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牧童骑牛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37-38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辨别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等探究活动中,能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面”与“体”的联系。
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想象能力。
3.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感受平面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平面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4.体验合作的快乐,体会动手操作的过程,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实物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
彩色卡纸,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剪刀等。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展板、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孩子们,喜欢绘画吗?
(喜欢)老师这有一副漂亮的图画,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而富有童趣的纸贴画呀!
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
有8棵小草。
生2:
有3棵树。
生3:
这幅图里有好多图形组成。
……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有关物体形状的数学问题?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生:
牧童骑牛图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
师:
同学们的眼睛真亮!
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牧童骑牛”图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板书:
牧童)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牧童与牛”图,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图形分类,感知特征:
师:
牧童骑牛图是由很多图形拼成的,谁能把这些图形按形状分分类?
现在你们组内合作!
(小组合作把牧童骑牛图中的纸贴图形揭下来,按形状分类。
)
师: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分类方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课件出示指名生边指边说)。
学生回答预设:
生1:
我们小组是把图形中长长的放在一起了。
生2:
我们小组把方方的放在一起了。
生3:
我们小组把圆圆的放在一起了。
生4:
我们小组把尖尖的放在一起了。
生5:
还剩下一个和长方形、正方形有点不一样。
师:
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生小组内讨论)
师:
出示
贴在黑板上,它叫什么名字?
生:
它的名字叫长方形。
师:
是的,长方形是什么样子?
生1:
长方形是长长的、直直的。
生2:
长方形是扁扁的、有四条边。
师:
像这样长长的、直直的、扁扁的、有四条边就是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师:
出示
贴在黑板上,它叫什么名字?
生:
它的名字叫正方形。
师:
是的,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生1:
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
生2:
正方形有四条边。
师:
说的对,像这样方方正正、有四条边的就是正方形。
(板书:
正方形)
师:
出示
贴在黑板上,它叫什么名字?
生:
圆。
师:
圆是什么样子的?
生:
圆圆的。
师:
像这样圆圆的,他的名字叫圆。
(板书:
圆)
师:
出示
贴在黑板上,它叫什么名字?
生:
三角形。
师:
是的,它的名字叫三角形。
你能说说三角形的样子吗?
(板书:
三角形)
生1:
尖尖的。
生2:
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
出示
贴在黑板上,它的名字叫平行四边形。
(师板书:
平行四边形)你能说说它的样子吗?
生1:
不方不正。
生2:
左右两个角斜斜的。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图形进行分类,能够提升学生对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辨识能力。
】
2、动手操作,强化认识:
师:
今天,还来了几位老朋友,(出示“魔盒”)请同学上前拿物体。
说一说正方体、圆柱、长方体、三棱锥的名字。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学具盒中的学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从这些图形中能找到包含的图形吗?
比比看,哪组同学找的最多。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找到了哪些图形)
小组选代表举起立体模型边摸边介绍找到的图形。
生1:
我从长方体的表面找到了长方形。
生2:
我从正方体的表面找到了正方形。
生3:
我从圆柱体的表面找到了圆形。
……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逐一演示从立体图形上找到的平面图形。
师:
同学们真棒!
从模具图形上找到这么多的图形。
那么,你有什么办法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锥等图形上把这些平面图形请下来吗?
(提示:
根据“魔盒”里给的印泥、笔、纸想办法。
)
小组讨论方法。
学生汇报小组内讨论好的方法。
生:
我们小组选的印泥,用的是印得方法。
生:
我们小组选的纸、笔,用的是描得方法。
师:
同学们想法真多!
小组内合作,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找到的新学的图形从旧图形中移下来。
(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到实物展台上将画出的图形展示给大家欣赏。
)
课件出示画的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从立体图形上得到平面图形,体会“面”与“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
通过学生找身边的图形,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
3、比较提高认识
师:
“老朋友”与“新朋友”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组内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指名汇报。
课件出示(画完后拿开立体图形,两种图形进行比较)
生1:
长方体有能画出6个长方形。
生2:
长方体有6个面,长方形只有1个面。
生3:
长方体能装东西,长方形不能。
……
师小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平行六面体叫立体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叫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
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比较,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知,更加深了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
一上课时有的同学提出,牧童骑牛图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现在谁来说一说?
生:
牧童骑牛图是由长方形、三角形、圆、平形四边形拼成的。
师:
你能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图形的特征。
)
生1:
长方形是长长、扁扁的。
生2:
长方形有四条边。
……
师小结:
通过观察、分类、动手操作等活动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
认识图形)
老师这儿有几道题要考考大家,敢于挑战吗?
四、巩固拓展运用
1、猜一猜出示课件
学生猜一猜
师问:
你能猜出它们是什么图形?
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一说图形的特征。
注意:
学生的表述要有条理。
)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巩固图形的特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连一连:
淘气画了一些图形,并写上了一些名称但是没有对整齐,你能帮他连一连吗?
出示课件
师:
你们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吗?
