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4448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计60分)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4.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5.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6.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3   B.5    C.6   D.10

7.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8.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9.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0.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央),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若c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可能偏转两次

11.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寒冷环境中,①②③④的分泌均增加

B.可以看作反射弧的效应器的有肾上腺、皮肤等

C.①②可以控制③的合成,③也可调节①②的分泌

D.⑤是由垂体产生的一种调节水平衡的激素

12.糖尿病患者除了尿糖外,还有多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造成上述症状的原因错误的是(  )

A.胰岛A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B.缺少胰岛素,血糖含量高,大量的糖随尿液排出

C.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于是出现多饮多食现象

D.糖氧化功能发生障碍,体内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

13.下列有关下丘脑、垂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D.血液中含有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1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15.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16.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人体排出的尿量,则①可能代表抗利尿激素

B.若X表示B细胞的增殖、分化,则①可能代表淋巴因子

C.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

D.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岛素

17.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B.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C.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

18.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胸腺小鼠,小鼠将完全丧失免疫功能。

之后向该小鼠体内输入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的免疫功能(  )

A.全部得到恢复B.短暂时间得到恢复

C.部分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D.能产生抗体,但没有细胞免疫功能

19.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20.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

C.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D.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2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22.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C.植物根、芽的生长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

D.对受粉后正在成长中的幼小果实适当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最可能的结果是形成无子果实

2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生长旺盛的器官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都增加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株可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在休眠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高

24.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  )

A.植物的向光性

B.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C.顶端优势

D.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中含量较多

26.将一批北京丰台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萌发,并测得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如图A所示。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B所示保持在黑暗中12h。

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弯曲角度α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C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上述实验说明种子萌发受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共同作用

27.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在10-10~10-8mol/L之间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28.下列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如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表现出向光性,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某些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使杂草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处于大于h的状态下

D.若某植物产生了顶端优势,其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29.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30.图1是某同学研究单侧光照和匀速旋转对植物生长方向影响的装置图(小盆不透光),图2是另一位同学提取和分离菠菜叶中色素的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生长的方向与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有关

B.图1中植物的芽向内侧生长,根向外侧生长

C.图2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色素丁

D.如果植物缺乏镁,则图2中的各种色素含量都会减少

31.要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A.目测估计法    B.标志重捕法

  C. 样方法   D.逐个计数法

32.某地三年前办了一个养兔厂,由原来不到50只兔,繁殖到现在的上万只。

在这三年内,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J”型曲线B.“s”型曲线

C.直线上升D.抛物线

33.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某地区麻雀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一年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34.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35.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这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36.演替过程中乔木层逐渐取代了灌木层,其主要原因是()

A.乔木的繁殖力较强B.灌木的寿命较弱

C.灌木较为低等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7.某荒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逐渐生长了多种草,这一过程可称为()

A.群落的演替B.群落的物质循环

C.群落的抵抗D.群落的能量流动

38.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

  A.物种组成    B.垂直结构 C.种间关系    D.次生演替

39.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但多数芦苇植株较矮,纤维短,影响产品的质量。

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这一调节剂应该是(  )

A.乙烯利B.赤霉素C.青鲜素D.脱落酸

40.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41.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42.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43.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不同。

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A.北极苔原    B.温带草原

  C.高山草甸    D.热带雨林

44.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

其中,碳元素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A.动物的无氧呼吸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动物的有氧呼吸    D.植物的光合作用

45.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隐含了一条食物链。

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则螳螂位

于这条食物链的()

A.第二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

C.第四营养级D.第五营养级

46.雄性北极雀以嘴刁一根水草向雌北极雀求爱,这种形式属于()

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

47.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48.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用哪种食物结构()

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牛等家畜类为主

49.右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

该食物网中()

 A.共有两条食物链

B.能量可循环利用

  C.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D.昆虫和鼠处于同一营养级

50.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种群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1.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52.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

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      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

5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

②>③+④

54.下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

流动的箭头是()

A.①③B.②③⑤

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5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5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57.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正确的做法是()

  A.大量利用野生资源    B.对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

  C.不断引进外来物种    D.进行围湖造田

58.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就地保护B.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D.对濒危动植物集中于一地进行保护

59.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60.下列关于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对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计40分)

61.有人在饲养蝌蚪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A、B、C3只大烧杯,均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水草,10只大小基本相等的蝌蚪,每天均用蛋黄喂养。

②向A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抑制剂;C缸每天不加任何制剂。

③连续观察一周,每天记录一次蝌蚪的体长、四肢和尾的变化。

问:

(1)预期一周后,尾最长的是缸,最先长出四肢的是缸。

(2)如结果与预期的相符,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的作用,其作用的靶细胞是。

(3)如果C缸水和食物等缺少碘,则其中的蝌蚪变化更像缸,原因是。

(4)环境温度由25度降到5度时,青蛙体温也跟着降低,其耗氧量将明显。

6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贺兰山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世纪中叶,由于人类的干扰等因素,致使岩羊濒于灭绝。

为了保护岩羊,国家将贺兰山划为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杀。

二十多年来,岩羊数量已由1983年的1585只增长到目前的10000只左右。

研究表明,岩羊在贺兰山的合理容纳量应为每平方公里17.6只,xx年岩羊数量将达到贺兰山的最大容纳量。

岩羊行动敏捷,善攀岩石,能在陡峭裸岩上灵活走动,活动范围主要在海拔2400米的裸岩带,近年活动范围最低可达到海拔900米的河谷地带。

岩羊原有的天敌——虎早已灭绝,岩羊已成为该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1)该地区的岩羊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其总数的测定可用_______________法。

请在右侧的坐标内画出1983年以来岩羊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2)该自然保护区需要不断输入太阳能,因为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该自然保护区松柏的树冠明显成宝塔形,请解释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设想通过:

①引入天敌——虎;②人工淘汰等方式控制岩羊的数量,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及上述材料,对这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可行性大小及原因),并说出哪种方案最佳。

6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请据此诗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由于图中食物网简单,所以其___________能力较差。

(2)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

(3)冬季来临,寒冷会刺激狐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该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在该中枢的调节下,使狐体温保持稳定。

若常温下狐产热和散热速率分别为a1、b1冬季时狐产热和散热速率分别为a2、b2,则a1、b1、a2、b2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引起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5)该生态系统担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题

1-10DBBDADADCA11-20DAACBACDBC21-30ACBDBCCADD

31-40CADDBDADBC41-50CDDDBCACDA51-60DBBCCBBABA

61.

(1)B  A

(2)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全身的细胞

(3)B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作为原料(4)减少或者降低

62.

(1)种群  标志重捕法

(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这是一种顶端优势现象。

越往下,离顶芽越远,侧芽积累的生长素就越少,发育形成的侧枝就越长。

反之,越往上,就越短。

(4)方案①可行性较小,因为引入现在的虎不一定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方案②可行是最佳方案

63.

(1)自我调节

(2)900

(3)体温调节中枢a1=b1<a2=b2(4)升高肾小管、集合管

(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