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555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劳动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劳动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劳动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劳动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docx

《劳动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经济学.docx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课程导论复习题

一、填空

1.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_供给_的行为及其

__影响因素__的分析和研究。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注重__实证__分析和__规范__分析的统一,因为二者具有互补性。

后者要以前者分析为基础,前者应以后者作指导。

3.劳动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_劳动力市场_和_劳动关系_,根本任务是阐明市场与人的结合关系。

二、单项选择

1.以下关于劳动经济学学科性质及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D)

A.劳动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阐明市场与人的结合关系

B.劳动经济学被戏称为“穷人经济学”,有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

C.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假设是稀缺性假设和理性人假设

D.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劳动经济学中规范分析的价值基础是(A)

A.互惠原则B.理性原则C.效用最大化原则D.利润最大化原则

3.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事件是(C)

A.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

B.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

C.所罗门·布鲁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

D.我国陈达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出版

4.以下关于劳动意义的说法,不恰当的是(D)

A.劳动创造了人本身C.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B.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D.劳动是推翻阶级压迫与统治的手段

5.劳动条件越差,劳动力供给越是增加,而工资越是下降,这种现象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A)特点

A.不稳定性B.异质性C.滞后性D.垄断性

三、多项选择

1.根据劳动经济学所讨论的“劳动”的涵义,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合理的推论(ABCDE)

A.劳动在现阶段主要还是谋生的手段

B.劳动的价值强调创造社会财富

C.劳动目的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D.劳动强调职能的支配作用

E.专职家庭主妇和保姆的工作相似,但前者的工作不计作劳动

2.如欲考察我国当前男、女大学生在职业搜寻方式上的偏好与差异,较为直接和恰当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B.个别访谈C.法律文本分析(AB)

D.与美国大学生进行比较E.查询以往历史统计数据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复习题

一、填空

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__使用价值__时就运用的体力和__智力__的总和。

2.劳动力需求是雇主的雇佣愿意与__支付能力__统一。

3.把可变的劳动力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最初劳动力的增加会使边际产量__增加__,但当其增加量超过一定限度时,继续增加劳动力投入将使边际产量__递减__。

4.等产量曲线是一条__凸向__原点且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线,其斜率为__负值__。

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__相互替代__的比率,也可表示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

__边际产品__之比。

6.劳动的__边际报酬递减__规律以及由它决定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理的出发点。

7.工资率变化(主要表现为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即替代效应与

__规模效应__。

8.劳动力需求的特殊性在于它并非一种完全独立的生产要素需求,而是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和__依存性__。

二、单项选择

1.劳动力需求研究的基本假设不包括(D)

A.生产的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B.市场主体具有完全信息,且获得信息的成本为零

C.劳动者具有相同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

D.劳动者个人效用最大化

2.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C)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A.劳动者就业意愿B.资本价格即斜率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

3.对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B)

A.劳动能力需求量富有弹性B.劳动力需求量缺乏弹性

C.劳动力需求完全具有弹性D.劳动力需求完全无弹性

4.劳动力的边际产量MPL用公式表示为(B)

A.ΔL/ΔQB.ΔQ/ΔLC.Q/LD.L/Q

5.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判断正确的是(D)

A.MP递增、AP递减B.MP递减、AP绝对减少C.MP递减、TP增加D.MP递增、TP增加

6.短期劳动力需求与长期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区别在于(C)

A.短期是计时性质的定义,而长期是功能方面的定义

B.短期是指劳动投入量不变,长期是指资本存量不变

C.短期是指劳动投入量唯一可变,长期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可变

D.短期是指劳动力需求富于弹性,长期是指劳动力需求较少弹性

7.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

A.MPL/ω=MPK/γB.MRL=MCLC.MRTS=1-dK/dL1D.K=-ω/γ·L+C/γ

8.若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其交叉工资弹性(B)

A.为负值B.为正值C.等于1D.等于0

9.以下各类人员中,劳动力需求弹性最大的是(A)