学生举手,师指名回答。
生独立在书上连一连。
指名生到前面连一连。
3、师读题让学生明白题意。
学生说一说:
谁能从我们身边的物体找到这些图形呢?
(注意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
)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找身边的图形,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
4、哪组小棒能围成长方形?
画“√”。
课件出示
师:
我们要用木棒围成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几根木棒?
生:
4根。
师:
下面就请孩子们思考一下图中哪一组能够围成长方形?
并说说你的理由。
生拿出小棒试一试,师进行指导。
学生汇报,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
通过选一选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特征。
】
5、感受图形之美,创作图形
师:
日常生活中很多漂亮图片的设计都用到了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图形,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
师:
图形把我们的生活打扮的非常漂亮,同学们能否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创作一幅美丽的画吗?
【设计意图:
在课的结尾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已经有所分散,因此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既能有效的吸引学生,又能很好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
五:
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认识平面图形》这个教学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之后进行学习的,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
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的安排是这样的:
1、我先了解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水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
2、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我又先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并摸一摸、画一画这些立体图形的的面,让学生经历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体会到“面”在“体”上。
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实践机会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一种“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的状态下,自主的学习,大胆的创新,主动的发展。
4、动手设计美丽的图案,并且在小组里面说一说自己的设计。
学生兴致很浓,个个都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2、使用建议:
在从立体图形上怎样得到平面图形时,要让学生自己想方法,多想几种方法。
3、需要破解的问题:
(1)是先分类,还是先命名?
(2)是不是要让学准确的口述图形的特征?
认识图形练习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9-40自主练习
教学目的:
1.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在认识五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
教学重点:
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五个图形朋友,还记得分别是谁吗?
(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它们,比一比谁掌握的最好。
(板书课题)
2、给合课本回顾
(1)让学生浏览37、38页的内容,总结出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2)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3)小组合作讨论
提出讨论要求:
议一议:
本单元的内容,哪部分掌握得不扎实,理解得不透彻,互相说一说。
3、全班反馈交流形成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1)小组代表展示并讲解本组成员共同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2)全班交流质疑:
哪部分知识点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3)师生共同梳理,形成本节课的复习达成预定目标。
(4)教师引导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内容及其关系。
预设最后形成的整理结果:
课件出示共同整理:
通过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通过怎样从长方体,圆柱体、三棱锥、平行六面体上得到这些图形呢?
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
重点提醒:
你认为哪方面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其实我们小朋友可以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就可以了。
难点是结合具体实物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
过渡:
图形是我们小学乃至整个学业学习的基础,因此大家一定要记住它们长的什么样子,分别有什么特征。
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下面结合我们整理的知识结构图进行有层次的练习,比一比哪些同学在练习中表现突出,收获最多。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一)基础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自主练习第1题:
此题连线,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练习时,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只要学生把这些图形和相应的图形名称连对即可,不作过高的要求。
2、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
此题是物体表面找平面图形的题目。
一方面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另一方面感受“面”与“体”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练习时,教师首先提供几样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分别指出物体表面的形状。
然后,同桌指出周围物体表面的形状,其它学生进行评价。
3、填一填:
1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上边共有()个图形,共有()种。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圆形:
三角形:
此题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填,集体订正时,简单说一说各种图形的特征。
小结:
在连线或填空时,一定要弄清题目要求,看清图形的名字再进行连线或填空。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完成教材39页第3题
此题一方面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另一方面感受“面”与“体”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有一定难度,不作统一要求,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稍作移动即可。
(1)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自主围图形。
(2)由易到难的顺序介绍,感知不同图形的围法。
(3)交流学生的想法时问一问你能围成一个圆吗?
体会图形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
2、完成教材39页第4题
此题是用小棒围图形的题目。
巩固对所学图形的认识。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并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让学生利用小棒摆其他的图形。
3.完成教材39页第5题
此题是找规律摆图形的题目。
一方面巩固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另一方面渗透探索规律。
练习时,要让切实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摆完后,教师还可以设定其他规律让学生摆,也可以学生自定规律摆,但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交流活动。
小结: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一组图形有什么规律?
