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9803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docx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导思想

1、力求简单、实用,反映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可操作性。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为了增强不同行业技术中心的可比性,增设行业系数。

4、评价技术中心与考核企业相结合。

5、相对值与绝对值相结合。

二、评价程序

1、采集数据。

各单位在填报《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前,要认真阅读、正确理解指标解释。

2、审查数据。

各市经信委对上报数据进行审查,错误数据要求有关单位修改后补报。

3、计算分值。

录入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分值。

对评价指标中有“*”者,先乘以相应的行业系数,再与其它数据一起进行计算。

4、审核数据。

对计算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后,作为技术中心评价依据。

三、指标解释

1、技术开发体系:

根据企业不同规模,应有不同层次的研究开发机构。

特大型企业应有企业一级的技术中心(或中央研究院),分公司(或事业部)的研究所和厂(或车间)级开发机构。

大型企业可只有两级研究机构,少数规模不大的中型企业也可只有一级开发机构。

2、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

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

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实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

3、职工年人均收入:

按年末职工总人数计算,工资、政策补贴、福利、奖金等各项收入总和的平均数。

4、技术中心高中级人才流入约等于流出:

指流入与流出之差不超过2%。

5、专职研究开发人员:

指全时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

非全时、兼职研究开发人员不计。

6、企业专职研究开发人员比重:

企业专职研究开发人员数与职工总数之比。

7、高级职称:

指高级工程师,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员等。

8、中级职称:

指工程师、讲师、助理研究员、技师。

9、专家:

指国家、省部和地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享受政府专项津贴的专家。

10、授权专利:

指已经获得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数。

11、授权发明专利:

指已经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

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不在统计之列。

12、新产品:

指下列两种类型的产品,一是全新产品,其用途、技术设计和材料三者都有显著变化的产品。

二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性能得到提高或改进的产品。

若产品的改变仅仅是在美学上(外观、颜色、图案设计、包装等)的改变及技术上的较少变化,属产品差异,不作为新产品统计。

生产资料类新产品自投产后统计三年,消费类新产品自投产后统计两年。

13、新产品销售收入:

指报告期内销售新产品所实现的销售收入。

14、新产品销售率:

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100%

15、新产品实现利税:

指本企业在报告年内新产品实现的利税总额,包括新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

16、新产品利税率:

新产品利税率=(新产品利税/利税总额)×100%

“新产品利税/利税总额”按如下方法计算:

设新产品利税为X,利税总额为Y;

(1)当X≥0且Y>0时,该指标等于X/Y的实际数值;

(2)当X≥0且Y<0时,令X/Y=1;

(3)当X≥0且Y=0或X<0且Y<0或X<0且Y>0时,令X/Y=0。

17、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

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本企业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全国同类产品销售收入)×100%

主导产品:

指企业中某一项销售额最高的产品。

四、行业系数

行业系数

行业

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

新产品销售率

新产品利税率

船舶

0.6

0.4

0.8

电子

0.8

0.4

0.4

航空

0.8

0.8

0.8

纺织

0.8

1.0

1.4

化工

1

1.0

0.8

机械

0.8

0.8

0.6

建材

0.8

0.8

0.6

建筑

2.0

煤炭

1.8

1.0

0.4

轻工

0.6

0.4

0.4

石化

1.5

2.0

2.0

石油

5.0

铁道

1.2

0.4

0.4

烟草

4.0

冶金

1.0

1.0

1.5

医药

0.8

1.0

0.8

有色

0.8

1.0

1.5

注:

建筑、石油、烟草行业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利税率暂不作要求,两项得分按满分的60%计算。

五、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

表一、体制与机制表1-1

二级指标

权重

(分)

三级指标

权重

(分)

企业

状况

1、组织与管理

6

1.技术中心是否有发展战略规划

1.2

1.1

2.是否制定了技术中心工作目标,定期考核

1.2

1.1

3.技术中心运行是否规范化、制度化

1.2

1.2

4.技术中心建设与运行费用是否列入企业年度预算

0.5

0.4

5.预算落实程度

档次>100%90-100%70-90%<70%

分值10.80.60

1

0.6

6.技术开发体系完善程度

档次完善较完善一般

分值0.90.70.5

0.9

0.8

2、经费投入强度

9

1.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占销售额的比例%※

档次>21.5-21.2-1.51-1.2<1

分值65.554.50

6

6

2.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占销售额的比例比上年增加的百分点

档次>0.30.2-0.30-0.2<0

分值32.520

3

3

表1-2

二级指标

权重

(分)

三级指标

权重

(分)