A.水泥搅拌工B.民航客机飞行员C.大货车司机D.幼儿园教师

10.男性劳动者与女性劳动者之间最有可能存在总替代关系的职业是(B)

A.建筑工人B.出租车司机C.大学教师D.医务工作者(男医生、女护士)

11.劳动力需求弹性指标有时候会夸大或低估劳动力雇主对工资率的敏感程度,主要原因在于(D)

A.点弹性计算公式没有采用中点公式

B.弧弹性计算公式没有引入导数概念

C.弹性是按照绝对数来计算的

D.弹性是按照相对数来计算的

12.工资率上升所带来的替代效应主要可以用来解释劳动力需求的(C)

A.派生性B.波动性C.依存性D.刚性

13.工资率上升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主要可以用来解释劳动力需求的(A)

A.派生性

B.波动性

C.依存性

D.刚性

14.等产量曲线不能与坐标轴相交的根本原因在于(D)

A.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比例不能改变

B.与坐标轴相交的等产量曲线不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

C.生产成本不肯能为零

D.资本与劳动力之间不可能完全替代

15.如果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大于1,那么表明(C)

A.雇主对工资上涨不是很敏感B.劳动力需求完全有弹性

C.雇主对工资上涨较为敏感D.劳动力需求缺乏弹性

16.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较为陡峭,那么可以推断(B)

A.Ed>1B.Ed<1C.Ed=1D.Ed=0

17.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英国曾经设立过最高工资标准。

当工资超过这一红线时,劳动力需求的弹性将(D)

A.等于0B.大于0C.小于0D.无穷大

三、多项选择

1.劳动力需求(ABDE)

A.是一种派生需求B.是有效需求C.是雇主对劳动力所有权的购买

D.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替代能力E.受产品需求弹性和其他要素的供给弹性的影响

2.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产量的变动,判断正确的是(ACE)

A.第一阶段AP递增B.第一阶段AP递减C.第二阶段MP递减

D.第二阶段MP递增E.第三阶段MP为负值

3.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的四个法则的推导主要是围绕(AD)来进行的

A.规模效应B.递减效应C.交叉弹性D.替代效应E.总替代与总互补关系

4.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正式制度因素有(ADE)

A.就业制度B.社会意识形态C.伦理道德D.工资制度E.福利制度

5.下列关于等产量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是(ABC)

A.等产量曲线不能与K轴相交B.等产量曲线不能与L轴相交

C.固定技术系数的等产量曲线呈“L”型

D.可变技术系数的等产量曲线呈“L”型

E.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焦点即是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均衡点

6.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包括(ACDE)

A.希克斯技术进步B.马歇尔技术进步C.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

D.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E.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

7.等成本线的斜率(绝对值)所表示的意义包括(ADE)

A.劳动力价格与资本价格之比B.劳动力的边际报酬C.资本的边际报酬

D.边际技术替代率E.等产量曲线上生产均衡点的切线的斜率

8.最佳生产方法即生产均衡点的决定表明(BDE)

A.应当尽量用资本来替代劳动B.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应当相等

C.应当努力提高即使装备率D.主观愿望应当与客观能力相统一

E.应当体现成本最小化原则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复习题

一、填空

1.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劳动力市场均衡包含两方面的条件或含义,即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

__变量__均等、供求双方的__行为__最优。

2.根据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如果劳动力供给不变而需求减少,那么均衡工资率将会__降低__,均衡就业量则会_减少__。

3.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历时最长的一种分割形势是__城乡分割__。

4.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一个用人机构(主要是企业)范围内,以特定的__规则__和习惯来调节劳动力__供求__的资源配置机制。

二、单项选择

1.导致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上升的因素有(A)。

A.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供给曲线不动

C.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也增加

2.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蛛网不稳定条件”是指(B)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边际替代率

3.在劳动力市场中,可能使某职业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的因素是(B)

