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809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 含答案.docx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四)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悄然/悄声细语刊载/三年五载与会/与人为善

B.省亲/不省人事鲜红/鲜为人知妥帖/俯首帖耳

C.宿愿/宿将宁静/息事宁人抢球/呼天抢地

D.蒙骗/瞎蒙责难/不幸遇难靡丽/靡靡之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熹微慷概兴高采烈殚精竭虑

B.耘籽消谴涸辙之鲋筋疲力尽

C.讥诮本分山清水秀得鱼忘筌

D.毡笠庇佑荒涎不经食不果腹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金银市西华门十字路口,车来人往,交通繁忙,交通协管员再三劝阻行人们不要

闯红灯,但有些人对此,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②一对小情侣为了所谓的浪漫,把生命,在铁轨上牵手散步。

这属于逼

停列车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不仅会被罚款,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③沈海高速涵江出口是涵江城区的一个“窗口”,但难以想象的是,这里焚烧垃圾的

现象却持续了一年时间·当地有关部门为何能____,不加以制止呢?

A.置若罔闻置之度外熟视无睹

B.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C.置之度外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D.熟视无睹置之度外置若罔闻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近日结束的北约成员国防长会议重点推出4项扩军和改革计划,这种“秀肌肉”的做法对于缓解乌克兰危机可谓是。

②日本众院7月16日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

日媒对此撰文批判安倍,指其“动摇了民主政治的根基”,走上了一条与战后日本路线的路。

③加拿大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显示:

1年级至12年级的家长中,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学校给予女的功课太多并感到不满,而华裔家长的看法则,抱怨作业太少。

A.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大相径庭B.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背道而驰

C.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大相径庭D。

大相径庭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乳品企业一定要改变“窝里斗”的竞争心态,在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上游牧场建设方面多下气力,下定决心做“长跑选手”。

B.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

C.“顺民”林冲面对高太尉的陷害,从“一忍再忍”到“手刃仇敌”的遭遇堪称《水浒

传》里“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典型形象。

D.从日本处理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邻国的领土主权争端中,我们看不出日本对过去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有丝毫的悔意。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决策。

转型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以极大地缓解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引导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

②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③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④尤其是将逐步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学轻术”思想

⑤逐步改变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长期以来的“黑板上种田”式教学方式

⑥而且可能将彻底改变某些本科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与实践脱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不良局面

A.①④③⑤⑥②B.②⑥⑤④③①C.③②④①⑤⑥D.⑤⑥②③④①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叶、荷花装饰的衣服来比拟自己的美德。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

(3)《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而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三、诗词鉴赏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客亭

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宝应元年秋,杜甫自绵州至梓州,时家在成都。

秋晚,方迎家再至梓州。

因秋夜而赋此诗。

8.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9.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四、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特立独行朱维铮

刘志琴

在我的朋友中,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特立独行,遭受非议;也少有像他那样治学,备受称赞,连论敌也不乏褒奖之词。

非议的是他的坏脾气,他桀骜不驯,盛气凌人,遇有不合意的,立即拉下脸来开骂,不管不顾,有的学术会议甚至不敢请他参加,就怕他弄得人下不了台;称赞的是他的功力非凡。

他师从经学大师周予同,专治经学史,这是一门头绪纷繁而又古奥艰深的学问,他凭借严密的思维,流畅的表达,条分缕析,把一团乱麻整理得井井有条,且多有独特的见解。

经他编注的古人文选,准确精当,明白晓畅,广受好评。

学业成就了他的声名,也毁了他个人的幸福。

他治学之勤奋,实属少见,白天教学,夜间工作,经年累月彻夜不寐,直至早晨才合上眼,休息半日。

他自述做学问是自讨苦吃,每有兴会,又兴奋不已,深夜空腹也要自斟自饮,甚至酗酒无度,贬之者视为酒鬼,褒之者誉为酒仙,日积月累伤害了身体。

他的前妻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也是学业有成的数学家,可是强强联合,难免不会针尖对麦芒。

在居家生活中,两人都忙于学业,不及他顾,总要吃饭吧?

