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9916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docx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doc

“十三五”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策略研究课题组

组长:

高伟周烽

成员:

杨邦德陈正权秦弘吴长友扶建平何斌

徐顺兰余继平刘安全陶少华

 

内容摘要:

城市人文品质提升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当今世界,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体现,提高城市竞争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城市竞争力所强调的城市管理就是将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作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实力、城市人文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和城市魅力等若干方面的发展来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人文是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是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因此,“十三五”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研究从系统性、动态性、相对性、开放性与差异性原则出发,梳理城市发展历史,调查涪陵城市人文建设现状,从中发现涪陵城市人文精神内核凝聚不足、地域文化解读错位、城市人文形态单一、城市人文形象推介不够以及城市管理欠缺等普适性的和特殊性的困境,并分析原因。

基于城市形象策划“CIS”理论的指导,立足涪陵城市“四大文化名片”,审思涪陵城市人文精神内核,突显城市历史与区域特色,从“内聚人文核心,外拓文化形态,强化推介宣传”的思路出发,从城市人文精神核心价值系统、城市人文视觉传达系统以及城市人文行为传达系统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以及具体措施与项目建议。

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首先需要立足区域特色文化凝练城市人文精神内核,拓展城市人文形态;其次,强化涪陵城市建设人文化设计,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再次,规范城市管理,实现人文化城市管理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最后建立城市人文的视觉传达系统、行为传达系统和全媒体推介系统,从而在MI、VI、BI方面塑造涪陵人文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

涪陵区;十三五;城市人文品质;提升策略;CIS

 

第一部分前言

一、时代背景

(一)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彻底改变中国经济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因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割据,让中国的城市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除了寄托诸多福利待遇和公共产品的户籍制度之外,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民工潮”形式进城打工形成的“半城市化”,公有与集体所有、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性质区分的土地制度等等,都在不同层面制约和局限着中国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重达到51.27%。

这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城市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城市化进程对宏观经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主题功能区划、住房保障产生深远影响。

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过而且还将要出现很多问题。

城市化带来了人口转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包括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粮食问题以及大城市病等。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压,社保缺口难于填补等问题在困扰着城市的进步。

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中,城市(镇)化被错误地理解为将城市特征移植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这样得到结果是,城市物质建设掩盖不了精神实质的消失(Mumford,2005)。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时指出,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强调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性。

因此,城市建设应该从提升人们价值观念的出发,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城市人文品质,才是城市化的长久之路。

(二)涪陵城市建设目标选择

1.融入重庆城市群,成就区域经济发展明星城市

2013年9月在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明确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

这是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其中将“一圈”细化、深化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是为了拓展空间格局,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推动重庆大都市区的发展和建设。

规划中的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区域面积仅占重庆四分之一左右,而未来的承载人口将超过重庆全市40%。

从这个意义上讲,属于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涪陵在城市设施、社会管理及城市综合配套等方面有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机遇。

那么,在这样的城市建设背景之下,涪陵作为重庆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城市,必须与主城建设有机结合,依托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形成若干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联系紧密、体系结构合理的城市群。

着力加强与重庆主城、渝东南、渝东北相关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对接,加快效便捷交通网络建设,在产业布局上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

2.建设“三区一城”,打造重庆“幸福之都”

根据“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引导各区县有序竞争,特色发展”要求,涪陵区委、区政府明确将涪陵建成“综合产业基地”“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教育、医疗、应急中心”城市,并提出“三区一城,幸福涪陵”总体建设思路,即加快建成重庆综合产业集聚区、城市发展新区引领区、区域性公共服务辐射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努力建设“幸福涪陵”。

涪陵新的城市总规提出打造人文江南、工业李渡、枢纽龙桥、宜居江东、休闲江北格局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组团。

在大规模推进李渡新区建设的同时,涪陵围绕历史人文,传承城市记忆,江南、江东、江北区要新区老城错位发展,打造具有涪陵人文特色的现代化新城。

到2016年,涪陵区GDP将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城市人口达到65万人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

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乡统筹、宜居宜业、生活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3.发掘城市历史,构建中国西部古城名郡

