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168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docx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doc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

(一)

朋友们,大小洞天旅游区与南山佛教文化苑相毗邻,同在南山,滨临南海。

作为旅游胜地,大小洞天旅游区开发较早,原来自成一体,199x年5月通过资产重组,成了南山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

大小洞天旅游区原称海山奇观旅游风景区,面积377公顷,同南山佛教文化苑共处南山脚下,沿滨海路相距仅七公里。

山上植被茂密,风景秀丽,近三万株龙血树(南山不老松)郁郁葱葱。

山中有清澈泉水和各种野生动物,山下七公里海岸线婉蜒曲折,遍布神工鬼斧、肖形状物的石景,因此而自古以来被称为海山奇观。

早在南宋时代,先后在崖州任知州的周康、任知军的毛奎即相继开山拓景,把这里开辟为旅游胜地,至今已800多年。

可以说,这是古代由政府官员重视并进行建设的最古老的旅游点。

当年的崖州治所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离这里只十多里路。

据记载,他们不走旱路,却泛舟绕海而来,再舍舟登岸,可想那时南山脚下林木何等茂密。

毛奎对南山一往情深,卸任之后不回朝庭述职,不回乡与家人团聚,却隐入南山,终其一生。

后人曾在这里修庙祭祀他。

元明清以来,这里游者相续,诗文满山,被推祟为崖州八景之首,一说曾被誉为珠崖第一山水名胜。

风景区内至今尚留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梯仙人足试剑峰等摩崖石刻,是海南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

大小洞天旅游区以道教文化为主题。

洞天福地本就是道教的概念。

这里融热带风光、保健旅游、康复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

按照规划,这里将建设大门景观区、道教文化区、南溟奇甸风景区、小月湾休闲区和综合区等部分。

进入景区,我们首先会看到一座纪念鉴真东渡的大型雕塑,鉴真和尚和陪着他第五次东渡的弟子祥彦、思托,日本留学僧荣害、普照等人的形象高大凝重,表现出高远的志向和坚强的意志。

再往前行,到了滨海处,只见一块巨石上刻有小洞天三个大字,/考试大/这是本景区代表性的景观。

小洞天由许多大小不一的礁石所组成,洞口一侧有一块石头叫蛤蟆石,好像是大青蛙仰望蓝天。

顺着蛤蟆石上行,就是钓台。

钓台两个大字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

一路前行,海滩上许多石景的天然造型奇趣无穷,令人叹为观止,您尽管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把它们物化、人格化。

沿海边小道继续行进,前面就是本景区的另一股景海山奇观了。

只见海天辽阔,山势峻峭,树绿山青,海碧沙白,果然是海山奇观。

宋代吉阳军知军毛奎在此开山筑路,修亭挂匾,摩崖题咏,刻石点景,为小洞天和钓台命名,并以海山奇观为景区总名。

这里的海山奇观四个大字就是毛奎写的。

由此处登天梯,绕巨石,可见一高一低两块直指蓝天的长石,这就叫试剑石。

传说是古代的周康和许源两位得道的游士在此练剑时所劈。

199x年4月17日,江总书记视察海南,曾到此一游。

面对飞花激雪、碧波万顷的南海,总书记于景区内欣然命笔,题写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这一佳句,以寄托对海南的殷切期望。

江总书记的题咏,后由石工刻于景区内海滨巨石上,熠熠生辉。

在景区披满绿色的山坡上,长着一片片树干粗壮、叶呈披针型、没有细树枝的奇特的树,这就是龙血树,雅称南山不老松。

传说龙血树是盘古开天地时被荆棘利伤,血洒南山而长出来的。

传说归传说,龙血树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树龄很高,已属濒临灭迹的珍稀树种,却是真的。

在三亚市南山一带,生长着6万多株龙血树,其中大小洞天旅游区就有3万多株,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树龄有的已达,最长的有6000年以上,因此说它是不老松毫不夸张。

据说在中国只有海南三亚和云南西双版纳生长这种树,其树脂可制成贵重的药材。

南山文化旅游区采取多种科学措施挽救、保护这一珍稀树种,把它作为旅游区的景观之一。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

(二)

团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大小洞天风景区。

大小洞天风景区亦可称之为海山奇观游览区。

该区坐落在海南南山文化旅游区的西南临海处,是南山开发最早的旅游胜地。

大小洞天风景区自古以山海、天水、烟霞、风月四绝风光著称于世。

大小洞天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有:

洞天八景(石船、钓台、岩瞻、灵应泉、试剑峰、大洞天、小洞天和仙梯)、寿字石刻、鉴真师徒群雕等。

【南海龙王别院】

大小洞天内鳌山腹地,正对南海处建有南海龙王别院,院内供奉1。

9米的南海龙王原身像,龙王身穿龙鳞金甲,肩披龙纹披风,手扶镇海宝剑,足践双蛇,迎风伟坐于海心浪涛之颠,给祖国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吉祥。

旅游区于每年的龙历二月初二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龙抬头节,以道家习俗祭祀龙王,祭祀南海。

【小洞天】

团友们,公元1187年,在南山西南面的海岸边,崖州郡守周康阝寻访道家文化发现大小洞天。

一块巨石外形如鳌似蚌、雄飞雌伏的样子,岩石的南面岩壁上题刻着小洞天三个醒目的大字。

这块外形如鳌如蚌的巨石下面有一个石屋,石屋如同蜗牛气旋状,洞穴盘旋曲卷,人口大而朝西,出口小而向上;游人要想进入这个蜗牛石屋探奇就得逐个轮流,因为只有一个洞口出入。

沿着盘旋曲卷的洞穴爬行,洞口越来越小,盘旋爬行了好一阵子之后,抬头向上通过小岩洞口可见到天空,虽说别有洞天,但还是有点坐井观天的感觉。

【海山奇观】

小洞天岩石附近不远的岩壁上有许多题刻,其中就有大家最熟悉的海山奇观。

海山奇观字体大小有一尺五寸见方,是由南宋(1247年)吉阳军郡守毛奎所题。

《大小洞天记》一文380多个字的石刻也出自毛奎之手:

吉阳形势,甲乎海外。

南山盘踞,气象雄伟

【仙梯】

海山奇观旁边有石阶上下通天达海,在大洞天的石壁上,毛奎题刻仙梯二字,字体大小一尺见方。

石阶两旁有灌木丛林,其中仙人掌最多。

【福寿南山】

南山是座吉祥的山,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南山与长寿密切相关,是真正意义上的寿山。

南山大小洞天一带集中分布有能成活数千年的长寿树被美喻为南山不老松的龙血树。

龙血树属龙舌兰科常绿植物。

白垩纪恐龙时代就已出现,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世界科教文组织列为保护树种。

中国亦定其为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目前,此树种已濒临灭迹,但在三亚南山一带却生长着三万株之多,主要集中于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树龄逾千年的有两千多株,最长的有六千年以上。

【石船】

石船形象逼真,吸引许多文人学士前来寻访。

据考证,南宋(1187年)吉阳军知军周开辟石船景观,并在石船北面的一块巨石上留下《石船记》石刻。

另有清康熙年间任崖州学正(清代州学官)的广东省东莞县学人尹之逵在《石船》中写道:

何人陆地似乘流?

迫近南山山岭头。

岂是补天遗五色?

代将刳木作扁舟作者看到石船虽在陆地却好像乘风破浪的情联想到女娲补天遗下的五色石

【钓台】

小洞天南边有钓台景观,钓台附近的一块石壁上有郭沫若《游崖县鳌山》诗文石刻,这是1962年郭沫若先生考察海山奇观风景区之作。

【南来传法】

团友们,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鼎盛时期,日本为了加强对佛教寺院和剃度僧尼的管理,取法中国,建立施戒制度。

为促进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扬州大明寺主持,著名的律学大师鉴真和尚应日僧荣睿、普照的恳切礼请,接受日本圣武天*约请,从唐天宝元年(741年)至天宝十二年(753年)历经了长达12年之久的6次东渡日本。

由于种种原因,前五次东渡都没有成功。

其中第五次于天宝七年(748年)61岁的鉴真大师,率领30多人,海上遇急风大浪,船只随风逐浪漂泊了14天,据推测应该于十一月初,在海南岛振州(今三亚市境内)登陆。

在振州一年多的时间里,鉴真师徒应请修缮了一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龙泉寺亦称大云寺。

为寺重新开光,传法布道,巡游名胜,与南山有机缘。

经历了无数磨难之后,65岁的鉴真带领中日两国众弟子24人于唐天宝十二年(日本天平胜宝五年即753年)十二月顺利到达日本,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1995年,在海山奇观游览区内,落成一座大型花岗岩石群体雕塑即鉴真和尚及弟子群雕,这座题为登岸的群雕由五位人物组合而成,师徒不屈不挠,不惜生命,为佛事尽力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谢谢各位!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大小洞天风景区观光游览。

大小洞天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区以西40千米的南山西南隅,总面积为22.5平方千米,景区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道教文化风景区,也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风景名胜之一。

