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824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docx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

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养殖技术

〔一〕锦鲤池的建造

养鱼先养水,首先锦鲤池的设计很重要。

一般做养鱼池一定要做个过滤池。

一般过滤池要占到鱼池的三分之一左右。

一般过滤池至鱼池的管道要走好。

这样会方便以后鱼池的护理。

锦鲤池以长方型最正确,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流不顺畅,易造成死角,池中不可以放石头,水泥建造的池壁、池底,力求光滑,水深90公分以上,锦鲤才不会擦伤。

锦鲤水深宜60-120CM,池底为平整底,为美观可铺设不反光的大马赛克或10CM见方以下的瓷砖。

注意四个围面最好在东面做一45度外斜坡,以利锦鲤及幼鱼调节水氧。

水中放置花缸,花缸口高度应低于设计水池的日常水面高度〔比方池深1米,水深,缸高小于,缸泥距离缸口以上〕。

花缸中扶植水生植物,这样换水也方便,锦鲤也喜欢在花缸周围甚至在花缸里游弋嬉戏,繁殖更是必须在水生植物上〔鱼巢〕撒卵。

建造尽力池需注意以下问题:

1、挖池前要做好预算、设计、施工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不要凭着一股热情急于求成。

2、选用什么过滤形式一定要结合自身条件特点来确定,最好有专业人士给意见,不要盲目照搬人家样式。

3、池体结构一定要做好,水质处理的功能空间和设备要尽量齐备,不要为了省费用而简单做,绝对得不偿失!

4、各种空间的体积,各种设备的功率、养鱼的密度等等要通过计算来选择恰当的,否则要么浪费要么效果不

好!

5、池体建好后也要注意养鱼的步骤,要先养池和试放,不要因急于养鱼否则易造成死鱼。

请注意:

锦鲤过冬的水深高度必须到达1米左右!

度过寒冷的冬天,对于都市人来说,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季空气干燥,加之春季风沙令人一身蒙尘,如假设此时在家中营造一个空气清新,赏心悦目的生态环境,无疑会为繁忙的人们带来最大的身心享受。

“年年有余”是中国人对富足、悠闲生活的美好追求,也是一种向往和谐生活的态度。

“鱼”与“余”谐音,鱼在人们眼中就成为了富贵的象征,也成为现代家居环境中的最正确生态装饰品,各类欣赏鱼进入千家万户,其中,近些年逐渐兴起的锦鲤更是为芸芸众生带来了身心的寄托和快乐。

锦鲤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鲤鱼,尤其是红色的鲤鱼,自古就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旧时通常被饲养于皇家寺院、庙社的池塘之中,寓意吉祥富态。

我国广东地区的家庭和商户至今仍然沿袭着春节期间摆放鲤鱼祭祀的习俗。

而如今锦鲤进入寻常百姓家也绝非偶然。

所谓“直生煞,曲生情”。

锦鲤背高体阔、身形俊秀、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欣赏和饲养价值,堪称淡水鱼之王,给饲养者带来美的享受;锦鲤性格雄健沉稳,柔中带刚,具有临危不乱、泰然自假设的君子风度,故又有“武士鱼”之称,令人称奇;锦鲤长寿,平均年龄达七十岁,其中最长寿者有超过两百年的记录,因为寿命长,又有“祝鱼”的吉称,老人长者饲养,寓意吉祥;锦鲤体披白、红、青、黄、紫、蓝、黑、金、银等多种色彩,媲美锦绣绸缎,不愧谓之“锦”鲤。

它的体色还常受环境的影响,朝夕、晴雨、春夏秋冬的更替,也能使锦鲤的色彩变化多端,因此更能勾起爱好者的兴趣;更为奇特的是,锦鲤还有识人的灵性,当主人巡视池边的时候,它们常会跟在身后,将头部露出水面,就像在水中行走一般,颇为神奇。

锦鲤在水中不仅仪态万方,还能荡垢净水,真正是集天地灵气于一身,汇山水华贵为一体的风水之宝。

锦鲤的色彩会随环境的改变起显著变化,光是这一点就会令人产生错觉,感觉好似拥有很多锦鲤,这也是饲养锦鲤的一种乐趣。

水深不同会令锦鲤色彩迥异,一条锦鲤在深处与浅处时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由于水的折射会使鲤的美变化多端,具有美丽的亮光,当你紧盯着抬着头往上浮起的鲤时,会感觉到锦鲤无限的可爱。