涪陵建城历史约2300余年。

涪陵古名枳,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有名的城市。

涪陵区白涛镇陈家嘴村小田溪巴族祖陵考古资料和文物佐证了古巴国与涪陵(枳)的渊源关系。

战国中后期,枳地曾属楚国管辖,设置枳邑。

秦国吞并巴蜀之后设置枳县,直到西晋。

东晋时期设为涪郡(又称枳城郡)。

北周设涪陵镇。

隋时设涪陵县。

唐宋时期设置涪洲。

元至明代设涪洲。

清代改涪洲为散洲。

民国二年改称涪陵县。

涪陵历代均为州县治所,宋代是巴蜀六大商贸中心之一,清代有“小重庆”之称。

涪陵现存有大量历史遗址遗迹,如汉代砖墓、崖墓、唐代荔枝园、白鹤梁石鱼、宋代北岩题刻、点易洞、明代古城墙、望州关、清代白塔、邱家下院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物、遗址表征了涪陵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彰显了历史底蕴,保存了涪陵历史文化资源。

因此,涪陵城市建设必须延续悠久的历史文化,构建中国西部古城名郡是当代涪陵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4.创建城市旅游品牌,建设长江上游旅游集散地

综观区域旅游业的布局,地处两江交汇的涪陵城正好是“长江三峡”“百里乌江画廊”和武隆“天生三硚”著名旅游区的地理结合点。

涪陵城市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地,在水上运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汉唐以来就是商贸和物资中转重要的码头。

明显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有利于长江中上游旅游集散地的建设。

同时,涪陵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并特色各异。

涪陵拥有世界唯一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816地下核工程、世界三大酱腌名菜之一——涪陵榨菜、程朱理学发祥地——点易园和避暑探险与赏花养生圣地——武陵山旅游区。

未来几年,涪陵将形成以武陵山大裂谷为核心的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易理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易理文化城,以核科技和“三线建设”文化为核心的816地下核工程体旅游区,以榨菜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涪陵榨菜文化旅游区和以山水文化、题刻文化为内核的白雀梁水下博物馆旅游区等旅游精品。

因此,整合旅游资源,高目标、高定位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构筑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也是涪陵城市建设的目标选择之一。

二、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城市人文内涵及其形态

1.城市人文内涵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史看,城市的经济地位、经济社会发展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于城市的文化选择,包括城市文化精神的导向。

中国从经济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符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规律和现实需要,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巨大差异,使其成为当下许多城市的心头之痛。

对于今日中国的城市决策者、规划者和建设者们来说,文化引领城市未来发展已成为当下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一剂良药。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辞海》),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它的角度,用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方法对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又能被大众接受的属于个人主观的知识。

城市人文就是指城市社会中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文化。

城市人文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其核心含义是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尊崇。

城市文化品质,即城市人文精神,通常指包含民族意识、地域文化、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在内的城市精神内涵。

在城市社会中,人文科学体现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烙印。

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陈可石教授首次提出:

“城市发展应走城市人文主义道路。

”一座城市的价值观最核心的要素应是对人的关照。

“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虽然每座城市的地理环境、文化特征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尊重城市里的个体生命,才能为城市的未来谋划出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之道。

2.城市人文形态

城市人文形态是城市日常生活及文化活动过程呈现出来的表现形式,具有多维、综合性、历史性等特征。

对历史城市人文形态的探讨,是把握地域文化独特的叙述视野、审美风格,以地域之心传达、展示、思索地域人文形态,是对地域文化传统特质的追问和反思。

总的说来,城市人文形态主要表现为城市历史、地域传统、商业文明、城市生态、城市保障和市民素质等六个方面。

(二)把握城市文化脉络,优化涪陵城市人文发展策略

1.正确把握涪陵城市人文发展历史脉络。

涪陵城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在长达23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城市人文特征,积淀了以巴王陵遗址和青铜器文物所折射的巴枳文化,以“点易洞”遗址为载体的理学文化,以“涪陵榨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品牌的区域传统文化和荟萃水文科学、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的白鹤梁题刻文化。

正确把握涪陵城市人文发展历史,才能准确理解和凝练涪陵城市人文内核,升华涪陵城市人文品质。

2.准确评估“十二五”期间城市人文建设成效。

“十二五”期间,涪陵城市人文建设按照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把握城市文化发展机遇和优势,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正确评估“十二五”期间涪陵城市人文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总结成功经验,分析涪陵城市人文建设差距与薄弱环节,探索影响城市人文建设发展的问题症结,从而为完善城市建设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科学谋划“十三五”涪陵城市人文品质提升策略。

分析涪陵城市人文内涵及其表现形态,认清涪陵城市人文发展形势与任务,科学合理地提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涪陵城市人文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策略对策,编制涪陵城市人文建设项目建议,用以指导“十三五”期间涪陵城市建设事业。

