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823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编排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

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

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具体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共安排8个例题)

小数乘整数:

编排意图:

1.创设购物情境,引出“小数乘整数”。

2.结合具体量(人民币单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提出买风筝计算钱数的问题。

先解决书上女孩想要解决的问题。

2.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3.在此基础上,解决其他买风筝的问题。

小数乘整数

编排意图:

1.脱离具体量,直接引出小数乘整数。

2.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

3.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教学建议:

1.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例1中的计算经验,特别是将“元”转化为“角”的经验来学习例2。

先提出0.72元×5,你会计算吗?

再去掉元,提出0.72×5该怎么计算。

2.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经验自主计算“0.72×5”,列出竖式,并尝试对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

应引导学生小结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

①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

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

③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小数乘小数

编写意图:

1.以给校园宣传栏换玻璃,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引入小数乘小数。

本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计算长方形面积比较直观形象,引出小数乘小数学生容易理解。

2.有例2的计算经验,这里学生容易想到把第二个因数也转化为整数,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故教材直接写出转化和计算的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

2.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1.2×0.8。

3.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0.8的竖式算法及算理。

让学生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并简述其道理。

4.可能有学生将“米”化为“分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的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

5.对照上述两种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1.2×0.8”的算理。

6.最后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

小数乘小数

编写意图:

结合例4上面的“做一做”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两个层次:

①首先结合“做一做”第1小题,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步骤。

②结合“做一做”第3小题,说明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

如,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建议:

1.可按教材的层次结合具体的算式进行总结。

2.积的末尾是0的情况,也应作为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处理。

这里教材上没出,教学时可补充或将“做一做”第2小题“2.4×6.2”改为“2.4×6.5”,来提醒学生注意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小数乘小数

编写意图:

1.通过“非洲野狗追赶鸵鸟”有趣情境,引出“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领会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然后计算出鸵鸟的最高时速。

2.由验算计算是否正确,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习惯。

3.对于验算方法没做统一规定,教材呈现了两种,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二是“用计算器验算。

”其实,验算还有其他方法,如,对着原式再做一遍。

再如,用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7.28是错的。

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只要会用合适的方法验算就行。

教学建议:

1.结合本例让学生领悟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可请学生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中“1.3倍”的含义。

2.验算的引入,既可直接由检验书上女孩的计算引出,也可由检查自己的计算引出。

3.如何验算不作统一要求。

积的近似值

编写意图:

1.通设一个“狗帮助人们抓坏蛋”的情境,让学生求狗的嗅觉细胞,引出求积的近似值。

2.通过计算使学生认识到: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当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时,有时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3.教材以算出狗的嗅觉细胞为2.205亿个为例,说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同时说明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留的小数位数。

教学建议:

1.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求积的近似数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

因此,本例教学前,可组织学生做适当的练习,让他们回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为自主求积的近似数做好准备。

3.当学生求出“0.049×45=2.205”后,着重说明当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时,有时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然后让学生按照需要独立地求出2.205的近似数。

连乘、乘加、乘减

编排意图:

1.有关小数连乘、乘加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多,但有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教材选取用正方形地砖铺地板,引出连乘、乘加,便于学生理解和列式。

2.教材通过解决“100块砖够吗?

”引出连乘。

通过解决“110块砖够吗?

”的不同方法引出乘加。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尝试解释解答的结果。

2.由于本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所以,当提出“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

”“110块呢?

”以后,应为学生提供独立列式解答、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3.由于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不必讲太多的理由,所以当整数四则运算扩充到小数后,可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编写意图:

1.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

①给出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

②用归纳的方法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3.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8安排了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一道比较复杂的小数乘法算式,如果能用运算定律进行变换,中间有些计算只需口算,这样整个计算就变得简便了。

教学建议:

1.在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加强对乘法分配律应用的教学。

3.由于学生在整数一单元中已有了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类推。

4.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中,常出错的往往是乘法分配律。

教学时,要注意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加强就题说理练习。

如,练习二的第4题“1.5×105”和“1.2×2.5+0.8×2.5”都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但在“1.5×105”中,是乘法分配律正向应用,而在“1.2×2.5+0.8×2.5”中,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

五、单元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

“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

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的理由。

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在学习上述内容前,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描述物体位置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上册的《位置》单元,学生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并能用这六个方位确定位置,描述简单的位置关系;在三年级下册的《位置与方向

(一)》单元,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在为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

(二)》单元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在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例1是教学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材通过创设多媒体教室中学生座位的情境,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引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例1在编排上从具体情境出发,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通过一个又一个连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既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又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得到发展。

例1的编排具有以下四个层次:

首先,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教材借助情境让学生找出坐在第2列、第3行的张亮同学,这一看似简单的、似乎是纯情境的问题,其实蕴含着三个意图:

体会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即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据;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规定相融合;统一“列”“行”的顺序及方向,明确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或从下往上)数。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体现这三个意图,使学生有所体会和理解。

其次,认识数对,明确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方法。

在上一教学环节,学生解决关于张亮同学的位置的问题时,已经用“列”“行”的语言描述了张亮同学的位置,很自然地就提出了新的问题:

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书写、记录、表示第几列、第几行?

