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609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docx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

吉林公主岭实验中学2019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语文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本卷须知

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一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月饼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

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究竟源于何时?

至今仍有不同观点。

比较流行的说法有祝捷说、杨贵妃说和抗元说。

一种说法是,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

唐朝初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经商的西域商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

“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把杨贵妃也牵扯了进来。

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

而带有神秘色彩的当属抗元说。

元代,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

后来,朱元璋终于推翻元朝政权,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此后,吃月饼便成为一种官方倡导的民俗。

实际上,南宋的吴自牧《梦粱录》一书中,已有“月饼”一词。

在此前的北宋,皇家中秋节的食谱中记载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这是否就是月饼,现在已难以考证。

到明代,民间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不少,这说明了当时的一种流行。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记载:

“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们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表达无遗。

历经上千年的积淀,今天的月饼,通过材料、皮质的选择,使月饼具有特殊的地域风味,已经形成了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不同风味的月饼。

有专家指出,真正的传统中国月饼,能够从八月十五保存到正月初一还不腐坏。

这是为了让八月十五不能及时赶回家的亲人吃上月饼,并且制作过程中还要用到十年以上的陈猪油等,有一系列复杂的方法,所以月饼久放不坏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防腐剂超标。

除了传统的月饼,冰皮月饼、水晶月饼、冰淇淋月饼等新花样和口味那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并更多地被年轻人所接受。

〔节选自《北京日报》〕

1、关于中秋吃月饼起源的传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唐初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八月十五凯旋而归,一位商人送来圆饼庆祝,高祖李渊分给众人吃,并笑指空中明月说了一句话,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由此开始。

B、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见月而改名“月饼”。

C、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中秋吃月饼的一种说法。

D、朱元璋抗元朝起义,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天,以互赠月饼来传递消息。

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吃月饼的习俗也由此流传开来。

2、以下各项的表述和原文不符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月饼在北宋宫廷食谱中就有记载,而且苏轼的诗词中也提到了月饼,可见月饼一词在当时已非常流行。

B、关于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究竟源于何时的问题,人们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种。

C、清代诗人袁景澜的《咏月饼诗》中的一些诗句详细地记叙了月饼制作、亲友间互赠,以及设家宴及赏月的全过程。

D、现在除了传统的月饼,冰皮月饼、水晶月饼、冰淇淋月饼等新花样的月饼不断出现,并更多地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3、以下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明朝,关于民间中秋吃月饼的记载有很多,这说明中秋吃月饼这种习俗在当时已开始流行。

B、南宋的吴自牧《梦粱录》一书中,已有“月饼”一词。

由此可以推知,“月饼”一词应该出现在《梦梁录》一书写成之前。

C、现在的月饼,由于材料、皮质选择的不同,使月饼具有特殊的地域风味,已经形成了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不同风味的月饼。

D、有专家指出,真正的传统中国月饼,能够从八月十五保存到正月初一还不腐坏。

这是由于月饼中使用了陈猪油的缘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洁,长乐信都人也。

昭成时,慕容氏献女,洁祖父生为公主家臣,乃随入魏。

赐以妻妾,生子堤,位乐陵太守,封信都男。

卒。

洁袭堤爵。

数从征讨,进爵会稽公。

后与永安侯魏勤及功劳将军元屈等击吐京叛胡,为其所执,送赫连屈丐。

洁声气不挠,呼其字而与之言,神色自假设。

屈丐壮而释之。

后得还国,典东部事。

明元寝疾,太武监国,洁与古弼等选侍东宫,对综机要。

太武即位,奇其有柱石用,委以大任。

及议军国,朝臣咸推其能。

迁尚书令,改为钜鹿公。

车驾西伐,洁为前锋。

沮渠牧犍弟董来距战于城南,洁信卜者之言,以日辰不协,击鼓却阵,故董来得入城。

太武微嫌之。

洁久在枢密,恃宠自专,帝心稍不平。

时议伐蠕蠕,洁言不如广农积谷。

以待其来,群臣皆从其议。

帝决行,乃从崔浩议。

既出,与诸将期会鹿浑谷。

而洁恨其计不用,欲沮诸将,乃矫诏更期,诸将不至。

时虏众大乱,景穆欲击之,洁执不可。

停鹿浑谷六日,诸将犹不集,贼已远遁,追至石水,不及而还。

师次漠中,粮尽,士卒多死。

洁阴使人惊军,劝帝弃军轻还,帝不从。

洁以军行无功,奏归罪于崔浩。

帝曰:

“诸将后期,及贼不击,罪在诸将,岂在于浩?

”又洁矫诏事遂发,舆驾至五原,收洁幽之。

太武之征也,洁私谓亲人曰:

“假设军出无功,车驾不返,即吾当立乐平王。

”洁又使右丞张嵩求图谶,问:

“刘氏应王,继国家后,我审有名姓不?

”嵩对曰:

“有姓而无名。

”穷验款引,搜嵩家,果得谶书。

洁与南康公秋邻及嵩等皆夷三族,死者百余人。

洁既居势要,内外惮之,侧目而视。

籍其家,财产钜万。

太武追忿,言那么切齿。

〔节选自《北史·列传十三》〕

4、以下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位乐陵太守位:

官至

B、屈丐壮而释之壮:

强壮

C、乃矫诏更期更:

改变

D、师次漠中次:

驻扎

5、以下各项都是说明刘洁“蓄意作乱”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①洁声气不挠,呼其字而与之言

②击鼓却阵

③乃矫诏更期,诸将不至

④景穆欲击之,洁执不可

⑤继国家后,我审有名姓不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①②④D、③④⑤

6、以下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刘洁,是长乐信都人。

刘洁的祖父刘生是公主的家臣,因随公主到魏国,皇上赐给他妻妾,生下儿子刘堤,官至乐陵太守,封信都男爵。

刘堤死后,刘洁承袭了爵位。

B、刘洁和永安侯魏勤及功劳将军元屈等攻打土京叛乱的胡人,被胡人抓住,送给赫连屈丐。

由于他不屈不挠的气节让屈丐敬佩,后被放回。

C、当商议讨伐蠕蠕时,刘洁说不如重视农业生产,积累粮草,等敌人前来,群臣都不赞成他的建议,皇上也决心讨伐,于是刘洁不得不依从了崔浩的建议。

D、太武帝征讨时,刘洁私下里对亲人说:

“如果军队出征无功,皇上回不来,那我就要拥立乐平王。

”刘洁并且还叫右丞张嵩查看能知凶吉的谶书。

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太武即位,奇其有柱石用,委以大任。

〔5分〕

〔2〕洁阴使人惊军,劝帝弃军轻还,帝不从。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明皇怠于政事,李林甫阴中伤之。

方秋,明皇令高力士持白羽扇赐焉。

九龄作《归燕诗》贻林甫。

8、诗歌的前两联描写了海燕的哪些行为?

表现了燕子的什么神态?

请简要概括。

〔5分〕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更那堪,!

〔柳永《雨霖铃》〕

〔2〕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李密《陈情表》〕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做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那么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天鹅湖

姜戎

杨克骑马走向湖边,想看看湖面上有没有天鹅雏仔游动。

按照季节,雌天鹅该抱窝了。

幸亏这会儿除了几头牛以外,畜群都不在湖边,小河清活的流水,带走了畜群趟浑的污浊,又带来遥远森林中的泉水,湖水重又变得透明清亮。

他真希望水鸟们能得到暂时的宁静。

忽然,苇丛中惊起一群水鸟,响起各种音调的惊叫声。

野鸭大雁贴着水面向东南急飞,天鹅迅速升空,向北边大片沼泽上空飞去。

杨克立即掏出望远镜搜索苇丛,莫非真有人进湖猎杀天鹅了?