5月8日,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朋友,大小洞天风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

风景区内至今仍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

山、海、林、泉是构成一个旅游名胜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里,崖州湾绵延百里,碧波万顷;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海岸遍布鬼斧神工,肖形状物之大小石群;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雄壮的长卷画图。

自宋代开始,大小洞天就以崖州八景闻名海南,这些都是摄影镜头下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于此采风。

每年大小洞天都会举办各种摄影大赛。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南山,这是座吉祥的山,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南山与长寿密切相关,是真正意义上的寿山。

南山是中国最南部的山,是名副其实的南山。

南山大小洞天被视为南海的洞天福地;中国第三次、第四次人中普查结果显示:

海南的人口平均寿命最高,而三亚市的人口平均寿命为海南之首,南山又为三亚之最,现存86岁以上的老人达几百人之多,可见这里是实实在在的福泽之地、长寿之乡。

南山大小洞天一带集中分布有能成活数千年的长寿树被美誉为南山不老松的龙血树。

龙血树属龙舌兰科常绿植物,白垩纪恐龙时代就已出现,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世界科教文组织列为保护树种。

中国亦定其为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如今,此树种在其他地区已濒临灭迹,但在三亚南山一带却生长着三万株之多,主要集中于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树龄逾千年的有年(公元748年)六月,鉴真师徒等35人,从扬州启程第五次渡海时遇飓风,漂流万里到振州(三亚市)宁远河口(今大小洞天风景区)一带登岸。

在振州居住一年,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

鉴真赴日本弘法的决心不变,终于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六次东渡成功。

在日本十年,为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纪念这一历史壮举,特兴建此巨型群雕。

群雕取材鉴真一行第五次渡海漂船着陆的史迹,表现了他们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济破沧海的必胜信心和劫后余生的喜悦心情。

各位请看,这是九九归一景点,它由九只大石龟和一只小石龟组成,是为纪念1999年12月,郭沫若游览南山大小洞天,对景区的山光海色赞叹不已,在《游崖县鳌山》一诗中誉之为南溟奇甸。

1993年4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山大小洞天时,兴之所至,为景区题写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的佳句。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四)

在南山文化旅游区以西、南山西南隅、南海之滨,还有个大小洞天风景区,自古以其秀丽、奇特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

一、牌坊

进入景区路口立有一个石牌坊。

牌坊上书南山大小洞天六个大字;左联书小洞天、大洞天,听神仙真经千卷,实乃洞天福地;右联书不老松、试剑峰,看南海碧波万顷,堪称山海奇观。

二、大门

景区的大门不太起眼。

洞天,一般指山中较大型的岩洞,有通达天上的洞室。

我国独有的宗教道教,就是以洞室作为隐居、修炼的场所,道家素有10大洞天,36小洞天和72福地之说。

因此,大小洞天风景区,有着明显的道教文化特征。

看,景区大门旁边的一块大石上就刻着道可道,非常道6个大字,这是出自道教的始祖老子(老聃,李耳,太上李老君)的《道德经》。

原文是: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字面上的理解是:

可道之道,非永恒之道;可名之名,非恒久之名。

大小洞天风景区至今仍完好的保留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

三、椰林、椰林吧、椰林车道

进入景区就可以看见电瓶车,起点是大门附近的椰林吧,最后一站是南极仙翁石刻处。

大小洞天的景点就如一颗颗明珠,散布在景区圆弧形的滨海岸边,沿滨海岸有一条椰林电瓶车道与大海相距仅数米。

椰林车道道边设有饮食摊点,方便游人。

在椰林车道左侧,有一片繁茂的椰林,林中建有供游客歇息乘凉、品尝椰汁的亭子,称为椰林吧。

在幽草密林间铺设的旅游步道,与电瓶车道并行、交错,与各景点相通相连。

海滨茂密的椰林。

椰林车道。

四、三亚自然博物馆

三亚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南端的唯一的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真实展现1.4亿年前的生命世界,主要以恐龙化石为主。

在博物馆周围的草坪上,还有老子骑牛石雕,孔子木雕,东方神木树化石等雕塑。

五、鉴真东渡群塑

公元748年,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第五次东渡日本时遇飓风,漂流到大小洞天登岸,在此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

为了纪念这一段千古史话,景区内立有鉴真登岸群雕,展现鉴真及弟子东渡日本历尽艰辛,不畏失败,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