由于水质不同,清浊度也会令其美姿有所改变。

另外,天气和气候也会使其亮度产生变化。

有趣的是在下雨前,天气暖和时看不到的黄金或白金,或外表不起色的劣质黄金等游起来都会亮得像宝石一样,令人惊叹。

虽然没有人能真正解释下雨时这些锦鲤闪闪发亮的原因,但人们仍然享受这种晴天、雨天、寒冷及暖和的日子所呈现的锦鲤的美景,感慨大自然造化的神奇。

  更有趣的是,锦鲤的动作,尤其是游泳姿态的不同以及其酝酿出来的华美的舞姿更仿佛是宝冢剧团〔日本最有名的歌剧戏院之一〕的春之舞一样,无比动人,而且游得高兴时还会翻转。

这一瞬间的鱼体模样之美是难以形容的,尤其是黄金鲤、银白鲤的闪亮程度更是将其动态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此看来,在同样是一种美感的情况下来说,优美的书画、古董或玫瑰等毕竟只是一种静态美,没有动作也没有变化,因此锦鲤与其相比可说要美胜一筹。

到了要下雨时,锦鲤会接二连三地跃起,其身影划开水面瞬间的多彩变化更是给人带来格外的惊叹。

跃起后全速游动的那种野性美,对爱鲤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忘的魅力。

  随着四季的转移,各种锦鲤会显现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与季节的变化相照应。

其中最有名的是松川化,夏季时

白地会增加,到了冬天黑地会增加。

九纹龙也有此倾向。

所以,同样的鲤也会发挥其无限的美丽,充分到达美的境界。

到了夏天水温上升时,颜色会变差,但仿佛是要弥补其不足,锦鲤的游动会变得激烈。

到了冬天水温下降时,水会变得清澈,鲤的颜色也会变得鲜艳,但鲤的游动因水温下降会迟钝下来。

透过四季的变化享受锦鲤不同的风采,怎不令人欣喜。

随着时代的变迁,送锦鲤的风潮愈演愈烈,在家中、店堂摆放一池锦鲤也渐渐成为一种似乎并无理由的流行时尚。

这在正常不过,因为锦鲤这种美丽、可爱的风水鱼从未淡出人们的生活,哪里有它的踪迹,哪里就会得到祥瑞吉庆的美好祝福。

现代家居中很多室内景观可说是个多功能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在交流日渐闭塞的现代生活中,庭院似乎成为人们与自然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

因此,家居鱼池被人们关注,锦鲤这种大型欣赏鱼最适宜在庭院水池中养殖。

锦鲤爱好者要尽量给锦鲤提供一个舒适的家。

在庭院中建立锦鲤池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流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

首先要建造尽可能大的池子。

水量越多,水中溶存的氧气量就越丰富;水温的变化也较慢,水质也较难被污染。

一般刚开始饲养锦鲤的人都是从饲养小锦鲤开始的,积累了几年的饲养经验后,才学会了各种各样的经验技术,饲养锦鲤的品种也增加了,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一开始就尽可能的把池子建大。

那么锦鲤饲养池的深度到底是多少比较合适呢?

简单的说,这和池子的面积和地点有关系。

一般的家庭院子里,最低限度也要80厘米左右。

在较宽的空地上,尽可能到达1,专业的锦鲤饲养者中,超过2米的都有。

水的深度最低是80厘米,再考虑到鱼可能跳出来的高度,预留25-30厘米左右,合起来池深大概是105-110厘米。

再加上池底的污水井〔漏斗形排水管〕和管道的高度,必须要挖掉相当高深度的土才行。

锦鲤池可以选用圆型池、长方形池,不建议适用堆砌得较复杂的池子,也许看起来会比较好看,但堆积残饵、垃圾等会给循环系统带来压力,过分注重外观设置,就很容易忽略锦鲤的生态反应,甚至导致锦鲤的死亡。

