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084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docx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论信用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摘要:

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多种,信用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信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体现在三方面。

信用本身隐含一种不稳定性,使以此为基础的金融市场难以避免动荡;信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激化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通过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传导至金融领域,引发金融危机;信用的自我膨胀机制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从信用角度理解和认识金融危机,探讨防范金融危机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用;金融危机;影响机制;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F8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685(2010)11-0061-04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与信用的基本关系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由此拉开次贷危机的序幕。

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违约率的不断上升,危机逐渐从信贷市场蔓延到整个金融领域,并最终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进而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危机发生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论述,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其实质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这一观点得到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他们认为,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金融领域的过度投机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泛滥引起的,而实际上祸根在于实体经济。

由于实体经济中商品大量堆积,消费者购买能力有限,产业资本家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通过各种信用形式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

银行家为了帮助产业资本家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从中分割利润,设计出能超现实买卖商品的金融衍生品,造成虚拟经济的膨胀。

而实体经济的严重过剩导致利润率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利润的动机促使资本纷纷涌到虚拟经济部门,使虚拟经济畸形发展。

“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二)金融监管缺陷论和新自由主义的泛滥

  这也是国内外众多学者所持的观点。

危机发生后,许多学者对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质疑,认为美国的分类监管体制不完善,不适应混合经营的特点。

具体表现为对一些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监管不力,而对过快发展的衍生产品的监管则相对滞后。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西方国家在近些年的经济实践中倾向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必然导致政府不再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控,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容易引起金融的过陕、无序发展,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

  

  (三)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弊端

  有学者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产证券化。

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伴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在金融市场累积了大量风险。

“在经济繁荣时期,风险被掩盖,而在经济泡沫破灭以后,风险最终转化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还有学者认为,金融创新是引发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金融市场是虚拟经济高度发展的场所,金融的过度创新及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同时也使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对市场产生冲击。

  

  (四)美国政府的政策失误

  危机发生后,舆论一度将矛头指向美国政府的赤字财政和美联储长期实行的低利率及宽松的货币政策,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刺激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运营,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导致虚拟经济偏离实体经济,并最终引发危机。

  综上所述,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

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合力的集中体现,每种力量都起着不同的作用。

必须全面辩证地分析每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理解整个金融危机过程。

不仅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政府监管不力、政策失误、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等方面寻找原因,同时要特别注意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信用这一关键性要素。

这是金融危机中的一个基础性要素,也是经济生活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因素。

如果说,上述各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诱发金融危机,而信用则在全部过程中制约危机爆发的规模、程度,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金融危机的平息。

  

  二、信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表现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正是由于资本主义自身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才会导致生产相对于有限消费的过剩,造成实体经济不景气,使包括房屋在内的各种商品销售困难。

面对这种困境,政府不得已实行刺激经济的政策,而银行家则借机创造出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导致虚拟经济膨胀。

而实体经济过剩引起的利润率下降又使大量资金流向虚拟经济领域,造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分析在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中,信用所起的独特作用:

一方面,基本矛盾的激化通过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被放大到金融领域。

另一方面,信用本身的不稳定性及信用的自我膨胀机制进一步加深了金融危机的程度。

  

  

(一)信用本身蕴含了不稳定的因素

  信用最初的含义是信任,这一特征是信用最本质的东西。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信用的含义就在逐步扩大。

之后,随着货币借贷行为的增多及商品赊销、预付的经常化,信用逐渐成为商品经济条件下一种特定的交易方式。

于是,信用就由保障商品交换正常运行的基础扩大为一种调剂资金余缺、促进资本积聚的手段。

  对信用的较著名的定义是由托马斯?

图克给出的。

他认为:

“信用,最简单地说,就是信任,这种信任不管有没有充分的根据,都会使一个人以货币的形式或商品(其价值按事先约定的货币价值计算)的形式,把一定量的资本托付给另一个人,并且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要在规定的到期日予以偿还。

”这个定义不仅提到了信用最一般的含义,而且认为信用作为经济意义上的一种交易行为,虽然是以一方对另一方的信任为基础,但并不能保证这种行为就是建立在信守承诺的基础上。

可见,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更强调信任的作用,而不重视信守承诺的方面,因为交易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因素。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信用和信用制度做了大量研究,指出信用和信用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生息资本的产生而产生的。

同时,马克思还对信用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信用就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本付息为前提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马克思把信用看作是与货币的借贷、商品的赊销、资本的集中等一系列经济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里的信用既可以传统的信任为基础,也可独立于信任之外。

也就是说,经济信用是一种独立的形式,它可以在故意欺诈的条件下发生,只不过受骗的一方事前并不知道。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不仅揭示出信用的本质,而且指出信用所蕴含的风险,为分析信用危机乃至金融危机做了最早的富有科学性的说明。

  要准确把握信用的含义,还必须分清经济信用与社会信用及契约之间的关系。

经济信用作为一种交易方式,其发生的依据是授信人对受信人的信任。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信任,是出于多方面原因。

现今,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渐扩大,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间互不相识,很难掌握对方的信息,因此就很难使信任建立在信守承诺的基础上。

事实上,现实经济中信用的发生,经常是以受信人欺诈为背景的,这才导致市场经济中屡屡出现违约行为,引起信用秩序的混乱和信用危机的不断爆发。

鉴于这种情况,现实中的经济信用往往要附带某些条件,常见的形式包括提供担保和订立契约。

提供担保,说明借贷双方已把经济主体的信任转化为对担保品的信任,而契约则把这种信任转化为对法律的依赖。

这两个附带条件,给经济信用创造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毫无悬念地放大了经济生活中的风险。

  

  