企业

状况

3、人才激励机制

5

1.技术中心年人均收入为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的倍数

档次>21.5-21-1.5<1

分值21.51.20

2

1.5

2.技术中心人员最高收入为中心年人均收入的倍数

档次>2.51.8-2.51.2-1.8<1.2

分值1.81.51.20

1.8

1.8

3.技术中心高级人才流动情况

档次流入>流出流入≈流出流入<流出

分值1.20.80

1.2

1.2

4、人才培训

3

技术中心人员国内外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重%

档次>42-41-2<1

分值321.50

3

1

5、国内外科技资源利用情况

7

1.企业或技术中心是否进入国际信息网络

0.9

0.7

2.技术中心是否在国外建立研究开发设计机构

0.9

0

3.当年聘请外国专家人数(工作一个月以上)

档次>53-51-30

分值0.60.40.20

0.6

0

4.产学研合作方式

档次合办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开发

分值2.82

档次委托开发其它

分值10.6

2.8

2

5.产学研项目资金占全部项目资金的比例%

档次>2010-205-10<5

分值1.81.410.6

1.8

1.4

表二、研究开发实力与能力表2-1

二级指标

权重

(分)

三批指标

权重

(分)

企业

状况

1、企业专职研究开发人员比重%

3.5

档次>53-51-3<1

分值3.532.50

3.5

3.5

2、技术中心

高中级人员比重%

3.5

档次>4025-4010-255-10<5

分值3.532.520

3.5

3.5

3、技术中心

专家(含博士)人数

3.5

档次>86-84-61-4<1

分值3.532.520

3.5

2

4、研究开发、试验条件

6

1.仪器设备原值(亿元)

档次>10.7-10.5-0.70.2-0.5<0.2

分值21.81.61.20.8

2

1.2

2.检测分析设备完善程度

档次完善较完善一般

分值10.80.6

1

1

3.研究开发条件在行业中的地位

档次领先较好一般

分值21.51

2

2

4.中试条件

档次完善较完善一般

分值10.80.6

1

1

5、技术中心市场分析能力

4.5

1.技术中心或企业是否有市场分析机构

1.5

1.3

2.技术中心市场分析活动

档次经常不经常没有

分值210

2

2

3.重大项目立项是否有详细论证报告

1

1

6、超前研究开发能力

4.5

1.中长期规划、计划是否落实

1.5

1.5

2.中长期(3年以上)项目占项目总数的比例%

档次>2010-205-101-5<1

分值1.51.20.90.60

1.5

1.2

3.中长期项目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

档次>2010-205-101-5<1

分值1.51.20.90.60

1.5

1.2

7、自主研究开发能力

4.5

1.是否拥有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知识产权

2

2

2.自主技术在主导产品中的比重

档次大一般不大

分值2.521

2.5

2.5

表三、工作绩效

二级指标

权重

(分)

三批指标

权重

(分)

企业

状况

1、当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数

5

档次>2010-205-101-5<1

分值32.5210

3

2

其中:

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数

档次>53-51-30

分值21.510

2

1.5

2、当年授权专利数

4

档次>106-84-62-41-20

分值21.81.61.41.20.5

2

1.2

其中:

授权发明专利数

档次>3210

分值21.71.41.2

2

1.7

3、当年新产品销售率%※

9

档次>128-124-81-4<1

分值98640

9

8

4、当年新产品利税率%※

9

档次>108-106-84-6<4

分值96420

9

6

5、当年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

6

档次>2010-205-102-5<2

分值65432

6

6

6、当年企业利税总额(亿元)

3

档次>21-20.5-1

分值32.52

档次0.3-0.50-0.3<0

分值1.81.50

3

0

7、当年企业销售额在全国同行业排序

2

档次前10名10-20名20名以后

分值21.71.5

2

2

8、当年企业利税额在全国同行业排序

2

档次前10名10-20名20名以后

分值21.71.5

2

1.5

四、突出成效附加分

突出成效与重大贡献:

在企业发展中,公司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在不断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

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方面,首先是制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在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产学研联合,调整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能够获得在同行业中的技术优势或规模优势,大大提高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实力。

规划中确立了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一是在传统技术领域采用创新战略,以创新求得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在产业化生产中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或是自己独立开发辅助技术,力争在新技术应用上取得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014年,技术中心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和各项任务,是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双丰收的一年,通过产品技术创新与市场运作,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方式的转变和调整。

全年利用现代先进提取技术及现代化设备,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的新产品。

 

注:

1、填表单位应在表一、二、三的“企业状况”一栏中根据企业技术中心实际情况填写相应内容,打“√”或“×”,或选填某一档次,以数据表示的指标,要填写具体数据。

2、表四填写除表一、二、三规定的评价内容外,中心取得的突出业绩及对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事例,评价时酌情给予附加分,满分10分。

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

企业公章

地方经信委审核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