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610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成都市服务业发展,依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和《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3-2020)》,编制《成都市服务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本规划旨在指导“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规范服务业行业秩序等,充分提高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达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本规划是成都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服务业相关各级各类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创第三产业新优势,突出了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对成都市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成都市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快。

增加值由2001年的681.0亿元稳步增加到2005年的1181.0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9%。

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01年的9.1∶45.3∶45.6调整为2005年的7.7∶42.5∶49.8,2005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9%,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二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业体系。

“十五”期间,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主要支撑,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2001-200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52.80%、52.20%、51.90%、51.24%、47.2%。

与2001年相比,房地产业的比重由5.5%上升到1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由1.6%上升到3.1%,其他行业也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特色突出,逐步形成了一批优势品牌。

  三是就业吸附力增强。

“十五”期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比重由2001年的34.1%上升到2005年的36.9%,就业结构逐步与产业结构发展同步,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7∶42.5∶49.8,就业结构32.3∶30.8∶36.9,服务业的发展正在带动从业人员的同步增长,成为成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

  但是,成都市服务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总体发展水平相对偏低。

从增加值总量来看,成都市服务业增加值虽然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与直辖市和其他14个副省级城市相比,显得偏低,2005年排名第八位,其增加值只相当于上海的25.7%,北京的25.6%,广州的40.6%。

同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而2001-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6%、45.9%、46.1%、45.5%、49.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城市60-70%的比重,也低于2000年全球平均水平61.0%。

  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成都市服务业结构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服务业虽然正在兴起,但在服务业中占的比重都不大,经济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2005年服务业内部构成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三大传统服务业占据了整个第三产业的37.6%,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而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总体看来偏小,尚未形成规模,同时,成都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可用服务业投资中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投资比重来衡量。

1980-1990年,加拿大和美国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投资占服务业总投资的比重从13%上升到15%,而成都市2002年这项投资的比重才达到5.2%,大大低于加拿大和美国1990年的水平。

  三是区域产业缺乏较强的关联度,服务企业总体竞争力较弱。

各行业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没有形成区域分工、协作发展的合理模式,各城区错位发展态势不够明显,城区与郊县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补发展局面。

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较少,平均规模较小,在组织规模、服务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内著名的企业集团。

而且,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低,海外资本对服务业规模化投入仅限于零售、酒店、房地产,其他服务行业仍未形成海外投资热点。

  

(二)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加快发展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是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十一五”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服务业领域正在按照“入世”承诺逐步扩大开放,服务贸易承诺将逐步兑现,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成都在服务业领域吸引外资力度将增强。

对外开放将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国内及本地服务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也为成都提供了一个吸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便利途径,开辟了一条引进资金、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成熟的管理制度和建设经验的道路,为本地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提高成都市服务业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旅游、外贸、中介服务机构等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使这些领域的竞争国际化,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成都建设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将加快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的服务型经济将得到全面发展。

特别是随着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全面启动、总部经济的打造、城区危旧房改造步伐的加快,将为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商业餐饮、房地产开发、邮政电信、社区服务、文化体育业等服务业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一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汽车、住房、教育、旅游、信息等消费需求将加速增长,成为消费的新热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而且在“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会加快,将增强人们消费的愿望和能力。

  四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迅猛发展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将得到改造和升级,焕发新的活力。

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各行业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应用水平大为提高,新的服务方式将出现,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潮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主动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和服务市场开放的新形势,把握国际上现代服务业业态扩张的态势,积极吸引服务业向成都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提高服务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巩固和增强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

  

(二)基本原则。

  1.优化结构,提升档次。

整合现有服务业资源,保持既有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实行增量推动和存量调整,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提升成都市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2。

统筹城乡,强化就业。

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致力于能够提供大量满足城乡就业的工作岗位,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城市化质量稳步提高。

  3。

政府导向,市场运作。

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并重。

政府应致力于为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并在政策框架下自主发展。

  4.发挥优势,联动发展。

进一步扶持壮大服务业内的优势产业,强化和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增强聚合辐射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流通、融通、智力支持等功能,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联动的发展机制,增强产业渗透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5。

