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626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docx

城市设计教材纲要

城市设计课程纲要

第一章城市设计发展概述

1.城市设计概念的认知

1.1理论认知:

注重城市设计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寻求普遍意义城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1.1.1不列颠百科全书:

为社会、经济、审美和技术服务,涵盖了个体工程、系统工程、区域设计等形体环境设计

1.1.2林奇.凯文:

城市空间应保证城市各种活动,实现多种价值观

1.2应用认知:

注重城市建设中具体问题的及其解决途径

1.2.1政策取向

1.2.2工程取向

2.城市设计历史发展

2.1城市设计的萌芽时期

2.2古代国外城市设计史

2.2.1古希腊时期:

人文主义贯穿与城市设计中,追求与自然环境地协调,体现人的尺度,以视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

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

特点:

“以空间、轴线、建筑实体、连续空间、引力及延伸等模式”

2.2.2古罗马时期:

突出政治、军事的地位,强调街道布局,引入主次干道的概念

特点:

轴线对称、纪念性,公共建筑的附属性

2.2.3中世纪时期:

城市规模小,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

特点:

空间封闭,尺度宜人,理性原则

2.2.4文艺复兴时期:

理想城市设计模式,以便利、美观为设计原则

2.3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史

2.3.1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2.3.2各时期的代表和特点(汉以前;汉至宋;明清)

2.3.3北京城的城市发展沿革

2.4近现代西方城市设计史

2.4.1工业革命

18、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城市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产生严重的城市问题,污染,工业化的急功近利

特点:

城市设计缺乏整体观念,艺术性的缺乏

2.4.220世纪30年代末的新建筑运动:

功能秩序解决城市问题,考虑社会进步和公众的基本生理、生活需求。

特点:

重视经济、社会、立法,忽视历史文化,城市出现大量无特色的消极空间

2.4.3《雅典宪章》后20世纪中期:

重视城市环境问题,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五要素的城市意向的形成

2.2.4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

强调城镇和谐性、新旧建筑关系、公共空间形式及小规模改造街区,历史、传统、文化、地方特色、邻里、场所精神。

特点:

有情趣的城市空间环境;与当地的特色景观和环境相联系;步行街;细节和空间环境多元化。

2.2.580年代来西方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三个主要特征:

a.郊区的继续扩展

b.局部更新

c.城市中心的全面复兴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定位与基本路径

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1观点分歧

1.1.1独立领域(中间环节)

1.1.2沙里宁“城市设计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建筑方式解决城市问题,“有机疏散”,郊区化的新城建设,导致旧城衰败

功能的目的:

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始终,控制性,指导性,非必然性

1.1.3归入城市规划

1.2城市规划的特点

1.2.1城市规划的任务:

城市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规划,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资源与发展前景,城市性质与用地规模,人口组成与预计总量,以及城市成因和发展历史人文传统等。

1.2.2城市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对外交通体系和室内交通体系,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环境与绿化体系,文物保护与利用,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布,布局结构与社区组织,空间构成与人居环境等。

1.2.3城市规划目的:

从功能、技术和经济方面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1.2.4城市规划组成:

经济规划,社会规划,政策确定,物质规划

1.2.5城市规划的结构层次

1.3.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1.3.1城市设计特点

1.3.1.1城市设计的任务:

在城市规划总体要求下,侧重从空间构成方面,研究城市空间体系和环境景观,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具有较多的文化与审美的含义

1.3.1.2城市设计目的:

环境效益是主要目标:

适用,宜人,可持续

1.4两者关系:

1.4.1研究问题立足不同:

城市规划城市硬件对人,即客观对主观影响的角度,从城市环境、土地、交通等基础设施运行方面,为城市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城市设计人对城市硬件,即主观对客观影响的角度,从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直至精神感受等方面,对城市空间和环境作出更加舒适合理的安排。

1.4.2工作方式与要求:

城市规划调查统计严格,利用数字与图表,定性定量地对城市发展进行抽象概括,并适合不同专业的交流,利于城市总体情况的把握。

城市设计更多依靠形象思维,对城市空间、体型环境作直观具体的表现,把规划设想变为可见的城市形象,使之易于被非专业人员和公众所了解,利于设计及公众沟通,逐步做到市民参与。

研究问题角度与工作方式的不同,决定城市设计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直至详细规划的全过程。

1.4.3城市设计作用:

深化城市规划和指导具体实施

1.4.4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的关系

1.4.4.1评价标准:

两者都有“定形”的特点:

详细规划较多涉及各类技术经济指标,与上一层次的规划成果相匹配是其评价标准

城市设计与具体的城市生活环境人对实际空间的体验,即艺术性、舒适性、心理满意度等非定量因素

1.4.4.2工作重点:

详细规划:

用地性质,道路两侧平面安排

城市设计:

群体的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以及建筑小品的布局与设计

1.4.4.3主要内容:

详细规划:

更多涉及工程技术问题(区划,道路,竖向,管线),投资与建设量

城市设计:

更多涉及感性认识,表现为法规控制下的具体空间环境设计

1.4.4.4工作深度:

详细规划:

多以1:

1000,二维表现,成果侧重于法律性的条款、政策,方案设计为次

城市设计:

1:

500,甚至1:

200,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均起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施操作弹性

2.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的关系:

2.1异同点

2.1.1.都是空间环境处理的手段,

2.1.2.出发点不同:

城市设计立足于环境的全面调研分析和正确评价方法基础上,以多重的委托人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公众的意志和利益,超出功能、美观、造价等内容,城市功能与公众认可。

建筑设计取决于设计人与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审美,经济性),偏重个性,对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缺少足够的考虑

2.1.3内容不同:

城市设计主要工作对象和领域为开放空间,建筑物相互关系及其对城市空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是个人直觉的产物。

建筑设计注重建筑内部功能布置及建筑自身的形象展示,易忽视对整体环境的尊重。

2.2关系

2.2.1实施模式:

城市设计最终通过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来实现,避免单调枯燥或各行其是、互不相关,城市设计不是规定和限制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而是指导和控制,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合理性(界定范围、功能性质及空间条件),为建筑设计的创造留下充分的余地。

2.2.1内容特点与目的:

城市设计导则中定性大于定量,政策框架和技术性准则具有相当的弹性,对建筑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束缚不会很大。

3.2两者结合方式

3.2.1政策效应:

使城市设计成果立法,具有严肃性

3.2.2整体操作:

城市设计工作具有连续性,城市设计者可进一步深入建筑和环境设计主持或直接参与,进行控制和协调,使城市设计成果得到贯彻。

3.2.3持续设计: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建筑和环境设计的深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经多方认同,对城市设计成果进行补充、优化,调整限制弹性。

3.城市设计的定位:

3.1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物质空间环境和具有文化内涵的体型环境,对城市空间全面的研究,(四维:

时间、速度)

3.2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始终,

3.3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工作领域和研究角度、工作方法,因此又是相对独立的分支

3.4指导与控制,总体与个体的纽带

3.5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

4.城市设计的环境依据

4.1自然因素:

气候、地质、地形与地貌、水系和其它自然资源

4.1.1气候门窗、屋顶坡度、建筑风格

4.1.2地质结构与高度影响城市的建筑空间形态

4.2.3地形与地貌控制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4.1.4水系和其它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性格和区域特点

4.2人文因素:

城市性质、城市格局机理、地方民俗、传统产业、历史文物、重要景观绿地

4.2.1城市性质

4.2.2城市格局肌理

4.2.3地方民俗

4.2.4传统产业

4.2.5历史文物

4.2.6重要景观绿地

4.3发展因素:

城市发展纲要确定的城市性质、支柱产业、用地规模、人口总量等,以及近远期规划设想,对整个城市空间体系及公共活动空间的分布规模都提出相应要求。

第三章.城市设计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1.城市设计主要内容:

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边缘与入口、历史文物的保护及利用、视觉走廊、水景与绿化等

1.1城市空间体系

1.1.1全局出发,烘托中心:

城市总体格局和街道、广场、街区等组成,明晰功能区块与交通结构组织

1.1.2具体考虑各个局部细节及相互关系,保证空间序列和视觉走廊的完整性,功能合理,交通便捷

1.2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城市城市的远景特征及形象展示

1.3边缘与入口门户区,领域感,近视印象

1.4水景与绿化等

1.5历史文物的保护及利用:

文脉,历史延续性等

1.6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城市设计技术指标

2.1基础指标:

用地面积,用地性质

2.2指导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层数或高度),

2.3辅助指标:

出入口性质、位置与方向,停车位

2.4意向性指标:

风格,色彩,空间共享,视线

第四章、城市设计空间体系的主要环节

1.建筑场与空间感

基础参照数据

场的强弱及空间感的界面:

视角18~27~45度,视距30~300~600米

1.1强场>130米内

1.2均衡场1/1~1/230~300米

1.3弱场1/2~1/4300~600米

1.4虚场<1/4600米以上

1.5建筑场相应的空间感和心理特性

建筑立面:

视距

视距

水平线与檐口视角

视觉与心理特性

1:

1

>30米

45度

良好的封闭感,适于建筑细部的表达

1:

2

30~300米

27度

封闭感涣散,适于观察建筑群体,外部空间渗透

1:

3

300~600米

18度

封闭感消失,外部空间进入

1:

4

600米以上

14度

容积特性完全消失,空间成为开放性

1.6围合建筑的连续性影响空间感:

质感,开口,轮廓线,色彩的变化

2.街道

2.1城市干道

2.1.1交通性干道

2.1.2商业性干道

2.1.3生活性干道

2.2支路城市空间与区域空间的转换,功能复杂

2.3步行街(文化、商业、游览):

因所属地位性质不同,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

3.广场:

3.1功能

3.1.1舒解交通

3.1.2提供公共活动场所

3.1.3改善城市空间与环境

3.1.4防灾

3.2分类(使用性质)

3.2.1交通广场

3.2.2交通商业广场存在于城市交通枢纽(航空港,火车站,轮船码头等)

3.2.3商业广场

3.2.4文化广场

3.2.5市政广场

3.2.6纪念性广场

3.2.7重要建筑广场

3.2.8绿化休闲广场

3.3广场形态与尺度感

3.3.1方形,矩形:

空间扩大,建筑尺度减小

3.3.2圆形,椭圆形:

空间收缩,建筑尺度增大

3.3.3梯形:

空间方向导致建筑尺度或大或小变化

3.3.4三角形:

空间收分强烈引起空间紧张

4.城市设计空间构成原则

发掘特色、形成序列、适度呼应、突出中心、树立标志

4.1发掘特色:

性格,文脉,

4.2形成序列:

连续、规则或自由,有序片断

4.3适度呼应:

高度,色彩,形式,尺度,符号,气质

4.4突出中心:

体量与高度布局与位置功能与形态前景与背景视线与导向

广场,中心建筑,序列的高潮

4.5树立标志:

可识别性,区域的场控制地位

5.城市设计的一般设计元素

5.1图底关系建筑实体与开放空间的虚实关系

5.2序列性原则空间连续的次序

5.3侧面封闭和边缘连续限定空间,边界清晰连续(硬质,柔质)

5.4综合性跨接交通与其它功能联系

5.5轴线透视原则有机秩序

5.6室内外空间融合全天候玻璃物盖及灰空间

5.7强调与暗示扬抑有度,留有余地

第五章城市设计主要类型及一般技术规范

1.城市中心区设计

1.1城市中心区的性质类型

1.1.1行政中心:

严谨,高效,形象展示,拥有公共集会的场所

1.1.2商业中心:

功能层次多,交通流线复杂,交通要求便捷;空间丰富,尺度宜人

1.1.3文娱会展中心:

持续人流,集散广场;空间开阔,城市气质和文化艺术面貌的代表

1.1.4体育中心:

即时人流大,外部交通疏导;外向型空间多,尺度巨大;城市形象展示

1.2城市中心区设计的趋势

1.2.1步行化

1.2.1.1全步行线形(平行交通),片状(外环路)

1.2.1.2半步行分流(慢速,服务)

1.2.1.3.错时交通

1.2.2交通立体化:

重视交通转换

1.2.2.1地下交通

1.2.2.2地下商业街

1.2.2.3步行架空,架空平台

1.2.3发展有余地:

建设规模的限制;旧城改造的现状约束;

1.2.3.1分期处理,近期保留,远期淘汰

1.2.3.2过渡绿地

1.2.3.3河流,湖泊等边界弹性用地预留

1.2.4重视文化特征和环境整体效益:

特色与可持续发展

1.3城市中心区公建布局要求

1.3.1联系与配套

交通便捷;功能补充和联系;心理因素等

联系:

金融与商业,邮电与交通运输等

排斥:

大型交通车站与体育场(交通冲突)

医院,药店与殡葬(心理)

科研、图书馆与剧院,体育场(噪声干扰)

餐馆与博物馆(气体干扰),

1.3.2服务范围的要求

1.3.2.1步行距离:

中心出入口与公交站、停车场宜不大于100米,不应大于200米

1.3.2.2功能配套的要求

1.3.3服务方式的要求

1.3.3.1城市中心:

优选性购物

1.3.3.2居住区中心:

方便性购物

1.4城市景观构成要素:

1.4.1轮廓线与空间层次

1.4.2视廊与对景

1.4.3体形与色彩质感(场所认同)

