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7.1)式得最终的像强度为:
其中,V是射线源在X方向上走过的速度,X是射线源走过的距离,m为放大率,k为底片运动的换算因子,k+m代表总放大率。
体层摄影曾一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成像功能出现在X线成像设备中。
但体层
成像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辐射面积广、剂量大,要成一层组织的影像,则比成像区域大的多的组织体积均要接受X线照射,大大增加了被检者受照射量,增加了辐射损伤。
另外,体层摄影的图像质量,尤其是对比度分辨率,相对X线平片并无明显提高。
影像信息中还掺杂了模糊区域的半影,相当于影像中增加了更多的散射线,削弱了组织对比。
体层摄影还需要被检者的屏气与制动配合,不适于床旁摄影和屏气困难的被检者。
真正的断层成像出现在1971年,始于世界上第一台可应用于临床的CT,安装于Atkinson-Morley医院。
这种技术也叫CAT(computedaidedtomography或computedaxialtomography),其图像重建的数学理论最早适于奥地利数学家Radon于1917年提出的,即三维的物体可以以它的投影的无线集合唯一的重建出来。
此后经过了很多数学及物理学家的实践和发展,最终由英国EMI公司的
Hounsfield实现和完成。
计算机(辅助或轴向)断层成像截然不同于体层摄影,其射线束中心面与断层成像的平面成平行重叠关系,而非体层摄影的垂直关系,因此射线范围仅覆盖成像层面,影像信息不包含非成像层面。
另外成像区域在轴向上压缩的尽量薄,使成像区为一薄层区域,可近似认为二维吸收系数分布。
这样组织重叠问题简化为部分容积效应,因此对组织的观察效果大大提高,给人一种人体“切开”观察的效果。
二、断层成像的数理原理
CT的发展过程中,采用过很多种图像重建算法,其数学原理各不相同。
经
过近40年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方程联立、迭代、二维傅立叶变换、反投影(Back
projection)等重建算法。
鉴于Radon的数学理论被广泛借鉴于二维傅立叶变换算法和滤波反投影算法,并应用于教学。
因此本教材中,我们将Radon的中心切
片理论作为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数学原理。
CT图像重建是通过其扫描过程获得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推导出
其拟成像层面内的吸收系数分布。
前面提到,CT成像将成像的薄层区域近似为
二维吸收系数分布,即认为成像的容积内对应的体素矩阵为MXN个,每个体
素厚度均为L,如图7-4。
假定每个体素吸收系数是均匀的,则对应图像的吸收系数分布为」x,y,求出层面内吸收系数分布,并将吸收系数对应成灰度值,即可重建出图像。
MXN的吸收系数矩阵
图7-4CT成像的体素矩阵
CT系统通过对组织扫描获得数据,扫描的方式根据系统分为平行线束扫描、扇形束扫描、宽扇形束扫描等。
我们以最基本的平行线束为例:
扫描装置包括一个X线管和一个检测器组成。
X线束被准直成单线束形式,X线管和检测器围绕受检体作同步平移-旋转扫描运动,如图7-5。
图7-5单束扫描方式
这种情况下,在一个固定角度上,探测器所得到的值是成像区域在该角度上的衰减后X射线强度值I,通过取对数,我们得到:
p=_In()=」(x,y)dxdy
1o
(7.5)
我们称P为该角度下的投影(Projection)。
如果探测器进行360度的扫描,每次间隔1度。
则可获得360个投影。
利用这些投影求解出x,y,即可得到图像。
为方便不同扫描角度的表达,我们将投影由直角坐标系x,y变换到极
坐标系Rc表示,则扫描路径可以用直线方程表示
xcos^+ysin&=R(7.6)
