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559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docx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八章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一、政治文化(教材197页)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

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

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

往年试题

05年7月名词解释:

政治文化

05年1月填空题(《学习指导》90页填空题第1题)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教材197页)

二、政治文化的构成

  1.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教材198-200页)【09年1月名词解释:

政治心理;08年7月名词解释:

政治态度】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

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

政治态度是在以上三个心理过程(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念、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等。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政治理想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

政治理论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

2.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

体系文化主要反应了国民对于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宪法性安排的态度和看法。

过程文化是人们对政治过程的一整套看法,它反应了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基本态度。

政策文化是国民对于国家政策的基本看法,它反映的是公民对于重大问题的政策倾向和价值取向。

往年试题

09年1月名词解释:

政治心理

08年7月名词解释:

政治态度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

  1.根据政治文化的特性来划分

  

(1)地域型政治文化

  

(2)顺从型政治文化

  (3)参与型政治文化

难点

公民文化【Civicculture】(制度卷)(202页):

一种有关民主制度稳定的心理分析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组织了一次旨在比较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美国和墨西哥的民众对民主制的态度的跨国调查,在这一背景下,公民文化的理论得以成型。

尽管如此,它仍然是试图解释政治稳定的久远传统的一部分。

这一传统上溯至亚里士多德,包括了波利比乌斯、西塞罗、托克维尔、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白哲特、熊彼特和其他许多人。

这些理论家的一个相同之处是,他们依据各自的历史经验都承认民主政体的内在困境——对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乌斯来说,是雅典民主政体下的过度民主;对西塞罗来说,是罗马的混乱;对托克维尔来说,是法国大革命;对穆勒和白哲特而言,是法国和英国的历史经验;而对熊彼特和30,40,50年代的整整一代政治学者来说,是魏玛民主制度的崩溃。

在阐明稳定民主制的心理要求时,亚里士多德提到了“政治友善性”、“伙伴”意识和“政治约束”;托克维尔指出了“正确认识的自利”、“世俗、节制和自我命令”;白哲特论及了“受鼓励的节制”;埃克斯坦则强调了“差异平衡”的重要性。

公民文化理论试图通过对比英国、美国与德国、意大利的公民对民主制稳定性的态度,揭示出这类态度与稳定民主制的历史经验之间的联系。

这个理论认为,民主制度的有效实行一方面要求,负责创制和执行的领导人权力要相互协调,使政府能够治理;另一方面,要求公民参与政治过程。

如果没有政治上的分工,很难想象会怎样做出政治选择,也很难想象选民会怎样来评价一个政治领导人的表现。

什么样的公民能与权力和责任感的适当平衡以及稳定民主制相适应呢?

公民文化研究指出,与稳定民主制相适合的公民文化可能是一种混合的公民文化,在其中,主动与被动、义务与执行、一致与分化可以得到平衡和结合。

公民不会参与所有的事情;他们可以有“公民的保留”——这是解决对他们而言的重要问题可采用的技巧和约定。

他们会平衡主动与被动,从而使领导人能够行使权力,也能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响应。

公民的责任与公民实际履行责任之间可能会出现紧张状态。

大多数公民会承认参与的责任,并且相信政府能够接受他们的参与;但他们实际履行责任可能是有选择的,而且可能达不到他们的责任感。

最后在一致与分化之间也会出现紧张状态。

冲突是政治的本质;因而政治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开放的民主制中。

但在一个稳定的民主制度下,政党与团体之间的对抗服从于民族忠诚和对政治制度的支持。

最近几十年来在欧洲和美国所发生的态度转变并没有否定这个有关稳定民主制的心理构成的理论。

在英国和美国出现的政治极端化发展以及公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衰落,被认为是两国政府和经济的有效性和业绩不断下降的相应体现;就象德国公民文化的发展被认为同政府和经济的有效运作有关一样。

文化模式上发生的这些变动表明,公民文化依赖于民主制的运作.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探讨民主制的稳定性的理论,它还是过分依赖于英国和美国的实例。

