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961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

《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柴油验收评价.docx

生物柴油验收评价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评价范围

根据本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的规定内容,经与建设单位商定:

本项目安全验收评价范围为:

对项目的建(构)筑物(利用原有厂房)、主要设备是否按图施工以及设施布置的安全间距、装置与外部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进行验收评价;对安全设施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生产和使用进行评价;对生产工艺及设施在作业、储存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和有关设施及安全管理措施进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1.2评价目的

验收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对建设项目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1.3评价程序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图

1.4评价依据

1.4.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2号)

1.4.2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397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

●《防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6]第8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5〕48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6]第3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1.4.3主要标准及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年版)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200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

●《安全色》(GB2893-2001)

●《安全标志》(GB2894-1996)

●《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95)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7231-2003)

●《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1999)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2-1999)

●《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HG23014-1999)

●《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5-1999)

●《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HG23018-1999)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其他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1.4.3业主提供的设计、建设、验收资料

●安全验收评价委托书及合同;

●设计资料;

●消防、安全验收资料

 

第二章项目概述

2.1建设单位简介

技改项目名称

废机油提炼燃料油

建设单位

XXX生物柴油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项目地址

XXX镇金龙村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代码

再生物资回收批发业6290

占地面积(m2)

700m2

总投资(万元)

50

生产人员

9

管理人员

3

维修工人

总人数

专职安全管理员

兼职安全管理员

1

2.2建设项目概况

2.2.1项目来源

本项目为日产5吨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属可再生能源,它的原料可以是潲水油、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椰子油等,本项目生产原料主要是采用以地沟油为原料,经过裂化解法将地沟油精炼为生物柴油,是一项变废为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发展前景可观。

2.2.2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定额

2.2.1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规格

年消耗

备注

1

地沟油

t/a

800

原料

2

木工厂下脚料

t/a

240

燃料

3

万度/a

1.6

市北供电局

4

生产用水

t/a

100

冷却循环水

5

生活用水

t/a

128

X水厂

2.2.3工艺技术方案

(1)工艺流程及说明:

整个生产过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经过干燥的酸化油(硫酸)与辅料、催化剂一起投入到带加热、搅拌的反应釜内,搅拌加热至反应温度下,产生的气体进入精馏塔内,再经过冷却器、除杂罐后即得到生物柴油。

(2)该新工艺的技术特点在于:

1)本法完全取消了酯化工序,故省去了洗涤、干燥、脂化反应所需设备。

2)环保大大改善。

原料不用洗涤,不必中和,几乎无有害物排放,与现行传统酯化相比,是对环境更好的新技术,得到环保部门批准。

3)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不用甲醇,减去了此原料的成本。

4)生产工序大大简化。

只存在裂化这一道工序,生产用工相对也少得多。

5)原料的应用性大大拓宽。

若按照现行的酯化加工生物柴油工艺,许多黑脏的原料难于制出清亮油品,许多动植物油厂的油脚等无法投入使用,特别是能够参与调和生物柴油的其它原料,如:

废机油、废轮胎、废塑料、重油、渣油等则无法利用,而该法却可将它们转化为很好的燃料油。

2.2.4主要设备组成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位

材质

1

配电箱

1

组合件

2

成品油储存罐,

2

Q235-A

3

存油罐

180kg

1

Q235-A

4

裂化釜及炉体

5.84(长)X3.24(宽)X3.5(高)

1

组合件

5

催化塔

1

塑料

6

精制罐

1

1

Q235-A

7

换热器

2

塑料

8

油泵

2

组合件

9

鼓风机

1

组合件

10

除尘设备

1

塑料

11

油烟净化装置

1

组合件

2.3厂址及建厂条件

2.3.1厂址选择

该项目在XXX镇,XXX在X东北角;南接X区,西低X区,北与X、X县相联。

项目处于城郊和农村生态结合区,周围主要为灌木丛、草坡和农田植被,周围200m范围内无居(村)民集中居住区,仅有2户村民分散居住,周围200m无大型工矿企业分布,因此本项目在营运期对周围生态环境和村民影响不大。