R表示射线路径距离体层中心的距离,9表示扫描角度。
在B角的投影表示为
P(R,日)=仃4(x,y)dxdy(7.7)
使用单位脉冲函数的筛选性质表示某一9角的投影值为
Pg(R,8)=jJ見(x,y)芳(xcos8+ysin6-R)dxdy(7.8)
在断层图像重建中,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数学理论,即中心切片理论指出,吸收系数函数丄:
i.x,y在某一方向上的投影Pe(R)的一维傅立叶变换函数Ge(p,是原吸收系数函数Kx,y)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函数F(p9在(p,9平面上的沿同一方向上过频域空间原点的直线上的值,如图7-6所示。
图7-6中心切片理论
即对吸收系数Kx,y)分布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并进行(p,9域表示,并对其在频域空间的形式过原点“切一刀”,则切出的切面函数,等于所切相同角度下的投影函数进行(p,9表示并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的值。
或者说,在角度
e得到的投影值的一维傅立叶变换,等于物体的二维傅立叶变换过频域中心同样
角度的值,但要投影值和物体吸收系数均在(P,9坐标系中表示。
中心切片理论的公式描述如下:
F»(x,y)】=F(P,日)(7.9)
FJP)=F[G0(P)](7.10)
如使用直角坐标系,则中心切片理论可描述为:
Fg(x,yL,yJJg(x,y)e2(u®dxdyU占(7.11)
此公式即为零频率准则在二维情况下的等价。
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只要采集尽可能多的投影数据,将投影进行一维傅立叶变换,在频率域中,将这些变换值按投影角度排布,并进行适当的高频区域插值。
当360个或180个投影值的傅立叶变换填充完频率域后,将频率域数据进行二维反傅立叶变换,即得到原始的吸收系数分布,求解得图像。
对于中心切片理论,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特殊角度的投影重建,简单验证一下。
设对某一组织进行平行于y轴的扫描,如图7-7,
图7-7特殊角度投影
则投影值为
(7.12)
QO
Px,0=fx,ydy
-SO
取其傅立叶变换为
Pu二px,0e'jFxdx二fx,ye—2「uxdxdy(7.13)
原组织的吸收系数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在同角度下的取值为
QOoOoOoO
F(u,v)v」=JJf(x,ydxdyv兰=JJf(x,ye^dxdy(7.14)
3_oO-j=O二
则证明射线束平行y轴时,中心切片理论成立。
对于中心切片理论的数学来源和详细推导,这里并不做更多的叙述。
对于
实际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来说,中心切片理论指出了重建图像的数学方法。
第二节医学图像重建算法
一、方程联立法
X线束具有一定的能量和穿透能力,当X线束遇到物体时,物体对射入的X线有着衰减作用,即物体对X线的吸收。
普通X线成像正是利用不同组织对X线衰减不同,将穿过人体后X线自然形成的对比度转化为图像对比度的,其成像过程不需要进行数学计算。
而CT成像时,需要获得入射和出射X线的强度值来进行重建运算。
若X线穿过非均匀物体,将沿着X线束通过的物体分割成许多小体素,令每个体素的厚度相等,记为d。
设d足够小,使得每个体素可认为是均匀的,其吸收系数为常值,如图7-8所示。
b////////【
—nnW~
图7-8X线透射多个小单元组织
当入射X线强度为I。
时,透过第一个体素的X线强度Ii为:
I1=I。
e一*d(7.15)
卩1是第一个体素的吸收系数。