功能分区,合理布局。

根据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的功能分区基础上,对服务业进行合理布局,引导不同功能区域重点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服务业,形成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的服务业空间组织体系。

  (三)发展目标。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

  --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

到2010年,会展、金融、信息、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

  --服务业运行环境逐步完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

到2010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业发展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运行环境。

  三、空间布局

  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禀赋条件和服务业发展的不同程度,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依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全市服务业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配套发展区、特色发展区3个功能区。

  

(一)优化发展区。

指发展基础好、服务业比重大、辐射带动范围广且土地开发密度已经很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

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城南、城东副中心。

  该区域作为服务业优化发展的重点区域,要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和竞争能力。

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大力发展投资型和决策型总部经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发展绿色休闲产业。

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研发机构聚集,提高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水平。

形成中央商务区(CBD)、休闲商务区(RBD)、科技商务区(SBD)、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会展中心、商贸中心和信息服务基地。

  着力发展以大型百货和大型超级市场为主的商贸流通业,打造西南的商贸中心。

发展现代化品牌化的餐饮业,成为“美食之都”的核心区。

发展以金融业、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商务,巩固和提升金融中心地位,打造“会展之都”。

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发展城市文化旅游。

合理设置市域性专业型的物流服务站,建设城市商贸配送中心。

注重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并行发展。

  

(二)配套发展区。

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聚集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具有一定工业基础、与中心城区形成走廊式组团发展格局的区域。

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区域重点发展与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公共交通、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等服务业。

本区域的房地产业以特色鲜明、环境优雅的中高档休闲住宅房地产项目为主,在温江、双流、龙泉等条件具备的区县优先发展。

作为物流业的重点区域,将在具备多式联运的航空、铁路枢纽附近规划建设三个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在公路货运主干道与绕城高速公路交汇的东、南、西、北方向建立四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

发挥温江花博会场馆的会展载体作用,承办以花卉、花木为主的特色会展。

发展依托生态环境、结合第一产业的绿色观光休闲业。

积极发展与工业和当地居民生活配套的商贸业。

  (三)特色发展区。

指优化发展区和配套发展区以外、区位优势不明显、但具有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的区域。

包括崇州市、邛崃市、都江堰市、彭州市和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金堂县。

  该区域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要因地制宜、三次产业兼顾,发展特色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以特色旅游和农业服务业为主。

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为依托,深度发展特色品牌旅游业,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购物等服务业,建设都江堰-大邑-邛崃-蒲江生态旅游基地。

针对本区域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和较多数量的农民,应立足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用文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成都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将成都建设成为古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独具特色的现代文化强市。

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年均增长1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逐步实现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的转变,从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的转变,从以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及设施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的转变。

  重塑文化市场主体。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对经营性文化领域,应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按照“入世”承诺引进外资,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格局;通过建立文化发展微观运行机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改革国家办的文化单位为重点,通过企业转制,培养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

  2。

实施集团化,品牌化战略。

培育文化产业集团。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和传媒集团。

加快广电和报业等跨媒体合作,培育发展大型演艺公司,推动传媒业和演出业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印务产业和印务集团发展。

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文化企业在蓉发展。

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走向世界。

扩大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外销,提高外销额占全市文化产业产值的比重。

  打造三大文化品牌。

推出系列和成都关联的“大熊猫文化”品牌活动,规划建设大熊猫生态产业园,实施“大熊猫家乡游”文化旅游活动,举办服务大熊猫文化旅游的节庆活动,打造“大熊猫文化”品牌。

统筹整合金沙文化资源,举办古蜀文化艺术节,建设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发金沙关联文化产品,打造与运营“金沙文化”品牌。

以水文化为主题,建设都江堰水利文化博物馆、大禹专题纪念馆、道教文化园区,办好清明放水节、李冰文化节和道教文化节,提升“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文化品牌。

整合开发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两大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和跨所有制发展。