2.3.2地理条件

该地区地属中山丘陵,但有丘陵盆地、坝子等地貌不均匀地分配在全镇。

岩溶地貌与非岩溶地貌南北分布在X镇,X镇北面多为岩溶地貌,镇南面多为非岩溶地貌,地势北高南低。

2.3.3气象条件

多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无霜期208.7天,平均降雨量1172.6mm,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2.1m/s,静风频率24%,年日照时数1168.6h,年均相对湿度81%.

主要灾害天气:

干旱、倒春寒、冰雹等。

2.4总图布置

该项目租用X市XXX永红磨具厂闲置厂房、库房、住房、办公房及院内空地作为项目用房,不涉及耕地和搬迁,只进行简单装修和设备安装。

项目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

厂内主要由生产车间、办公室、值班室,以及贮油罐和发电机房等组成。

油罐区和厕所。

生产车间位于东面,办公室、值班室位于西面,相距约10米,北面是配电房,南面为实验室,相距约20米(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2.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2.5.1给排水系统

X水厂来自来水,生产用水100t/a,用作冷却循环水。

生活用水128t/a

2.5.2供电系统

由X供电所供电并配备有柴油发电机,1.6万度/a。

2.6消防情况

在重点防火区域(反应釜与燃烧炉)设有干粉灭火器。

(10kg手推式干粉灭器2台:

8kg4个)

2.7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项目共有员工9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作时间为24小时/天。

(详见第六章,6.2节)

 

第三章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关作业场所分析

(1)根据其使用性质不同,将总平面分成四个功能区域,即生产区、油罐区、营业区和辅助区。

(2)主要设施有:

储油罐、汽化反应釜、油水分离器、冷却器、配电间等。

3.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生物柴油的闪点一般高于110℃,远超过石油柴油的70℃,所以生物柴油储运比石油柴油相对安全。

该项目的火灾等危险主要来自生产和储存的化学物品生物柴油(其理化性质特性及防护措施,详见附件1)。

就安全评价而言,只要不在《危险化学品名录》里,就可以不按危化品处理,生物柴油不在危化品名录里,尽管不算危化品,但也是易燃品,所以要加强防火方面的管理。

3.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经营和生产过程中,从地沟油进厂卸货、气化、冷却及贮存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

火灾、高处坠落、车辆伤害和触电。

其中,燃烧是最危险的不安全因素,是安全预防的重点。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存在的部位如下表所示。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在装置中的分布

岗位名称

有害物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产生部位

原料

废气、废油

烫伤、烟尘危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噪声

反应釜

气化

煤尘、灰、渣

高温烫伤、烟尘危害

气化炉、催化塔、高温蒸汽管道等

冷却

烟气

机械伤害、噪声和坠落

除杂罐、冷却器、油水分离器

综合罐区

生物柴油

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和噪声

原油贮罐及装卸鹤管

3.3.1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1)燃烧炉工序

燃烧炉的热源主要由木材来提供,木材属于可燃物质(250-300℃)如果木材堆放与燃烧炉过近会造成木材着火燃烧,如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差乱丢烟头也极易木材燃烧造成火灾。

(2)加温、分馏工序

反应釜运行中的温度最高可达300℃,存在以下火灾危险因素:

1)釜内温度过高没有及时降温,设备损坏造成油料泄漏:

2)反应釜的管件、管道以及安全阀失修造成油料泄漏;

3)反应釜排渣过程中油蒸汽挥发遇火花;

4)釜内进料过多,溢出遇明火。

(3)油料储罐

存在以下火灾危险因素:

1)油料储罐的管件、管道以及安全阀失修造成油料泄漏,遇明火;

2)油料储罐进料过多,溢出,遇明火。

A、泄漏结果

1)泄漏生物柴油顺排水(洪)沟、下水道流动,并远距离扩散;