对于第二个体素来说,Ii就是入射的X线强度。
设第二个体素的吸收系数为,X线经第二个体素透射出的强度I2为:
I2=11e一d
将I1的表达式代入上式,有:
I2二l°e」de_2d=loe—J^d
经过第三个体素的投射出的强度为13:
二I°e-—
等式两边取对数,化简得:
(7.18)
所以可以
表示为求和形式:
dIn
此处的P值,就是上一节数理原理处提到的投影。
因为矩阵较小,使用累加来离散表示吸收系数分布,不必使用积分表示。
在简化的情况下看,得到P值,就可以建立一个n元一次方程,只要能获得足够多的方程,即可求解出
n个X线通过路径上的吸收系数,得到肢体成像区域的吸收系数二维分布,将吸收系数对应灰度显示,即可获得影像。
CT成像系统通过从不同方向上进行多次
X线投射,即扫描,来获取足够的方程联立求解吸收系数。
早期CT的图像矩阵较少时,可以使用方程联立求解吸收系数。
但现在的
CT图像矩阵往往大于等于512X512,如果采用方程联立,一个等式既有512个未知吸收系数,这种情况下方程联立求解的矩阵过大,运算量惊人。
同时由于扫描要求尽可能缩短扫描时间,因此导致得到非正方矩阵,不能满秩,方程数不足。
二、迭代法
迭代法是使用多次迭代运算,逐步逼近吸收系数真实值的重建方法,广泛应用于CT、PET等断层成像系统。
迭代先从一个假设的近似图像开始,将人为假设的图像进行理论计算得到投影值,同实际扫描组织获得的投影值进行比较,采
用迭代的方法不断修正逼近,并按照某种最优化准则寻找最佳求解
迭代法的优点在于计算量相对简化,在迭代过程中可以将校正因子包含进最优化准则中,方便进行衰减校正,降低伪影。
常用的迭代重建算法有:
代数重建迭代(Algebraicreconstructiontechnique,ART)、同时迭代、最大似然法等。
代数迭代包括加法迭代和乘法迭代,加法迭代算法的公式为:
厂气i,j)=pN(i,j)+PkW)—RkW)(7.19)
Mk(日)
0*(i,j)与》N(i,j)表示第N+1次迭代和第N次迭代,R(日)表示某一角度
照射组织获得的实际投影值,Rk是假设图像在迭代过程中的计算投影值,
Mk二是射线束穿过的体素个数。
这里采用一个简单的2X2矩阵(如图7-9)及其投影来说明迭代过程,
11
图7-92x2矩阵
图中数值为真实组织的吸收系数和投影值,我们可以得到组织在6个方向上
的投影真实值,现在根据真实值迭代求解原始4个像素的吸收系数。
我们最先假
设各像素值均为0,计算其6个投影,并与真实投影值进行比较,按照公式计算
真实投影和假设投影之差。
并将差值除以每条线上的两个单元,再加到每个像素中。
考虑垂直方向投影:
叫(i,j)=卜3=0+=5.5;
2
巴(i,j)=巴=0+=4.5;
2
考虑水平方向投影:
»(i,j)-5.5+121°-6.5;
2
212-10比(i,j)=4.5+=5.5;
2
28—10
%i,j=5.54.5;
J42i,j=4.5^2^=3.5;
考虑对角线方向投影:
叮i,j=6.5=5;
叮i,j=5.5=7;
」3I,jv=4.52"=6;
J43i,j=3.52=2
由此重建得到原来像素的真实吸收系数值。
一般要重建的图像矩阵当然要大的多,这时需要对同一批数据进行多次迭代
(如改变迭代的次序),以得到符合的收敛。
为了节约时间和硬件,往往在真实投影值与计算投影值之差足够小时即可停止迭代。
迭代过程中可以根据一些先验知识设定条件,如吸收系数不能为负值,一旦得到负值则重置像素系数为零。
也可参考扫描区域的一般图像特征,设定几何形状约束和平滑性约束条件。
乘法迭代是对加法迭代的改进,其迭代公式为:
严(i,jiN(i,j)•阳(7.20)
某些CT系统中,将反投影法同迭代法相结合,可以综合二者的优点,适
应更高的CT扫描速度,而纯粹的迭代法在现在的CT系统中已不采用。
三、二维傅立叶变换法
傅里叶变换法是直接应用CT的数理原理(Radon理论和中心切片理论)进
行吸收系数求解的重建方法,因此也叫直接求解方法。
傅立叶变换法采用积分式
描述投影函数P,设fx是沿着X线束路径,随X连续变化的物体吸收系数,是x的函数。