要根据院子的面积和形状来选择建池地点,不要在离房子较远的院子角落里。

最好离房60-70cm左右,全家可以从室内通过玻璃窗一起欣赏锦鲤。

在爱好家中,也有人把池的三分之一左右建进家中。

地板的一部分贴上强化玻璃或丙烯等透明结实的板就可以从室内欣赏了。

冬天也可作锦鲤的避难所。

在下雨天可以不用打伞投喂饲料,锦鲤有了异常情况也可以马上发现。

池周围可设架种植植物,既美化环境,又能遮荫蔽凉调节气温。

除了在自己庭院中建池以外,阳台或露台也是养殖锦鲤的好地方。

现在很多高层花园住宅都设有屋顶露台,对于这块可造之地,不因地利用可谓可惜。

例如,在客厅靠落地窗的部分开辟了小水池与小型花园,水池设有抽水泵和水循环系统,屋主无需花费心思换水。

小花园种了各种爬藤植物与绿色植物,水池边还铺上一粒粒鹅卵石。

使到组屋氛围温馨自然。

锦鲤池边摆着个木质茶几,随地放着两个坐垫,白天是一个和朋友喝茶谈心的好天地。

晚上便成了家人谈天的温馨空间。

另一角并摆设了雕花精致的矮柜,以及日式站灯。

黄昏下班后,端杯咖啡或茶,坐在池边内,听流水潺潺,欣赏青色植物,望望水池中随心所欲游动的锦鲤也是一种享受,颇有缓解压力的功能。

成功营造出休闲的空间氛围。

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生活方式,人们总是在追新逐异,而以锦鲤舆情永远不会过时。

人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一天到晚在池中恣意游泳的锦鲤在人们眼中是快乐的。

而看到无忧无虑、优游自在锦鲤的人们也是快乐的。

繁重的工作之余,与家人共赏闲情游弋的锦鲤是人们的幸福;而能为人们抚平心灵的一丝皱纹,漾开一池和美淡然,是为锦鲤的悠游生活,更添一分珍贵。

对于锦鲤池的建造与锦鲤的养殖的技术,可咨询南京彩弘水处理工程:

 

〔二〕锦鲤池水质管理常识

如何管理锦鲤的水质

1、色度:

指水的颜色和透明度,养殖锦鲤的水最好是无色透明,没有悬浊物。

2、温度〔T〕:

锦鲤是变温动物,适应水温的范围较广,2~38℃之间都可生存。

但它的最适水温为

23~28℃,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防止温度突变,如果温差超过4℃,锦鲤会因为不适应而生病。

3、溶解氧(DO):

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量,用DO表示,单位毫克/升。

一般DO在5~7毫克/升属正常。

水中溶解氧过低,将影响锦鲤的正常新陈代谢。

如果锦鲤出现“浮头”或呼吸急促的现象,就要马上检查水中的溶解氧是否过低。

溶解氧过高则容易使锦鲤患气泡病,患此病的锦鲤一般会在水面游动。

4、硬度(KH):

指水中含钙盐和镁盐的多少,一般用KH表示。

KH7以下为软水,KH7以上为硬水。

水的硬度和pH有关,pH高,水的硬度就偏高;pH低,水的硬度就偏小,但两者没有对应的换算关系。

一般而言,自来水较软,井水、泉水较硬,虽然软水、硬水都可养锦鲤,但水稍硬些利于锦鲤生长。

锦鲤假设突然从硬水转到软水或从软水转到硬水都会有应激反应,这也是新鱼入池前要“兑水”的原因。

5、酸碱度(pH):

pH是用来记录水体酸碱度的。

PH的范围为0~14,pH7为中性水,pH7以下为酸性水,pH7以上为碱性水。

PH在6~8.5的水中都可以养锦鲤,但在弱碱性水中,锦鲤的生长会较好。

如果锦鲤长期生活在弱酸性水中,如pH为6,则锦鲤会食欲不振、体力减弱、体色变差〔如白地变黄,绯质难以浮现等〕,严重时会发生烂鳃现象。

而且,长期处于弱酸性水体中,硝化细菌的活动力也会减弱,硝化作用受阻,水中氨的浓度增加,对锦鲤保持色彩及生长均不利,假设水质偏酸,可往水中添加增碱物质,如碳酸氢纳,或在过滤器裹加入沸石、珊瑚砂或牡蛎壳等,以提高pH。