(二)信用特有的活动方式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在现实经济中,资金的融通大都通过信用形式实现。

现代金融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金融深化,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大量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

每一个金融产品的出现,都聚变出大量虚拟财产,它们越来越远离产业资本的运动轨迹,使本来就不稳定的信用基础变得更脆弱。

因此,经济信用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信用特有的活动方式作了这样的描述:

“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实物基础发展到一定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

同时,信用加速了各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速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

”马克思指出,信用在节约交易成本、调剂资金余缺、集中资本以扩大生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通过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生产过剩的危机被创造出来的需求掩盖了。

从表面上看,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产品被卖出去,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得到提高,但实质上信用只不过是把生产领域的危机传染到金融领域,把当前的危机以更强烈的方式推到以后。

  从这次金融危机,可清楚地看到信用特有的活动方式如何在起作用。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

最初背景是美国的低利率政策及不断上涨的房价。

而根源是美国生产能力的过剩,不只是房地产业的过剩,而是整个生产能力的过剩,只不过房地产业的相关度比较高,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因而承担了解决生产过剩危机的重任。

在促进房地产业繁荣的过程中,信用发挥重要作用。

因为要拉动房地产的增长,就必须增加房屋的购买,而在大众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发放次级贷款使那些本来无力购买并且偿还能力有限的消费者也能购买到房屋。

这不仅解决了房地产业过剩的问题,而且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从表面上看,信用确实使生产过剩的危机暂时得到缓解,但其后果极为严重。

因为次级贷款这一信用关系的基础十分薄弱,它不是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基础,而是以房价的不断上升和低利率为保障。

而且次级贷款大多实行浮动利率。

因此,次贷不仅面临房价下跌的风险,而且存在利率重设的风险。

一旦房价下跌、利率上升,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就暴露无遗。

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又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低利率导致的通货膨胀是政府和民众所不能容忍的,房价虚高导致的房地产泡沫迟早会破灭。

事实正是如此。

从2004年6月~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调高利率,基准利率从1%调到5.25%,导致以浮动利率为主的次级抵押贷款利率不断提高。

一方面,由于利率重设导致的拖欠债务和违约现象开始出现。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过热后开始降温,房价下降,发放次级贷款的金融机构在违约发生后,通过拍卖房屋所得价款仍不能弥补贷款本金,危机便开始显现。

  这就是说,生产与有限消费的矛盾通过信用传播并扩大到金融领域。

而这一矛盾在未来以更激烈的形式爆发时,金融市场便首当其冲。

正所谓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

信用一方面缓和了矛盾,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刻的层面上形成并激化了矛盾。

这种特有的活动方式是金融市场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信用的自我膨胀机制加深了金融危机的程度

  信用的自我膨胀机制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资本家追求利润造成的,但实质上还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解决,不得不在金融领域继续扩散。

而随着信用规模的不断膨胀,危机的范围会不断扩大,程度会不断加强。

假如次级贷款引发的信用危机仅限于信贷市场,那么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会更小。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膨胀,将危机的范围从信贷市场延伸至资本市场。

次贷发放机构为了分散风险、回笼资金以赚取更多利润,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资产支持证券(ABS)进行出售,从而将风险传染给购买这些衍生品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

之后,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美国金融界又开发出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并通过信用评级机构对这些衍生品进行包装,然后将它们出售给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外国银行等,从而将风险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引起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三、从信用角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建议

  

  

(一)完善信用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美国信用制度不完善和监管缺失有很大关系。

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后,美国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体系,这一监管体系在战后对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起到积极意义。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出台后,经常出现对金融机构的某些业务监管缺位和对金融产品监管缺乏依据的现象。

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最大的授信方,如果其授信的基础不稳固,极易引起信用危机。

因此,打造坚实的信用制度,特别是建立可靠的信用评级制度尤为重要。

在信用经济时代,由于市场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等弊端,实力比较弱的授信方很难掌握受信方的基本情况,即使是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授信方,为节约开支,也会求助于评级机构。

如果信用评级机构违反职业道德,向市场投资者提供虚假报告,则会造成大批信用关系得不到保障,市场秩序混乱,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

  

  

(二)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管理,合理抑制信用的自我膨胀机制

  多年来,世界金融市场飞速发展,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而对其管理则比较滞后。

许多衍生工具连金融专家都搞不清楚,更别说一般的投资者,对其进行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金融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信用,但在经济过热时,信用自我膨胀的机制会得到加强。

在利润的驱使下,金融企业的信用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链条会越拉越长,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发整个市场的信用危机。

因此,在经济出现过热迹象时,一定要合理抑制信用的自我膨胀机制。

  

  (三)准确把握信用的功能和作用,从实体经济的源头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金融危机的最终根源在于实体经济,信用仅是连接各种生产要素的工具。

因此,要防范金融危机首先要解决实体经济生产过剩问题。

在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同时,只有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才能避免出现商品严重过剩的现象。

但需求的扩大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不仅表现在现时消费能力的提高抑制了未来的消费,还表现在人为扩大的需求有可能引起对某些商品的过度扩张,进而引发投机热潮,造成实体经济的局部过热。

在这种情况下,信用毫无悬念地放大和加深了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但并不能直接代替或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在充分注意信用功能和作用的同时,要及时合理地调整经济政策,严防实体经济的问题蔓延到金融领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杨承训.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与金融危机的对话[J].红旗文稿,2009,(4).

  [2]杨圣明.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N].人民日报,2008―11―21.

  [3]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2008,(18).

  [4]Victorchow.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影响[J].西部金融,2009,(3).

  [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R].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8.

  [6]托马斯?

图克.通货原理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6:

86.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450―46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6:

499.

  

  (责任编辑:

李 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