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419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docx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方案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

疏散演练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应急办《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精神,牢记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历史教训,教育当前学生,通过实地演练,保证我校防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等灾害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防震紧急避震和疏散演练

 2、对象:

全体师生。

 3、时间:

从2014年起,学校将确定3月27日、5月12日、9月21日、11月9日为“学校防震防火演练日”,其中:

3月27日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5月12日为防震减灾日(纪念汶川大地震),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11月9日消防宣传日、防震减灾宣传周(5月的第二周),每期开展4次应急疏散演练。

三、演练领导机构

组长:

毛小琼(校长)

副组长:

丁朝铁(副校长)

成员:

梁楝(德育处主任)宋宏春(工会主席)杨代军(教导主任)杨贤禹(德育副处主任)钟敏(出纳)李钦桥(女工主任)李群(少年宫主任)杨敏(校团委)向恒(食堂管理)蒲代胜、刘家军(校园保安、门卫及寝室管理员)年级组长及各班主任

职    责:

及时检查各组成员到场情况幷组织负责区域的紧急避险和疏散。

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并请求援助。

尹益元老师负责到广播室打开广播,校长负责发出疏散指令,调控紧急避险和疏散过程。

四、演练准备

1、首先使全体师生明确防震防灾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撤离路线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五、演练要求

1、沉着冷静,严肃有序,服从指挥。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严格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不得抢先。

4、各班级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坚决避免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六、专业组组成及其职责

1、疏散组

组  长:

梁栋

成  员:

丁朝铁、向恒、杨贤禹、杨代军

职  责:

负责全校师生疏散工作。

具体安排如下:

撤离路线:

教学楼师生到达操场,宿舍楼老师就近楼梯到操坪集结。

疏散通道负责人分工:

教学楼:

邱荣政、李群、杨敏全面负责各班学生安全撤离工作。

一楼、二楼学生听到撤离指令后同时撤离,三楼各班学生等待二楼撤离后撤离。

沿途负责人员——前后大门:

蒲代胜一楼:

杨敏,二楼:

邱荣政,三楼:

李群。

综合楼楼:

刘胜元、廖大坤全面负责各班学生安全撤离工作。

一楼、二楼学生听到撤离指令后同时撤离,三楼各班学生等待二楼撤离后撤离。

学生下楼梯后从办公楼东侧道路向北到达操场。

沿途负责一楼:

丁朝铁,二楼:

钟敏,三楼:

杨贤禹,如厕通道口:

杨代军。

办公楼:

左建明全面负责办公楼内教职工安全撤离工作。

全体各点负责教师在学生撤离后迅速撤离到操场。

班主任整体负责撤离集结区域内各班学生的位置安排及人数清点工作。

各任课老师在教室内快速组织学生进行撤离演练,最后随学生一起到撤离集结区域,班主任在演练结束后组织本班学生返回教室。

2、宣传报道组

   组  长:

彭青松

   成  员:

班主任

   职  责:

利用校广播指挥学生撤离,负责向总指挥汇报灾情(损失情况),负责灾后的宣传、学生转移信息的传递,并负责上传下达的任务。

3、治安保卫组

   组  长:

梁栋

   成  员:

班主任

   职  责:

负责警戒维持秩序(佩带值勤袖标)。

4、医疗救护组

   组  长:

丁朝铁

   成  员:

班主任

   职  责:

负责参加医疗救护。

   留守地点:

在操场悬挂明显救护标志。

5、抢险救灾组

   组  长:

钟敏

   成  员:

班主任

职  责:

负责抢救埋压被困人员及贵重物品。

救护和抬运受伤学生到安全地带,使受伤学生能够及时接受救护。

6、心理辅导组

组长:

李钦桥

成员:

班主任

7、后勤服务保障、协调组

   组  长:

向恒

   成  员:

班主任

职  责:

负责学生撤离后的场地组织,学生饮食。

全面负责演练准备、组织全过程;统筹协调、调度各小组工作。

七、演练程序

1、现场总指挥利用学校广播系统下达命令:

“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发生了地震,请大家不要慌张,听从指挥,马上有秩序地紧急避险、紧急疏散。