A.工会组织控制劳动力供给的能力增强B.有更多的人希望从事该职业

C.可替代职业的工资率提高D.企业优先雇佣工会会员

4.下列关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C)

A.一些非经济手段对于劳动力配置所起作用更大

B.锦标制度常被作为企业内的激励机制

C.内部劳动力市场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D.存在着工作阶梯

5.导致劳动力市场均衡就业量提高的因素是(A)

A.供给不变,需求增加B.供给不变,需求减少

C.需求不变,供给减少D.需求减少,供给减少

6.当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曲线左移而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就业量的变化趋势是(D)

A.提高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7.下列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劳动管理市场分割理论形成于本世纪

B.双元结构理论呢的代表人物是皮特·多林格等人

C.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希克斯进步的必然结果

D.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机制

8.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要用于解释劳动力市场的(A)

A.非竞争性B.需求派生性

C.组织惰性D.工资刚性

三、多项选择

1.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表现为(ABC)

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有同样工资C.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D.体现工资差异E.增大工资总额

2.导致劳动力市场均衡就业量提高的因素包括(DE)

A.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供给曲线不动

C.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不变

E.劳动力供给不变,需求增加

3.以下关于“均衡”的表述,正确的是(BC)

A.“均衡”概念是从生物学中借鉴来的

B.瓦尔拉是研究一般性均衡的代表人物

C.现代经济学说的均衡,已经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均衡”

D.静态均衡分析假设劳动力以外的其他因素不变,动态均衡分析假设其他因素都在变化

E.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各自均衡,到整个经济社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自然达到均衡

4.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原因包括(ABDE)

A.存在劳动力替换的成本B.岗位的特殊性C.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D.劳动力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E.工会的作用

5.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包括(ACDE)

A.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容易死产生“锁住效应”

B.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形成了高昂的“替换成本”

C.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增加了员工替换的困难

D.集体谈判机制增强了工会会员的谈判能力

E.“沉淀成本”强化了员工与企业的依赖关系

第四章人力资本理论

一、填空

1.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永久__收入__的能力。

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__知识__、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

2.劳动力的流动的基本假设包括:

劳动力流动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__自愿__迁移的;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有流动的__自由__选择性。

3.劳动力流动是一种自愿选择和迁移,所以从流动前提看,它是劳动力__商品__化的结果;从流动动机看,它是劳动力追求价值__最大__化的直接表现。

二、单项选择

1.在职培训中的一班培训的成本通常由(A)来承担。

A.员工B.企业C.政府D.社会

2.为人力资本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并使之数学化、一般化的经济学家是(B)

A.西奥多·W.舒尔茨B.加里·贝克尔C.雅各布·明赛尔D.约翰·希克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的载体,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基础

B.人力资源要一线其增值性,人力资本要体现其生产性

C.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人力资本的开发主要属于经济学探讨的范畴

D.人力资源强调人的总量和素质状况,人力资本强调的是人在获得能力、知识、素质和健康过程中的投入

4.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的是(A)

A.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B.正规的学徒计划

C.新工人通过“边干边学”获得新技能D.新工人观察询问

5.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C)

A.健康状况B.社会文化因素C.经济因素D.人际关系

6.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经济学说的思想源远流长,第一次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技能如何影响个人的收入和工资结构的古典经济学家是(B)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让-巴蒂斯特·萨伊D.大卫·李嘉图

7.下列关于个人教育投资分析的结论,正确的是(D)

A.其他条件相同,投资后的收入增量越少,投资越具有经济合理性

B.其他条件相同,接受教育投资的成本越低,就越会有更少的人愿意接受教育

C.其他条件相同,一个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就会越少

D.个人大学教育投资净现值小于0,表明接受教育是不经济的

8.从投资的角度看,马云提出的“双H(Health&Happiness)”理念属于(C)

A.物质资本投资B.金融资本投资C.人力资本投资D.社会资本投资

9.以下各项费用中应当计入教育投资成本的是(D)

