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960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docx

《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docx

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

深入理解721(湖北工业大学)

深入理解“72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刘德富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近年来,学校遵循教育基本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推进了梯形多元、分类培养、协同创新的“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这既是对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学生个性化特色化发展需求的主动设计。

“721”分别代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类型。

“7”即针对70%左右的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具体改革举措是:

1.完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教育———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六元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

统筹一二三课堂和校内外实践活动,开展校企联合大类培养,推进“3+1”模式,即大学四年累计至少有一年在参加实践学习。

2.实行短学期制。

统筹利用寒暑假开展实践活动,纳入学分进行管理。

3.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4.推进教学方法及学业考核方式改革。

倡导项目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完善学业累进式考核办法,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5.实施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各类等级证书三证书制度。

对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同学给予相应学分,鼓励学生通过获取不同的证书,增强专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6.凝练“一院一赛”活动品牌。

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即针对20%左右的学生,培养一专多能、能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改革举措是:

1.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搭建平台。

一是全面推行学分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1+X”双专业学习或辅修双学位的课程学习;二是加强与各个高校的合作,实现高校间的课程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满足学生更广阔的自主选择与兴趣发展的学习需求,拓展学习领域,促进能力融通和思维融合。

2.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创业实践,强化工程、经营管理等应用领域的教育;以湖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学生投入创新创业热潮。

3.有计划地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逐步启动新一轮英语+X、管理+X、信息+X、国贸+X等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按照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设计,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以及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

“1”即针对10%左右的学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后备人才。

具体改革举措是:

1.组建创新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未来领军人才。

在专业知识上,强调基础深厚,面要广博;在能力上,强调学习与信息能力、表达与交际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在素质上,着力培养勤奋刻苦、团结协作、勇于批评,善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2.在培养方式上实行“一制三化”,即导师制、国际化、个性化、小班化;3.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问题导向、翻转课堂(学生讲,老师问)等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少讲多研多练。

4.建立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教师科研团队的制度和机制,促进高水平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培养学生能力的资源。

5.转变以考定分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模式,加强过程评估和考核,构建以形成过程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方法。

“7”、“2”、“1”只是一个相对比例,没有规定明确的界限。

在具体实施中,也不是相互孤立不变的。

从总体上看,“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计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目的,两个立足点,七个方面工作”。

一个目的:

即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一项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因此,全校上下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高水平工业大学必须有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意识。

也只有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做到了“最好的生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毕业生”,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不愧于学生和家长、不愧于党和国家。

两个立足点:

一是响应国家需求。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未来工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具有绿色发展能力的人才是关键。

学校构建绿色工业学科专业体系、创建高水平绿色工业大学,培养较强创新创业及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的特殊需求。

二是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要坚持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

这就要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自由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

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龙头,调整学科专业设置。

如何围绕绿色工业发展需要,打造绿色工业学科专业体系是当务之急。

学校将出台学校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定位、重点和特色领域。

在专业调整方面要采取预警机制,实施动态调控。

专业调整的根本依据是人才质量,人才质量的关键是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满意度。

当然,并不是说对国家预警的专业就不去办,只要人才培养质量能保证,我们仍然会将这些专业办成紧俏的专业。

二是抓基础,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理清“72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观念,按照国家本科专业标准和“7—实(实践能力)、2—宽(一专多能)、1—深(拔尖创新)”的总体思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资源约束型高校学分制改革,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要做到这一点,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教师力量投入和教学水平提升是前提,保证学生主体地位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以上每一方面都要落到实处。

三是抓示范,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

完善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本科教学工程”体系,加强本科教学工程系统化建设,切实发挥育人作用。

积极申报和建设教育部的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实验教学中心等系列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充分发挥各级项目在教学改革上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是抓重点,强化实践教育环节。

不断完善六元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同时,尽快构建学校每个专业寒暑假的实习实践活动框架及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假期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对各年级学生的实践教育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需求各有侧重,比如大一主要是社会实践、认知实习,大二、大三主要是科技创新,大四主要是毕业实习。

五是抓难点,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灵活的课程调整机

人的体制机制和校园文化氛围。

  七是抓保障,优化教育评价机制。

健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完善分类评价机制,形成课程教学评价以学院为主、院级教学状态评价以学校为主、专业评估以行业学(协)会为主、审核评估以教育部所属评价机构要求为准的评价工作体系。

主动出台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认真落实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校、院、系、师四级责任制,建立健全教和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