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891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

《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docx

全国普通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化学二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

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

(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Ba-137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十九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下列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收塑料及钢铁制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使用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可减少PM2.5

C.开采使用地下可燃冰,可以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

D.创新生产工艺,实现电动机车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方式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1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个数为10-13NA

B.标准状况下,氧原子总数为0.2NA的CO2和NO2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2.24L

C.常温下,5.6g铁分别与足量氯气和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0.3NA

D.100g46%乙醇溶液中所含O-H键数目为7NA

9.已知:

三元轴烯(a)、四元轴烯(b)、五元轴烯(c)的最简式都与苯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a、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C.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a、b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c的一氯代物有三种

10.下列实验目的、装置、现象及对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装置

现象

方程式

A

检验Fe3+

滴加铁氰化钾,产生蓝色沉淀

2Fe3++3[Fe(CN)4]2﹣=Fe2[Fe(CN)4]3↓

B

鉴别Br2(g)与NO2(g)

通NO2所得溶液无色;通Br2所得溶液呈红棕色

3NO2+H2O=2HNO3+NO

Br2+H2O=2H++Br﹣+BrO﹣

C

验证SO2性质

A中出现浑浊;B中最终褪色

A:

SO2+Ba2++2OH﹣=BaSO3↓+H2O

B:

5SO2+2H2O+2MnO4—=5SO42﹣+2Mn2++4H+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注射器中收集到气体,测定收集一定体积气体所需时间

Zn+H2SO4=ZnSO4+H2↑

11.SO2和NOx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防止空气污染,保卫“兰州蓝”是兰州市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以吸收SO2还可以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电极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2e﹣+2H+=S2O42﹣+2H2O

C.反应过程中,H+从a极室流向b极室

D.每吸收标况下22.4LSO2,在b极室生成2NA个S2O42﹣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且W原子核电荷数等于X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Y、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大

B.X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

C.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

D.Y单质与水反应,水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还原剂

13.常温下,将pH均为3,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1g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相同倍数时:

c(Aˉ)>c(Bˉ)

B.水的电离程度:

b=c>a

C.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

b>c>a

D.溶液中离子总浓度:

a>b>c

26.(14分)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可由两种常见气体制取,其易分解、易水解,可用于医药、氨化剂等。

某科研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基甲酸铵。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中的固体药品的名称________,制取氨气的原理为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并用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2) 恒压滴液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

(3) 有同学建议该CO2发生装置直接改用代替,你认为他的改进有何优点(试述一种):

________。

(4) 反应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 双通玻璃管的作用________;b中溶液的作用________。

(6) 上述制得的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

 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

 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有________。

步骤3:

 取步骤2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的______。

溶液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

②根据①的结论:

 取氨基甲酸铵样品15.80g,用上题步骤经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5.91g 。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7.(14分)工业上以砷烟灰(主要含PbO、As2S3、In2O2、In2S3等) 为原料回收稀散金属铟(In)。

铟是稀缺资源,主要应用于在透明导电涂层、荧光材料、有机合成等,铟的逆流氧化酸浸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如下:

砷烟灰的逆流氧化酸浸工艺条件:

项目

液固比

始酸酸度(g·L-l)

终酸酸度(g·L-l)

温度(℃)

时间(h)

锰粉加入量(%)

一次浸出

3~7:

1

90-120

30-80

>95

>4

3~7

二次浸出

3~7:

1

150-180

120-150

>95

>4

10-15

(1)流程中要多次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其中操作①的分离方法分别为_________,②的分离方法在实验室中使用的主要仪器为_________。

(2)下列有关流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两次浸取时温度越高,浸出时间越长,工业效益越好

B.浸取时采用适宜的液固比,既可为下步萃取提供合适的酸度,又能得到较高浓度的In3+溶液

C.净化液通过萃取、反萃取、再生等过程可富集得到高浓度In3+溶液并使萃取剂循环利用

D.电解粗铟时阳极泥成分包括锌、铜、银等金属

(3)萃取净化液所用苯取剂可用H2A2表示,使In3+进入有机相,相关反应可表示为:

In3++3H2A2In (HA2)3+3H+, 则反萃取所用试剂应选用_______( 填:

“ 稀硫酸”或“NaOH溶液”)。

(4)砷烟灰中的As2S3不溶于稀硫酸,但加入MnO2后可溶解,并转化为AsO43-,同时产生臭鸡蛋气味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 电解精炼粗铟时阴极材料应选用________,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电解液中c(In3+)会逐渐_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6)工业上常采用ITO靶材废料回收铟,其浸出液中主要含Sn4+杂质,除杂可采用加入Na2S溶液的方法。

要使Sn4+沉淀完全即c(Sn4+)低于10﹣5mol/L,所用Na2S洛液的浓度应高于_____。

[列式表达,其溶度积常数用Ksp (SnS2) 表示]

28.(15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NOx、SO2等,是形成雾霾的主要物质,其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Ⅰ.NOx的消除。

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N2(g)+2CO2(g)ΔH。

(1)已知:

CO燃烧热的ΔH1=-283.0kJ·mol-l,

N2(g)+O2(g)2NO(g)ΔH2=+180.5kJ·mol-1,则ΔH=__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

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活化能,但ΔH不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曲线Ⅱ中的催化剂适用于450℃左右脱氮

D.曲线Ⅱ中催化剂脱氮率比曲线I中的高

②若低于200℃,图中曲线I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判断a点是否为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并说明其理由:

____________。

Ⅱ.SO2的综合利用

(3)某研究小组对反应NO2+SO2SO3+NOΔH<0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n0(NO2):

n0(SO2)]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NO2的平衡转化率[α(NO2)]。

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如果将图中C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B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C和TD,通过计算判断:

TC__________TD(填“>”“=”或“<”)。

(4)已知25℃时,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

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1,溶液中的c(OHˉ)=____________mo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15分)

组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之一是碳,其单质及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碳原子价电子原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其核外有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2)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原子,这和碳原子电子云的成键特点有关,试解释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________。

(3) 比较下列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的温度和对应的阳离子半径,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____________。

碳酸盐

MgCO3

CaCO3

SrCO3

BaCO3

热分解温度/℃

402

900

1172

1360

阳离了半径/pm

66

99

112

135

(4) 1828 年,德国化学家乌勒(F·Wohler)冲破了生命力学说的束缚,在实验室里将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蒸发,得到了有机物尿素[CO(NH2)2]。

尿素中C、N、O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

(5) 碳的同素异形体有多种,其中一种为石墨,系平面层状结构。

同一层内每个碳原子与其它三个碳原子以C﹣C 键相连构成平面正六边形,且层间可以滑动,它的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层间存在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

(6) 石墨晶体二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