根据规律再进行操作。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完成教材40页第6题
此题是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组图形的操作题。
一方面巩固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另一方面感知平面图形间的变换关系。
练习时,要切实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拼一拼,并把拼成的图形画下来。
要鼓励学生反复试验,比比谁拼成的图形多。
(1)练习时,先让学生用题中出示的两首儿歌续编,以巩固乘法口诀。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熟悉的事手自编儿歌,以充分利用这种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
(3)回到家时可以编给爸爸妈妈听。
2、完成教材40页:
聪明小屋
此题是一道找规律画图形的题目。
一方面巩固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另一方面渗透探索规律。
练习时,要切实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此题可以与第5题的规律进行比较,明确它们的异同之处,从而提示本质。
四、梳理总结,提升认识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说,师梳理总结。
师梳理总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练习了认识图形,通过基本练习,重点对用五种图形做了练习;其实,数学很简单,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脑,做到数学看在我们的眼里,印在我们的心里,让数学很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练习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设计说明
1、亮点与困惑:
亮点:
本节课以进一步认识各种图形为重点,针对练习课堂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上我做到以下几点:
(1)精确的问题引领,使学生的思考更有针对性。
首先,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其次,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更好的理解重要知识点。
针对利用找规律,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种种图形的特点。
(2)习题设计由浅入深,层次分明。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有效地利用教材设计的练习题,注意练习的层次性:
基本练习,巩固所学基本知识;综合练习,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拓展练习,提升学生辨别能力和思维水平。
困惑:
由于练习课相对枯燥、乏味,练习形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研究,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2、使用建议。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练习题。
《趣味拼摆》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1页综合与实践。
【教学目标】
1. 在用操作材料进行拼摆的活动中,加强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在拼摆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估一估、数一数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数感。
3.在拼摆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体验平面图形的奥妙,感受数学美,并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拼摆过程中,加深平面图形及100以内数的认识;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物到形再到数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袋(回形针、火柴棒、小棒、瓜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
1、考一考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谈话:
亲爱的小朋友们,不用画笔你能做出漂亮的图画吗?
(学生回答后师课件出示图片,展示作品)
提问:
看了这些作品,你知道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预设:
生1:
向日葵是用瓜子拼成的,蝴蝶使用火柴拼成的。
生2:
这些图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图形。
追问:
那你能到前面来指指你认识的图形吗?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贴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平行四边形。
提问:
同学们从这些作品中找到了许多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那你能不能再提几个数学问题呀?
预设:
生1:
摆那条小鱼要用几根小棒?
生2:
摆那所小房子要用多少个回形针?
教师适时小结:
看来这些图案不但漂亮、有趣而且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趣味拼摆”,比一比看谁拼摆的图形最美,谁的图案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
趣味拼摆)
【设计意图】实践活动是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创造的活动,其活动内容应取自生活实践注重中的真实问题。
本环节基于教材,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既观察分析出情境中蕴涵的有关平面图形和100以内数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想亲自尝试拼摆图案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二、自主探究,制定拼摆方案
谈话: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回形针、小棒、火柴和瓜子,请大家先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好好想一想,你打算拼摆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
提问:
有想法了吗?
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
有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预设:
生1:
我想用小棒摆一所小房子。
生2:
我想把小房子摆成长方形,窗户是正方形。
生3:
我想用回形针摆只小兔子,要用到圆形。
生4:
我想用火柴摆棵松树,里面有三角形。
生5:
我还能数数我用了多少根火柴摆的小房子。
„„
【设计意图】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动手操作活动之前,教师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启发和引导每个学生先明确拼摆活动内容,从而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小组合作,开展拼摆活动
谈话:
请大家自己选好素材,根据刚才想出的拼摆方案动手摆一摆。
边摆边思考:
你的作品中用到了哪些图形?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拼摆,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综合实践的主体部分,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 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操作活动进行数学思考。
四、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价
谈话:
请大家把拼摆好的作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
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提问: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认为最好的作品拿上来议一议,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的
作品最漂亮?
哪个小组的作品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最多?
预设:
生1:
我用了19个回形针摆了所小房子,里面有三角形。
生2:
我用13根火柴摆了条小船,里面有三角形和梯形。
生3:
我用火柴、回形针、瓜子三样,摆了头牛。
追问:
从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知识?
预设:
生1:
里面有长方形,他用了3个瓜子,8个回形针。
生2:
他用了10根火柴。
生3:
他用的火柴比瓜子多。
生4:
我们小组用回形针摆了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小猫。
摆小猫用了30个回形针,摆小兔子用了20个,
提问:
(板书数学信息)你能不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啊?
预设:
生1:
摆小猫用的比摆小兔用的多多少?
生2:
摆小猫和小兔一共用了多少个回形针?
教师板书问题。
追问:
大家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书,然后教师反馈。
谈话:
同学们,我们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进行了趣味拼摆,不但用到了数数和图形的知识,而且还解决了蕴含在拼摆中的数学问题,大家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开展探究活动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和研究问题,交流成果。
本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在交流展示活动中,展现思考过程、表现创造潜能、体现合作成果,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反思总结,拓展应用
谈话:
同学们,在这节数学课上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课件呈现丰收园)
学生可能回答:
我会积极学习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
学生也可能回答:
我学会提问了。
教师适时追问:
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
学生也可能回答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提升概括,并在篮筐外三个绿苹果中输入文字,并根据学生情况触发苹果下部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谈话:
每一节数学课上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也用你灵巧的小手,拼一副漂亮的作品,找找作品中藏着的数学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中的“丰收园”,引导启发学生从积极、合作、会想等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一种归纳意识,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设计说明:
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拼摆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动手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拼摆方法。
3.利用迁移规律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展示,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借助以前的学习经验沟通了算法之间的联系,学习并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常见几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建议:
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