2)泄漏生物柴油易有低洼处、通风不良的房间、建(构)筑物

的死角等地聚集。

B、可能形成的火源的原因

1)明火花:

违章用电、气焊动火作业;吸烟;外来火源。

2)电气火花:

电气设施长时间超负荷运行,电流大,线路短路,等引起导线起火;输送泵、照明等电气设施为非防爆型或防爆装置失效,线路老化或短路,都会产生火花。

3)雷电火花:

遭遇雷电,现场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或避雷设施损坏,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可能遭遇雷电火花。

4)消防器材缺陷及事故应急设施的缺陷,消防器材的灭火介质与火灾性质类型不相符合、数量不够或者缺乏维护保养。

3.3.2触电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厂区内因风机、输油泵、照明等用电,若各线路绝缘损坏、老化、裸露及带电检修等,人员接触易发生触电事故。

3.3.3车辆伤害及机械伤害

(1)车辆伤害:

原料区、厂区等无交通警示标志,车辆驾驶员无驾照

等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2)机械危害:

如风机、各类泵等设备转动部件无防护罩或防护失效

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3.3.4高处坠落及坠物伤害

(1)高处坠落伤害:

如在高于地面2米的设备、作业点进行作业未拴安全带,或楼梯操作平台上紧急情况操作人员跑动、地面有油有水发生滑倒等均可能引起高处坠落伤害。

(2)坠物伤害:

如原料进厂卸货过程中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或垂直作业面交叉作业等均可能引起坠物伤人;

3.3.5灼烫伤

气化炉、催化塔、高温蒸汽管道等都为高温设备,如这些设施保温局部脱落、高温物体溢出,或遇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造成烫伤伤害(未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遇炉壁保温层损坏,热量外泄,人在此环境下长期作业,反应速度、运算能力、感觉敏感性信运动协调功能有所下降。

3.3.6中毒危险分析

生物柴油实际上不是柴油,生物柴油对人体也很安全。

生物柴油的口服毒性,只有食盐的十分之一,对皮肤的腐蚀性,和普通的香皂差不多。

另外,生物柴油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和传统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降解速度是传统柴油的四倍,在水里面,28天的时间生物柴油就可以降解85%。

可达到生物降解,无毒性,对环境无污染,并可以从可再生资源中提取。

3.3.7噪声危害

鼓风机、各类水泵、座板阀运行过程中生产的机械噪声超标时,对人体的视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噪声性疾病。

3.4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项目生产的产品为生物柴油,闭杯闪点61℃以上,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物质,项目为常压设备,无压力管道、设备,参照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以及《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该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不构成是重大危险源。

 

第四章评价方法选用及评价单元划分

4.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

本项目评价单元的划分有两个原则:

4.1.1按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按工艺方案、总体布局和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将该类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4.1.1将具有共性的危险和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

(二)按装置和介质特征划分

(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

(2)按布局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3)按工艺条件划分;

(4)按储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

4.2本次评价的评价单元

该项目是在原厂区内建成的,设备装置相对较少,且布置集中,根据本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本次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单元划分为:

1)安全条件(周边环境与建设项目相互影响分析相互影响)

2)安全生产条件(安全设施的施工、检验、检测和调试;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机械伤害防护设施;工艺设施安全有效性和安全生产管理等)

 

第五章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理由说明

5.1评价方法的选择

(1)首先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对分别从火灾、中毒和窒息、触电、高处坠落、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产生危害的原因对主要装置(设施)单元进行分析和危险等级确定,假设危害确实出现,估计将会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可能方法。

(2)最后选用安全检查表结合综合评述法对生产条件单元和平面布置评价单元进行检查评述,对建设施装置的安全生产条件单元从施工、检验、检测、调试和工艺设施等三同时的实施、试生产等情况,进行检查评述分析。

5.2评价方法的说明(详见附件)

 