  3.发展成都特色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数字娱乐产业。

培育和引进拥有一批有竞争力的游戏制造企业和营运商,形成数字娱乐产业集群。

建设数字娱乐软件园,筹建卡通动漫娱乐体验主题公园,打造“数字娱乐成都造”品牌。

建设数字娱乐体验基地和网络消费体系,加大数字娱乐的传播力度,形成数字娱乐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的产业链,把成都建成国家级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第四大基地。

  繁荣传媒产业。

鼓励出版一批有文化内涵、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图书系列,打造出版业的精品图书品牌。

成立成都网络出版社,引导网络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成都广播电视名牌栏目、名牌主持,进一步提高收听、收视率。

拍摄制作一批优秀电视剧、专题片和广播剧。

组建成都广播电视总台,积极争取开办成都电视台卫视节目。

推出综合各种传媒手段的强档娱乐节目,打造一批精品娱乐节目。

扶持体育休闲、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产业。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市场环境。

  

(二)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以蜀汉文化、天府美食购物、水文化和生态休闲娱乐为核心,打造“休闲之都”城市品牌,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创汇收入达到3.5亿元。

  1。

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

挖掘整合旅游资源。

积极打造以武候祠、金沙遗址、望丛祠等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旅游场所。

整合川菜美食资源,吸引外来菜系,凭借成都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密集的购物中心挖掘购物旅游潜力,加快发展天府美食购物旅游。

加强都江堰、青城山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化园林等旅游资源的建设,整合成都丰富的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娱乐旅游。

  打造旅游精品。

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着力做强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成都大熊猫生态公园、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旅游精品品牌。

以九寨沟、峨眉山等省内世界级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成都-九寨沟、成都-乐山、成都-峨眉山、成都-大香格里拉等跨区域精品旅游路线。

以市内重要旅游景区为依托,打造成都-都江堰-青城山、成都-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花水湾温泉-西岭雪山、成都-平乐古镇-天台山、成都-五津-石象湖、成都-十陵-洛带古镇、成都-黄龙溪、成都-大熊猫生态公园-宝光寺-成都野生世界、成都-农科村-国色天乡-中国花卉博览园-三圣花乡、成都-街子-九龙沟-鸡冠山-罨画池等旅游精品路线。

  2。

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旅游营销。

实施品牌战略。

以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基本定位,建立“休闲之都”旅游品牌识别系统,以“休闲、娱乐”为理念识别的核心,以“品味美食、购物、观赏、体验”为行为识别的重要内容,以“太阳神鸟”为符号识别的标志,加强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

  加强旅游营销。

针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精心策划和实施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营销项目,搞好旅游宣传促销,提高成都的国际知名度。

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景区合作,加强同国旅、中旅、青旅三大旅行社和海外大型旅游企业的合作,扩大全市旅游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

针对多元化的消费群体,创新促销手段,强化网上促销,加强旅游节庆和专题活动促销。

  3。

规范旅游市场,完善旅游环境。

加强旅游管理,整顿市场秩序。

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监管,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专业化服务机制、游客投诉反馈机制等四大运作机制。

建立旅游、公安、工商、物价、卫生、质监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旅游市场管理与治理力度。

发挥好旅游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媒介、自律、服务和监督作用。

规范旅行社行为,树立成都旅游市场诚信形象。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加快旅游运输服务中心、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信息服务中心三大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高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协调发展。

完善旅游景区和旅游城镇的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环保和信息化建设,推进旅游景区(点)上档升级。

  (三)构建“会展之都”。

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壮大会展龙头企业,规范会展业市场,搭建会展服务平台,将成都打造成为“会展之都”。

到2010年,会展经济年增长速度超过20%,年举办大型展会节庆活动30个以上,年创造直接产值20亿元以上,间接产值200亿元以上。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快会展业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投资建设符合会展业发展要求的场馆或配套设施,加快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温江花博会会展中心、天府博览中心、省科技馆等场馆建设,形成按展会类型、规模大小、经济作用强弱划分的多层级展会布局。

