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560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

《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docx

最新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

 

医学生物学复习提纲

医学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1生物学的概念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并探讨生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生命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

核酸、蛋白质:

生命大分子——共同的物质基础;

细胞——相似的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新陈代谢——高度一致的生命基本运动形式;

信息传递——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统一机制;

生长和发育——生物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

生殖——生命现象无限延续的根本途径;

遗传和变异——决定和影响生命现象的中枢;

进化——生命活动的全部历史;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生命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3生物大分子的概念;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它们分子结构复杂,分子量大,分子中载有生命活动的信息,是在生命有机体中担负各种各样生理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生命大分子是一切生命有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

由许多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大分子多聚体。

4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分子组成。

核酸: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构成的多聚体。

核苷酸:

由磷酸、戊糖和含氮碱基构成。

核酸主要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少量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

5DNA、RNA的结构和功能。

DNA结构分为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

一级结构:

脱氧核苷酸由3’-5’磷酸二酯键结合成多核苷酸;

二级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能够指导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进而控制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组成和各种代谢反应的完成。

DNA具有自我复制能力,从而逐代传递遗传信息。

RNA:

不同核糖核酸由3’-5’磷酸二酯键连接;多呈链状,某些通过单键自身回折形成假双链的空间结构。

分类

mRNA

tRNA

rRNA

结构

单键,假双键

三叶草形

单键,假双键

功能

蛋白质合成模板

运送氨基酸

组成核糖体

6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内容

DNA由两条走向相反的互补核苷酸链构成,两条链均按同一中心轴呈右手螺旋,两链依靠彼此的碱基在双螺旋内侧形成氢键连接。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2个氢键),G—C(3个氢键)。

7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

氨基酸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

多肽链折叠盘绕形成空间构象

三级结构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成特定构象

四级结构

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基)聚合成蛋白质分子。

例如血红蛋白。

8蛋白质按功能分类。

结构蛋白

构成细胞成分

收缩蛋白

运动功能

如肌动/肌球蛋白

催化蛋白

催化,如各种酶

调节蛋白

调解,如胰岛素

转运蛋白

传递运输作用

如血红蛋白

免疫蛋白

防御作用

如免疫球蛋白

9催化蛋白(酶)的特性

催化性;反应条件温和;高效性;不稳定性;专一性。

10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特征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质

无胞质环流

有胞质环流

核糖体

70S(50S+30S)

80S(60S+40S)

细胞骨架

内膜系统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核仁

有核膜、核仁

染色体

单个DNA分子和单数非组蛋白组成

多个DNA分子和多个非组蛋白组成

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二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偶然见无丝分裂

细胞壁

由细胞质组成

动物细胞无

植物细胞由纤维素构成

转录翻译

同时同地连续进行

核内转录;细胞质翻译

DNA

环状,不与蛋白质结合

丝状,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质

11细胞内膜性结构和非膜性结构。

膜性结构:

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叶绿体、核膜等;

非膜性结构:

核糖体、中心体、细胞质基质、核仁、染色质、核基质及微管、微丝等细胞骨架。

1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外周蛋白和内在蛋白)、膜糖类。

13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

外周蛋白:

水溶性;通过非共价键或者膜内在蛋白的亲水部分相互连接;容易被分离和纯化。

内在蛋白:

镶嵌蛋白

膜蛋白是细胞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它们有些是运输蛋白,能转运特殊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有的是酶,催化与膜相关的代谢反应;有的是连接蛋白,把细胞骨架与相邻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相连接;有的是受体,起信号传导作用。

14细胞外被的概念。

细胞外被也称糖萼。

通常指真核细胞表面富含糖类的外围区域。

它除了对细胞有保护作用,还参与细胞间识别,对细胞的接触抑制以及细胞间的黏着性等都起重要作用。

15液态镶嵌模型的基本结构。

脂质分子双层,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

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或联结于脂双层上;

膜的两侧结构是不对称的;

膜脂和膜蛋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6细胞膜的特性。

不对称性;流动性。

17膜脂的运动方式;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膜脂的运动方式:

侧向运动;转动;翻转运动;左右摆动。

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脂肪酸不饱和度(+)和脂肪酸链长度(-);胆固醇含量(-);卵磷脂含量和鞘磷脂含量之比(+);镶嵌蛋白含量(-);温度、pH值、离子浓度、金属离子。

18内质网的结构、类型。

内质网:

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的小管、小泡和扁囊状结构。

类型:

粗面内质网(rER)和滑面内质网(sER)。

19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大小囊泡的流向。

电镜下,高尔基复合体是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膜性结构,包括扁平囊、小囊泡和大囊泡。

它是动态结构。

小囊泡由rER芽生而来,并入高尔基复合体的扁平囊。

大囊泡由扁平囊末端或者是成熟面末端膨大脱落形成,内含浓缩、加工的分泌产物,故又称分泌泡;分泌泡逐渐移向细胞表面,与细胞的质膜融合,而后破裂,内含物随之排出。

20溶酶体的结构、类型。

溶酶体膜的特殊性质。

溶酶体:

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囊状结构。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残余小体。

溶酶体膜的特殊性质:

膜上镶嵌有质子泵,维持酸性环境;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糖链伸向膜内侧,避免自消化;膜上具有多种载体蛋白,向外转运水解产物。

21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

过氧化氢酶。

22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

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囊状结构;内膜向内室突起形成嵴;内膜嵴膜上有许多排列规则、带柄的球状小体,称为基本颗粒,基粒。

23线粒体DNA的特点;线粒体半自主性。

线粒体DNA的特点:

线粒体基因为双链环状DNA分子;mtDNA是裸露的,不与组蛋白结合;线粒体部分遗传密码与核密码有不同的编码含义;线粒体基因只有很少的非编码序列;线粒体的基因组没有内含子;母系遗传。

线粒体半自主性:

线粒体具有DNA、RNA、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系,具有自己的遗传系统和蛋白质翻译系统,可以自主合成自身所需要的部分蛋白质;线粒体基因组只含有16569个碱基对,编码的蛋白质数量有限,所需蛋白质还需要由细胞质输入。

24核糖体的结构、存在方式和功能分区。

结构: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电镜下核糖体是致密小颗粒,由大小两个亚基构成。

存在方式:

①附着核糖体——附着于粗面内质网(rER)上;

②游离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中;

③多聚核糖体——多个核糖体被mRNA串联。

功能分区:

①mRNA结合部位,小亚基上。

②A,P部位。

A部位主要部分在大亚基上,又称氨酰基部位或受位,是接受氨酰基-tRNA的部位;P部位主要部分在小亚基上,又称肽酰基部位或供位,是肽酰基-tRNA移交肽链后,tRNA释放的部位。

③G因子,GTP酶也称转位酶,能分解GTP分子,并将肽酰基-tRNA由A位移到P位。

④T因子,位于大亚基上,能催化肽链形成。

⑤E部位,新生多肽链出口位,能容纳生长中的肽链。

25细胞骨架的概念。

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与质膜之间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

细胞骨架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它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

26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核基质。

27核仁组织区的相关概念。

核仁:

细胞内r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装配的场所;核仁周期性消失与重建,间期核中最显著。

核仁组织区(NOR):

含有rRNA基因的特定DNA区段。

核仁从核仁组织区部位产生,同时与该区紧密相连。

具有核仁组织区的染色体称核仁染色体。

核仁组织区定位在核仁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

人类在第13,14,15,21,22对染色体上存在核仁组织区。

核仁形成后常发生融合现象,所以虽存在多对染色体,但常见间期细胞中仅有1~2个核仁,如人二倍体间期细胞中含一个大的核仁,它包含有从5对核仁染色体上核仁组织区来的DNA袢环,这些袢环上含有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的基因。

28核仁周期性消失与重建的原因。

细胞分裂间期,细胞需要合成大量蛋白质,核仁组织区上的rDNA快速进行rRNA转录,在其周围装配核糖体亚单位,从而形成典型核仁结构;细胞分裂前期,染色质形成染色体,核仁组织区上的rDNA停止了rRNA转录,其周围的核糖体单位散去,因此核仁消失。

细胞分裂末期,染色体解旋,rRNA重新转录,核仁重现。

29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30染色质的结构(核小体)。

核小体:

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复合体,是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染色质四级结构模型:

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串珠链;核小体穿珠链螺旋盘绕,每圈6个核小体,形成螺线管;螺线管盘绕形成超螺线管;超螺线管折叠构成染色单体。

31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

伸展状态,结合疏松,具有活性,染色较浅;

异染色质:

紧密卷曲,结合紧密,功能静止,染色很深。

34吞噬、胞饮(吞饮)、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概念。

吞噬:

细胞摄取较大的固体颗粒或大分子复合体的过程。

胞饮(吞饮):

细胞摄取液体和溶质的过程。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通过受体-配体结合引发的吞饮作用。

它具有特异性、高效性。

32穿膜运输:

简单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沿浓度梯度扩散

沿浓度梯度扩散

逆浓度梯度运输

不需要提供能量

不需要提供能量

需要ATP提供能量

没有膜蛋白协助

有转运蛋白协助

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乙醇、O2、CO2、N2)和脂溶性物质(如乙醚、氯仿)

Na+,K+,葡萄糖和氨基酸等;转运速率高于简单扩散但有上限;载体蛋白有特异性。

Na+,K+,Ca2+等离子。

主动运输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水解ATP可以直接提供能量—离子泵;也可以间接提供能量—协同运输。

33钠—钾泵

钠—钾泵实际上就是Na+-K+ATP酶。

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

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

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酶又与Na+结合。

其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分解一个ATP;泵出三个Na+,泵入两个K+。

35信号肽、信号斑的概念。

信号肽、信号斑均属于分选信号,均由氨基酸残基构成。

信号肽:

存在于氨基酸序列连续延伸节段。

完成分选后去除。

信号斑:

蛋白质折叠时,表面某些原子特异的三维排列。

构成信号斑的氨基酸残基相距较远,一般被保留于蛋白质中。

36核定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