教材是由小精灵直接给出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表示位置的方法,在交流中感受到需要统一,再来呈现小精灵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数对,明确数对中每个数的含义,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和合理性,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一般方法。

这就是既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又将静态的教材灵活地化为学生的思维活动。

再次,巩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在例1中编排了两方面的应用:

根据两位同学的位置,用相应的数对表示出来(即用数对表示位置)。

根据给出的某位同学的数对,找到这位同学的位置(即给出数对找位置)。

通过这样两方面的练习,使学生感悟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最后,比较相关数对的位置关系和数据特点。

教材的座位情境图中只有少数几位同学给出了名字,这几位注有名字的同学都不是“闲”着的,他们都承担着引导我们观察和思考的任务:

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用数对表示周明、张亮、赵雪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用数对表示出李小冬、孙芳、张亮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上面这些观察与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探索和发现同行或同列数对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位置关系上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是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创设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方格纸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转化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悟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直观感受直角坐标系的思想。

理解教材不仅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还要看明白教材的编排层次。

例2的编排层次和例1是相同的,也具有类似的四个层次:

首先,理解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含义。

教材通过“动物园示意图”直观呈现了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作用和特点:

用一定大小的方格统一距离(用数对描述行走路线时就需要用到小方格表示的统一距离);用方格纸上竖线和横线的交点(格点)表示场馆;用方格纸上的竖线表示“列”,横线表示“行”;方格纸上每条竖线和每条横线的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0”既是列的起点,也是行的起点,“0”所在的列、行分别是起始列、起始行。

通过对以上特点的认识,使学生理解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含义,即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实际问题转化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直角坐标系的思想。

其次,理解数对的含义,明确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无论是根据点写出表示其位置的数对,还是根据点的数对寻找该点的相应位置,都要遵循“先列后行”的规则。

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规则,在编排上采取了“分两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确定所在列;第二步,确定所在行。

教材先以“大门”(“大门”最具新课特点,其位置是第3列的起始行)为例,说明按照“先列后行”的规则,怎样从列的起点(0)出发确定所在列;再以熊猫馆(熊猫馆与大门最有联系,其位置是第3列的第5行)为指定练习,说明继“先列”之后,再如何“后行”,说明如何从所在列的起始行出发继而确定所在行。

通过“大门”与熊猫馆“分两步走”的教学,既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明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先列后行”的规则),又沟通特殊点(大门)与一般点(熊猫馆)的位置关系。

再次,巩固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在例2中同样编排了两方面的应用,一是根据点(场馆)写出表示它们位置的数对(即用数对表示位置);二是根据点(场馆)的数对寻找该点(场馆)的相应位置(即给出数对找位置)。

通过这样两方面应用的练习,既帮助学生提高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熟练程度,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最后,比较相关点(场馆)的位置关系和数对特点。

在借用“大门”和熊猫馆明确“先列后行”的规则时,学生结合示意图明确了它们在方格纸上同列的位置关系,初步感知了它们的数对表示的特点。

教材在编排上有意加强了这方面的引导和练习,在示意图中还有意“设置”了两组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场馆,一组是位于同一行的大象馆和海洋馆,另一组是交换了列数和行数的“大门”和猩猩馆(即关于对角线对称)。

教材精心细致的编排给我们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比较它们的位置关系,探究它们的数对表示的特点,强调数对表示的顺序提供了充分、现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随手可取,信手拈来。

通过这样一些具有拓展性的应用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更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加深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体验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出所有的可能。

2.定性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本单元内容由原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移来。

“可能性”原实验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但实践表明,低年级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理解有困难,教学设计与实施有很大难度。

鉴于此,这次修订,根据《标准(2011)》对这部分内容的调整,教材2。

将可能性的教学移到第二学段本册,同时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

如“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让学生体验不确定现象,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摸棋子试验活动(例2、例3),使学生初步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逐步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不确定现象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

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较难建立这一观念。

因此,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

如摸棋子、涂色、抛硬币、掷骰子等。

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经历形成新的观念、理解新的知识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通过实际活动(如摸球),使学生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和同伴进行交流。

三、编排特点:

1.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

在可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简单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而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

《标准(2011)》中也提出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加强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使这部分内容更具可操作性,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

2.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

本单元教材不仅利用丰富多采的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学习素材,同时注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首先,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以

“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例1)、大量的活动(做一做、例2)等来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逐步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其次,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抛硬币、掷骰子等,这些活动都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但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更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思考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对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次,教科书第49页编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可能性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注重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整理。

要体验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就要求学生在进行相关试验活动或游戏活动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摸球时不能看着球摸,也不能摸完一次后不摇匀球就接着摸,这样都不能很好地体现随机性。

教材在相关例题及习题中明确提出了“放回去摇匀再摸”“按要求涂一涂”“随意摸一张”等要求,对学生的试验和游戏活动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主题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呈现了学生熟悉的“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使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还可以利用买体育彩票、抽奖等现实题材来引入可能性的内容。

2.例1: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由主题图的情境自然引出例题的学习。

原来教材安排的摸球活动,这里的抽签游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体验,可以让学会亲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

例题通过一次一次的抽签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一次,小明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这里让学生体会有三种可能,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小明抽到跳舞后,剩下的两张,小丽可能会抽到什么?

体会有两种可能,并且不可能是跳舞。

最后只剩唱歌,小雪一定会抽到它。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实践、描述和交流充分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例2:

正向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例2和例3都是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分别从正反两个方向体会。

例2编排分两个层次:

一是,列出可能发生的结果。

通过摸棋子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后列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也可以让学生先猜测后验证。

二是,通过统计规律,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接下来,让学生在收集、分析数据以及讨论交流统计结果的活动中,初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对下一次试验的情况作出推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要注意让学生明白:

单次试验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但当大量重复试验就呈现一种规律。

比如老师可以提问:

再摸一次一定能摸到红色的棋子吗?

让学生体会:

再摸一次,两种颜色的棋子都有可能,但是摸出红色的可能性大。

4.例3:

逆向推理,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同样是通过统计规律,让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这里是根据摸棋子试验的统计结果来推测原来盒子里的球那种颜色的多,通过实际验证,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时可以分小组活动,记录统计的结果,从每次摸出的情况到小组统计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