低地国家和奥地利——利哈特所谓的联合民主制——通过发展精英协调文化、一整套保护种族团体、宗教团体和社会团体的利益安排,找到了各自通向稳定民主制的途径。

施密特和卡岑施泰因的社会合作主义可能是在小国实现民主制稳定的另一条道路,尤其是那些易受国际贸易波动影响的小国。

在这些国家,利益集团不介人冲突性的、有碍稳定的活动,而是与议会领导人及行政官员一起,就各种有关工资、工作条件、福利、物价和投资政策等问题进行协调性谈判。

这类安排的采纳,意味着出现了不断增长的意见一致和对制度的支持。

(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公民文化”词条,125-126页)

2.根据政治文化的分布状态来划分

  

(1)同质文化

  

(2)极端文化

  (3)多元文化

3.根据现代/传统两分标准来划分(教材203-205页)

往年试题

05年7月、07年7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1页选择题第5题)

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C)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教材205页)

A、冲突B、合作C、竞争D、团结

  四、政治文化的功能

  

(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政治文化赋予政治体系以某种形式的合法性,而这一合法性支持正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的心理和观念基础。

在传统社会,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正当性的信仰可能来自统治者的血缘世袭或宗教习俗,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形成的政治文化常常带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这种依附性反过来成为政治系统实现有效统治的基础;而在现代民主体制中,当权者的正当性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选举中是否获胜,他们在制定法律过程中是否遵守宪法程序,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形成的政治文化成为该体制进行有效统治的基础。

可见,政治文化的性质直接决定着政治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顺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除了被动地接受政府行动所施加的影响外,并不打算去影响政治过程,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政治系统的依附者。

而在参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能够获得必要的政治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各种机会介入政治事务。

在这种政治文化中的公民,往往认为自己可以对政治过程发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并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参与政治过程。

可见,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下人们的政治行为常常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

政治变迁和发展总是与一个社会人们在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思想等层面的改变相伴随。

政治文化的变革往往预示了社会变革的来临。

另外,社会成员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态度的分布,也决定着政治变迁和发展的方向和速率。

  五、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教材209-212页)【05年1月、07年1月名词解释】

  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六、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教材212-215页)

往年试题

05年1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1页选择题第7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B)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教材213页)

A、无政府主义B、自由主义C、保守主义D、法西斯主义

注解:

1、自由主义以自由为首选价值,强调社会活力,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向着兼顾平等的方面靠拢,所以,走的是一条以自由为本位兼顾平等的道路;社会主义优先考虑平等,强调社会公平,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向着兼顾自由的方面靠拢,所以,它走的是一条以平等为本位兼顾自由的道路。

二者殊途同归,目标是要解决自由和平等、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上述结论也得到了事实方面的支持。

我们看到,欧洲的社会党与老牌的自由党可以轮流执政,正反映了它们有着更大的相容性,表明它们都代表着社会的中间力量和中间立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共产主义国家的改革,纷纷放弃原来的极“左”立场,转向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方向,也显示了“极端”向着“中间”趋近的事实。

应当承认,中间力量的形成和壮大,各意识形态向着温和立场的转化,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于国际社会,都不是坏事。

2、无政府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废除一切国家和政权,实现个人充分和完全的自由。

(教材230-231页)3、保守主义极力抵制来自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大压力,为深受重围的传统社会秩序辩护。

(教材220-225页)4、法西斯主义是一种相信民族国家至上的极右政治意识形态。

(教材231-232页)

05年1月选择题(《学习指导》91页选择题第7题)

(A)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教材215页)

A、自由主义B、福利社会主义B、社群主义D、“第三条道路”

注解:

1、瑞典社民党是1932年首次以多数派身份上台执政的。

当时,瑞典深受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就业人口中有30%以上失业,贫困蔓延之状令人震骇,社会严重动荡不安。

因此,社民党的施政纲领以实现充分就业、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

当时的党主席汉森就任内阁首相后立即宜布,目前考虑社会主义(指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的时机尚未成熟,社民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国一切力量,克服危机,实现普遍福利。

为此,瑞典社民党提出通过国家干预和“结构计划”,以及扩大政治民主、协调阶级关系等一系列主张来实现上述要求。

其理论逻辑是:

由于社会主义者在普遍福利、为获得福利所做的一切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因此,福利就是社会主义的象征。

以上就是“福利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其出发点是,危机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崩溃在即,而救此危机只有赖于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执行社会主义的政策。

“福利社会主义”推行的结果,确实也使生产增长,失业减少,在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工人的工资也普遍增加,生活大大改善,瑞典福利国家引起世人瞩目。

(摘自何宝骥主编:

《世界社会主义思想通鉴》,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632页)2、社群主义是被用来概括一种强调社区联系、强调环境和传统的积极价值以及共同利益的理论思潮。

(教材229-230页)3、“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教材228-229页)

七、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难点

激进主义(教材216页)【Radicalism]:

这一术语也许可以界定为一种对现有的制度性安排等持批评性疑问态度,并主张对那些已无合理理由继续存在的制度性安排进行改革或干脆抛弃之的倾向。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种完整、全面的政治信念,倒不如说是一种立场;其实践内涵随激进分子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

激进分子向来大多是自由派人士或社会主义者,但也有对已具备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特点的制度性安排持批评态度的反对派,因此诸如法西斯主义一类的政治信条也可以看成是激进右翼的意识形态。

与激进主义真正相对立的是保守主义,人们把它理解为一种主张政治行动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能改善人类处境的政治倾向。

关于政治激进派分子的主要流派,大体上包括平等派、哲学激进主义、英国激进派、激进社会主义者等。

(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激进主义”词条,674页)

共产主义(教材216页)【Communism]:

共产主义的概念早于马克思时代之前两千多年就出现了。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Republic)一书中,他就曾提出过禁止占统治地位的护民官拥有私有财产。

柏拉图提出废除私有权乃至所有权关系和婚姻的理由是:

如果统治者拥有既得利益,他们就无法做出无私的决策。

早期的基督教徒(原始基督教)曾经实行过财产共有,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别国领土的飞地内,面临着持续不断的威胁,而且还在于基督教本身的教义就要求他们放弃财产。

尽管原始基督教的存续极为短暂,但是在中世纪的修道院中,财产共有的观念再次显现出来,在那里,个人贫寒乃是修道士的第一誓言。

他们的推论同柏拉图相似,即如果修道士和修女被世俗的财产和烦恼所困扰,他们就无法全心全意地献身于上帝的事业。

此外,由于修道士共同享有生活必需品和其它一切财物的所有权,也就保证了个人成员同整个群体间的更为紧密的结合,避免了个人独立和互相对抗(此外,基督教誓言还反对男女间的性欢娱和竞争)。

基督教主张废除私有权的依据有两个,一是为使个人免受物质利益的诱惑,二是认为只有消除了经济上的独立和冲突,才能更好地加强社会凝聚力。

16世纪,莫尔在其撰写的(乌托邦》(Utopia)(1516年)一书中又一次论证了财产共有的问题。

17世纪时,一些平等派人士引用《圣经》,强调了上帝的意志是人类应共同分享世界。

18世纪,马布里神甫提出了所有权源于堕落的观点,并且把禁欲和共产主义视为根除奢侈生活和侵略的救世良方。

他还特别抨击了企业主和银行家。

启蒙思想家摩莱里还曾倡导建立一种以小公社为基础的农业共产主义。

在他所描绘的这种共产主义社会里,反对奢侈浪费的法令将用于防止包括服饰在内的多样化,以及防止不平等现象的发展(卢梭也提出过类似的主张)。

在这个社会中,除了日常生活必需品和个人所使用的工具以外,没有其他私有物;所有的社会成员既受惠于社会,也受雇于社会,每个人都须履行严格的劳动义务。

继摩莱里和卢梭之后,法国革命者巴贝夫在其1796年发表的《平等派宣言》(ManifestooftheEquals)中,强调了个人的基本平等;他指出:

“既然所有的人都具有相同的需求和能力,从今以后就应使他们享有同样的食物和教育。

”所有权和不平等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

巴贝夫主张通过革命来实现农业共产主义。

在这个共产主义社会中,财产将归社会所有,全体社会成员都有从事劳动的义务,劳动的目的在于富足,而生活则应节制和俭朴。

法国社会学家杜克海姆曾经指出,上述共产主义者(他把卢梭也包括在内)是想探寻一种从道德上解决利己主义、放纵及其他恶习的方法,因而都强调禁欲主义。

他们怀疑的是财产所有权在道德上是否适宜而非在社会上是否有利。

杜克海姆对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与圣西门等社会主义者进行了比较,指出:

前者沉迷于前工业化社会,政治上往往赞赏古典式共和国,后者则是有远见的现实主义者。

当然,由于18世纪的法国共产主义者并未经历工业化进程,因而他们倡导农业共产主义是不足为怪的。

不管怎样,与工业化社会相比,农业社会与绝对平等的原则之间有着更多的内在一致性,因为工业社会中的分工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成员间地位、职能和收人的差异。

包括莫尔在内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把勤奋劳动视为解决匮乏问题的关键所在;与工业化社会相比,这种简单的等式对农业经济更为适用。

19世纪共产主义者的学说适应了工业化时代。

卡贝颂扬了平等的“兄弟般的共产主义”,主张建立大型工厂和广泛使用机器,并主张将土地收归社会所有。

他认为,共产主义必须扩展到新的民族国家,而不仅仅是小型公社。

卡贝把基督教看作是一种反对财产的学说,并且把他的共产主义乌托邦——“伊加利亚”建立在“纯粹”基督教的基础上。

而最精妙、最深刻的共产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创立的。

马克思严厉地批评了卡贝等人的“浮浅的和未加深思熟虑的共产主义”,认为这种学说不过是把所有权原则扩大到每个人(“普遍的私有财产”),这种粗俗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普遍嫉妒”的再现。

与之相反,真正的共产主义要求的是积极地废除所有权原则,它将结束人类的自我异化,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合乎道德的关系。

财产制度使我们如不占有某种客体就无法享用它,因而它窒息了我们的愿望。

根据真正的共产主义,共同享有是有可能实现的。

共产主义的生产是一项共同进行的活动,它将最终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间的差别,使人们得以在没有过度分工的条件不同时从事这两种劳动。

但是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所描述过的这种劳动的自我实现和分工的废除能否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是大可置疑的。

在另外一些著作中,马克思又曾把共产主义社会描绘成一个工业化社会,具有形成官僚政治和专业化的工业化发展趋向。

许多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无政府主义者也主张实行公社所有制(克鲁泡特金就曾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称为“无政府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又都恐惧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所主张的集中化,认为它将危及个人的自由。

“共产主义”意味着分享(sharing)和共有(community)。

理想的共产主义并不仅仅预示着消灭私有财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正是资本主义的评论家们所担心的,而且还预示着一种以合作和团结互助为基础的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种曾为马克思之前的共产主义者强调过的学说,显然同基督教理想有许多相似之处。

共产主义的特征反映在“平等”和“博爱”这两个关键词上。

然而,共产主义的核心还包含一种自由思想。

这一思想同自由主义的西方所流行的个人自由的概念并不相同;共产主义理论中的自由是指摆脱压迫、贫困和剥削,这种自由必须通过摧毁“压制多数人自由、保护少数人特权的制度”而对一切人同时实现。

根据共产主义的观点,自由是以社会与其个别成员的一致性为特征的。

正如巴枯宁所说:

“所有人的自由乃是我的自由之根本。

”从本质上讲,共产主义就意味着共同占有一切,其中包括自由。

这一原则的主要着重点不在于平均分配,而在于对物质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平等的共同所有。

对于个人财产,并不一定非没收不可。

过去的思想家提倡的是禁欲主义和尽可能少的消费,而现在的共产主义者则鼓励消费品的享用。

然而,这里存在着一种无法解决的两难困境:

是应当完全废除所有权,从而消除冲突和压迫、培养博爱以及利益与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呢,还是说共产主义是否意味着扩大所有人平等享有所有权的权利和利益,从而使对占有权的追逐合法化?