谁也不愿起身动手,结果呢,谁耐得住饥饿,谁就是胜利者!

这样的婚姻又怎能不走到尽头?

在大学时他们本是一对身材高挑、面目姣好的金童玉女,是人见人羡的绝配,又有两个可爱的儿女,那该多么美满!

然而婚姻终于被岁月消磨。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前妻出国深造,感情已有裂痕,他托我买一火腿请人捎给她,为了这火腿,一再嘱咐,什么品牌、规格、包装等等,叮咛复叮咛,大大咧咧的他,竟然也会这样婆婆妈妈!

这使我意外,也由此感受到他对妻子的款款情意,如此佳偶又何以不能相守白头?

难道沉醉于学问的人,是如此不通人事?

对此我只有叹息!

后来他终于找到现在的妻子,在家庭生活上画了圆满的句号,这是他的幸运。

他的骂人有时是怪怪的,使人不可捉摸。

一次他对王元化说:

“你当上海宣传部长三年,一事无成。

”这是指责吗?

是,也不是。

接着又说,一上任,便遭遇反对精神污染,连自己都差点成了反面教员,怎能再有建树?

不过有一件事没做,没有主动整过一个知识分子。

还有一次他和我一见面,劈头来一句:

“你怎么去抢文学家的饭碗,一个历史还不够你搞的!

”我一怔,才明白这是指我写了些散文,这句话是对我批评还是表扬?

不明白。

他就是这样,好话当做坏话说,坏话更要使劲向坏处说。

他的骂人,有时也带来一些麻烦,不仅到处树敌,有人还扬言要控告他。

这是因为他说孔子是私生子,孔子家系自东汉孔融之后就已混乱,孔子后世七十多代,到底有多少孔子的真血缘?

早就断档了!

这引起孔子后裔的不满,五十多人联名写信要告他侮辱先圣。

对孔子血脉一说,虽不中听,可也没有什么不妥,据新华社2010年2月7日报道,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当今中国实际上已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人已与其他民族融合,经现代生物学的检测,汉族已不再具备专有的DNA。

连当今中国人已不再有纯汉族的血统,现代孔子后裔怎能拥有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纯血脉?

要说是后人也只能是文化传承。

当初他说这话并不知道后来这一结论,与孔子后裔也无冤无仇,为什么要甘犯众怒,出此言说,为的是坚持真知,这就是他治学的风骨。

当然,他的骂人也有失之偏颇之处,尤其对国学和国学院,用语之尖刻,出言之不逊,使人难以承受,国学不是“学”吗?

既为之学,不妨多元多议,岂能以骂压人?

有时他骂得太出格了,被骂的也就一笑置之,这才是高人之态,相比之下,他反而显得褊狭。

他这样的不近人情,有时也对着自己。

他是国内外的著名学者,佳作迭出,可很少能申请到国内社会科学基金的补助。

因为凡是申请者都需要填写一叠申请表,说明课题的主题、内容、价值、作用和意义等等,申请人往往为此费尽心机,有的还组成团队反复论证,以期获得通过。

而他在课题有何作用这一栏,写出的竟是“无用”两字!

古往今来,凡是高才俊逸之士往往有与众不同的性格或怪僻,庄子的狂放、嵇康的怪异、李贽的反叛、袁枚的荒诞,直至民国的章太炎、辜鸿铭等等,种种毛病可以找出一箩筐,可都不妨碍在学术上作出杰出的贡献。

这样的人也许就在你的身前身后,请理解这样的个性,像谅解前人一样,宽容身边的人吧。

(选自《中华读书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特立独行,遭受非议;也少有像他那样治学,备受称赞”是全文的总领句。

B.朱维铮遇有不合意的,拉下脸开骂,性格古怪、胡搅蛮缠,有的学术会议甚至不敢请他参加。

C.朱维铮托“我”买一火腿请人捎给妻子,一再嘱咐品牌、规格、包装,说明他为了感情而放弃事业。

D.朱维铮治学的风骨是古怪,与孔子后裔无冤无仇,却甘犯众怒,坚称孔子是私生子。

E.朱维铮种种毛病可找出一箩筐,但不妨碍在学术上作出杰出的贡献,作者主张理解个性,宽容对待。

(2)请概括分析朱维铮的形象。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学业成就了他的声名,也毁了他个人的幸福”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看待朱维铮的事业与婚姻的关系?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网络与文学