1.4.4夜间灯光

2.步行街(区)

2.1步行街(区)性质特点:

多以商业文化为主,拥有大量的交往界面

2.2步行街(区)功能与环境要求

2.2.1步行交通与功能直接密切联系

2.2.2规模长度宜控制在500米以内

2.2.3建筑尺度宜人,提供休息、停留和交流空间

2.2.4避免出现功能空白区

2.3步行街(区)空间特点

2.3.1外向型:

城市中心商业街(区),道路单侧步行街

特点:

交通便利,易于营造街景和形成序列,布局不易紧凑

2.3.2内向型:

中庭式或室内商业街,地下商业街

特点:

外部交通干扰小,空间丰富,布局紧凑,入口区交通易形成瓶颈

2.3.3节点型:

传统风貌商业街(区)

特点:

以一定的现状和文脉素材为基础构筑,空间序列丰富,易形成有特色的旅游街区

2.3.4综合型:

大型集中式商业街(区)

特点:

多种方式的组合,功能完备,交通复杂

2.4空间与景观构成要素:

2.4.1空间序列与视廊

2.4.2公用设施

2.4.3停留场所

2.4.4行进中的动态景观

2.4.5夜间灯光

3.城市设计所涉及常用技术规范及相关知识

3.1步行系统要求

3.1.1宽度设置:

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带的倍数计算,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m。

 人行带宽度和最大通行能力

所在地点

宽度(m)

最大通行能力(人/h)

城市道路上

车站码头、人行天桥和地道

0.75

0.90

1800

1400

3.1.2商业步行区服务距离要求:

步行出入口与公交站、停车场不宜大于100米,不应大于200米;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m;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路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3.1.3步行停留集散场地要求:

人行天桥或地道的出入口处应规划人流集散用地,其面积不宜小于50m2

3.2自行车交通系统要求:

3.2.1自行车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

自行车道路与机动车道的分隔方式

道路网密度

(km/m2)

道路间距

(m)

自行车专用路

与机动车道间用设施隔离

路面划线

1.5~2.0

3~5

10~15

1000~1200

400~600

150~200

3.2.2自行车道路的宽度和通行能力:

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自行车道路双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宜为3.5m

3.2.3自行车停车:

3.2.3.1自行车公共露天停车场1.5平方米/辆,室内停车场1.8平方米/辆

3.2.3.2自行车分15~20米长为单元,设出入口,宽度不小于3米

500个车位,不少于两个出入口

3.2.3.3自行车入库坡度<1:

5,口部净宽>2.5米

3.3机动车交通系统要求:

3.3.1停车位要求

小型车停放:

地面停车25~30平方米/辆立体及地下停车30~35平方米/辆

3.3.2停车场规范及坡度要求

3.3.2.1出入口距交叉口,桥、隧道坡道起止线大于50米

3.3.2.250个车位以下,可一个出入口,宜双车道,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50~300个车位,应两个出入口

300个以上,出入口分开设置,距离大于20米

500个以上,三个出入口以上

3.3.2.3坡度要求

小型车直线坡度不大于12%,曲线不大于9%

困难地段小型车直线坡度不大于15%,曲线不大于12%,地面相接处坡度减半,长度大于3.6米

3.3.3道路及站场设置要求

3.3.3.1在城市立体交叉口和跨河桥梁的坡道两端,以及隧道进出口外的30m的范围内,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和非港湾式公共交通停靠站。

3.4建筑(高层)常用消防规范

3.4.1民用建筑常用消防规范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一般民用建筑不小于6米,

3.4.2高层民用建筑常用消防规范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m2,一个厅、室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小于50m2,可设置一个出口

高层建筑主体有一长边或1/4周长不应布置高5米、深4米的裙房,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高层主体之间不应小于13米,主体与裙房之间不应小于9米,裙房之间不小于6米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

安全疏散距离                     

高层建筑

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医院

病房部分

24

12

其它部分

30

15

旅馆、展览楼、教学楼

30

15

其它

40

20

3.4.3消防车道及人行通道设置

建筑沿街长度大于150米或总长大于220米,底层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不小于4X4米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封闭内院短边大于24米设消防车道

一般消防车道不小于3.5米,高层为4米,与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米

尽端式消防车道回车场不小于15X15米,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3.5汽车库设计常用防火规范

3.5.1防火分类

3.5.2防火分区

3.5.3安全疏散

停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车辆的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

组合多层停车库,底层停布库,其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它部分的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

停车库、修车库内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一、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二、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Ⅲ类多层停车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