共产主义观念常常是作为一种消除利己主义、特别是消除以所有权为具体形式的利己主义的良药而被提出;然而在行动中,理想的共产主义的实例则并不多见。

也许,它只有在宗教社团内、在某些长期延续下来的公社里、在世界上残存至今的少数“原始”民族间才能实现。

因为在这些社会内,共享乃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在共产党国家里,这一点似乎并未成为现实。

(全文引自邓正来(中译本主编):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共产主义”词条,150-151页)

社会民主主义(教材216页)【Socialdemocracy]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是极其复杂的,起初它是一种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后来逐渐有了极为不同的含义。

鉴于这种变化和后来的复杂性,释文理应涉及到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和制度性发展,尤其应该涉及到它与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关系。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民主主义,可以溯源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分裂,该党于1875年由拉萨尔的修正主义和正统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妥协而形成。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TheCritiqueoftheGothaPro-gramme)(1875年)一书中对于确定这一新政党的观点的哥达纲领予以了严厉的批判,从这种批判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来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同后来的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重要区别的主要脉络。

该纲领包括了马克思所认为的大量错误,可是有两个错误特别具有理论重要性。

一个是该纲领提出的国家理论,它主张以普选、直接立法、公民权利和人民自卫队等手段促进自由国家的发展;再者,它认为通过和平手段,可以造成这些变化。

可是马克思认为,这是黑格尔的观点,即国家处于社会中起作用的经济和社会力量之上;它一旦获得政权,这一普遍的、中立的工具就可以被用来保证社会的前进。

对于马克思来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只能通过革命转变来实现。

马克思所否定的纲领的第二个论题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按照社会正义、或如纲领所说的:

“劳动所得的公平分配”来定义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核心的攻击,因为它认为诸如正义和公平这些道德价值可以独立于统治阶级关系之外而起作用,因此,一个民主社会主义政府可能通过政治活动来发展社会产品的平等和公正分配。

可是,对于马克思来说,道德价值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内容,不可能作为改变社会基本结构的独立政治动机而起作用。

这些关于社会民主方面的分歧,由社会民主党的重要成员和恩格斯遗著管理者伯恩施坦给予清楚的说明。

伯恩施坦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及其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作了根本修正。

正是这一做法导致了“修正主义”思想的产生。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大多数预言完全没有实现,这一事实给伯恩施坦印象深刻,他认为马克思理论中预言内容的破产,表明这些预言所依据的分析中存在着弱点。

1870年德意志帝国创立以后,经历了非常繁荣的时期,伯恩施坦认为,这种繁荣给所有阶级即不仅给资本家阶级而且给工人阶级的主要成员都带来了利益。

马克思的理论当然可以容纳这样的观点,即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上,资本主义能造成相对繁荣时期,可是这种繁荣一般限于资本家本身,可能也限于革命热忱已被“收买”的无产阶级上层分子。

伯恩施坦发现马克思理论缺乏的并不仅仅是对于经济变化的思考。

他认为,马克思理论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中相关的变化。

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分化将在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和剥削者资产阶级之间发生。

伯恩施坦认为这种阶级分化没有发生。

实际上恰恰相反,在贸易、工业、商业和官僚体制中发生了较大的社会结构分化,中产阶级地位因此而上升。

关于阶级分化和工人阶级日益贫困化的预言,是马克思革命理论所广泛采用的两块奠基石,这两个因素的发展,将使资本主义的对立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这个制度将最终崩溃。

伯恩施坦认为,因为这些预言不是正确的,所以对于革命的强调可以放弃。

此外,马克思理论预言部分的破产也损害了支持这种预言的分析性科学学说。

在其有影响的讲演“科学社会主义怎样才是可能的?

”(HowisScientificSocialismPossible?

)(1901年)中,伯恩施坦与那种被认为是马克思体系主要标记的“科学”社会主义决裂,他认为社会主义并非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毋宁说是那些信奉它的人们必须为之而斗争的一种道德理想。

伯恩施坦的批评显然产生了实际影响。

既然预言革命必然性的两个基础都不存在了,那么,革命就不需要了,为社会主义的斗争必然是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