第六章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

6.1主要危险物质特性

1、储存介质、辅助物料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指标

该项目储存的辅助物料硫酸为危险化学品,其理化指标如下:

1).硫酸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吸入硫酸雾后引起呼吸道刺激反应、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品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以至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接触硫酸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硫酸溅入眼内可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长期暴露于硫酸雾,可出现鼻粘膜萎缩。

嗅觉减退消失,牙齿酸蚀症、慢睡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肝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应特别关注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物接触会引起燃烧。

6.2硫酸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

1、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能接触其烟雾时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 酸碱服,戴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

碱类、碱金属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燃物、可燃物、还原剂、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放有泄漏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6.3工艺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单元的固有危险分析结果(分析评价详细见附件2.2)

(1)根据对该公司主要生产装置及其他作业划分为13项作业部位进行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属显著危险1项,稍有危险的3项和比较危险的9项。

加热炉等工序的危险等级为显著危险,这是易燃部位;炉台、卸渣口、管道、阀门等部位易造成烫伤。

故危险等级为高度危险显著危险或稍有危险,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

(2)硫酸桶使用,管道、设备维修和检修中的起重吊装作业危险等级为比较危险,说明其危险性较高,这些岗位主要是易造成人员中毒事故和化学烧伤个体伤害,发生群伤的可能性较小,故此定为比较危险。

(3)其余岗位为稍有危险,主要为高处坠落伤害、机械伤害和起重伤害,只要企业的生产装置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根据现场考查结果及所提供的资料表明,企业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生产装置基本符合劳动安全的要求。

结论:

根据现场考查结果及所提供的资料表明,企业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生产装置基本符合劳动安全的要求。

 

第七章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分析

7.1安全条件分析

7.1.1总体布局分析

7.1.1.1建设项目选址

用安全检查表法对该部分进行评价,见表1。

表1厂址选择安全检查表法评价情况表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项目情况

检查

结果

1.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应符合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划和布局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12条

该项目已报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批。

符合

2.

应在设计的市规划的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内

该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了旧厂房和土地,使土地得到再生利用,不占用耕地。

符合

3.

厂区选择应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地质因素和气象条件。

应避开新旧矿开采区、国家及省市级文物保护区,并与航空站、气象站、文化中心等保持有关标准或规范所规定的安全距离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第2.1.1条~2.1.4条

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对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不易产生影响。

厂区安全距离内无国家及省市级文物保护区等重点单位,其它安全间距符合要求。

符合

4.

厂区应不受洪水、潮水和内涝的威胁,符合工程地质条件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第2.1.3条

厂区位置符合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要求。

符合

5.

化工企业之间、化工企业与其它工矿企业、交通线站、港埠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规定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第2.1.5条

周边距离符合有关规定。

符合

6.

厂区具体定位应与当地现有和规划的交通线路、车站、港口进行顺捷合理的连接。

厂前区尽量临靠公路干道,集中建设的工厂居住区不宜分散在铁路或公路两侧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第2.1.9条~2.1.10条

紧靠公路,与交通线路、连接顺捷,企业无生活、居住区

符合

7.

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

区域排洪沟不宜通过厂区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3.1.6条

生产区无架空电力线路和区域排洪沟

符合

8.

不应位于发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第2.0.11条

本地区地震烈度6度,符合要求

符合

9.

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应根据厂内各生产系统及安全、卫生要求进行功能明确合理分区的布置,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第2.2.1条

分区布置合理,通道和间距符合要求

符合

10.

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的要求合理布置,力求畅通。

危险场所应为环形,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保证消防、急救车辆畅行无阻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第2.2.6条

厂区道路布置合理、畅通

符合

11.

路面平整、路基稳固、边坡整齐、排水良好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定》

第5.1.1条

路面平整、路基稳固、排水良好

符合

12.

化工生产装置的露天设备,设施及建(构)筑物均应有可靠的防雷电保护措施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第3.1.9条

已安装避雷防雷保护设施并经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