统筹会展场馆周围宾馆、餐饮、娱乐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注重配套停车场建设,扩建公交线路。

加快周边机站扩容,在通讯等基础设施上给予保障。

  完善会展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建立会展政务“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规范和简化申办展会的各种手续。

工商、城管、交通、物价、消防、公安、卫生、海关、检疫等部门在展会举办中提供优质、高效的配套服务。

新闻媒体营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2。

树立会展品牌,提升影响力。

打造本土品牌。

依托金沙蜀汉文化、三国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电子信息、机械、医药、食品、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六大主导产业,分类打造本土品牌展会。

提升现有基础较好的展会,为全国糖酒会、四川国际电视节等传统展会注入新的活力,保持其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开发美食节、电脑节、三国文化节、道教文化节、南国冰雪节、成都大庙会、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等特色展会,打造成都节会名片。

  扩大对外影响。

引进一批国内国际的知名展会,抓住“世界合作论坛”和“世界与发展论坛”两个顶级国际会议选定“九寨天堂”作为其永久性会址的机遇,争取一些知名展会长期固定在成都举办,重点选择和策划几个会展品牌,提交国际会展认证机构认证。

  3.大力拓展会展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大力拓展会展市场。

加快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域,打破成渝经济区的界限,与这些区域的行业组织、专业办展组织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区域合作。

加强会展业与旅游、广告策划、餐饮、娱乐、酒店等行业的融合,以会展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会展产业链,打造会展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会展市场体系。

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建立专业会展公司(POC)、目的地管理公司(DMC),不断壮大会展业的市场主体。

逐步形成政府指导协调,协会规范监管,企业组织承办,市场化操作运作,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运营机制和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以小型会展企业为辅助,实行专业化分工合作,各类会展专业公司、宾馆、酒店、旅游服务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体系。

  (四)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

建立开放、高效、畅通、统一的商品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打造“美食之都”品牌,构建西南商贸中心。

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13%,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的商品零售企业达到3个,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餐饮企业达到3个。

  1。

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带动和促进城市化。

以连锁企业为龙头推动城乡市场一体化。

引导和支持大型商业零售、农资、医药、餐饮等企业到周边县城、中心镇(乡)发展连锁网点,促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

实施“万村千乡”放心商店工程建设,依托大中型连锁企业,采取直营连锁和加盟连锁等形式,在全市乡镇和行政村建设放心商店。

  以商工农结合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

围绕提高市民“米袋子”、“菜篮子”质量的目标,以食品安全为核心,建立主副食品生产基地,发展产销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更方便快捷地进入零售网点。

  2。

完善商业网点布局,提升城市商业功能。

建立完善的商业网点布局体系。

全面推进市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卫星城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建立适合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购买方便、结构布局合理的商业网点体系。

  重点推进中心城区商业区建设。

依托人民路(南北向轴线)及蜀都大道-东大街-老成渝路(东西向轴线)两条轴线,建设以盐市口-春熙路-大慈寺片区为主的商业中心功能区,以骡马市、顺城大街、东大街两侧及红星路东侧区域为主的商务中心功能区,以天府广场周边区域为主的文化博览功能区,打造中央商务区(CBD)。

建设武侯祠旅游休闲商业区、文殊院旅游休闲商业区、水井坊旅游休闲商业区、浣花风景区、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北郊风景区等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

以商贸流通业为核心产业,继续提高商业集聚程度,开拓延伸新的经营服务领域,提升品位和档次。

  积极推进各层次商业网点建设。

加快建设区域商业中心,结合每个区域的特点,突出各自特色,鼓励发展专业店、专卖店、超市、便利店等网点,适当发展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

积极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形成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

加快卫星城商业中心建设,发展郊县城镇商业,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大型批发市场。

推动专业特色商业街建设,充分发挥各区域历史文化、人文环境、交通条件的优势,发展适应现代消费的专业特色商业街,提高专业特色和经营水平。

  3.促进提档升级,增强品牌效应。

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