X射线穿过非均匀物体获得投影的形式可写为:
切i
P=1/仗加=-1n厂(7・21)
上式中的P是对连续函数x变化的积分,重建图像的过程,即是由P求
解吸收系数分布函数」x的过程。
由于人体断面图像的建立是二维图像的计算过程,需要将这一体层平面设定
在直角平面坐标系(X-丫坐标系)中。
在体层平面上每一点的吸收系数是坐标(x,y)的函数,设为」x,y。
当CT进行扫描时,X线束是围绕着体层平面的中心点进行平移或旋转的,X线的投影P也总是与X线束路径L有关。
为此,我们引进一个新的坐标系,极坐标R-9来描述X线束路径L的位置和角度。
设X线束路径L到坐标中心0的距离为R,与y轴夹角为9,则X线束路径L的直线方程为:
xcos。
+ysin日=R(7.22)
或xcosT+ysinT_R=0(7.23)
式中9可以从0〜2n之间变化,R从中心点至被测人体体面最大外缘间变化。
X线的投影是随着扫描方向和穿过路径的不同而变化的,经过坐标变换后,X线束穿过吸收系数为丄:
Xy的物体,变换到R-9坐标平面上的投影是关于自变量(R,9)的函数,记为PRd。
当在某一9角度时:
P日(Rp)=JJ4(x,ydxdy(7.24)
设有扫描一个半径为a,吸收系数为卩的匀质圆形物体。
若令X线束与y轴
平行,v-0,X线束路径到坐标中心点的距离为R。
可得它的投影PR^为:
Ja2_R2;—22
P0(R,日)=J尸(X,ydxdy=卩(dy=2»Ja-R(7.25)
--a-R
由于均匀圆形物体各个方向上的投影均相同,可以用上式来表示。
投影函数PR^随R变化的曲线如图7-10所示
图7-10圆形物体的X线投影
在实际CT成像时,CT系统扫描物体获得足够多投影函数后,求解」x,y的过程依据于中心切片理论,是由Radon关于投影重建图像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部
分演化得来。
根据上节中中心切片理论的公式,我们可以将密度函数」x,y的二维傅里叶变换为:
F(u,v)=f[f(x,y0-j^Cx4vydxdy
式中x,y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4(x,y为二维图像的吸收系数,u、v为傅里叶空间频率坐标系的坐标。
若空间频率坐标用极坐标来表示,即
Fu,v二F厂,其中:
=PcosP
v=PsinP
则二维傅里叶变换式可写为:
F(P,P)=仃4(x,yb—汐呎xcos%sinPdxdy(7.26)
要得到扫描直线为到原点的距离为R,与y轴夹角为B的路径丨的表示,可以利用狄拉克函数(咅函数)的筛选性质,即J八:
xcosrysin,-R为路径l的吸收系数分布,其投影值表示为:
Pei(R,日)=ff卩(x,yQ(xcosT+ysin日一Rdxdy(7.27)
按照中心切片理论,图像在某一B角度上投影的傅里叶变换,正好等于该图像吸收系数)x,y二维傅里叶变换形式在相同角度(3=®直线上的值。
如果将所有角度投影值的一维傅里叶变换,
并填满整个极坐标平面,再改为空间直角坐标,将完整的F转化为
Fu,v表示,就等同于得到衰减系数」x,y分布的二维傅里叶变换,再由二维傅里叶反变换即可得重建原图像的吸收系数分布函数,有:
f(x,y)=JJF(u,v)ej2血严4vybudv(7.29)
以上即CT图像重建的二维傅里叶变换法,其信号处理过程如图7-110
图7-11二维傅立叶变换法重建的信号处理过程
二维傅里叶变换法按照CT数理原理和中心切片理论进行重建,算法严谨,重建结果较准确。
但需要进行正、反两次傅里叶变换,计算量大,要耗费较长时间,不利于快速扫描成像;在极坐标形式的数据转换为直角坐标形式表示时,需
要进行插值,这也增大了运算量。
现代CT追求更快的扫描速度和重建速度,傅里叶算法已不适应这一要求,所以逐渐不再被使用。
但它仍是理解CT图像重建
最直观的算法之一。
四、反投影法
反投影法包括基本反投影法、滤波反投影法(Filteringbackprojection,FBP)、卷积反投影法等,应用比较普遍的是滤波反投影法。
