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612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初二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销魂独占鳌头蟠龙B.休憩烟雾缭绕金峦殿

C.帷幕失之毫厘湛蓝D.钟磬莫名其妙绚丽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休憩(qì)闺女(ɡuī)B.笨拙(zhuō)洨河(xiáo)

C.桥墩(dǔn)后妃(fēi)D.轩榭(xüān)镂空(lòu)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

()(2分)

  A.谁也不会否认珠江不是向东流的。

  

  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

  

  D.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某些加油站擅自哄抬汽油价格。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

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

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D.《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独往湖心亭/看雪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湖中人/鸟声俱绝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下列加点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交通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神情与苏、黄不属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刘慧卿因参与“台独”分子研讨会,并发表支持“台独”的言论,连日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口诛笔伐。

B.一直以来,对网吧的治理很难取得显著成效。

这样无形中助长了一些违法经营者的嚣张气焰,对国家的规定更加熟视无睹。

C.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去年到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D.这一段时期,“非典”似乎已销声匿迹,但是医学专家反复提醒,这种疾病可能只是暂时消失,很可能会卷士重来。

8.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2分)

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多分为外宅和内宅两部分。

______________

(1)外宅为宾客居住,内宅为主人居住。

(2)垂花门为四合院内的二进门,俗称“二门”。

(3)内外宅之间用一堵墙隔开,这堵墙上的门通常用垂花门。

(4)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

A.(3)

(1)(4)

(2)B.

(1)

(2)(3)(4)

B.(3)

(1)

(2)(4)D.

(1)(3)

(2)(4)

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此夸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但使愿无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余舟一芥D.虽乘奔御风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1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B.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译文: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中散步。

D.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不要说您傻,还有比您傻的人呢!

二、积累与运用。

(23分)

11.默写古诗文句子(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

(12分)

(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

(2)白头吊古风霜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5)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

天明登前途,_____________。

(6)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7)①苏轼评价王维云: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②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2.课外名著阅读填空(6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

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

  ②主人公是在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③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的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④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今年5月11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差值

2%

20%

1%

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分)

②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2分)

三、阅读。

(4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5题。

(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稍有一点点)B.至于夏水襄陵(漫上)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D.每至晴初霜旦(结霜的早晨)

15.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写出首句和尾句即可):

它着力渲染了。

(3分)

16.如果你到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

(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18题。

(15分)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

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

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

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

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

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7.本文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

、三个方面。

(6分)

18.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

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口口和口口。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另举一个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23分)

放弃的快乐

    雪小禅

那天,一家人在一起看王小丫的《开心辞典》,发现越来越喜欢这个节目,因为充满了智慧和人性化的美丽。

  总有许多梦想会被实现,总有前面的陷阱在等待着你,王小丫的微笑却永远那么迷人。

她总是问你,继续吗?

如果继续就有两种结果,一个是成功,接着往前进,一个是失败,退回到你原来的起点。

不进则退,不可能让你在原地呆着,还能保持住已经取得的成绩。

  答对十二道题的人并不多,往往是三道、六道或者九道题就淘汰出局了,但我看了很多选手,都是一直往前。

有一个人,已经到了第九道题,但因为一次失误,又回到了从前的点数。

  一种新玩法,非常刺激。

  此时,我正在犹豫是否考研,就业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许多人都在考研考博,其实不过是找一个避风港而已,暂时让自己再回到象牙塔里,其实于我而言,这样的前进,似乎意义不大。

  我知道自己更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再确切点说,我希望在社会上磨练自己。

  弟弟在读大二,那天他也在,他一直说,“姐,考研吧,现在考研多热啊,将来大本还上哪混去啊?

  我知道他说得不对,那些CEO们好多连本科都不是,学历并不能证明一切,面对两难的选择,我真的在彷徨。

  那个答题的人一直很幸运,一路到了第九道题。

他怀孕的妻子就在台下,去掉个错误答案、打热线给朋友、求助现场观众,他都用过了,到了第九题,当他把自己所有设定的家庭梦想都实现后,王小丫问,继续吗?

不。

他说,我放弃。

  我一愣,王小丫也一愣。

因为很少有人放弃,那是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失败或成功都可以理解,本来就是一场智力加机遇的游戏。

  但他放弃了。

弟弟说:

“真不像个男人,要是我,一定会答。

放弃干什么,太保守了,不就是答错了往回扣分吗,万一答对了呢?

