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545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7年10月份全国马原真题

一、单选题

1.理论联系实际是D

A.马克想主义理论特证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解析:

绪论55页。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C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

解析:

第1章第61页。

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

这是一种B

A诡辩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实用主义的观点D.行而上学的观点

解析:

第1章66页。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特殊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主要矛盾

解析:

第1章77页。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B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解析:

第1章第87页。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等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6.下列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D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舞

解析:

2章9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

理解题,选项D正确。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D

A.把握事物现象B.揭示事物本质

C.追求自我实现D.改造客观世界

解析:

2章100页。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8.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A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

解析:

2章107页。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才能形成理性认识。

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

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9.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C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

解析:

第2章117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说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恪守的根本道德准则。

10、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A

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解析:

3章125页。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

11.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D.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解析:

3章130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12.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B

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D补充形式

解析:

3章144页。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13.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B

A.使用文字符号

B.制造使用工具

C.具有自我意识

D.具有宗教信仰

解析:

3章149页。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和特征,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14,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A

A.价值B.价格

C.使用价值D.交换价值

解析:

4章160页。

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1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D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解析:

4章173页。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1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B

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

解析:

4章175页。

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

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C

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

C.国家制度D.文官制度

解析:

4章186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8.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A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除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解析:

第5章196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19.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

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C

A.工业资本B.商业资本

C.金融资本D.银行资本

解析:

5章200页。

金融资本,它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20.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个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注入一定量的国有资本,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此时这个企业的性质属于C

A.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B.资本主义私有经济

C.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解析:

5章205页。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21.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新殖民主义不同于老殖民主义的手法是D

A.高价出售工业产品

B.低价收购原料和初级产品

C.向外输出“过剩资本”获取高额海外利润

D.打着“援助”旗号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

解析:

5章212页。

战后以来,老殖民主义体系已经瓦解,过去的殖民地、附属国纷纷独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也由旧殖民主义转为新殖民主义。

过去那种对他国进行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和武装占领,疯狂奴役、剥削和掠夺殖民地的方式有所改变。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22.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D

A.法国的圣西门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D.德国的黑格尔

解析:

6章224页。

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2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A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无产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资产阶级的行为决定的

解析:

6章227页。

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C

A.消除两极分化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实现共产主义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析:

6章245页。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5.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

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网络社会

解析:

7章256页。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和按需分配的实行,劳动不仅摆脱了强制性,而且摆脱了繁重的、单一的体力劳动,人们的劳动时间也大为缩短,参加劳动成为一种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自觉要求,成为使自身体力智力健康发展的自然习惯,成为人们全面发展的内在因素。

 

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

解析: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

这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绪论46页。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

这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27.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答案: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

在人们探求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为人们认识和证明真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即使在实践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