表示被动。

思维探究与创新

1.这句话以问句结尾,能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只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

  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将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2.

(1)史论大多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

本文第1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

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

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

因为在传内已对伶官的事迹作了详细叙述,所以作者没有重复介绍。

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

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4.古人说得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要谨记: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悲剧不能重演;小事不小;玩物者丧志;事在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