1、基本反投影法:
反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投影数值P按其原扫描路径反方向投影,将值平均地分配到每一个体素中,各个投影在影像处进行叠加,从而推断出原图像。
设被测人体断面上器官或组织的吸收系数分布为1x,y,X线束扫描时在某
B角度方向的投影表示为:
则在B角度的反投影可表示为:
b^(x,y)=J卩护,8©(xcos日+ysin日-RpR(7.30)
式中的b^x,y是由Rj沿反方向进行反投影所产生的吸收系数,》函
数起筛选角度作用。
将上式全部角度上的反投影值相加,即对应B从0变化到
n所有反投影值加在一起,可得到图像重建的吸收系数分布为:
Ji肛说
4b(x,y)=Jb日(x,y门日=Jd日〕p/R,日©(xcos日+ysin日-RJdR(7.31)
00
重建图像后组织的吸收系数Jbx,y与实际的吸收系数丄:
;:
x,y不完全相同,会形成伪影,需要进行滤波。
滤波后达到与实际物体一定的近似程度,可以认为得到重建图像。
反投影法存在着缺点,即只有反投影数量愈多,重建图像才会愈接近于真实断面。
但反投影个数毕竟是有限,这就会造成在图像上呈现出星形伪影,使影像边缘处不清晰,如图7-12。
利用反投影法重建图像时,这种使边缘部分模糊不清的星形伪影必然存在,只能通过滤波的方法来改善,而无法完全消除。
口口
图7-12反投影法重建造成的伪影
2、滤波反投影法:
是对基本反投影法的改进,通过卷积滤波因子的方法修正模糊伪影。
其思路是先在频率域修正每一个投影值,在将投影值转换到空间域
重建,即先修正再反投。
反投影重建图像的吸收系数%x,y可描述为:
1
%(x,y)=^(x,y”—(7.32)
r
式中**表示二维卷积。
反投影的吸收系数》b(x,y)与实际的卩(x,y)之间存在
一个1,1称为模糊因子,是造成图像边缘模糊的主要原因。
rr
消除模糊因子的影响,可以采取对每一投影的傅里叶变换值用加权,
1/|冃是1的傅里叶变换形式,即:
卩(x,y)=/d日严F,P日(只月护黑呻心日"n^P(7.33)
这就是滤波反投影方法,即用投影的一维傅里叶变换[与一维滤波函数門进行有效地滤波,消除1因子的干扰,再经反傅里叶变换、反投影叠加来重建图像。
滤波反投影还可以采用空间域滤波的形式,即在空间域中直接消除模糊因
子。
这种方法也称卷积反投影法,它直接使用一个近似的空间滤波函数,去消除1,而不需要将投影值进行傅立叶变换。
但卷积计算时,绿波函数无法只能做到r
部分消除1,所以滤波函数的选择就决定了图像质量的好坏和伪影的程度。
此外
r
选择滤波函数时还要考虑系统带宽、信噪比等问题,因此不同厂家CT系统中的选用的滤波函数也就不尽相同。
常见的CT滤波函数有CosineHamming、R-L函数和SheppLogan函数等。
滤波反投影算法可以较好的校正普通反投影算法的模糊伪影。
相对于二维傅里叶变换法,滤波反投影法只需做一维傅里叶变换甚至不需要,运算量大大减少,提高了重建速度。
它是目前CT系统常用的图像重建算法之一。
第三节图像三维可视化
随着多排螺旋CT的应用,被检者一次检查获得的可用图像数量得到爆炸性的增长。
一次扫描往往获得几十乃至上百幅断层图像,这就使的使用三维形式显示组织和器官变得可行且必要。
图像三维显示技术可以更好的显示数据和诊断信息,为医生提供逼真的显示手段和定量分析工具,在辅助医生诊断、手术仿真、引导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三维显示还可以避免医生陷入二维图像的数据“海洋”,防止过多浏览断层图像而造成漏诊率上升。
图像三维可视化也称三维重建,是指通过对获得的数据或二维图像信息进行
处理,生成物体的三维结构,并按照人的视觉习惯进行不同效果的显示。
在医学
成像及医学图像处理中,图像三维可视化基于医学成像设备获得的大量二维断层图像,如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