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279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

《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docx

最新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7、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

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10、人的心理实质:

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2、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做斗争;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实践意义:

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地影响。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

②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③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应该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和相互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④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使用方法和程序不应该损害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

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有三个变量,一是自变量,二是因变量,三是无关变量。

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标准化测验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种种。

(4)调查法:

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方式有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等。

(5)个案研究法:

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为冯特。

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

冯特首创了实验内省法。

这个理论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继承和发展。

(2)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等,强调意识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曾试图引进中间变量,但斯金纳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

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结果。

行为主义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

(4)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惠特海默等,后期的代表任务是勒温,强调心理的整体性。

(5)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而精神分析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

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6)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被视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强调人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7)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

1、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2)突触——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

(3)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以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4)神经冲动,刺激过程和反映过程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人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型神经。

(2)人的大脑的两个半球表面覆盖着面积很大的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二)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2、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3、反射有同时进行的两条渠道:

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非特殊通路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4、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是机体的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

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它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如食物直接刺激口腔引起的唾液分泌。

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

2、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它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3、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4、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高。

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5、工具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共同规律:

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发射,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

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

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

不同之处:

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②强化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映有关。

③反映方式不同。

6、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

他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分为5种种:

①正确的反应每次都予以强化②定比间隔强化③定时间隔强化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它的效果最好。

⑤不定时间隔强化

在实际生活中,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

例如儿童在日常作业中,做了正确的算术运算,并非每次都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注意而得到表扬,只是有时获得夸奖。

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吃梅子)——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谈梅生津)——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它是人所特有的。

 

(四)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1、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

抑制过程可以分为非条件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包括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2、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二:

(1)扩散和集中:

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止不动的,而是要向临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

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2)相互诱导:

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

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

1、反映——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双方留下痕迹的过程。

2、感应性——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映,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二)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二、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人类心理的发生

1、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2、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与可能。

3、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1)语言产生的条件:

语言为劳动所必须;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有了可能。

(2)语言的作用: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思维向更加复杂的水平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发展

1、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或种系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

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2、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有如下含义:

①在不同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②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③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④心理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⑤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3、心理发展的条件

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是:

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②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4、心理发展的动力

在个体不断的积极活动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三、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概括性、目的性(预见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1、概括性:

“凡这样必那样”,对客观事物有这样的认识就是概括。

2、目的性(预见性):

是概括性的必然结果,是“要那样就这样”。

目的性是当事物没有出现之前就有所预见,按预见行动。

3、主观能动性:

就是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

4、社会制约性:

人类的心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的心理,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的心理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发展。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立场出发,提出了除极少数的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即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

在儿童教育方面主张: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

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

4、提出对幼儿养护的要求。

5、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弗洛伊德以“性”的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3)前生殖期<3-6岁>(4)潜伏期<6-11、12岁>(5)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1)学习信任阶段(出生至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2)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3)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

(4)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5)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7)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8)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①成熟;②练习和习得经验;③社会经验;④平衡。

2、心理发展得动力

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得动作,其本质是主体对客体得适应。

这种适应有三种方式。

(1)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2)顺应——是指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

(3)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3、心理发展的阶段

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四)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1、社会文化历史学说

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

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其标志有五点: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⑤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2、心理发展的原因

维果斯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有三点:

①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

②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使其在低机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③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的:

①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

认为在进行教学是必须注意到儿童有2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期”。

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其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②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

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

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③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

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4、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内化的最初含义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维果斯基赋予其新含义:

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

提出一切高级的心里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后经过多次重复、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

其过程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劳动来实现。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述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分类

(1)从刺激的来源分:

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

(2)从刺激的性质分:

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的。

3、感受野与特征侦察

当呈现特定刺激的时候,可记录到感觉神经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细胞的放电现象,据此可以揭示该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

这个区域称为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而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有其侦察特定特征的功能,又称为特征侦察器。

 

(二)知觉的概述

1、知觉——人脑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2、知觉的分类

(1)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来划分: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触摸知觉等;

(2)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来划分: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3)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

正确的知觉与错觉。

3、空间知觉

(1)定义:

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

(2)分类:

①形状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

②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③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④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4、时间知觉:

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5、运动知觉

(1)定义:

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2)分类:

①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②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6、错觉:

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几何图形错觉分为:

大小错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段长短错觉等。

 

二、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的一个重要规律是感受性变化,感受性是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2、分类:

 

感受性

感觉阈限

关系

绝对~

是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

反比关系

公式:

E=1/R

E-绝对感受性

R-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

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韦伯定律)

公式:

K=⊿I/I

I-原有刺激量

⊿I-增加的刺激量

 

3、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定律

(1)费希纳认为符合对数定律:

S=K·lgI

(2)斯蒂文森认为符合幂定律:

S=K·In

(S-心理量I-物理量K-常数)

(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1、适应

(1)定义:

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

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有时,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机体的感受性需要调整,就是适应现象。

(2)视觉的适应分为:

①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变化。

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②明适应——是从暗处进入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变化。

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2、对比

(1)定义:

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分类: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继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3、感受性的练习:

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训练而提高。

 

(三)知觉的基本规律

1、体现在知觉的基本特性中: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2、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觉作为对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其基本特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认识知觉的基本特征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知觉的选择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刺激强的事物、变化着的事物等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知觉的理解性:

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

(3)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把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知觉时,客观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知觉中强的成分决定着知觉整体性特点。

如在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中,学生容易将字型相近的字写错,如容易将“折”、“析”、“拆”三个字混淆,就是由于“、”在整个字型中是弱的部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这一“、”,使学生能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如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观察

1、观察——又称“思维的知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的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

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

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

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

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①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③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