过了十几分钟,远处的水面有了一些动静。

一个像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雁翎队使用的那种伪装筏子,出现在他的镜头里。

筏子从苇巷里轻轻划出来,上面有两个人,头上都戴着用青苇扎成的巨大伪装帽,身上还披着用青苇作的蓑衣。

筏子渐渐靠近,杨克认出其中一个是老王头,另一个是他的侄子二顺。

二顺抱走筏子表面的青苇,下面露出一个铁皮洗衣盆,里头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鸟蛋,中央还有两只白香瓜似的醒目的大蛋,蛋皮细腻光滑,像两只用羊脂玉雕磨出来的宝物。

杨克的心一下子就抽缩起来了,暗暗惊叫:

天鹅蛋!

更让他恐惧的是,苇子蓑衣下面还露出半只大天鹅,白亮的羽毛上一片血迹。

杨克热血涌上额头,几乎就要冲上去掀翻这只筏子,却又只能强忍住心中的怒火。

打死的天鹅已经不能复活,但是那两只大天鹅蛋,他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救下来。

筏子靠岸,杨克冲上去大声喝道:

谁让你们打死天鹅,掏天鹅蛋的!

走!

跟我上队部去!

老王头个子不高,但精明结实,满脸半蒙半汉式的硬茬黑胡须。

他瞪了杨克一眼说:

是包主任让打的,碍你什么事了?

基建队吃野物,还可以给你们大队省下不少牛羊呢。

杨克吼道:

中国人都知道,癞蛤蟆才想吃天鹅肉呢,你还是中国人吗?

老王头冷笑道:

是中国人就不能让天鹅飞到老毛子那儿去,你想把天鹅送给老毛子吃啊?

杨克早已发现“盲流”的嘴上功夫相当厉害,一时竟被噎得说不出话。

大天鹅被拖上岸,让杨克吃惊的是,天鹅的胸口上竟然插着一支箭,筏子上还有一把用厚竹板作的大竹弓,还有一小把没用完的箭,难怪他一直没有听到枪声。

刚才他还纳闷,这两个没枪的人是怎么打到天鹅的呢?

原来他们竟然使用了最原始的武器。

杨克提醒自己可不能小看了这些人,得由硬攻改为智取了。

杨克暂时压下了心中的愤怒,十分吃力地改换了表情,拿起那张弓说:

哦,好弓好弓,还是张硬弓,你们就是用这张弓射着天鹅的?

老王头见杨克变了口气,便自夸道:

那还有假?

杨克走到老王头的面前问道:

你射天鹅的时候,离它有多远?

也就七八步吧。

你离天鹅这么近,天鹅没看见你?

老王头敲了敲烟袋锅说:

前天我进苇塘找天鹅窝,找了大半天,才找见。

今儿一大早,我俩就披着苇子,戴上苇帽慢慢划进去。

亏得雾大,没让天鹅瞅见。

天鹅的窝有一人多高,用苇子摞起来的,母鹅在窝里孵蛋,公鹅就在旁边水道里来回守着。

那你射死的这只是公的还是母的?

我俩趴得低,射不着抱窝的,就等那只公的。

等了老半天,公鹅游到筏子跟前,我一箭穿心,它扑腾了几下就没气了。

母鹅听见了动静,利麻索地就飞跑了,我俩这才靠过去把窝里两个蛋捡来了。

老王头往杨克旁边凑了凑说:

听说你们和牧民的包里都留了不少羊油,你能不能给我弄点来?

我们四五十口人,天天干重活,吃粮全是从黑市上买来的高价粮,还天天吃野菜吃素,肚里一点油水也没有。

可你们还用羊油点灯,多糟践东西,你便宜卖给我点羊油吧。

杨克笑道:

这好办,我们包还有两罐羊油呢。

我看这两个天鹅蛋挺好看的,这样吧,我用半罐羊油换这两个蛋,成吗?

老王头说:

成!

这两个大蛋,我拿回去也是炒着吃,就当是少吃五六个野鸭蛋呗,你拿走吧!

