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671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docx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正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终身学习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能力来适应终身学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从观念到行为将素质教育推进到了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新阶段,必然要寻求一条适合其教学发展的开放之路。

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从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变化,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看,它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一是从教师本身看,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仍影响着一部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未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化成自觉的教学行为。

以学生考分高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简单评价,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追求教学的短期效果;二是从“教”的过程看,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缺乏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三是从“学”的过程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显然,这三方面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健康发展,改革已刻不容缓。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提出的,它的提出正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变革学习方式的新举措,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为学生独立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课题研究的内涵界定

我们提出的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这里,学生的研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即学科教学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也称探究性学习),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

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提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主性。

充分尊重和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研究,做到“学有兴趣,学有方法,学有疑问,学有主见,学有时间,学有伙伴。

2、合作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研究的问题及要求的广度与深度都有所提高。

因而,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变得更为必需、普遍和重要。

3、实践性。

有调查显示,人们所掌握的知识中,有75%是亲身经历获得的。

研究性数学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验证,在经历中感悟、理解和自主建构。

4、开放性。

教者不对研究过程做太多的人为“设定”,而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允许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多种策略假设,甚至在研究时走一些“弯路”,对研究视角的选择、方法的运用、结果的表达等均要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留有展示学习者个性和发展才智的足够空间。

5、创造性。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

“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再创造。

’”这种“创造”,并非指史无前例的发明创造,而是学生在学习中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了相对自身而言前所未有的知识技能,获得了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方法、态度与精神,并使自己的终身学习中成为敢质疑、勤思考、善发现的适应新世纪发展需求的创造型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总目标:

探索农村小学“研究性学习”适应性的形式、内容、方法、途径及其研究。

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尝试解答,检验结论,交流思想的能力。

2、学习通过亲自参与探索的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会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二)基本内容

1、现状研究:

对当前农村小学“接受性学习”的现状,提出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就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

2、理论探讨:

(1)如何把农村小学的校本培训和“研究性学习”教研相结合。

(2)探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转换与“研究性”教学行为的转变。

(3)农村小学“研究性学习”适应性的形式、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3、重点和难点:

探索有效的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适应性问题与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操作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假设

(一)基本依据

1、改革依据:

主要有全面的素质教育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贯彻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接受新课程挑战。

2、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要求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积极性,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调查研究为主,以《让孩子学会研究——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指导》、《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为依据。

(2)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理论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挖掘、发展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潜能优势,努力探索农村小学义务教育数学学科教学的新思路,构建一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形成一套适应农村小学教师在新理念下,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本课题实验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面: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5年2月—2005年8月)

1、资料搜集分析,课题策划;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

3、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4、进行课题论证;

5、制定研究方案及计划;

6、组织理论学习、启动研讨。

第二阶段:

实验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

1、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实验教师明确有关研究任务;

2、组织实施;

3、完成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4、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1)农村小学学生“接受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导致农村小学学生“接受性学习”与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查与研讨;

(3)教师角色的转换及“研究性学习”教学行为的转变结果;

(4)农村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5)农村小学师生适应性实施前后的对比及应用拓展的研究。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06年9月—2007年8月)

1、收集整理实验资料,针对研究材料撰写论文;

2、汇总阶段性成果,撰写实验报告(课题总结);

3、评价、成果展示(组织结题鉴定)。

第四阶段:

组织申报验收阶段(2007年9月)

1、撰写结题报告;

2、推广实施。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2、谈话和访问法;3、听课对比法;4、实验比较法;5、个案分析法;6、数据统计分析法;7、观察法;8、行动研究法;9、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最终以研究报告: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查》为预期的研究成果。

相应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农村小学学生“接受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导致农村小学学生“接受性学习”与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教师角色的转换及“研究性学习”教学行为的转变研究》、《农村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构建》、《农村小学师生研究性学习适应性实验前后的对比及应用拓展研究》等学术论文或实验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与工作基础

(一)工作基础

1、我校地处城郊,仅距县城4千米,全校有23名教师,学生600余人。

随着课改向纵深层次的不断推进,我校一直就如何更好研究实施“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行积极的探讨,特别是对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与让研究性学习走进数学课堂的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2、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高,而且业务素质强;近五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直列全乡前三名,居全县前列。

3、课题组成员9人中,有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5人,大专学历以上4人。

在县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20余篇。

课题负责人钟发俊从教18年,多年任校长,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指挥管理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是乡、县小学数学学科带头。

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县级以上数学学科知识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县、乡优质课竞赛中多次获一、二等奖。

撰写的论文《以学生探究为主,探索应用题开放式教学》、《浅谈编题训练》、《抓“点”铺“面”,谈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具备主持开展课程研究的各种条件。

课题指导人谢晓健,市优秀教师、乡教研员,多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发表、交流论文10余篇,主持了乡中心学市级“创新教学”数学子课题《“开放式尝试教学”的研究和实验》的实验。

课题组其余成员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都是教育教学的骨干,具备较高的现代教科研能力,在教书育人中能做到尽心尽职,成绩突出,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课题研究专业条件有保障。

(二)工作条件

1、我校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分行捐资兴建的希望小学,自1995年至今往来不断,先后捐献了“三辰影库”、“希望书库”,学校图书资料,现代教学设施、通信设备等配套齐全。

2、聘请兴国县教研室员谢丽珍主任、长冈乡中心小学谢晓健副校长(乡教研员)为课题研究指导教师。

3、2004年9月起,我校成立了教科研领导小组,制定了“教科研考评奖励细则”,课题研究有制度保障。

4、自2004年起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县、乡级继续教育活动,参加培训热情高,考试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达90%。

5、自2003年起,我校加大力度推进教研教改工作,下大力气优化新课程实验。

师生参加县、乡级竞赛等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县有一定的影响,增强了教师实施新课程,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信心。

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基础已具备。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组织与管理

本课题研究的组成人员中,从专业、职称、职务等各个层面搭配合理,既有县、乡教研骨干作理论指导和监控,又有学校领导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

整个研究过程体现:

“骨干理论指导——教师研究实施”的特点。

2、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钟发俊

副组长:

谢晓健、严春、谢春华

成员:

阙善红、赖成元、姚家萱、夏晓荷

九、研究经费的保证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顺利、有效地实施,我校计划在课题研究期间划出事项经费1.2万元,分三年各4000元拨付。

主要用于课题的调查、实验、文献资料的检索打印、师资培训(含聘请专业指导人员)等方面,比例约为1:

6:

1:

2。

 

二OO五年二月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课题实施方案

 

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列宁希望小学课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