三、研究思路

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实事求是地开展调研,寻找涪陵城市人文个性特征,科学严谨地研究分析涪陵城市人文建设现状与不足,引入城市人文CIS规划理论,提出涪陵城市人文建设发展战略,需要把握好四大原则,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CIS理论系统

提升涪陵城市人文品质研究引入CIS理论系统。

CIS是英文cityidentitysystem的缩写,意思是“城市统一化系统”“城市自我同一化系统”“城市识别系统”。

CIS理论把城市形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和发展。

CIS由三者构成:

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简称BI);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

三者构成以下结构层次关系:

理念(MI)抽象的精神理念,表达精神特质,理念的优缺直接关系到城市人文的发展方向及未来的前途。

BI是行为活动的动态形式。

VI用视觉形象来进行个性识别。

作为城市的动态系统的行为识别(BI)是理念(MI)的具体表现,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视觉识别(VI)这一以静态为特征的视觉传达系统。

1.CIS战略是城市形象的差别化战略,强调信息传达的效率化、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差别,明确城市文化的社会定位及存在意义,并加以认同,还使城市人文的视觉符号如标志、名称、商标、色彩等被公众认识、依赖及产生好感。

2.CIS战略成功的关键是对城市人文精神理念的开发、提供和自主化认同,这也是CIS系统中的核心MI的关键所在。

3.CIS战略也是一种全方位的传达体系,是一种城市整体经营的战略。

城市人文建设在导入CIS系统的过程中,必须由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城市人文精神的提供和开发工作,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4.CIS战略是城市人文的一个长期的战略,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必须设计出一种可控制,能实际操作和检查改进的机制。

CIS理论用于城市人文策划,把城市人文形象视为一种无形资源要素,这是涪陵城市人文品质提升策略的理论基础。

实施涪陵城市人文CIS战略,进行城市形象策划,不但能促进城市人文精神内核凝聚,还能提高知名度,塑造城市整体形象,增强城市内聚力。

(二)遵循城市人文发展四大原则

1.凸显人性化的规划建设

规划设计对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而言尤为重要。

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不仅可以改造城市的空间布置,还可以科学地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

现代城市规划是社会容貌的改良运动,将城市生活理念、政府旨意以及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在城市人文主义成为中国城市必然选择的当下,从城市规划建设层面上看,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价值观,需要提倡多元的、多功能的城市组团,改变城市单结构模式,建设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工作需要的最佳城市综合体。

2.城市发展的人文关怀

城市持久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文化和智慧。

中国拥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文化特点,并不能照搬西方经验。

涪陵城市发展阶段尚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期水平,各项硬件指标尚未完成,经济水平需要继续提高。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不能忽视文化引领的重要性。

要想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离不开对“人”的关注。

文化引领的落脚点是人文关怀,一座没有人文关怀的城市,即便兴建再多的仿古符号,也是空洞而没有内涵的。

中国未来的城市规划,必然会从GDP模式转向以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

3.回归自然的城市生态

低碳时代的到来再次催生了新一轮关于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西方的城市历史表明,单纯依靠工业,最终会将一座城市引向“死亡”的边缘。

城市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在这种理解下,应该把“绿色城市”作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全球范围来看,倡导绿色生态也是目前普适的城市价值观,是未来标志城市文化的方向,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必然将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主流。

4.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商业文明

在城市人文主义的核心要义下,每座城市都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地理环境,同时也拥有各自的优势资源。

城市在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过程中,形成了各自迥异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气质。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必须依靠商业和产业来提升自身形象,同时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方式、体验方式和事业空间,也是城市文化在另一个向度上的延伸和发展。

(二)处理好三大关系

1.城市人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人文建设与经济发展发展关系的本质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城市竞争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更深层的是人文和精神层面的竞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生产生活实践,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内化为一个城市的人文“基因”。

2.城市人文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城市人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涪陵区文化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

城市人文建设一方面有加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3.城市人文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关系

认清涪陵在重庆城市群建设以及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涪陵城市人文建设一方面需要融入重庆城市群建设体系,彰显巴渝城市文化特征;同时,必须以地方中心城镇为基点,带动辖区内的城镇化工作,建设涪陵“中心城区——功能区(工业园区)——乡镇”城镇体系建设及其人文发展。

 

第二部分涪陵城市人文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涪陵城市现状

(一)涪陵概况

涪陵城区处于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涪陵行政区则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地带,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之间。

涪陵地处重庆市中部和三峡库区核心地带,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区、武隆县,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