杨克连忙脱下外衣把天鹅蛋小心包好,对老王头说:

明儿我就把羊油给您送去。

老王头说:

你们北京人说话算数,我信得着。

〔节选自《狼图腾》〕

〔1〕以下各项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三段把筏子描写成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雁翎队使用的那种伪装筏子,意在赞赏老王头他们的隐蔽技术高明。

B、看见天鹅蛋,杨克已经非常生气。

当他再看到死去的天鹅时,他已是愤怒了,但是他还不能爆发,因为他要救下那两个天鹅蛋。

C、面对两个不珍惜稀有动物的盲流,杨克感到非常无奈,他只能把强硬的态度收一收,开始找他们爱听的话说,以便能救下天鹅蛋。

D、选文中有多处景色描写,都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向往。

E、小说虽然看似围绕两只天鹅蛋展开,但实际上是在提醒人们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因为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这一代,更是为了下一代。

〔2〕文章第一段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作用?

〔6分〕

〔3〕杨克为什么要改“硬攻”为“智取”呢?

〔6分〕

〔4〕杨克答应了老王头,说用半罐子羊油换那两个天鹅蛋,于是老王头把天鹅蛋给了杨克。

是给老王头那半罐羊油呢,还是不给呢?

杨克拿到天鹅蛋后心里十分矛盾。

如果你是杨克,你会怎样做呢?

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选择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鲁迅眼中的怪人

余世存

苏曼殊是清末民初的活跃人物。

他是作家、翻译家、诗人、革命家、和尚、艺术家……他身世不幸,谋生能力极弱,却跻身于时代的弄潮儿之列,跟革命者们交往,自己也算是追求变革的仁人志士。

他敢于玩命,孙中山称其“率真”;但跟那些玩命而修成正果的人物相比,在苏曼殊身上,难以看到人生的健全成绩,他是长不大的孩子,对人对事不免任性。

他在世上只活了34年,他的天才跟他的短命形成了最经典的反差。

1905年,苏曼殊受聘于南京陆军小学。

第二年,他回到长沙,住进庙里,同时在明德学堂讲课,学生中有后来出名的陈果夫。

苏曼殊这个21岁的年轻人,行踪不定,浅尝辄止。

仅3个月,他又赶往安徽,到南京、上海,随后与陈独秀一起东渡日本,然后又很快回国。

1907年元旦后,他到日本跟章太炎同住,折腾几个月后回上海,11月又回日本。

鲁迅曾感慨道:

“我的朋友中有一个古怪的人,一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了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过活。

苏曼殊似乎没有定性,任意西东,匆匆地来,匆匆地去。

他的生活就是写作、画画、访友……他翻译了《梵文典》、《拜伦诗选》等作品,还用英语写成《潮音自序》。

其中《拜伦诗选》的翻译堪称一绝。

苏曼殊言行怪诞。

有论者说:

“他时而楚楚长衫,设坛讲学,以人师的身份化育学子;他时而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以诗人才子的仪态现身诗坛歌榭;他时而激昂慷慨,奋勇振臂,以天下为己任,欲誓死一搏;他时而袈裟披身,青灯黄卷,万念俱灭,潜心向佛。