2、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5月11日上午9:

43全校警报同时鸣响。

(2)上课老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护住头部;最后一排靠墙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

演练时间为一分钟。

(3)半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3、紧急疏散演练

(1)9:

44时分,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

(2)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同学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的出门。

(3)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的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预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4)教职工就近楼梯到操场集中;教学楼师生迅速有序到操场集中。

4、总指挥宣布演习结束,并作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八、演练时限标准:

  防震应急演练,从教学楼疏散到安全地带1分30秒,完成集结时间为3分钟内。

 

新店坪镇中学

2017年5月

新店坪中学校园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郊区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预防第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原则,为切实做好突发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地质灾害防治、救灾工作领导组。

领导组的主要职责:

1、建立学校及周边地质、地貌档案,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作好日常监控工作。

2、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和下达其它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3、监督、检查、落实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调查,预防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分组及职责:

指挥组负责人:

毛小琼

警戒组负责人:

梁栋

救护组负责人:

丁朝铁

疏散组负责人:

宋宏春

全体班主任

1、救灾注意事项:

(1)地质灾害发生时,由组长发布紧急预警撤离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

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师在确认学生完全撤离后最后一个撤离。

(3)任课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引导学生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其他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在紧急疏散学校师生员工至安全地点的同时,半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区教育局报告。

(6)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2、各组职责:

指挥组:

(1)熟悉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

(2)清楚学校地质灾害的地点、范围;(3)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4)了解电线铺设的线路;(5)了解灾害的走势;(6)确定逃生路线、避险场所、救护方案。

警戒组:

(1)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

(2)当某处发生灾害时,应迅速确定安全逃生的路线,避险场所,以便疏导他人逃生;(3)在警戒线负责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灾害现场。

救护组:

(1)应配备急救箱;

(2)应了解一般药物的使用;(3)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线;(4)根据伤情紧急救护,或送医院治疗。

疏散组:

(1)利用学校报警设施和广播迅速报道逃生方案;

(2)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班主任有序疏导学生。

二、地质灾害报告制度及程序

学校应建立、健全灾情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紧急情况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发生后,立即向区教育局、当地政府报告初步灾情,并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对灾害成因进行调查。

灾情的报送必须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缓报、不瞒报。

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灾害发生的位置、时间、伤亡人数、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成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范和救助措施等。

三、预警发布

根据市、区专业部门及教育局发布的预警信息,对出现的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及时发出预警,划出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予以公告,努力减小自然灾害事故的损失。

四、应急措施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经常宣传地质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

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立即上报区教育局。

2、健全应急机制。

学校成立地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师生避险工作预案,明确责任,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事故,学校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

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有序组织师生安全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3、加强值班巡查。

进一步加强雨季的值班巡查工作,随时应对各类突发性自然灾害。

4、建立快速反应抢险队伍,做好物质储备。

学校要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做到有备无患,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充分利用黑板报、知识讲座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地质灾害事故的知识、防御预案和自救措施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班队活动等时间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6、在雨季来临前,开展校舍、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

五、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学校校长是本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学校稳定工作负总责。

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新店坪镇中学

2017年5月

新店坪镇中学纪念“5.12”防震防灾疏散演练

1、演练时间:

2017年5月11日上午09:

43

2、演练地点:

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店坪镇中学。

3、指挥机构:

成立新店坪镇中学防震防灾应急演练指挥部,由校长毛小琼任总指挥长,主管副校长丁朝铁任现场指挥长,梁栋任副指挥长,李钦桥任应急办公室主任,各班主任有校务成员为成员,负责协调组织此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4、参演人员:

全体师生

5、演练程序:

[播音员](田双润):

为了增强学校师生灾情发生时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提高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检验学校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处置能力。

根据县教育局、县应急办要求,学校决定于2017年5月11日上午09:

43在新店坪镇开展防震防灾应急演练。

1、09:

42现场演练指挥长(梁栋):

报告总指挥长,演练工作准备就绪,请指示。

2、09:

43总指挥长(毛小琼):

演习开始。

[场景]学校各处明显感觉有震感。

3、10:

36校应急办主任(李钦桥):

