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1569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PPTX 页数:300 大小:1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0页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0页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0页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0页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3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300P).pptx

,政治学原理,课堂须知,遵守规则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参考教材,杨光斌,政治学导论朱光磊,政治学概要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或政治学十五讲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罗斯金,政治科学,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在8月30日举行的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中,民主党一举夺得全部480个议席中的308席,而执政的自民党仅获得119席。

日本首次实现战后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政权更迭。

鸠山由纪夫在9月16日下午举行的日本特别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为日本新首相。

民主党、社民党、国民新党三党联合执政的新政府宣告成立。

日本民主党党首选举2010年9月14日下午发表计票结果,现任日本首相菅直人获得721分,领先于获491分的前干事长小泽一郎,当选新一任民主党党首,继续担任日本首相。

没有户口的“黑孩子”壹基金,学习本课的目的,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框架、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政治常识学会分析复杂的政治现象做一个,关心、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人终极目的:

成为理性、成熟的公民,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的含义思考:

你认为政治的含义是什么?

政治在中国有三个含义:

广义的政治专业意义上的政治作为形容词的政治(非常重要),一、政治的传统含义人们对政治的解释和定义历来不同。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政治学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阐发了不同的政治观,因此,对政治概念也形成了不同的解释。

这些解释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1、价值性解释:

政治应当具有某种价值性特征或标准。

孔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因此,他的理想国就是“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种美德。

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神学性解释:

政治生活是神意的安排。

中国:

“受命于天”西方:

“君权神授”阿奎那:

尘世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而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

3、权力性解释:

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法家的“法、术、势”韦伯,政治是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拉斯韦尔,政治主要指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马基雅维里,认为政治是夺取权力、维护权力和扩大权力。

4、管理性解释:

政治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

孙中山:

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P5),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三、对“政治”概念的理论分析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四、政治的地位1、政治权力的首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

2、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权力又决定着其他上层建筑。

3、政治可以提升被统治者或民众的地位。

第二节政治学一、什么是政治学具体而言,可将政治学涉及到的知识分为两大块,即政治哲学理论和政治科学理论。

政治哲学理论:

什么样的政治生活是值得追求的?

政治科学理论:

现实政治生活是什么样的和为什么是这样的?

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儒家礼;仁政。

道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法家韩非:

法(法律)、术(统治术)、势(权力)。

相关参考书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吴思,潜规则:

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柏杨,中国人史纲论语,2、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四个时期:

古典主义政治学旧制度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和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古典主义政治学,相关参考书目,亚历士多德,政治学卢梭,社会契约论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拉斯韦尔,政治学:

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罗斯金,政治科学罗尔斯,正义论,三、政治学的范围,1、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政治理论与方法论本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府与政治行政管理国际关系2、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政治行为政治环境,政治组织结构和制度,识,政治哲学政治文化和政治意,第三节政治学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1、历史唯物主义2、阶级分析3、制度主义,二、当代政治学方法论1、行为主义

(1)基本特征:

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

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

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

主张价值中立。

(2)如何评价?

优:

个体主义的微观视野;在选举政治中依然有生命力;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源泉。

不足:

价值难以中立(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一味关注个体行为的量化分析,结论难说是全面和正确的。

2、理性选择主义核心要素直接来自行为主义;方法论是个人主义;核心命题是经济人假设;包括社会选择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

三个著名的悖论,公地的悲剧哈丁首先提出。

他讲的是假定有一块草地为多户牧民所有,如果大家都只管放养,不管养护,那么草地到最后必定沦为荒地谁也用不了。

如果大家达成一个协议,放养三个月,修养三个月,以此来保证草地的延续。

那么,如果有人趁修养期破坏协议偷偷放养,就可以一家独占肥美的草地。

照此逻辑,如果牧民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人人都来偷偷放养,则必定导致公共资源最后的损毁。

囚徒困境,A,B,6,6,A,B,0,10,A,B,A,B,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集体行动的困境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

某个村庄准备举办盛大的狂欢晚会,族长要求每家每户都捐献一部分酒出来,倒进一个大木罐里,供大家在晚会时饮用。

到了狂欢的那个夜晚,村民们玩得正在兴头上,于是开罐取酒,举杯畅饮,结果发现,桶里的酒一点酒味都没有,全部是凉水。

原来,大家都认为,自己往木罐中倒水,对整罐酒影响不大,结果,每家每户捐献的都是水,不是酒。

问题:

一生专门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

三个和尚有水喝吗?