主持:

窦文涛嘉宾:

顾彬(德国汉学家)

窦文涛:

今天咱们来说说网络和文学。

顾教授,您了解德国文学,又十分了解中国文学。

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觉得那些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

因为网络的出现,好像人人都可以写了,而且电子化了,那种我们想象的像德国那种大部头的小说,将来还有位置吗?

顾彬:

文学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死掉。

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因为人的存在和书和文学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但是我们应该分清楚好的文学是在什么地方发表的。

基本上不是在网络发表,而是在出版社发表的。

在出版社发表水平不高的文学作品很困难。

出版社会注意到一个作家的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是低的,就不会发表。

在网络上,谁都可以发表东西。

窦文涛:

您自己上网吗?

顾彬:

根本不上网。

德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谁想在网络上发表东西,很难;作家需要出版社专门有编辑调查他的文学作品,看你的德文是对的还是不对,所以我写的那些作品如果没有第二、第三个人审校,可能我的文字水平没有现在高,肯定会很低。

窦文涛:

我明白了,您是说出版社的编辑甚至能培养出一个好作家。

在中国,有些成了腕的作家,改一个字都不行。

但德国出版社的编辑,真的敢和作家商榷。

你觉得作家和编辑之间应该是怎么一种关系?

顾彬:

应该是合作关系,应该做好朋友。

窦文涛:

我发现现在的网络上,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比以前接近很多,可是当代的中国作家,比起五四的那辈作家,跟世界的距离其实远很多。

为什么?

顾彬:

你想想,鲁迅接待萧伯纳,徐志摩接待泰戈尔,郁达夫跟佐藤春夫交朋友,他们都是直接读原文,然后跟外国的重要作家直接做朋友。

今天的当代作家,虽然在世界一体化的网络时代,但是,你有听说哪个作家是直接阅读原文的?

你有听说哪个作家除创作之外还做翻译的?

你有听说他们哪一个人在家里招待哪一个有名的外国作家,他们成为私人朋友的?

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一个这么高速接近的世界里面,中国当代作家的处境却比以往的时代离世界更远。

因为他们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

窦文涛:

我们再谈谈作家写作与钱和名的问题。

顾彬:

我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

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尼采还没有发疯以前,一本书也没有办法发表,他用自己的钱发表他的书,还没有读者看他的作品,但是他发疯以后,慢慢才有了他的读者。

如果尼采没有发疯以前,跟中国当代作家一样说市场要什么我写什么,不要我的书,那我不写,那么我们今天不会看到尼采的名字。

窦文涛:

这个让我想起我的一些朋友,我在他们当中发现两种人。

一种是画家,他说,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

比如他画画,他说他直追宋元,他跟千年之前的古人对话,遥相做知音,然后默默地在这耕耘。

另一种是作家,他跟我讲,现在时代不同了,你还想说几百年之后人们记得你?

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你如果不在活着的时候出名,你死了没有人再会记得你。

您对这两种观点怎么看?

顾彬:

我不同意。

你看,毛泽东喜欢的唐朝诗人李贺,唐以后中国人基本上不看他的作品,是日本人看他的作品。

过了1300年以后,因为毛泽东特别喜欢李贺,所以李贺非常红。

所以一个作家不应该考虑,我今天赚钱还是不赚钱,出名还是不出名,无所谓。

他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思的,他已经满足了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

但是也有一些另外的例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是为了还债,拼命写东西,也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好像也是这样。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小说当初是为了还债,就是生活不好,照样写出伟大的作品。

如果有钱赚的话,可以这样做下去,因为做的是工作,简朴的工作。

所以也可能有些人,眼前有钱,将来又有很大的名,毕加索就是这样的。

(根据凤凰网《锵锵三人行》改写)

(1)下列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窦文涛认为,由于网络的出现,人人都能写作,且写作电子化了,因此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