A.手机通讯费B.住宿费和伙食费的全部C.医疗保险费D.因为上大学而放弃的就业收入

10.以下不属于劳动力流动的例子是(A)

A.在本单位升职B.从行政管理岗位申请转调至教学科研岗位

C.农牧民在农闲时节进城务工D.从某公司的伤害分部申请转调至武汉分部

11.以下不属于劳动力流动的市场机制的是(D)

A.工资机制B.供求机制C.竞争机制D.政府调节机制

三、多项选择

1.与年轻的劳动力比较而言,年老的劳动力流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ABCD)

A.流动的直接成本增加

B.年老的劳动力往往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

C.流动的心理成本增加

D.流动的机会成本增加

E.存在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歧视

2.劳动力合理流动(ABCDE)

A.是劳动力商品化的结果B.有利于劳动者地位的提高C.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D.是劳动力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直接表现E.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3.非经济因素对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正确的表述为(BCDE)

A.劳动力的流动率随年龄增加而提高

B.专项技术水平越高的劳动力,流动率越低

C.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流动可能性越大

D.交通距离越短,劳动力流动可能性越大

E.专业技术人员在特别的需求和较高的待遇下也具有强烈的流动愿望

4.(BD)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创始人。

A.阿尔弗莱德·马歇尔B.加里·贝克尔C.欧·费雪D.西奥多·W.舒尔茨E.亚当·斯密

5.下列关于人力资本的说法,错误的是(BD)

A.人力资本是投资转化而来的,没有一定的费用投资不可能形成人力资本

B.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资本是同一范畴

C.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中的能使价值增值的知识、体力和技能的总和

D.人力资本是对知识资本的拓展

E.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具有广泛性和多方面性

6.下列事项中符合教育投资净现值分析结论的是(ACD)

A.博士生入学考试往往有年龄限制

B.自学考试无年龄限制

C.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应届高考时报考

D.就业前景最好的本科专业往往录取分数较高

E.15个省市将取消“三本”招生

7.劳动力流动所涉及的主要成本通常包括(ABCDE)

A.搬家费B.资历和养老金的损失C.在流动过程中所放弃的收入

D.因为水土不服而增加的医疗费E.离开家庭和朋友所带来的心理损失

第五章工资原理

一、填空

1.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工资水平向下浮动的可能性非常低,或者说工资向下变动的弹性非常低,这一现象在劳动经济学中称为__工资刚性__。

2.认为工资差别的实质是一种激励手段,可用于招收自愿从事不愉快工作的劳动者,这种理论是__补偿性__工资差别理论。

3.发过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提出了3种工资支付方式,即_计时_工资率、包工工资率和_计件_工资率。

一般而言,能力较低的劳动者会选择第一种工资制,而能力较高的劳动者会选择第三种工资制。

4.工资差别理论主要包括三种解释框架,即补偿性、__垄断性__和__歧视性__工资差别理论。

5.从根本上看,工资水平的增长只能来源于社会__劳动生产率__提高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长。

只有使后者的增长速度超过__劳动人口__的增长速度,才有可能使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都得到提高。

 

二、单项选择

1.下列选项中,助于延期支付方式的是(D)

A.带薪休假B.免费工作午餐

C.折价优惠商品D.失业保险

2.进行工资集体谈判的双方是(B)

A.雇主和员工B.雇主和工会C.雇主和政府D.政府和工会

3.均衡价格工资理论是由(A)提出的。

A.阿尔弗莱德·马歇尔B.约翰·希克斯C.亚当·斯密D.约翰·贝茨·克拉克

4.关于劳动报酬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它是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总和B.它等于工资与福利之和

D.工人的带薪休假工资,退休金是劳动报酬中的福利部分C.它就是劳动者的收入

5.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D)

A.工资=工资率X工作时间B.劳动报酬=工资+福利

C.收入=劳动报酬+非劳动报酬D.收入-工资=非劳动报酬

6.下面各类因素中,不是确定工资水平因素的是(D)