他的怪诞其实是种孩子气。

他贪吃,对美食不加节制,据说曾把自己的金牙敲下来换糖吃,有“糖僧”之称。

他的饮食习惯极为任性。

有一次,著名诗人、革命者,也是苏曼殊好友的陈去病买回一包栗子,和苏曼殊一起吃。

吃完后,陈去病休息了,苏曼殊又买了一包回来。

陈去病劝他少吃,他根本不当一回事,结果,肚子胀得不行,一直呻吟到第二天天亮。

还有一次,诗人柳亚子送他20个芋头饼,他一顿吃下去,肚子痛得不能起身。

有人和他打赌,一次吃下60个肉包子,他欣然应诺,一口气吃了50个,友人劝他不能再吃了,他非坚持吃完不可,还跟劝他的朋友吵了起来。

对苏曼殊,人们一般会评之为性情中人。

但性情中人也知物理、人情,懂得家国的责任并知道如何落实。

苏曼殊虽然多少也通晓这些道理,却无力自控。

他是一个大“情种”,换句话说,他是一个任情使性的大孩子。

这个“情种”种情于朋友之间,使朋友们觉得他有时可爱,有时不可理喻。

1905年春,苏曼殊的朋友赵伯先向他求画。

苏曼殊当时急着东渡日本,未能兑现承诺。

1911年,广州爆发了黄花岗起义,牺牲者甚多。

赵伯先是革命党人,为起义失败而忧愤成疾,不久便呕血而死。

苏曼殊得知噩耗,含悲作了一幅《荒城饮马图》,焚于故友墓前,以示悼念。

有一年冬天,陈去病到上海,只带了一床薄被,苏曼殊当时没有被子,就把陈去病的薄被强要了去。

类似的例子极多,如他偷朋友章士钊的钱,据说是因为没有路费,然后留信告别,只身去了香港。

这个“情种”种情于革命,就是冲动、大言、自我纠结。

他曾醉心于无政府主义,赞同暗杀。

1903年,他一度打算刺杀保皇党首领康有为,因恨后者保皇,何况作为同乡的康有为假冒另一同乡孙中山之名向华侨募捐,这在苏曼殊看来,就是该死。

后经友人相劝,他才恨恨作罢。

到袁世凯称帝时,苏曼殊发表《讨袁宣言》,以一个和尚的名义教训袁,“今直告尔:

甘为元凶,不恤兵连祸结,涂炭生灵,即衲等虽以言善习静为怀,亦将起而褫尔之魄!

尔谛听之。

这个“情种”种情于世间,那么是不事恒产,不留恋一时一地,这种奔波也是痛苦的宣泄。

他和陈独秀合译《悲惨世界》,未译完即要出走,并送陈独秀诗: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畅已似冰。

〔节选自《环球人物》〕

〔1〕以下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苏曼殊是清末民初的人物,他有着多重身份,例如作家、翻译家、诗人、革命家、和尚等。

B、苏曼殊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对人对事不免任性,因此孙中山称其“率真”。

C、苏曼殊的言行极为怪诞,他一会儿身着西装在教室上课,一会儿就会奋臂高呼以天下为己任,而一会儿,他又可能身披袈裟潜心向佛。

D、苏曼殊是性情中人,他知物理、人情,懂得家国的责任并知道如何落实,但他面对社会现实时,却无力自控。

E、在袁世凯称帝时,苏曼殊以一个爱国热血青年的名义发表《讨袁宣言》来教训袁世

凯,言语中充满了愤激之情。

〔2〕鲁迅先生为什么称苏曼殊为“怪人”呢?

〔6分〕

〔3〕苏曼殊为什么被称为一个大“情种”,他的这一性格表现在哪里?

〔6分〕

〔4〕对于苏曼殊的怪诞,有人认为是“荒谬”,有人却认为那是一种“率真”,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二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以下各个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凤凰卫视11月29日《新闻今日谈》节目播出“阮次山:

俄航母赴叙利亚让西方国家投鼠忌器”。

B、文章指出,民进党权力核心改选,黑影幢幢,更耸人听闻的是身为高雄黑派的掌门人的余政宪竟然弃选。

C、漫步堤上,如在画中游,举目远眺,可见群山叠翠,山影与河港交相呼应,景宇肃澄,令人心旷神怡。

D、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个父母倚门倚闾、子女延颈企踵,望眼欲穿渴望团聚的节日里,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对相逢望而却步,甚至“恐归”。

14、以下各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不仅孙连祥孝顺自己的母亲在村里甚至在县城里出了名,照顾村里所有的老人也已经成为他分内的事。