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大集团和小集团,公共选择理论代表人物: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是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是一种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的研究,其研究主体包括:

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官员政治。

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

核心方法是个人主义。

可以直接论证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志愿失灵),政府失灵的表现:

公共政策失效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寻租及腐败,3、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

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

政治学上的新制度主义主要指前两者。

历史制度主义:

重新强调制度变迁中国家、政府和其他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产生于对美国国会立法行为的研究。

/制度创新理论。

第二章政治权力,第一节政治权力及相关概念一、政治权力的概念二、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三、政治权力的类型四、政治权力的基础五、政治合法性,一、政治权力的概念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二、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1、权力作用的方向和方式2、权力运行的层次3、权力运动的时间性4、权力作用的结果,三、政治权力的分类,1、强制性权力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不得不去做。

2、功利性权力甲对乙说:

“假如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那么我将为你做某些事情作为回报。

”,3、操纵性权力甲要求乙做某事,无需威胁或交易,乙会按照甲的行为方式去做为。

因为乙的思维方式已经完全被甲同化了。

4、人格型权力乙之所以按照甲的要求去做,乃是出于对其人格魅力的景仰。

5、合法性权力乙自觉自愿地去做某事。

此乃行使权力的一种较高的境界。

形成了权威,人们对权力自觉自愿的认可和接受。

四、政治权力的基础,思考:

为什么有的人拥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政治权力?

暴力: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物质财富:

财大气粗。

专业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

组织和制度:

团结就是力量。

意识形态:

“文化的领导权”或“文化霸权”。

社会舆论:

“第四种权力”。

社会地位。

道德:

以德者居之。

动机:

目标引导行为。

五、政治合法性(legitimacy),1、什么是合法性?

最早对合法性加以探究的是德国社会学者马克斯韦伯。

合法性的最初含义是国王有权即位是由于他们的“合法”出身。

中世纪以来,合法性的意思增加了,他不再只是指“统治的合法权利”,而且指“统治的心理权利”。

现在的合法性意指人们内心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认为政府的统治是合法的和公正的。

2、政治合法性的基础(韦伯的经典论述),

(1)传统权威型服从我,因为我所代表的秩序是传统沿袭下来的传统权威型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长期形成的传统风俗和习惯的基础上。

(2)个人魅力型服从我,因为我能带领大家走向光明个人魅力型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某个人的非凡个性和超凡感召力(个人魅力)的基础上。

(3)法理型服从我,因为我的权力是根据法定程序产生的法理型权威建立在一系列清晰而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的基础上。

理解官僚制(科层制),3、政治合法性的意义,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首先,政治合法性关系到政治秩序和政治统治持久性。

其次,政治合法性意味着政权或制度的合理性。

4、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历史认同长时间的存在。

政绩认同一个政府也能从其良好的政绩中获得合法性。

制度认同政府的组成结构对合法性也有影响。

符号认同操纵国家象征。

思考:

有哪些政治符号?

第二节政治权力的分配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分配,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王位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领主分封制:

我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代议制政府选举制。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分配:

党管干部原则下的选举与选拔相结合的权力分配制度。

第三章政治文化,微观政治学和宏观政治学之间的联结纽带是政治文化-阿尔蒙德,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内涵一、政治文化的概念二、政治文化的内容,、政治文化的概念,1、概念的提出(p62)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

1956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政治文化研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兴起不是偶然的。

它来源于两个方面的推动。

第一,当时国际政治面临的新情况对政治学提出了挑战。

第二,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是政治文化研究兴起的催生剂。

2、什么是政治文化?

(1)三种代表性观点(p62-63)第一种观点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它包括政治体系的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价值取向。

阿尔蒙德的经典解释:

“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

第二种观点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

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种定义中所包含的内容是观念性的政治文化,除此以外,政治文化还应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物质性”层面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

(2)政治文化的含义(p63-64)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二、政治文化的内容(p65),1、政治认知性成分即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角色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来源于社会化和经验。

2、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