A.劳动者个人家庭所需的生活费用B.同工同酬的原则

C.企业的支付工资能力D.劳动者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7.被认为是对长期工资所作的最令人满意的解释的工资理论是(B)

A.效率工资理论B.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C.购买力工资理论D.均衡价格理论

8.租金性工资收入具有________的特征(D)

A.补偿性B.竞争性C.平均性D.垄断性

9.“超级明星现象”是指某些职业中少数人获取巨额工资并且似乎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象。

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C)

A.“超级明星现象”出现的条件之一是少数人的特殊禀赋具有不可替代性

B.“超级明星现象”出现的条件之一是富有才华的人能够拥有很大的市场

C.“超级明星现象”实质上反映了由行业垄断形成的工资差别

D.“超级明星现象”实质上反映了由经济租金形成的工资差别

10.从工资决定理论看,“高薪养廉”制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D)

A.分享工资理论B.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C.购买力工资理论D.效率工资理论

11.在各种流派的工资及决定理论中,主张摒弃工资刚性的是(A)

A.分享工资理论B.效率工资理论C.维持生存工资理论D.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三、多项选择

1.下列关于效率工资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雇主向雇员支付高于平均工资水平的效率工资时,固然会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却可以有效地抵制雇员的消极怠工倾向

B.由于效率工资高于平均工资,因而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使利润下降

C.支付效率工资使雇主易于在劳动力市场上招募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类劳动力,从而节约招募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D.当效率工资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E.但效率工资所带来的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2.下列关于基本工资和福利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基本工资是指按时间和产量计算的实际工作时间所支付的劳动报酬

B.基本工资的支付方式是货币支付和现期支付

C.福利的支付是实物支付和现期支付

D.“五一”劳动节放假属于一种员工福利

E.员工福利是雇主的恩惠,不属于劳动报酬的范畴

3.工资差别理论所探讨的工作差别主要包括(ACE)

A.补偿性工资差别B.国别工资差别C.垄断性工资差别

D.名义工资与实际工作差别E.歧视性工作差别

4.下列关于工作决定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CDE)

A.工资基金理论为工资刚性提供了另一个理论解释,即给付低工资并非明智之举

B.维持生产工资理论是一种初级的工资理论,已被现代工资理论所替代

C.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较好地从劳动力供给方面解释了工资的决定法则,但没有充分反映劳动力需求方面对工资的决定作用

D.均衡价格工资理论是最能够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决定因素的理论

E.集体谈判工资理论推翻了工会斗争无法提高工资、改善工人生活的机械主义论调,属于经济民义理论范畴

5.根据亚当·斯密的职业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在造成工人之间工资差别的原因中,属于职业本身性质的原因包括(ACDE)

A.职业本身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分B.工资政策的干预有恰当与不恰当之分

C.职业学习有难有易,费用也不同D.工作有安全和不安全之分

E.工作的前途,即成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6.以下关于工资激励的相关表述,恰当的是(BCD)

A.公平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B.“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体现了相对公平的思想

C.奖金的激励作用可能比薪金的激励作用更强

D.普惠性的工资激励容易助长“搭便车”行为

E.计件工资比计时工资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第六章就业

一、填空

1.经济学家一般用__就业弹性__指标来衡量经济总量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2.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

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__增加__后__减少__,第三产业不断增加。

二、单项选择

1.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A)

A.越来越多B.越来越少C.保持绝对稳定D.保持相对稳定

2.菲利普斯曲线表明(C)

A.失业减少,工作增长慢B.失业增加,工作增长快

C.失业减少,工资增长快D.失业与工资增长无关

3.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是一种(B)相关关系。

A.负B.正C.零D.无

4.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D)不能称之为就业者。

A.正在工作中的人B.有职业,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暂时脱离了工作的人

C.雇主和自营业人员D.义务地给街道打扫卫生的退休人员

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社会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