B.顾彬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好的文学来自出版社而非网络,因为网络对文学水平的高低无法控制。

C.窦文涛认为,网络拉近了中国跟世界的距离,可当代中国作家比起五四时期的作家来,跟世界的距离却很远。

D.顾彬认为,尼采起初的写作未顾及市场需求,以致自己掏钱发表的书没有人读,直到自己发疯才有了读者。

E.针对窦文涛两种朋友的观点,顾彬认可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他认为写作是作家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

(2)围绕网络与文学,访谈双方主要谈了哪几个话题?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6分)

答:

 

(3)顾彬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这“两条沟”具体指什么?

中国当代作家远离世界的根源是什么?

(6分)

答:

 

(4)有人认为网络对文学影响有限,有人认为网络对文学的影响很大。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林巧稚: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黄薇李响

20世纪上半叶,职业女性崭露头角,却仍备受歧视。

协和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了女性,也为她们设置了一道不近人情的门坎:

担任住院医生的女性,一旦结婚自动解聘,女护士如果结婚必须辞职。

老协和的管理者坚信,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扮演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两种角色。

也许,这既是门坎,也是考验。

坚定的理想和虔诚的信仰,支撑老协和女医护人员以殉道者的姿态,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牺牲。

她们大多终身未婚,将自己嫁给了医疗事业,她们是中国医疗史上的特蕾莎修女。

“万婴之母”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一是因为她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二是因为她亲手接生了5万多婴儿,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

每一个林巧稚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

林巧稚的孩子。

林巧稚说过:

“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难怪很多妇女千里迢迢赶到协和找林大夫。

原协和医院副院长黄人健回忆说,她曾看到林大夫掏出几十块钱给一个流产的贫穷妇女,让她买营养品。

“那时林大夫的工资是300块,像这样资助病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1921年协和医学院落成,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的林巧稚正是在这一年考入协和。

1929年,林巧稚毕业,入学时有5个女生,3人坚持到最后。

林巧稚学业优异并热心公益,得以留校任职,她是协和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也因此与协和医院签下了不近人情的聘书。

林巧稚怀着矛盾的心情接下这张光荣的聘书,也接下一纸枷锁。

曾有说法认为林巧稚有过一段朦胧的恋爱,但随着她在医院表现出色,协和派她赴欧美考察深造,恋情也不了了之。

林巧稚去美国进修时,也婉拒了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

1940年林巧稚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她又创了个纪录:

协和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直到晚年病重、身体极为衰弱,林巧稚还坚持工作。

家人和学生劝她休息,她说:

“上帝如果让我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存在的场所便是在医院病房,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治病救人。

”她虽然早已不是住院医师,但她要求值班医生和护士,只要病人出现问题,即使是半夜也要马上通知她,否则她会生气批评。

林巧稚曾说过,“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

协和纯净如真空的环境,养成林巧稚单纯倔强的个性,她对政治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1949年,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可以搭乘任何一次航班去任何一个城市,傅太太特别说:

“这是多少人用金条换不来的。

”林巧稚谢绝了好意。

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

随着协和“收归国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展开,老协和知识分子首当其冲。

林巧稚的社会威望和她的政治积极性反差强烈,理所当然是“重点改造对象”。

工作组派她的学生给她讲形势、谈理论,劝导她“揭发美国人的文化侵略”。

林巧稚想不通,“美国人办医学院帮我们培养人才,我的医术就是人家教的……”

与共产党女干部的接触,让林巧稚对共产党人有了更多好感。

有一天,一个穿灰色列宁服的妇女来协和挂号找林巧稚看病,林在问诊中了解到,这名患者1927年生过孩子,因为躲避国民党抓捕不能在大医院就诊,孩子夭折,自己也不能再生育,长征中又落下许多病根……后来她才知道,这位患者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林对她更增添了同情和敬佩。

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夫人张洁清来协和生孩子的时候,林巧稚经常和她聊天,但并不知道张的身份。

