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396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docx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点笔记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定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2、内容: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①、什么是意识形态?

(具有阶级性)

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系统化了的思想观念系。

②、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简单地讲,世界观:

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

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

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

价值观:

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3、文化的特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和文明相近)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即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实质:

社会精神力量(现象)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影响。

(1)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2)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注意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有双重性:

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

在经济的基础上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易错点:

文化都能促进社会发展。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虽然经济决定文化,但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文化发展有可能超前或滞后。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特点:

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1)科技、教育、人才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2)文化作为产业、消费和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人们的文化素养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

A、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B、文化素质影响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

(2)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文化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发展中国家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仅在经济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3、我国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措施

(1)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2)激发文化创新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3)文化要为经济提供正确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5)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

(6)弘扬民族精神

(7)发展教育、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

(8)大力发展经济,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9)搞好民主与法制建设,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

(10)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关注和维护文化安全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①影响因素:

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②文化差异通过语言、符号、器物等实物和行为体现出来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①影响因素:

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

②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文化氛围是无形的影响(潜移默化≠虚无飘渺)

(2)人们要主动地接受、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消积被动)

2、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1)“三观”是各种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交互影响的结果

(2)“三观”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影响深远持久

因此,“三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文化塑造人生

(一)丰富精神世界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当前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四个意识,三个主义,三种观念

(二)增强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增强精神力量

感染力和感召力→震憾人心→增强精神力量→物质力量

2.中共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给人以精神力量哺育优秀中华儿女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1)关系:

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过程:

渐进性、长期性

2、人全面发展的表现:

①思想道德素质②科学文化素质③健康素质

3、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优秀文化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重要)

1、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定义)(重要)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地位)(重要)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文化遗产

(1)含义:

有着重要意义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

(2)地位: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重要)

(3)作用:

A、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B、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C、是人类共同文化财富。

(重要)

(4)对待态度:

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以保护。

补充: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

方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原则:

保护真实性、完整性

措施:

在重要文化遗产周围设立保护范围及缓冲区

世界遗产的分类:

①世界文化遗产②世界自然遗产③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④非物质遗产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定义)

2、文化多样性地位:

(1)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2)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是文化魅力所在

(4)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5)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4、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重点、难点)

(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原因: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3)所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what)

A、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原因)(why)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其次,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民族文化既属于民族,也属于世界,它们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3.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how)

(1)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尊重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

(3)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

注意

世界文化趋势不等于不需要民族文化多样性。

各民族传统文化不但要吸纳外族先进文化,同时也要保持自己民族特色,这样才更具有生命力;没有民族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多元世界文化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业活动②人口迁徙③教育

(二)大众传媒:

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及其发展

传媒:

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

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3、大众传媒的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4、大众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中华文化向外传播,扩大了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了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2)中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外域文化传入中国,有利于吸收优秀国外文化成果,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创新。

(5)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了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6)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促进和平与发展。

(7)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2、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繁荣进步。

(2)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4)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5)依托信息技术,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6)通过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进行文化交流。

(7)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外来文化交流、借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继承

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

传统文化是:

(1)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2)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积淀,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3)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既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5)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②鲜明民族性③具有继承性

注意: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①与时俱进——积极作用②一成不变——消极作用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A.对民族B.对个人

2、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发扬;

(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东西,必须改造剔除。

(3)反对“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4)使传统文化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决定文化的发展

2、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3、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3)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从事文化创造。

(4)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补充:

区分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封建文化)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总和

传统文化——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精华、糟粕)

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经济、政治文化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对先进经济、政治起促进作用;先进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落后文化—各种带着迷信、愚昧、颓废和庸俗色彩的文化

补充:

孔子学院海外设立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发展②有利于增进其他国家人民对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了解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得到世界认可和尊重

 

第五课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两方面表现)

(2)文化创新的意义(反作用)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人民群众与文化创新

(1)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3个推动、1个解放发展

(2)人民群众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重要)

(3)如何成为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

①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②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⑤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定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造)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2.三过程: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③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克服错误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坚持正确方向的要求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3、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把握当代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

文化创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也要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3)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4)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4、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如何把握民族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2)坚持包容性,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保持文化的民族性

5)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中华文化——古代文明的唯一延续

2、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

(二)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汉字

文字的重要性: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b、文字的发明使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意义: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原因:

我国自古就重视,并设有世袭史官

特点:

规模大、存留丰富、为世界所仅有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

原因: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内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外因)

表现:

(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落)

①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意识薄弱、压抑进步思想

②清朝:

现代科技水平落后

③鸦片战争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

④西学大量传入中国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①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决定因素-----振兴中华民族

实践证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A、作用: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有独特的作用

B、特点:

①辉煌而悠久的历史②丰富而绚丽的内涵③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C、地位:

①反映了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②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2、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1)科学技术的地位: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A.地位:

长期处于世界前列(长达两千多年)

B.特点:

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意义①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②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1)形成的原因: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1、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贡献)

(2)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关系)

(3)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地位)

(4)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交融熔铸)

(5)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意义)

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2)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

a、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b、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c、有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3、中华文化力量的作用

(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2)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2)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3)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4)是中华民族之魂

(5)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6)体现中华民族价值追求

(7)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因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特征: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1)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1)形成和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