B、据介绍,征兵报名系统运行在首都征兵网上,主要设置应征报名、退役就业、跟踪管理、资格审查、统计分析、发送短信等栏目。

C、该局在回复中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吸取教训,决不允许类似错误再次发生,同时也祝愿广发网友对我们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监督和指正。

D、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世纪爱心基金今天在京正式启动。

基金向每位受助贫困优秀大学生每年资助5000元,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

15、把下面的各组句子按顺序填入下面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

,诺贝尔奖是否会继续成为“权威”的奖项,倒是很难说。

①不少中国人对内地人士得不了诺贝尔奖着急

②没诺贝尔奖中国照样发展,随着我们更强大

③而且从长远看,真正该着急的就应当是后者

④但没有中国主流社会认可的中国人获奖

⑤而诺贝尔奖的评委们也未必就一点不着急

⑥看淡看轻它会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流行态度

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⑤③②⑥④

C、③⑥④②①⑤

D、⑥④①③⑤②

16、请给下面的一那么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25个字。

〔5分〕

湛江〔广东〕,2018年11月9日,即将出航的中国海军官兵在甲板上向欢送人群告别。

当日,中国海军第十三批护航编队从南海舰队驻广东湛江某军港启航,将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十二批编队以继续在该区域的护航任务。

第十三批护航编队由南海舰队导弹护卫舰“黄山”舰、“衡阳”舰和综合补给舰“青海湖”舰以及2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编队官兵近800人。

17、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组句子。

句式相似即可。

〔6分〕

二对一说:

“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

一回答说:

“减少自己的一横,少显摆‘二’”。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60分〕

一位园丁告诉我,不是所有的花都适于肥沃的土壤。

沙漠就是仙人掌的乐园。

人生的许多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自己的位置。

请在阅读上面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但不得超出材料的范围立意,不少于800字。

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公主岭实验高中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答案

7、〔1〕太武帝即位,认为他是国家有用的栋梁之臣,把大事委托给他。

〔注意:

“奇”“柱石”“委”各1分,整体通顺2分。

〔2〕刘洁暗中叫人惊吓军队,劝皇上丢下军队轻装回京,皇上没有听从。

〔注意:

“阴”“惊”“劝”各1分,整体通顺2分。

8、小小的海燕在春天到来之际,款款飞回;它们衔着泥滓穿梭于玉堂门户之间,为筑新巢而勤劳不息。

〔3分〕悠闲自得,一心筑巢,心无旁骛。

〔2分,意思对即可〕

9、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分〕借写燕子乘春回来筑巢的悠闲行为,表达了作者无心与李林甫争宠和有意归隐的情怀。

〔4分,意思对即可〕

10、〔1〕多情自古伤离别冷落清秋节〔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3〕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每空1分〕

11、〔1〕AD【A这些描写里没有一点赞赏的味道,而且含有点点的讽刺味道。

D表述过于绝对,里面还有对血腥场面的描写。

〔2〕湖水清澈透亮,湖面静谧和谐,〔2分〕与下文天鹅悲惨地死去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作者对美好环境即将消逝时的悲凉心境。

〔4分〕

〔3〕他威吓他们去队部,结果他们说是包主任布置的任务,这使他没有了上级的依靠;他内心虽然十分愤怒,但面对这两个没有“艺术细胞”、不懂得“生态平衡”的盲流,他知道讲道理是无济于事的;天鹅已经死去,要想救下那两个天鹅蛋,只能智取才能得到。

〔每点2分,共6分〕

12、〔1〕BE【B称其“率真”是因为他“敢于玩命”的性格。

E他是以一个和尚的名义来发表的。

〔2〕做事似乎没有定性,任意西东,匆匆来去;苏曼殊言行怪诞;非常贪吃,对美食不加节制。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3〕于朋友之间,使朋友们觉得他有时可爱,有时不可理喻;种情于革命,就是冲动、大言、自我纠结;种情于世间,那么是不事恒产,不留恋一时一地,这种奔波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