一般饲养锦鲤密度过大、水中溶氧不足、水的硬度偏低和缺乏阳光照射都有可能使水质pH偏低,所以在饲养管理中要尤其注意这些问题。

6、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

氨氮是对锦鲤有害的化学物质,含量过高会造成锦鲤死亡。

氨氮是蛋白质分解的产物,锦鲤的排泄物,如尿素、粪便会产生氨氮,鱼缸中的剩余饵料和死鱼分解也会产生氨氮。

水质中氨氮的含量应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锦鲤最高可忍受的氨氮含量为0.5毫克/升。

亚硝酸盐是氨氮初级氧化的产物,对锦鲤也有毒害作用,其含量应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

硝酸盐是氨氮氧化的最终产物,对锦鲤没有直接伤害,但积累过多会使水质老化,细菌、藻类滋生,导致生态失衡。

一般应控制在30毫克/升以下。

总之,养鱼先养水,稳定的水质对于锦鲤的成长至关重要,有条件的爱好者最好每天坚持测量水质的各项指标,锦鲤最适宜生活的水质指标为:

水温26℃;DO7毫克/升;pH7.2;氨、氮、亚硝酸盐小于0.1毫克/升;硝酸盐小于30毫克/升。

 

〔三〕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病毒性疾病

痘疮病

  〔1〕病因:

秋未和冬季水温较底时出现〔15度左右〕

  〔2〕症状:

发病初期,体表或尾鳍上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后逐步扩大,以致蔓延全身。

病灶部分的皮肤外表增厚而形成大块石腊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会自动脱落,并于水中败坏水质,脱落部位又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

感染痘疮的病鱼逐渐消瘦,游动缓慢,食欲较差,常沉在水底,陆续死亡。

  〔3〕治疗:

#0.1~0.3MG/KG氯霉素药液长期药浴。

  #用氯霉素注射鱼体,用量为每尾25MG。

  〔4〕预防:

#池中加注新水,随时抽取池底脱落物,改进水质。

  #强化秋季培育工作,加强营养,使锦鲤在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抵抗低温和抗病的能力。

  #用呋喃西林1~2MG/KG全池遍洒,预防痘疮的发生。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三〕

  真菌性疾病肤霉病

  〔水霉病、白毛病〕:

鱼体上长了一层“白毛”,如果不及时治疗,当病菌侵入到体内时,鱼就会逐渐衰弱死亡。

当寄生在鳃部时就形成鳃霉病,常引起爆发性死亡。

  〔1〕病因:

肤霉病是一种丝状菌〔水霉、绵霉、SAPROLEGNIA〕所引起的,多半发生在鱼数从多的水池或混浊的死水中,如鱼体瘦弱或有外伤时更易感染,病变处长大量棉絮状菌丝,故又称白毛病。

  锦鲤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捕捉、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

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感染数量很多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

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

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水霉病。

  〔2〕治疗:

  #用1.5%~2.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

  #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用1:

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3〕预防:

  #拉网、捕捞、运输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

  #用1:

15000浓度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洗鱼卵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3天,可预防鱼卵水霉病。

  #受伤亲鱼,在伤口涂抹龙胆紫或高锰酸钾,可防止水霉菌感染。

  #每公顷水塘用75KG菖蒲、7.5~15KG食盐和225~300KG人尿混合后,全池遍洒,每月1次。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四)

  细菌性疾病

  皮肤发炎充血病

  

(1)病因:

患病的多为个体大的当年鱼和一龄以上的锦鲤,春末到初秋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水温20~30度时最易流行,20度以下时,仍会出现少数病鱼,并不断死亡,这个温度范围也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危害很大。

当温度降至10度左右时此鱼病不再发生,可利用这个规律对病鱼进行温控治疗。

  〔2〕症状:

皮肤发炎充血,以眼眶四周、鳃盖、腹部、尾柄等处较常见,有时鳍条基部也有充血现象,严重时鳍条破裂。

病鱼鳞片通常完整,没有脱落。

病鱼浮在水表或沉在水底,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较差。

  〔3〕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

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红霉素2~2.5MG/KG浓度浸洗鱼体,水温在34度以下,浸洗30~50分钟,每天1次,连续3~5天,直到病情好转。