  王小丫继续问他,“真的放弃吗?

”而且一连问了三次。

  他连犹豫都没有,然后点头,真的放弃。

  “不后悔?

”王小丫问。

  他笑,“不后悔,因为应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

  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心里一阵激动,多好的话啊,不后悔,因为应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

  最终,他只答了九道题,没有接着冲向完美的十二道,但是他说,已经很满足了,因为人生有许多东西必须要放弃才会得到。

  另一个男主持人问他,“如果将来你的孩子长大后问你,爸爸,那天在《开心辞典》你为什么放弃了你会怎么说?

  他说,“我会告诉他,人生并不一定非要走到最高点。

  主持人说,“那你的孩子如果问,那我以后考80分就满足了,你怎么说?

  他笑着说,“如果他觉得高兴,如果他付出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那么我认同。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那是一种更豁达的人生态度吧,从来我们都以为要追求、永远追求,要一直向前,哪怕跌得头破血流,爬山时我们要达到山顶,在半山腰上停下的人会被看不起,跑步时我们要撞到红线,仿佛那才是唯一的目的。

  但我也知道,也许半山腰的风景更美丽,因为空气浓厚所以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植物和动物,也许山顶上可以一览众山小,可谁知道它是不是显得更加寂寞孤单?

跑步的人,如果停下来看看风景有什么不好?

为什么,非要去撞那条红线?

  原来,放弃也可以是一种快乐,一种美丽。

  过了几天,我告诉家人,我放弃了考研,到一家公司从秘书做起了,眼高手低,并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脚踏实地,寻找那块应该属于自己的天空,才是我真正要做的吧。

20.文中最能揭示本文主旨的是哪一句话?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对答题人的“放弃”,“弟弟”和“我”的看法不同,你赞同谁的观点?

为什么?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放弃是快乐的”,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阅读这篇文章后的感想。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60分)

25.按要求作文。

(60分)

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初二学生也了解许多自然现象的科学原理,请选自己熟悉的现象,把它的原因、功能、用途等阐释清楚。

字数600—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B2.A3.C4.B5.C6.C7.C8.D

9.B(A项:

技能/能够。

B项两个“但”都是“只”的意思。

C项:

参与,这里指欣赏/连词,和。

D项:

飞奔的马/腾起。

10.D(“痴”为“痴情”的意思,并非“傻”。

).

二、积累与运用。

(23分)

11.略

12.①保尔·柯察金②朱赫来③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④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13.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2分)

②略(围绕班会主题,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阅读。

(47分)

(一)(9分)

14.A(3分)

15.(3分)“睛初霜旦……哀转久绝”。

三峡秋天凄清肃的气氛。

16.(3分)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抄写原文的不给分,不用自己的话阐明酌情扣分。

(二)(15分)

17.容易训练(训练)吃苦耐劳(工作)准确性高(准确性)(3分)

18.嗅觉敏锐(4分)

19.示例①利用猪的灵敏嗅觉来缉毒示例②运用蝙蝠超声波定位的原理,研制出雷达,应用于军事、气象等领域。

(3分)

(三)(23分)

20.(3分)(原来)放弃也可以是一种快乐,一种美丽。

(答“人生有许多东西必须要放弃才会得到”给2分。

答“人生并不一定非要走到最高点”给1分。

21.(4分)本文写了《开心辞典》上答题人放弃继续答题和“我”放弃考研两件事。

(2分。

允许有不同表述。

)  “我”的“放弃”是因为受到答题人“放弃”的启发。

(或:

答题人的“放弃”消除了“我”是否考研的犹豫。

或:

答题人的“放弃”使“我”坚定了放弃考研的决心。

)(2分。

答案大意对即可。

22.(5分)示例1:

赞同“弟弟”的观点,因为人的价值在于不断追求,不断超越自我,所以不要轻易放弃。

  示例2:

赞同“我”的观点,因为每个人都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只要尽了力,只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开放性题目,无论赞同谁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3.(5分)作者认为,放弃是一种更豁达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寻找那块应该属于自己的天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意思对即可。

如果从“爬山”、“跑步”角度展开阐述,言之有理,给3分。

24.(6分)开放性试题,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从“放弃是快乐的”或“不轻言放弃”或“视不同情况决定是否放弃”等角度谈感想都可以。

(评分宜从整体入手,参考要点:

联系文意1分,联系实际1分,感受心得2分,语言表达2分。

三、作文。

(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