六、九九归一塑像

鉴真群雕对面靠海的林荫道中,雕着九只形态各异的大灵龟和一只小乌龟,其状栩栩如生,称为九九归一,是为纪念1999年12月,南宋郡守毛奎发现此地并命名。

小洞天景观呈牛角形,深28米,洞上巨石如丘,顶上可容数人坐立。

巨石正面摩崖石刻大书小洞天三字,侧面(靠海面)书钓台二字及郭沫若的题诗,小洞天、钓台摩崖石刻均为毛奎亲题。

小洞天三字摩崖下方,有一天然的洞穴。

进洞时须弯腰弓背才能进入。

进入洞中,看入口,恍若一个心形口。

由洞中坡形梯道可从巨石顶部而出,令人叹为观止。

郭沫若1962年游览时所赋长诗《游崖县鳌山》石刻,诗中将这里誉为南溟奇甸。

站在小洞天,眺望海上航标塔。

九、福寿南山

由小洞天过电瓶车道,沿登山台阶向上,但见林木掩映处,左边一块碑上红字大书一寿字,右边一块巨石上红字大书南山二字,中间有一棵翠绿的大树,树下是一块小石卧伏于南山巨石之下。

相传左边寿字碑为清朝慈禧太后御笔,右边南山二字为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

在此景点拍照,需2人或2人以上同时伸出手和脚,正好组成一个人形比字,寓意寿比南山。

十、寿字碑

此寿字传为北宋道士陈抟所书,全国多处景点有此字的碑刻。

这个字由人、寿、年、丰四字组成,构思巧妙,寓意寿比南山。

十一、南山不老松

再沿登山台阶向上,有一景点称南山不老松。

经看介绍得知,这里的不老松实为一种名为龙血树的植物,树龄可达万年,是世界上罕见的长寿树,有植物中的活化石之称,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植物保护名录,是中国二级保护珍贵树种。

三亚大小洞天区域分布着3万株这种形似松而不是松的巨树,株株根树相抱,似一尊尊盘腿而坐的老寿星(最老的至少达五、六千年的树龄),与这块人寿福泽的宝地共同抒写了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千古福愿,构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自然文化奇观。

十二、海山奇观

十三、石船

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在树荫下穿行,忽然,见有一船形石头横卧路边,头尖尾宽,石头上面还真有石船二字,系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吉阳军周康刻写的。

清康熙年间,崖州训导卢轺曾赋《石船》诗一首,诗曰:

依稀一石似扁舟,长泊南山小洞天。

风送雨声惊过浪,月移林影讶乘流。

中虚不载江湖物,外实无烦斧凿修。

借问茫茫名利客,往来频度几时休。

十四、江泽民题词

由海岸前行,还有一处江泽民题词摩崖石刻,是1993年4月,江泽民主席在海南三亚市视察时的题词: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

十五、老子望海

十六、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寿星公。

看,一个慈眉善目长髯飘洒胸前、额头高耸的寿星老南极仙翁,手捧一枚硕大仙桃喜笑颜开的坐在那里。

山头上还有一尊依山雕刻的寿星头像也格外醒目。

十七、《观海》石刻

在山脚摩崖石壁上,刻着诗人罗门的一首长诗《观海》,并用红色颜料把字体描红,使游客看得更清楚。

罗门是台湾地区著名诗人,祖籍海南文昌。

1974年就被印度世界诗学会授予东亚杰出的勃朗宁夫妇称号。

再回故乡游览大小洞天时,将他的诗作《观海》赠与景区,景区将他的长诗《观海》刻在大小洞天海角的岩石上。

抄录几句:

你饮尽一条条江河,你醉成满天风浪。

浪是花瓣,大地能不缤纷。

浪是翅膀,天空能不飞翔。

浪波动起伏,群山能不心跳。

若放声吟诵,立在天地间,心怀能不跌宕,灵魂能不飞扬?

浪来浪去,浪来浪去,你吞进一颗颗落日,吐出朵朵旭阳。

十八、海湾、海滩

这里蔚蓝的天空,幽绿的大海,婆娑的椰林,以及海浪撞击成形态各异的海岸礁石,组成了独一无二的山、海、石,热带海岸常绿雨林生态景色。

这里,崖州湾弧弦百里,碧波万倾;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海岸遍布神工鬼斧,肖形状物之大小磊群;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雄壮的长卷画图。

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五篇(五)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陆地总面积35354平方千米,森林面积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矿物、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可观。

海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岸带景观:

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

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

颇负盛名有的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歌岭,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着热带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

3、珍禽异兽:

为了保护物种,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其中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县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等。

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

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

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

5、火山、溶洞、温泉:

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

最为典型的一座是位于琼山市石山海拔平均气温22~2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

四季皆宜旅游。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从此,海南成为中国第五个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2大岛。

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