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85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诊断(一模)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读史有智慧》中写道“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____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____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____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____的一页。

”在____处(在以上空格处)依次可填入合适的词语是

A.聪明、超脱、深刻、冷峻B.冷峻、超脱、深刻、聪明

C.深刻、超脱、聪明、冷峻D.冷峻、聪明、超脱、深刻

2.“公主在对面站定,奥德修斯不禁思忖,是抱住美丽的姑娘,以双膝的名义请求,还是远远地这样站定,用温和的语言,真切地恳告......”以上文字出自长期来颇受学界的怀疑,直到德国考古家施里曼的考古发掘,才证明其真实性的

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

C.《摩诃婆罗多》D.《荷马史诗》

3.西欧中世纪的一份文献:

“立字人某某,我因衣食缺乏,无以为生,请求大人准许我委身于大人监护之下,……在我活着的时期,我将在合乎我一个自由人身份的情形下,为您服务,维护您的荣誉。

我不得脱离您的统治与监护,将毕生靠在您的势力与保护之下。

您我之间,如一方欲解除此种契约,必须付对方若干先令作为赔偿,永远不得破坏。

”材料中的“立字人某某”应该是

A.失去自由的奴隶B.逃往城市的农奴

C.失去土地的自由民D.国王恩赐贵族的农奴

4.某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

据此推断,所引材料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产生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诞生D.世袭制确立

5.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我们在研究古代疆域时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运用历史材料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6.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

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A.隋朝中书省B.唐朝门下省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7.下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

C.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D.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

8.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

“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走向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遵循伦理

9.“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袯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这主要反映了北宋

A.六部工作无效劳逸不均          B.六部都有很大的决策权

C.丞相废除后六部工作的繁忙景象        D.朝廷政治机构设置繁杂

10.“他向利玛窦问了西方政教,便想赴欧洲亲自考察一番。

没有成行,那不是他的过错。

假如他真去了,又回来了,中世纪晚期的思想史,会不会是另一种模样呢?

”文中的“他”指的是

A.汤若望B.马可.波罗C.沈括D.徐光启

11.“(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

……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

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材料中的“禁”之后导致了

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12.《希腊哲学史》中写道:

“(城邦)一旦制定了法律,它就作为共同条例公诸于众,平等地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有的人。

……它又是城邦一致协议而规定的,以此规范每个公民的生活。

”这表明古希腊法律

A.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意愿B.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

C.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D.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13.官员质问某人:

“这些是你的书吗?

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

”这人坚持:

“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跟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

”这对话应该是

A.苏格拉底与雅典陪审团成员的对话

B.亚里士多德与雅典陪审团成员的对话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官员的对话

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的对话

14.康德曾说: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

”可见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

A.人身的自由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D.主权在民

15.“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

“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

“民族主义”、“共产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

对此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世界局势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16.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B.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立法监督职权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17.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这一事件是指

A.天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D.维新运动

18.徐弃郁在《帝国定型》指出:

“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主要不是以有形的土地而是以无形的贸易或者影响力作为疆域,因而也具有了无远不至,无孔不入的潜能”。

美国作为“新型帝国”的崛起源于

A.提出“门户开放”B.提出“十四点原则”

C.签订《九国公约》D.提出“金元外交”

19.李维清在《上海乡土志》中记载:

“自通商以后,西人装设自来水管,导浦江之水而澄清之,乃激贮于高塔,以管分注于各处,居民便之。

城内及南市之人,昔饮河水,污秽不堪,易致疾病,近亦遍装水管,居民饮濯称便,且有益卫生也。

”此事发生在上海史上的哪一时段?

A.16世纪中B.17世纪末C.18世纪末D.19世纪中

20.“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

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上述的“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凸显了“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是

A.“美元帝国”形成B.罗斯福新政

C.美国独立D.“冷战"开始

22.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

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这种“马式”的“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了

A.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B.产业变革的需要

C.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D.农业灌溉的需要

23.1890年新继位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决定革除权倾一世的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的首相职务。

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评述是

A.帝国议会行使了对俾斯麦的弹劾权

B.威廉二世的决定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

C.德意志帝国军国主义色彩依然浓厚

D.德意志帝国仍然实行封建君主专制

24.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

1930年

1940年

拖拉机

92万台

156.67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

6.1万台

19万台

玉米摘收机

5万台

11万台

A.推行“以工代赈”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25.原日本侵华士兵三谷翔回忆1937年12月初的南京时说:

“在中山北路附近的广场上,我望见一堆堆尸体,每堆至少五六十具……有很多老人、妇女甚至还有孩子…………惨不忍睹……陆军做得太无耻、太过分。

”该材料

A.可以反映当时日本人民的反战运动B.可以用于研究日本的“扫荡”政策

C.对于揭发日军侵华暴行有重要价值D.可以证实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抵抗

26.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斯诺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闪耀着希望和抗战胜利得曙光”。

此曙光闪耀在

A.西安B.西柏坡C.延安D.太原

27.右面一幅漫画旨在表现

A.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B.欧盟与美国金融领域的竞争

C.美国控制西欧共同对抗苏联

D.欧共体经济上与美国平分秋色

 

28.“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

”这句顺口溜最有可能流行于

A.民国时期B.20世纪50、60年代

C.“文革”后期D.改革开放后

29.某院校邀请一学者作报告,主题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下列各项中最适合这一主题内容表述的是

A.战后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B.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C.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D.出现以电力为基础的“新经济”

30.“冷战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数量——特别是导弹的投掷数量,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站在哪一方?

’这一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是指

A.工业革命B.多极化C.全球化D.两极格局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

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C.自由平等观念形成促进了商业发展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3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

“明清之际到乾嘉时代(清代中期)江、浙学风速变,……自宋以来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教”精神,却渐渐消沉了。

”其中“消沉”的主要原因是

A.康、雍、乾历朝文字狱之惨酷

B.清代书院官办,以廪饩(官府供给的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