  #注射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千克鱼重注射12万~15万国际单位,通常只注射1次,患病严重时可在第五天注射第二次。

  #用氟哌酸〔诺氟沙星〕内服,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药粉0.8~,每天一次,连续服用六天。

  #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

用作早期治疗效果显著。

  #用利凡诺0.8~1.5MG/KG浓度遍洒有特效。

  #使用上述处理方法的同时进行盐水浴,效果显著。

  〔4〕预防:

  #合理密养,维持水中溶氧量在5MG/L左右。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新。

  #定期遍洒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预防疾病发生。

  赤皮病〔出血性腐败病〕

  〔1〕病因:

赤皮病由荧光极毛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引起,鱼体受伤,易患此病。

春季和秋季是流行季节,可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此病与水质有密切关系,溶氧量低、有机质含量高时易发生此病。

  〔2〕症状:

病鱼皮肤局部或大部发炎充血,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口腔和肌肉正常。

病鱼鳞片脱落〔和皮肤发炎充血病的区别〕,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

  〔3〕防治方法:

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

  肠炎病

  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引起。

肛门红肿,肠管充血发炎,严重时鳍基充血,腹部出现红斑,剖腹时有腹水流出,整条肠呈红色或紫色。

  防治方法:

  #用漂白粉1MG/KG全池遍洒。

  #每公顷水深1M,用生石灰225~375KG全池遍洒。

  #每10KG鱼用磺胺脒1G,做成药饵投喂。

  #每10KG鱼用大蒜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每10KG鱼用干地锦草50G,做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黏细菌性烂鳃病

  〔1〕病因:

由柱状纤维黏细菌〔CYTOPHAGACOLUMNARIS〕,又称鱼害黏球菌〔MYXOCOCCUSPISCIOCOLA〕引起。

锦鲤患病较少,只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至秋季才会发病。

鱼无任何外观异状而大量死亡。

  〔2〕症状:

病鱼鳃丝腐烂,带有一些污泥。

有时鳃丝尖端组织腐烂,造成边缘残缺不全;有时在鳃的某一处或多处腐烂,而不在边缘。

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甚至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

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病鱼呼吸困难,常呈浮头状,由此引起大量死亡。

  〔3〕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MG/KG浓度浸洗鱼体。

当水温20度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0.2~0.3MG/KG浓度全池遍洒,病情严重时可提高浓度为0.5~1.2MG/KG,用作预防和早期治疗。

  #用利凡诺20MG/KG浓度浸洗,当水温5~20度时,浸洗15~30分钟;21~32度时,浸洗10~15分钟。

用作早期治疗效果显著。

  #用利凡诺0.8~1.5MG/KG浓度全池遍洒有特效。

  #用漂白粉1MG/KG浓度全池遍洒,此法只用于室外大鱼池。

  #用大黄2.5~3.75MG/KG,每干品大黄放入10KG淡氨水〔0.3%〕浸泡12小时后,连同药渣全池遍洒。

此药适用于室外大池,特别是多年使用呋喃类,已经产生抗药性的锦鲤养殖有显著疗效。

  #用食盐2%浓度浸洗5~10分钟,对预防和早期治疗有效。

  〔4〕预防:

  #对鱼池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病菌发生的时机。

  #使用新鲜饲料和活体生物饵料,对预防此病有明显作用。

  白头白嘴病

  〔1〕病因:

由纤维黏细菌〔CYTOPHAGASP.〕,又称黏球菌〔MYXOCOCCUSSP.〕引起。

锦鲤苗对此病很敏感,是鱼种阶段主要病之一,而大鱼通常不发病。

刚开始时仅死亡二三尾,次日便增至数十尾,第三日便大批死亡,发病之快,来势之凶较为罕见。

在水温20度以上即春末到秋季发病。

  〔2〕症状:

病鱼的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不能张开而呼吸困难呈浮头状。

有些病鱼颅顶和眼圈周围有充血现象,呈现“红头白嘴”症状。

病鱼通常不合群。

  〔3〕防治方法:

与黏细菌性烂鳃病相同。

  竖鳞病〔松鳞、立鳞〕

  〔1〕病因:

竖鳞病由点状极毛杆菌〔PSEUDOMONASPUNCTATA〕引起,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每年秋末至来年春季水温较低时是流行季节。

  〔2〕症状:

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立,外观呈松球状,严重时眼球突出、呼吸急促、背部翻转过来,以至死亡。

鳞囊水肿,其内部积存着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如果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液体从鳞囊中喷射出来。

病鱼沉于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3〕治疗:

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结合食盐水浸洗效果会更好。

  〔4〕预防:

  #防止鱼体受伤。

  #亲鱼产卵池冬季要进行干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在饲料中加入5%粗制金霉素或土霉素投喂。

  #用维生素E内服。

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0.3~长期服用,患病时加大到0.6~〔连续10~15天〕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打印病

  〔1〕病因:

打印病由点状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AEROMONASPUNCATATAPUNCTATA〕引起,主要是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致病。

春末至秋季是流行季节,主要危害一龄以上的大鱼。

  〔2〕症状:

病灶部位常在体侧的臀鳍上方,肛门附近的两侧,极少数在身体前部。

最初皮肤发炎,出现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并有出血发红现象,好似打上一个红色印章。

严重时病灶部位的肌肉往往烂穿,可见骨骼和内脏。

病鱼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终至衰竭而死。

  〔3〕防治方法:

与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另外使用高锰酸钾药液涂抹患处效果显著。

  腐皮病〔溃疡病〕:

和打印病非常相似,处理方法也类似。

区别是病鱼背部红肿腐烂,病灶不定型,严重时背鳍脱落。

  白皮病:

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从背鳍后部至尾柄鳍基部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手摸鳞片粗糙、无黏液,将死的病鱼,往往头部朝下、尾鳍向上呈倒立状。

  防治方法:

  #操作时要小心,防止鱼体受伤。

  #金霉素12.5MG/KG或土霉素25MG/KG浸洗鱼体30分钟。

  #用漂白粉1MG/KG或五倍子2~4MG/KG全池遍洒。

  穿孔病〔洞穴病〕

  〔1〕病因:

穿孔病由鱼黏球菌〔MYXOCOCCUSPISCIOCOLA〕引起,每年从9月到次年6月为流行期,它在水温较低时流行,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传染病。

原因多是体表受伤,尤其是用网捞鱼时产生的擦伤。

  〔2〕症状:

初期发现米粒大小的白点,然后扩大,周围变红,病情恶化时鳞片脱落、露出皮肉而呈溃疡病症,从头部、鳃盖、背部、腹部、鳍部到尾柄均可出现病灶,其溃疡不仅限于真皮层,而且深及肌肉,严重时至骨骼和内脏,酷似一个洞穴。

  〔3〕治疗:

  #20MG/KG呋喃唑酮和1.4%食盐合剂浸洗20~30分钟,每天1次。

  #上述合剂再加20MG/KG高锰酸钾浸洗10~30分钟。

适用于发病早期的幼鱼。

  〔4〕预防:

  #喂鲜活饵料,加强营养,增强抗病力。

  #合理密养,水中溶氧维持在5MG/L左右。

  #死亡鱼务必深埋并加生石灰消毒灭菌,病鱼池水用漂白粉10MG/KG浓度全池遍洒,消毒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烂尾病

  〔1〕病因:

烂尾病由柱状黏球菌引起,一年四季都会发生。

整个尾鳍烂掉,病鱼仍活着,使锦鲤欣赏价值降低。

  〔2〕症状:

尾鳍鳞片脱落、发炎,肌肉坏死、腐烂,尾鳍基充血,鳍条散开成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

病鱼的鳞片正常,个别鳞片脱落。

  〔3〕防治方法:

  #与皮肤发炎充血病大致相同。

  #用1%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鳍条破裂处,每天1次,连续3~5天,并结合皮肤发炎充血病的方法防治。

  #如果尾鳍烂掉一部分,残缺不全,应该用剪刀剪去,使鳍条平整,然后用上述方法处理,经过一段时间鳍条能够愈合,再生鳍条与旧鳍条之间会留下一条痕迹,虽然欣赏价值降低了,但可以留作亲鱼繁殖后代。

  锦鲤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五)

  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口丝虫〔鱼波豆虫、白云病〕:

口丝虫〔ICHTHYOBODO〕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

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