全境东西宽74.5公里,南北长70.8公里,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

涪陵地处我国地貌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8.1℃,降水丰沛,无霜期长,日照充足。

涪陵区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水能、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煤、铁、铝土、砂金等等矿产资源,水杉、芒萁、杜仲、荔枝、桫椤、榨菜、红腹锦鸡、鸬鹚、中华鲟、胭脂鱼等农林牧渔资源,白鹤梁、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周易园等旅游资源。

2013年年末全区户籍户数46.27万户,户籍人口116.77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68.28万人,非农业人口48.49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5%。

涪陵区下辖5个乡、12镇、8个办事处,其中江南主城5个办事处,涪陵新区1个办事处。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2.7平方公里,建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6.36%;城乡规划体系日臻完善,完成城市总规修改;新城区建设加快推进,教育、卫生、商业、公共交通等配套功能逐步完善。

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0.04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53亿元,可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31.42亿元,可比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213.09亿元,可比增长7.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2272元,按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6.0969元/美元)换算,首次突破1万美元,达到10214美元。

全区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体育和卫生事业也取得长足发展,在重庆市位居前列。

(二)涪陵城市发展历程

涪陵是位于长江和乌江两江交汇处而兴起的沿江城市。

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

涪陵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

早在5000年以前,涪陵境内有人居住,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置枳县,为境内置县之始,建城历史约2300余年。

唐至清末民国初年,一直为州治所在地。

新中国成立后设涪陵地区,1995年撤地设市,1997年重庆直辖市成立后设涪陵区,管辖原县级涪陵市的行政区域。

1.城市建设

涪陵城市的形成可追溯至秦以前的古巴国。

宋元及其以前主要是临江依山立栅为城。

1426年-1435年(明宣德年间)始筑土城,1465年(明成化元年)开始以石建城,城墙以内的面积约0.25平方千米;城围以外,西、北、东三面已有一些成片、零星的街区。

1928年,涪陵城区建设成面积0.8平方千米。

1949年城区面积为1.3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3万人。

1976年城区3.1平方千米,人口7.54万人。

至2001年,城区面积1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8万人。

目前,涪陵城市以东西向的沿江路、中山路、人民路、兴华路、黎明路、太极大道,南北向的广场路、高笋塘路、建涪路、望州路等道路形成了城市主干道与次干道、支路、步行道相互连接的城市街道网络,已建成城市道路92千米,人行道面积35.48平方千米,城市立交桥4座。

现有城市公园6个,街头绿化景点16个,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90万平方千米,城市绿化率达65%。

江南滨江公园于2014年7月建成对外开放,全长约1200米,绿化景观、基础设施建设2万平方米,栽植景观大树16株,各类乔木572株,灌木44余万株,草坪4700平方米。

江东滨江公园面积约10万平方米,投资约1.1亿元,白鹤森林公园植物专类园总投资600万元,绿化景观面积3.3万平方米,栽植各类开花植物20余种。

2.城市规划

1929年,涪陵设市政工务局并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城市规划,拟定了详细的《涪陵市工程计划书》,以近20万人口为城市规划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涪陵城市建设编制了多次《涪陵城市建设规划》。

第一次于1952年由原涪陵县政府编制完成,包括对旧城的局部改造和部分建设项目的计划安排。

第二次由重庆建工学院设计部修编完成,以后分别于1976年、1979年、1984年和1992年进行了修编。

1999年的《涪陵城市总体规划》由重庆市规划设计院于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在1992年总规的基础编制完成。

《涪陵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编制的城市布局为:

以江南旧城为中心,李渡为副中心,沿长江水轴向江南片区、江东片区、李渡片区、南岸浦片区、江北片区形成相对独立的“一城四片”组团式山地城市。

2004年3月重庆市规划局下达了关于修编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涪陵区人民政府重新组织编制《重庆市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重庆市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城市规划区包括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桥南管委会和崇义、敦仁、荔枝、江北、江东5个街道办事处,龙桥、义和、致韩3个镇的辖区范围,以及南沱核电站控制建设区,总面积为462.9平方公里。

将涪陵建设成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适宜产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大城市。

二、涪陵城市人文建设现状

(一)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006年9月,国家颁布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下一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涪陵区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和组织下,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也为今后我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今,涪陵区已经建立一套比较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体系。

1.文化政策规范体系

涪陵区已经制定了与各个发展阶段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文化发展战略,规范资金导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涪陵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打造乌江流域文化高地,发挥文化影响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的功能,扎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十二五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