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899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最新】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70、C90、C240等,由此做出如下推测:

①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3.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口可乐

4.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食醋除水垢B.用酒清洗试管内壁上的碘

C.用盐酸除铁锈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5.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能源将日益枯竭。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变得更为迫切,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太阳能

风能

天然气

地热

A.

B.

C.

D.

6.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O+CuO

Cu+CO2B.H2+CuO

Cu+H2O

C.HCl+NaOH=NaC1+H2OD.2Mg+O2

2MgO

7.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8.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9.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10.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用高温灼烧氧化铁和木炭粉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少量铁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别NaOH、NaCl、NH4NO3三种白色固体

11.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B.H2、COC.H2、CH4、COD.CH4、CO、CO2

12.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13.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

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14.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15.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7.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18.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

B.可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C.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

D.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高,所以应用范围更广

19.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u、Mn、NiB.Mn、Ni、CuC.Ni、Mn、CuD.Mn、Cu、Ni

20.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氯化钠D.硝酸铵

2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22.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

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

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23.已知20℃时

最多溶解

的氯化钾。

下列是四位同学在20℃时配制的氯化钾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A.

B.

C.

D.

24.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60℃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析出晶体甲比乙多

C.40℃的,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仍是饱和溶液

D.60℃时,在70g的甲中加入100g的水,甲不能完全溶解

26.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D.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27.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

A>B>C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A>B>C

28.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全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全

29.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的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有Ag;④滤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有Mg(NO3)2,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多选题

30.【最新】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

三、填空题

31.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杜会,在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石家庄市已完成“天然气置换工程”,用天然气代替煤气更有利于保护环境,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共享单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现已风靡石家庄,尤其颇受年轻人的喜爱,“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_气体排放:

如下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选填序号①、②、③),为防止“共享单车”钢丝网篓锈蚀,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碘酒杀菌中的的“酒”指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作用。

四、实验题

32.请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

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则应选用__发生装置(从A--D中选)。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实验室采用A装置(无棉花)制O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刚开始时,水槽里导管的位置较合理的是______(E、F中选择)。

(4)实验室里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发生装置选择D,收集装置选择G。

①与B、C装置相比,选用D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

②G装置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_端(选填“a”或“b”)通入。

33.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1)在验证CO2性质时,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12中A),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条紫色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在该实验中验证的CO2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表示)_____。

(2)图中B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3)图的C实验中为了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这一结论,要选择的对比实验是______。

(选填序号①、②、③)

(4)某同学用设计了如下图中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瓶1、瓶2充入氧气,瓶3和烧杯中充有80℃热水)。

A.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别放入____、_____,可同时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B.若仅利用瓶3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则相应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五、推断题

34.下图表示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已知甲、乙、丙为单质,其它均为化合物,A、C都是无色液体,且所含元素种类完全相同:

D是无色有毒气体。

(1)F的化学式可能为(填一个即可)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反应①-⑤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反应⑤的现象为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35.小明过生日,吹蜡烛时怎么吹也吹不灭,小明同学带着疑问与化学兴趣小组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吹不灭的蜡烛”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继续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吹不灭的蜡烛芯外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下面的探究。

(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提出问题)“吹不灭蜡烛”打火石中含有哪种金属?

(做出猜想)

猜想一:

该金属是Cu猜想二:

该金属是Fe

猜想三:

该金属是Mg猜想四:

该金属是Al

(实验探究)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确定该金属的成分.

(1)甲同学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打火石呈银白色,猜想一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

(2)乙同学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经过对现象的分析后,他们认为该金属一定不是铁,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金属的种类,小明提议用硫酸铜溶液进行试验,请你预测,将打火石加入到硫酸铜溶液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即可)

(4)同学们一致认为小明的方案不合理,经过讨论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确认了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镁。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块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溶液

“打火石”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打火石”中的金属是Mg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_______________,

这种蜡烛实际也可以熄灭,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七、计算题

3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27g。

请完成下列计算:

(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________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从元素组成和单质的概念分析,O2、O3都是O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C60、C90都是C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正确;②根据分子的概念,可知这些单质都是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对组成复杂的如C90肯定是复杂的分子,所以正确;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正确。

考点:

考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B

【分析】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

【详解】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于生锈;

B.用盐水清洗菜刀,会加速锈蚀;

C.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会加速锈蚀,应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水,能有效防锈。

故选B。

3.D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B、玉米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B错;C、冰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故C错;D、可乐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

4.D

【解析】

A、用醋酸去水垢是利用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的性质,错误;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碘能溶解于酒精的性质,错误;C、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错误;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正确。

故选D。

点睛:

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

试题分析:

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物质: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一些碳粒,

天然气不充分燃烧也会一氧化碳,都属于化石燃料,

太阳能

风能

地热都属于新能源,故选C

考点:

化石燃料以及新能源

6.B

【详解】

A、CO+CuO

Cu+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B、H2+CuO

Cu+H2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且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正确;C、HCl+NaOH=NaC1+H2O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2Mg+O2

2MgO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B。

点睛: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7.C

【详解】

A、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

故A错误;

B、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B错误;

C、干水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C正确;

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

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CO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CO2没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所以此项错误。

B.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排放的SO2、NO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遇到空气中的水,溶解于水形成酸性物质,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所以此项正确。

C.通常情况下CO极难溶于水,也不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无法能过这种方式预防CO中毒。

所以此项错误。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日常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

石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是稳定的。

所以此项错误。

9.C

【详解】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但是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错误;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正确;

③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于光合作用,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错误;

④CO2是温室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CO有毒,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正确;

⑤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正确。

故正确的是:

②④⑤。

故选C。

10.B

【解析】

A、白酒与白醋气味不同,闻气味可进行区分,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能燃烧,但少量一氧化碳不一定能点燃,无法去除一氧化碳,故此做法不可行,符合题意;C、木炭粉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还原出单质铁,不符合题意;D、利用三种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可进行区分,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根据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

11.D

【详解】

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二氧化碳气体;能够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有氢元素,因此可能是H2、CO、CO2或H2、CO2或CH4、CO2或CH4、CO、CO2或CH4、CO、H2、CO2。

故选D。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A、一种物中可以溶解多种物质.故A说法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故C说法错误;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13.D

【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前置后。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正确;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

Cu>Ag,,正确;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

Al>Cu>Ag,正确;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也能完成本实验探究,错误。

故选D。

14.A

【详解】

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由于氧气更充足,使火着的更旺,故选项错误;

B.着火时,烟尘和有害气体等受热,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向上流动,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故选项正确;

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故选项正确;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因隔绝氧气而灭火,故选项正确。

故选A

15.A

【解析】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B、实验过程②的a中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无法燃烧,故无明显现象,正确;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再点燃酒精灯,正确;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故选A。

16.A

【详解】

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对的,正确;

B.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等,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错误;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化学反应而获得的,错误。

17.C

【详解】

纸质灯罩着火点约170℃灯罩属于可燃物,所以A错误;

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是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所以B错误;

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灯罩却没被点燃,所以C正确;

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一般不能改变。

故选C。

18.C

【解析】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所以铝制品表面不能常用钢刷擦洗,以免刮掉保护膜;B.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使药效降低;C.焊锡(锡铅合金),合金的熔点低,可用来焊接金属;D.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低,钢的性质与生铁不同,比生铁有很多优良的性能,所以应用范围更广;选C

19.B

【解析】

由题意可知,将镍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锰比镍活泼;将插入CuCl2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比铜活泼。

则Mn、Ni、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Ni>Cu。

故选B。

20.D

【详解】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A错误;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B错误;

C、氯化钠加入水中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