报告校长,学校出现有地震前兆,建议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学生疏散和紧急处理突发事件。

4、10:

36指挥长(梁栋):

好,我们立即开展抢险救援。

5、10:

36(播音员田双润):

(拉响警报,响3秒后),全体师生注意了,现在学校有轻微震动可能有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接校长指示,请大家提高警惕,随时做好紧急转移准备。

6、10:

36指挥长(梁栋):

请全体师生注意,地震可能马上来了,请校领导及老师带领疏散组人员立即组织全体师生紧急疏散,注意安全,不要漏掉一人;请左建明老师带领紧急处理组;请丁朝铁带领救护组做好救护伤员的准备,其他各组立即到岗到位,预防其它事故发生。

[场景](拉响警报,响3秒后)各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紧张有序地撤离到指定地点(学校操场)。

7、10:

37(播音员田双润):

请同学们不要惊慌,注意安全,在班主任带领下有序撒离。

(播2遍)请各班主任转移到安全地点后清点人数,并报告该班已转移人数。

8、10:

37疏散组长(杨贤禹):

报告指挥长,七(222)班有一名同学及1名老师尚未撒离出来,目前情况不明,其他师生已全部安全转移。

9、10:

37指挥长(梁栋):

请紧急处理组注意:

七(222)班有一名同学及1名老师尚未撒离,请注意搜寻。

10、10:

37紧急处理组(杨贤禹):

好,立即前往。

11、10:

37紧急处理组(杨贤禹):

报告指挥长,我们已经发现七(222)班的同学及老师,该学生头部受伤,现正在转移,请马止派救护组人员前来救护。

12、10:

38指挥长(梁栋):

好,我马上派人来。

请你们在处理的同时注意自身安全。

请丁朝铁老师带领救护人员迅速前往险点紧急抢救伤员。

13、10:

38救护组长(丁朝铁):

好,我马上带领救护人员进行紧急抢救。

14、10:

38紧急处理组长(杨贤禹):

报告指挥长,现在已处理完毕,请指示。

15、10:

38指挥长(梁栋):

请你继续派人留守观察,防止意外。

16、10:

38紧急处理组长(杨贤禹):

好。

17、10:

38指挥长(梁栋):

请全体师生注意,灾情已处理妥当。

请各班班主任做好本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18、10:

39指挥长(梁栋):

报告总指挥长,演习结束,请指示。

19、10:

39总指挥长(毛小琼):

全体师生辛苦了,全场用时仅三分钟,演习很成功,演习结束。

请各班有序进入教室,组织放学,并强调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

新店坪镇中学遇险自救工作总结

为组织开展好“5.12”和“12.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安全日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应急管理知识,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应急意识和安全意识,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我校根据县教委、应急办的工作部署及我校实际情况制订的《新店坪镇中学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和《新店坪镇中学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方案》,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全体师生通过实践演练,增强了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

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分别成立了以校长毛小琼为组长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我校拟定了《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设立了以教育主管为顾问,毛小琼为总指挥长,丁朝铁、梁栋为现场指挥长,杨贤禹为应急办主任的指挥机构,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现场指挥长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一一做了讲解和详实的脚本安排。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主要策划者梁栋在演练的前一天在班主任和演练工作人员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做到各个楼梯口都有疏导老师把守,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要求听到紧急疏散信号(拉响警报)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留一人;不得拥挤、拥堵,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出楼门迅速跑步到校操场规定的位置集合。

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应急演练活动分别安排在5月12日下午12:

35和12月2日上午10:

15两次进行的,学校疏散演练开始。

活动中,全校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

学生反应很快,都有序地按指定路线沿疏散通道迅速撤离至目的地。

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攘现象发生。

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安全撤离后,各班清点人数,报告现场指挥长。

紧接着紧急处理组、医疗救护组迅速进入“地质灾害”现场,一场实战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演练在学校操场展开。

3分钟过去,上下期分别由毛校长进行了总结讲话并宣布演练活动圆满结束。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遇险自救教育和能力的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抗击地质灾害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全体师生及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在校领导的指挥下,出色地完成了疏散演练,达到了提高遇险自救能力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