林巧稚与周恩来夫妇、彭真全家的交往,使她对共产党人和新政府有了新的看法。

她的“思想动态”被工作组敏锐地捕捉到,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来到协和,亲自给林巧稚写了100多页学习体会和思想小结。

林巧稚在协和大会上代表教授发言,没有采用吴晗写的报告,她回顾自己在协和不问世事一心从医教书30年,现在她愿意“打开协和的窗子看祖国”。

言辞朴实恳切,在场许多老协和人流下眼泪。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共产党。

林巧稚对周恩来说,一个诚实的人不能欺骗组织,也不能欺骗自己。

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入党恐怕不便。

周恩来宽慰她不必介意这个问题,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

“文革”中,林巧稚推着四轮车给病人打针送药,清洗便盆,倒痰盂……这些工作她都做得一丝不苟,毕竟,她还没有离开协和,她说这已经是再幸运不过。

“文革”结束后,林巧稚已近80岁,体质逐渐衰弱。

1983年春,林巧稚病情恶化,陷入昏迷,她总是断断续续地喊:

“快!

快!

拿产钳来!

产钳……”4月22日,林巧稚在协和的病床上走向人生终点。

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

(节选自2012年《文汇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协和医院能接纳女性医护工作者,在20世纪上半叶已算是开明之举,所以它对住院女医生和女护士提出的工作就不许结婚的特殊要求虽不合情也是合理的。

B.像林巧稚这样的老协和女医护人员凭借着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大都终身未婚,像特蕾莎修女一样以爱心坚持工作。

C.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林巧稚又考入协和医学院,在学习八年后留校任职。

林巧稚在协和医院成功地创造了两个第一:

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第一个中国籍女主任。

D.文中写道林巧稚与邓颖超、张洁清有意的交往后,自己对共产党人有了好感,说明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她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

E.文革期间,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里仍然一丝不苟地做着医护工作,说明她对医院和患者的感情没有因政治运动而改变。

(2)林巧稚热爱自己的工作,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三条。

(6分)

(3)单纯倔强的个性使得林巧稚对政治一无所知又毫无兴趣,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

(6分)

(4)林巧稚对政治毫无兴趣,可她却曾拒绝过美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这是否矛盾?

请结合传记谈谈你对林巧稚的理解和评价。

(8分)

五、文言文文本阅读

12.阅读下文,完成第试题。

徐鹿卿,字德夫。

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

调南安军学教授。

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

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

立养士纲条。

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

“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称其气平论正,有忧爱之诚心。

改知尤溪县。

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

德秀曰:

“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

”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

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

督府横取秋苗①,建昌为米五千斛。

鹿卿争之曰:

“守可去,米不可得。

”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①。

鹿卿曰:

“民为守计则善矣。

守独不为民计乎?

”卒争以免。

岁大饥,人相食。

遂出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贾以粜,及减抵当库息,出缗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劝居民收字遗孩,日给钱米,所活数百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农病之()改知尤溪县()

鹿卿入白其母()劝居民收字遗孩()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调南安军学教授B、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

B、由是理义之学复明D、督府横取秋苗

(3).翻译句子。

5分

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

民为守计则善矣。

守独不为民计乎?

(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曲线句子。

3分。

(5).概述真德秀称徐鹿卿“有忧爱之诚心”的具体表现。

4分。

六、语文文字运用

13.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下面是一则有关“4·23世界读书日”的创意广告,请写出该广告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6分)

七、写作题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像一把刀子,锋利敏感;而生活像另一把刀子,厚重敦实。

当这两把刀子对削的时候,青春这把刀子就会慢慢卷刃。

而人也就在生活中慢慢成长。

读了这段话,你会有什么感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试卷答案

1.D(Aqiǎozǎiyù/yǔB.xǐngxiān/xiǎntiēC.sùníngqiǎng/qiāngD.mēngnànmǐ)

2.C.(慷慨耘耔消遣荒诞不经)

3.A

(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到。

指不加理睬。

置之度外:

放在考虑之外。

指毫不放在心上。

熟视无睹:

经常看到,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表示对某个现象不关心,不重视,不予过问。

4.C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可结合着词义及具体语境分析判断,南辕北辙:

指行为与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